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新春笑道:「你雖然隻是提了個醒,卻救了我的命,我肯定是要感謝你的。」
江新春很堅持, 穆瓊推辭不過,想了想到底還是收了。
江新春是真心送的, 他堅持不收, 說不定反而讓江新春不高興。而且,跟這樣一個人搭上關係,對現在的他來說是有益無害的。
畢竟就連政府方麵的高官,也一個個都對江新春笑臉相迎的。
江新春一開始說的, 是改日把房契送給穆瓊,可事實上,穆瓊剛應下,他拍了拍手, 就讓人把房契拿來給穆瓊了,明顯是早就準備好的。
穆瓊收下了, 然後就發現這房子的位置極為不錯,還是西式的小洋房,雖說不大,但至少值幾萬銀元。
他之前還想著要攢錢和傅蘊安一起買房子,沒想到一轉眼,房子就到了手上了。
穆瓊也沒矯情:「江先生,多謝。」
「穆先生和時下的那些文人,真是大不一樣。」江新春道。他認識很多文人,穆瓊是其中年紀最小的,但有些地方,反倒更通透。
不說別的,就說他送東西……有些人一邊收他的東西,一邊擺出一副看不上的清高樣兒,就挺討人厭的。
兩人談完,江新春打了個哈欠,他身邊的人,立刻就遞上放著鴉片的煙槍。
他鴉片癮犯了。
穆瓊適時地告退了。
從江新春這裏離開,穆瓊直接去了傅蘊安那裏,打算把房契給傅蘊安拿著,兩人再一起去看看那房子。
穆瓊去的時候滿懷期待,結果,傅蘊安竟然不在醫院裏。
「穆先生,上海附近發生了瘟疫,傅醫生去那邊了。」孫大林在醫院這邊待著,看到穆瓊就道。
「他怎麽去發生瘟疫的地方了?」穆瓊心裏一跳,有些著急。瘟疫這樣的東西有多可怕,他是很清楚的,發生瘟疫之後,傅蘊安竟然過去了?
「穆先生放心,這次的瘟疫是猩紅熱,染病的大多是孩子,傅先生不會有事的。」孫大林道。
穆瓊之前寫《求醫》的時候,特地問過傅蘊安一些醫學方麵的事情,後來寫《傳染》前,更是裝作不經意的,問了一些跟瘟疫有關的知識。
雖然那些瘟疫方麵的知識,他基本沒寫在《傳染》裏,但對瘟疫,他是有所了解的,也知道這時候瘟疫的種類很多。
在此時,所有的傳染病,統一被叫做瘟疫,其中就有痢疾、傷寒、白喉、猩紅熱等。
而這些,基本都是細菌引起的。
在這個時代,因為人們在生活飲食方麵做不到幹淨衛生的緣故,特別容易爆發細菌性的傳染病,又因為此時的普通百姓大多生活艱苦營養不良,這些傳染病還很容易致人死亡。
而這些病裏,白喉和猩紅熱,都是可以用青黴素治療的。
雖說西林的存在,現在還被霍英死死地捂著沒讓人知道,但穆瓊知道這種藥已經可以批量生產了,這會兒聽說遇到的瘟疫其實是猩紅熱,他心裏一鬆。
不過,他到底還是有點擔心。
患猩紅熱的大多是孩子,但成年人也可能會傳染上,傅蘊安要是不慎染病就糟了……「發生瘟疫的地方是哪裏?」
孫大林是知道穆瓊和自家三少的關係的:「穆先生,傅醫生交代了,讓你不要過去,你畢竟不是學醫的……」
「我不去接觸病人,就在附近看看。」穆瓊道。
孫大林想了想,便跟穆瓊說了地址,又道:「穆先生要過去的話,我送你吧。」
穆瓊點了點頭,又跟孫大林要口罩。
這時候的醫生,一般是不用口罩的。
一直到了1897年,也就是二十年前,才有人提出可以用紗巾捂住口鼻來抵禦細菌,而當時,大家是直接往臉上捂一塊紗巾的。
如今,口罩在國外倒是已經有人使用了,但用的人並不多,在國內,之前壓根就是沒有人用的。
但最近上海這邊流行用口罩,霍二少甚至開了一家工廠,專門生產口罩。
而這跟穆瓊寫的小說《傳染》有關。
這本小說裏,幾乎人人戴口罩,醫生更是口罩手套一起上,防止自己被傳染——雖說這不是百分百有用,但還是有一定作用的。
在這本小說風靡上海的同時,口罩這東西,也風靡了上海。
傅蘊安醫院裏的醫生不見得都戴口罩給人看病,但至少每個人身邊,都是帶了口罩的。
穆瓊要口罩,孫大林很快就去拿了兩個,然後給了穆瓊一個。
他們叫了兩輛黃包車,來到目的地之後,就下了車,戴上口罩往前走去。
猩紅熱這種病,基本都是通過飛沫傳染的,戴上口罩能好很多。
爆發瘟疫的地方,是上海周邊的一個可以稱之為棚戶區的地方,這裏住的,絕大多數都是浙江人。
浙江多山,一直以來都地少人多,為了活下去,很多人就會離開自己祖祖輩輩居住的地方出來找出路。
浙商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發展出來的,不過絕大多數人,是沒有本錢做商人的,他們出來了,隻能打工。
這些人隨便搭幾個棚子當做住處,喝水洗馬桶在一條河裏……其實他們中間,每年都會爆發幾次傳染病,隻是這次比較嚴重而已。
以往染病的人不多,死了就死了,都不會有醫生過來。
這地兒不是租界,甚至不在上海縣城的範圍裏。而這裏生活的人,可以說是上海最底層的了,其中很多人,甚至是連工作都沒有的。
</br>
江新春很堅持, 穆瓊推辭不過,想了想到底還是收了。
江新春是真心送的, 他堅持不收, 說不定反而讓江新春不高興。而且,跟這樣一個人搭上關係,對現在的他來說是有益無害的。
畢竟就連政府方麵的高官,也一個個都對江新春笑臉相迎的。
江新春一開始說的, 是改日把房契送給穆瓊,可事實上,穆瓊剛應下,他拍了拍手, 就讓人把房契拿來給穆瓊了,明顯是早就準備好的。
穆瓊收下了, 然後就發現這房子的位置極為不錯,還是西式的小洋房,雖說不大,但至少值幾萬銀元。
他之前還想著要攢錢和傅蘊安一起買房子,沒想到一轉眼,房子就到了手上了。
穆瓊也沒矯情:「江先生,多謝。」
「穆先生和時下的那些文人,真是大不一樣。」江新春道。他認識很多文人,穆瓊是其中年紀最小的,但有些地方,反倒更通透。
不說別的,就說他送東西……有些人一邊收他的東西,一邊擺出一副看不上的清高樣兒,就挺討人厭的。
兩人談完,江新春打了個哈欠,他身邊的人,立刻就遞上放著鴉片的煙槍。
他鴉片癮犯了。
穆瓊適時地告退了。
從江新春這裏離開,穆瓊直接去了傅蘊安那裏,打算把房契給傅蘊安拿著,兩人再一起去看看那房子。
穆瓊去的時候滿懷期待,結果,傅蘊安竟然不在醫院裏。
「穆先生,上海附近發生了瘟疫,傅醫生去那邊了。」孫大林在醫院這邊待著,看到穆瓊就道。
「他怎麽去發生瘟疫的地方了?」穆瓊心裏一跳,有些著急。瘟疫這樣的東西有多可怕,他是很清楚的,發生瘟疫之後,傅蘊安竟然過去了?
「穆先生放心,這次的瘟疫是猩紅熱,染病的大多是孩子,傅先生不會有事的。」孫大林道。
穆瓊之前寫《求醫》的時候,特地問過傅蘊安一些醫學方麵的事情,後來寫《傳染》前,更是裝作不經意的,問了一些跟瘟疫有關的知識。
雖然那些瘟疫方麵的知識,他基本沒寫在《傳染》裏,但對瘟疫,他是有所了解的,也知道這時候瘟疫的種類很多。
在此時,所有的傳染病,統一被叫做瘟疫,其中就有痢疾、傷寒、白喉、猩紅熱等。
而這些,基本都是細菌引起的。
在這個時代,因為人們在生活飲食方麵做不到幹淨衛生的緣故,特別容易爆發細菌性的傳染病,又因為此時的普通百姓大多生活艱苦營養不良,這些傳染病還很容易致人死亡。
而這些病裏,白喉和猩紅熱,都是可以用青黴素治療的。
雖說西林的存在,現在還被霍英死死地捂著沒讓人知道,但穆瓊知道這種藥已經可以批量生產了,這會兒聽說遇到的瘟疫其實是猩紅熱,他心裏一鬆。
不過,他到底還是有點擔心。
患猩紅熱的大多是孩子,但成年人也可能會傳染上,傅蘊安要是不慎染病就糟了……「發生瘟疫的地方是哪裏?」
孫大林是知道穆瓊和自家三少的關係的:「穆先生,傅醫生交代了,讓你不要過去,你畢竟不是學醫的……」
「我不去接觸病人,就在附近看看。」穆瓊道。
孫大林想了想,便跟穆瓊說了地址,又道:「穆先生要過去的話,我送你吧。」
穆瓊點了點頭,又跟孫大林要口罩。
這時候的醫生,一般是不用口罩的。
一直到了1897年,也就是二十年前,才有人提出可以用紗巾捂住口鼻來抵禦細菌,而當時,大家是直接往臉上捂一塊紗巾的。
如今,口罩在國外倒是已經有人使用了,但用的人並不多,在國內,之前壓根就是沒有人用的。
但最近上海這邊流行用口罩,霍二少甚至開了一家工廠,專門生產口罩。
而這跟穆瓊寫的小說《傳染》有關。
這本小說裏,幾乎人人戴口罩,醫生更是口罩手套一起上,防止自己被傳染——雖說這不是百分百有用,但還是有一定作用的。
在這本小說風靡上海的同時,口罩這東西,也風靡了上海。
傅蘊安醫院裏的醫生不見得都戴口罩給人看病,但至少每個人身邊,都是帶了口罩的。
穆瓊要口罩,孫大林很快就去拿了兩個,然後給了穆瓊一個。
他們叫了兩輛黃包車,來到目的地之後,就下了車,戴上口罩往前走去。
猩紅熱這種病,基本都是通過飛沫傳染的,戴上口罩能好很多。
爆發瘟疫的地方,是上海周邊的一個可以稱之為棚戶區的地方,這裏住的,絕大多數都是浙江人。
浙江多山,一直以來都地少人多,為了活下去,很多人就會離開自己祖祖輩輩居住的地方出來找出路。
浙商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發展出來的,不過絕大多數人,是沒有本錢做商人的,他們出來了,隻能打工。
這些人隨便搭幾個棚子當做住處,喝水洗馬桶在一條河裏……其實他們中間,每年都會爆發幾次傳染病,隻是這次比較嚴重而已。
以往染病的人不多,死了就死了,都不會有醫生過來。
這地兒不是租界,甚至不在上海縣城的範圍裏。而這裏生活的人,可以說是上海最底層的了,其中很多人,甚至是連工作都沒有的。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