本因道。


    “師叔,明王遠來,其意甚誠。咱們該當如何應接,請師叔見示。”


    枯榮大師道。


    “本因,咱們練功習藝,所為何來?”


    本因方丈沒料到師叔竟會如此詢問,微微一愕,答道。


    “為的是弘法護國。”


    枯榮大師道。


    “外魔來時,若是吾等道淺,難用佛法點化,非得出手降魔不可,該用何種功夫?”


    本因道。


    “若不得已而出手,當用一陽指。”


    枯榮大師問道。


    “你在一陽指上的修為,已到第幾品境界?”


    本因額頭出汗,答道。


    “弟子根鈍,又兼未能精進,隻修得到第四品。”


    枯榮大師再問:


    “以你所見,大理段氏的一陽指與少林拈花指、多羅葉指、無相劫指三項指法相較,孰優孰劣?”


    本因道。


    “指法無優劣,功力有高下。”


    枯榮大師道。


    “不錯。咱們的一陽指若能練到第一品,那便如何?”


    本因道。


    “淵深難測,弟子不敢妄說。”


    枯榮道。


    “倘若你再活一百歲,能練到第幾品?”


    本因額上汗水涔涔而下,顫聲道。


    “弟子不知。”


    枯榮道。


    “能修到第一品嗎?”


    本因道。


    “決計不能。”


    枯榮大師就此不再說話。


    本因道。


    “師叔指點甚是,咱們自己的一陽指尚自修習不得周全,要旁人的武學奇經作甚?明王遠來辛苦,待敝寺設齋接風。”


    這麽說,自是拒絕了大輪明王的所求了。


    鳩摩智長歎一聲,說道。


    “都是小僧當年多這一句嘴的不好,否則慕容先生人都死了,這六脈神劍經求不求得到手,又有何分別?


    小僧今日狂妄,說一句不知天高地厚的言語,這六脈神劍的劍法,要是真如慕容先生所說的那麽精奧,隻怕貴寺雖有圖譜,卻也無人得能練成。倘若有人練成,那麽這路劍法,未必便如慕容先生所猜想的神妙。”


    枯榮大師道。


    “老衲心有疑竇,要向明王請教。”


    鳩摩智道。


    “不敢。”


    枯榮大師道。


    “敝寺藏有六脈神劍經一事,縱是我段氏的俗家子弟亦不得知,慕容先生卻從何處聽來?”


    鳩摩智道。


    “慕容先生於天下武學,所知十分淵博。各門各派的秘技武功,往往連本派掌門人亦所不知的,慕容先生卻了如指掌。姑蘇慕容那‘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八字,便由此而來。


    但慕容先生於大理段氏一陽指與六脈神劍的奧秘,卻使終未能得窺門徑,生平耿耿,遺恨而終。”


    枯榮大師“嗯”了一聲,不再言語。本因方丈等均想。


    “要是他得知了一陽指和六脈神劍的秘奧,隻怕便要即以此道,來還施我段氏之身了。”


    本因方丈道。


    “我師叔十餘年來未見外客,明王是當世高僧,我師叔這才破例延見。明王請。”


    說著站起身來,示意送客。


    鳩摩智卻不站起,緩緩的道。


    “六脈神劍經既隻徒具虛名,無裨實用,貴寺又何必如此重視?以至傷了天龍寺與大輪寺的和氣,傷了大理國和吐蕃國的邦交。”


    本因臉色微變,森然問道。


    “明王之言,是不是說:天龍寺倘若不允交經,大理、吐蕃兩國便要兵戎相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混跡在影視世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中二的紫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中二的紫楓並收藏混跡在影視世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