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頁
大清宰相厚黑日常[清] 作者:時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孩兒謹記。”
“十年不晚……”
張英忽然又呢喃了兩句,終於這樣緩緩地閉上了眼。
一代名臣,便這樣睡去了。
溘然長逝。
整個張家的悲愴,都在這一瞬間爆發了。
張廷玉肩膀抖動了一下,他仰著臉,額上頸上青筋都要爆出來,竭力地摳住了chuáng沿,聲音沉沉地,喉嚨裏都溢著血腥氣,“父親……”
張英躺著,再也不會有迴應了。
他的身體也漸漸地冷了下來,再也不會溫暖。
人有生老病死,張英這一輩子,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出身進士,官至東閣大學士,四子有兩子皆中進士,如今同樣是朝中重臣。
家學淵源,就這樣埋藏在一代一代的血脈裏,永不消逝。
張廷玉撐了好幾下,才起了身,退了兩步,麵朝著張英,跪了下來。
後麵張廷璐張廷瑑跟著跪了下來,還有前不久才出生的張廷璐幼子張若需和張廷瑑女兒張怡雪,顧懷袖拉著張若靄,後頭青黛抱著除夕和正月,都跪了下來。
父母生養之恩,如何能報?
最憾世間,子yu養,而親不待。
頭磕下去的時候,顧懷袖就見著眼淚了,所有人都一樣。
張家子孫齊齊朝著張英磕了頭,這才叫人備著收斂的事qing。
第二日,前些天還沒拆去的白,便又重了一重。
上至巡撫,下至縣令,都來拜謁,張府門口白天來弔唁的賓客幾乎如流水,有近處的文士舉人,也有同省與張英共事或者同科過的人,還有與張家有舊jiāo的,遠親同族,都來了……
後事是早就備下了,有條不紊,就這樣停靈幾日,眼見著便要出殯。
張英一家後半年連出兩喪,吳氏去了不久張英也跟著去了。
身前身後名,於張英又有什麽了不起?
人死了,什麽都不知道了。
張廷玉跪在靈堂上,穿著孝服,隻看著堂中排位。
張英說得沒錯,他這一輩子也活夠了,起起落落沉沉浮浮,多少酸甜苦辣艱辛榮ru,如今人死了,不過化作huáng土一抔。
張府門外悽惶的一片,就像是已經近東的天氣,濕冷無比。
一駕馬車遠遠從桐城外頭來,旁邊有個騎著胭脂馬的艾子青長袍男人,這會兒滿麵都是塵霜,眉頭緊鎖。
而馬車當中的女人,卻直接指路往張家大宅而去,一停下來,她便奪下馬車,踉踉蹌蹌地朝著府門跑,身形搖搖yu墜,差點摔在地上。
張望仙怎麽也沒想到剛剛從陝西守孝迴來,竟然在江寧道中聽聞此噩耗,一時之間悲痛yu絕,一路奔來,隻望見滿門重白,心神俱裂之下幾乎撲倒在地。
興許是見著她太過悲愴,也興許是認出她來,竟沒人攔著,任由著她跑進靈堂。
“爹,娘……女兒迴來了……爹——”
她滿身素白,姣好麵容上全是遮不住的傷悲,望見滿堂悲戚便想要朝著靈位撲過去。
張廷玉迴頭便瞧見她,眼見著張望仙要往靈堂上供著的牌位去,抬手便落下一巴掌,微微濕潤的眸子裏帶著清透,隻低聲道:“來人,給姑娘換上孝服,再出來見。”
張望仙終於清醒了,她怔怔看著張廷玉。
過了半晌,她才跪下來,先給牌位磕了頭,再被一旁腰上懸素的丫鬟帶走換了孝服出來。
她是出嫁的女兒,可也該守孝。
張望仙在屋裏哭了一迴,出來擦gān了淚,披麻戴孝了,才重新過來跪下,整個人也恍恍惚惚了。
多年未歸的張望仙迴來,竟然是奔喪。
三年多之前才扶了丈夫的靈迴陝西,如今又要奔著張家的喪。
對張望仙來說,命運興許很弄人。
多年不見的四弟張廷瑑已經不怎麽記得她的容貌,姐弟之間生疏了好一陣才漸漸熟絡起來。倒是張廷玉,四十四年時候就在江寧見過她,雖不說話,卻也不至於太陌生。
倒是張家的丫鬟僕婦,大多都不認識她。
顧懷袖見過張望仙,那時候她說是沈恙養的外室,到底張望仙是怎麽迴事,顧懷袖也不好問。
她對張望仙心存著芥蒂,自來媳婦跟小姑子關係都很奇妙,張廷玉那邊有打算,她不問,隻給張望仙安排好了住處。
次日出殯,張家乃是桐城望族,沿路撒道紙錢都鋪了一地,也有曾經受過張英恩惠的人,沿路跟著哭號。
前麵出殯的隊伍一走,後麵的人便跟上了。
張英與吳氏都要歸葬到張家在龍眠山的祖墳,山上還有祖宅,這兩個月家眷大多都要住在那裏,早早預備叫人打掃過,顧懷袖也跟著去了。
挑過吉時下葬,張英也入了土,旁邊就是吳氏。
以前跟張廷玉住在桐城的時候,清明祭祖也來龍眠山,這一片墳地,顧懷袖也不陌生。
山林之中一片冬日的蕭肅,眾人站在新墳前麵,躬身下拜。
以後顧懷袖與張廷玉也會葬在這裏,躺在土裏。
眼看著就到了四十七年的年尾,今科鄉試早已經結束,四十八年會試主考官之爭又要開始,丁憂了一個張廷玉,自然有無數人高興。
康熙著禮部為張英擬了諡號,為文端,李光地顧貞觀等人也從京城發來憑弔詞……
實則,人死了就什麽都沒有了。
旁人再懷念,亦是無益。
張廷玉很久很久沒有說話,隻一個人住在祖宅最靠東頭的屋子裏,沒人敢去打擾他。
他還有很多很多的事qing要想,還有很多很多的事qing要做。
康熙四十七年的九月底,皇帝下旨召集群臣議儲,將各人心目之中的儲位人選寫於紙上,大學士馬齊寫一“八”字於掌心,暗示諸臣,朝野之中支持胤禩之人無數,康熙大為震怒,直斥胤禩心懷不軌,辛者庫賤奴之子,豈可為皇儲?馬齊革職查辦,連帶著八爺黨諸多臣工盡皆遭難。
四皇子胤禛一力保太子復位,又有三皇子胤祉揭發大阿哥行巫蠱暗害太子發狂疾,查實之後大千歲被禁足,議儲之事陷入僵局。
張廷玉門生戴名世三月修書一封寄往桐城,張廷玉接信之日,正聽著張若靄背書,拆了信一看,便知康熙終究還是念著父子qing,也不願看朝野紛亂。
三月辛巳,康熙言二皇子雖被鎮魘,已漸痊可,昭告祖宗社稷,復立胤礽為皇太子,妃石氏復為皇太子妃。
去年掀起的一場風雲,暫時就這麽平定了下來。
而張廷玉,還要在桐城待上三年。
誰知道,五十年的年尾,又是什麽樣呢?
顧懷袖遠遠見著他捏著信紙,便是一聲低嘆。
張望仙在後麵給她女兒做刺繡,隻道:“二哥素來能忍,會藏,過不一陣就會好的。”
“他已然好了,隻是還不大想動罷了。”
顧懷袖很了解張廷玉,也沒怎麽擔心。
張英是年歲大了,去時,除了張廷瓚,也沒什麽遺憾了。
她過來坐下,看著正月醒了,便將她抱過來,這孩子如今也叫步香。“說起來,你迴來這麽久,也隻見到你女兒……”
張望仙停下手裏的針,咬斷了線,隻慢慢笑了一下,道:“不敢帶來。”
顧懷袖這才想起,張望仙,仙姨娘,取哥兒怎麽敢帶來?到底連沈恙都是不敢來的。
第二零九章龍眠山隱居
京城裏來的這一封信,似乎一下就讓張廷玉恢復了過來。
他把張廷玉抱起來,便進了院子,老三老四都在屋裏讀書,為父母守孝期間,不能參加科舉,隻能再等出孝。
張廷璐與張廷瑑本來已經考完了縣試,去年下半年開始準備著鄉試,正要往江寧去的時候,吳氏便已經病重,七月裏沒了的,所以兄弟兩個連鄉試都沒參加。其實細細想來,張家兄弟仕途都挺坎坷。
顧懷袖就在屋裏看著他,這會兒張望仙也自己那邊去了,屋裏就隻有張廷玉與顧懷袖兩個。
她微微抿了抿唇,拉出些微的笑意:“好些了?”
張廷玉走進來,隻道:“還好。”
他深黑雙眸望著她,然後拉了她的手,兩個人一起坐在了竹窗前麵,正在龍眠山的chun季裏,四周的景致都很好。
“快到採茶的時節了,父親跟母親喜歡這個時候出去採茶。”
顧懷袖聽了,也一望那鋪滿了綠的山野,道:“那我們也去。”
近幾個月來,也有一些人上山來拜訪張廷玉,偶爾還會獻上自己的文章給張廷玉看,高興的時候,張廷玉就批兩筆,不高興的時候就把那些文章都壓在了案頭上。時間一往四十八年走,似乎就更快了。
採茶雲霧天和雨天都不適合,最好的便是清晨露氣剛走太陽出來不久的時候。
張廷玉與顧懷袖當晚叫人準備了,一家人坐在一起用晚飯的時候,張廷玉便說要去採茶,結果張若靄也說要跟著去,張廷玉拗不過,隻好答應了。
次日裏,顧懷袖換了一身細布的素白色裙衫,看上去跟個村姑差不多,不過她天生麗質,即便穿著這樣簡單的衣裳也遮不住光華。張廷玉也換上了一身灰白長袍,從院落邊的抓了兩隻小背簍,一隻遞給了顧懷袖,一隻自己背著,便要朝著外麵走。
張若靄今日也不去讀書,專跟著自己爹娘一起出去採茶,換了一身衣裳跑出來,卻嚷道:“我怎麽沒有小背簍?”
“自個兒從牆角裏拿,一直都有的,找個小的……別逞能。”
張廷玉一麵口氣淡淡地說著,一麵已經拉著顧懷袖的手朝著遠處走。
茶園就在山林環繞之中,他們家也有茶園,尤其是張英歸家之後很多年,一直都在種茶,有時候來採茶的還有自家小廝,張英也跟吳氏出去採茶。去年出來採茶的還是張英,如今便換了張廷玉與顧懷袖。
夫妻兩個出來的時候,山間的雲霧剛剛散去,順著山道已經能看見很多採茶的姑娘背著小背簍上山了,彼此談笑之時透著一種活潑機靈勁兒。
張廷玉見了,微微笑著,卻道:“人家都是妙齡的小姑娘,咱們一個老頭子,一個老婆子,也來跟年輕人爭爭。”
“我是十指不沾陽chun水,還不知采出來的茶是個什麽模樣呢。”
顧懷袖一手拽著背簍的繩子,一麵被張廷玉扶著走過山坳裏一座小橋。
前麵山坡陽麵上,已經有不少人等著露氣散完gān活兒,這會兒見著忽然出來個張廷玉跟顧懷袖都不怎麽辨認得出來。
</br>
“十年不晚……”
張英忽然又呢喃了兩句,終於這樣緩緩地閉上了眼。
一代名臣,便這樣睡去了。
溘然長逝。
整個張家的悲愴,都在這一瞬間爆發了。
張廷玉肩膀抖動了一下,他仰著臉,額上頸上青筋都要爆出來,竭力地摳住了chuáng沿,聲音沉沉地,喉嚨裏都溢著血腥氣,“父親……”
張英躺著,再也不會有迴應了。
他的身體也漸漸地冷了下來,再也不會溫暖。
人有生老病死,張英這一輩子,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出身進士,官至東閣大學士,四子有兩子皆中進士,如今同樣是朝中重臣。
家學淵源,就這樣埋藏在一代一代的血脈裏,永不消逝。
張廷玉撐了好幾下,才起了身,退了兩步,麵朝著張英,跪了下來。
後麵張廷璐張廷瑑跟著跪了下來,還有前不久才出生的張廷璐幼子張若需和張廷瑑女兒張怡雪,顧懷袖拉著張若靄,後頭青黛抱著除夕和正月,都跪了下來。
父母生養之恩,如何能報?
最憾世間,子yu養,而親不待。
頭磕下去的時候,顧懷袖就見著眼淚了,所有人都一樣。
張家子孫齊齊朝著張英磕了頭,這才叫人備著收斂的事qing。
第二日,前些天還沒拆去的白,便又重了一重。
上至巡撫,下至縣令,都來拜謁,張府門口白天來弔唁的賓客幾乎如流水,有近處的文士舉人,也有同省與張英共事或者同科過的人,還有與張家有舊jiāo的,遠親同族,都來了……
後事是早就備下了,有條不紊,就這樣停靈幾日,眼見著便要出殯。
張英一家後半年連出兩喪,吳氏去了不久張英也跟著去了。
身前身後名,於張英又有什麽了不起?
人死了,什麽都不知道了。
張廷玉跪在靈堂上,穿著孝服,隻看著堂中排位。
張英說得沒錯,他這一輩子也活夠了,起起落落沉沉浮浮,多少酸甜苦辣艱辛榮ru,如今人死了,不過化作huáng土一抔。
張府門外悽惶的一片,就像是已經近東的天氣,濕冷無比。
一駕馬車遠遠從桐城外頭來,旁邊有個騎著胭脂馬的艾子青長袍男人,這會兒滿麵都是塵霜,眉頭緊鎖。
而馬車當中的女人,卻直接指路往張家大宅而去,一停下來,她便奪下馬車,踉踉蹌蹌地朝著府門跑,身形搖搖yu墜,差點摔在地上。
張望仙怎麽也沒想到剛剛從陝西守孝迴來,竟然在江寧道中聽聞此噩耗,一時之間悲痛yu絕,一路奔來,隻望見滿門重白,心神俱裂之下幾乎撲倒在地。
興許是見著她太過悲愴,也興許是認出她來,竟沒人攔著,任由著她跑進靈堂。
“爹,娘……女兒迴來了……爹——”
她滿身素白,姣好麵容上全是遮不住的傷悲,望見滿堂悲戚便想要朝著靈位撲過去。
張廷玉迴頭便瞧見她,眼見著張望仙要往靈堂上供著的牌位去,抬手便落下一巴掌,微微濕潤的眸子裏帶著清透,隻低聲道:“來人,給姑娘換上孝服,再出來見。”
張望仙終於清醒了,她怔怔看著張廷玉。
過了半晌,她才跪下來,先給牌位磕了頭,再被一旁腰上懸素的丫鬟帶走換了孝服出來。
她是出嫁的女兒,可也該守孝。
張望仙在屋裏哭了一迴,出來擦gān了淚,披麻戴孝了,才重新過來跪下,整個人也恍恍惚惚了。
多年未歸的張望仙迴來,竟然是奔喪。
三年多之前才扶了丈夫的靈迴陝西,如今又要奔著張家的喪。
對張望仙來說,命運興許很弄人。
多年不見的四弟張廷瑑已經不怎麽記得她的容貌,姐弟之間生疏了好一陣才漸漸熟絡起來。倒是張廷玉,四十四年時候就在江寧見過她,雖不說話,卻也不至於太陌生。
倒是張家的丫鬟僕婦,大多都不認識她。
顧懷袖見過張望仙,那時候她說是沈恙養的外室,到底張望仙是怎麽迴事,顧懷袖也不好問。
她對張望仙心存著芥蒂,自來媳婦跟小姑子關係都很奇妙,張廷玉那邊有打算,她不問,隻給張望仙安排好了住處。
次日出殯,張家乃是桐城望族,沿路撒道紙錢都鋪了一地,也有曾經受過張英恩惠的人,沿路跟著哭號。
前麵出殯的隊伍一走,後麵的人便跟上了。
張英與吳氏都要歸葬到張家在龍眠山的祖墳,山上還有祖宅,這兩個月家眷大多都要住在那裏,早早預備叫人打掃過,顧懷袖也跟著去了。
挑過吉時下葬,張英也入了土,旁邊就是吳氏。
以前跟張廷玉住在桐城的時候,清明祭祖也來龍眠山,這一片墳地,顧懷袖也不陌生。
山林之中一片冬日的蕭肅,眾人站在新墳前麵,躬身下拜。
以後顧懷袖與張廷玉也會葬在這裏,躺在土裏。
眼看著就到了四十七年的年尾,今科鄉試早已經結束,四十八年會試主考官之爭又要開始,丁憂了一個張廷玉,自然有無數人高興。
康熙著禮部為張英擬了諡號,為文端,李光地顧貞觀等人也從京城發來憑弔詞……
實則,人死了就什麽都沒有了。
旁人再懷念,亦是無益。
張廷玉很久很久沒有說話,隻一個人住在祖宅最靠東頭的屋子裏,沒人敢去打擾他。
他還有很多很多的事qing要想,還有很多很多的事qing要做。
康熙四十七年的九月底,皇帝下旨召集群臣議儲,將各人心目之中的儲位人選寫於紙上,大學士馬齊寫一“八”字於掌心,暗示諸臣,朝野之中支持胤禩之人無數,康熙大為震怒,直斥胤禩心懷不軌,辛者庫賤奴之子,豈可為皇儲?馬齊革職查辦,連帶著八爺黨諸多臣工盡皆遭難。
四皇子胤禛一力保太子復位,又有三皇子胤祉揭發大阿哥行巫蠱暗害太子發狂疾,查實之後大千歲被禁足,議儲之事陷入僵局。
張廷玉門生戴名世三月修書一封寄往桐城,張廷玉接信之日,正聽著張若靄背書,拆了信一看,便知康熙終究還是念著父子qing,也不願看朝野紛亂。
三月辛巳,康熙言二皇子雖被鎮魘,已漸痊可,昭告祖宗社稷,復立胤礽為皇太子,妃石氏復為皇太子妃。
去年掀起的一場風雲,暫時就這麽平定了下來。
而張廷玉,還要在桐城待上三年。
誰知道,五十年的年尾,又是什麽樣呢?
顧懷袖遠遠見著他捏著信紙,便是一聲低嘆。
張望仙在後麵給她女兒做刺繡,隻道:“二哥素來能忍,會藏,過不一陣就會好的。”
“他已然好了,隻是還不大想動罷了。”
顧懷袖很了解張廷玉,也沒怎麽擔心。
張英是年歲大了,去時,除了張廷瓚,也沒什麽遺憾了。
她過來坐下,看著正月醒了,便將她抱過來,這孩子如今也叫步香。“說起來,你迴來這麽久,也隻見到你女兒……”
張望仙停下手裏的針,咬斷了線,隻慢慢笑了一下,道:“不敢帶來。”
顧懷袖這才想起,張望仙,仙姨娘,取哥兒怎麽敢帶來?到底連沈恙都是不敢來的。
第二零九章龍眠山隱居
京城裏來的這一封信,似乎一下就讓張廷玉恢復了過來。
他把張廷玉抱起來,便進了院子,老三老四都在屋裏讀書,為父母守孝期間,不能參加科舉,隻能再等出孝。
張廷璐與張廷瑑本來已經考完了縣試,去年下半年開始準備著鄉試,正要往江寧去的時候,吳氏便已經病重,七月裏沒了的,所以兄弟兩個連鄉試都沒參加。其實細細想來,張家兄弟仕途都挺坎坷。
顧懷袖就在屋裏看著他,這會兒張望仙也自己那邊去了,屋裏就隻有張廷玉與顧懷袖兩個。
她微微抿了抿唇,拉出些微的笑意:“好些了?”
張廷玉走進來,隻道:“還好。”
他深黑雙眸望著她,然後拉了她的手,兩個人一起坐在了竹窗前麵,正在龍眠山的chun季裏,四周的景致都很好。
“快到採茶的時節了,父親跟母親喜歡這個時候出去採茶。”
顧懷袖聽了,也一望那鋪滿了綠的山野,道:“那我們也去。”
近幾個月來,也有一些人上山來拜訪張廷玉,偶爾還會獻上自己的文章給張廷玉看,高興的時候,張廷玉就批兩筆,不高興的時候就把那些文章都壓在了案頭上。時間一往四十八年走,似乎就更快了。
採茶雲霧天和雨天都不適合,最好的便是清晨露氣剛走太陽出來不久的時候。
張廷玉與顧懷袖當晚叫人準備了,一家人坐在一起用晚飯的時候,張廷玉便說要去採茶,結果張若靄也說要跟著去,張廷玉拗不過,隻好答應了。
次日裏,顧懷袖換了一身細布的素白色裙衫,看上去跟個村姑差不多,不過她天生麗質,即便穿著這樣簡單的衣裳也遮不住光華。張廷玉也換上了一身灰白長袍,從院落邊的抓了兩隻小背簍,一隻遞給了顧懷袖,一隻自己背著,便要朝著外麵走。
張若靄今日也不去讀書,專跟著自己爹娘一起出去採茶,換了一身衣裳跑出來,卻嚷道:“我怎麽沒有小背簍?”
“自個兒從牆角裏拿,一直都有的,找個小的……別逞能。”
張廷玉一麵口氣淡淡地說著,一麵已經拉著顧懷袖的手朝著遠處走。
茶園就在山林環繞之中,他們家也有茶園,尤其是張英歸家之後很多年,一直都在種茶,有時候來採茶的還有自家小廝,張英也跟吳氏出去採茶。去年出來採茶的還是張英,如今便換了張廷玉與顧懷袖。
夫妻兩個出來的時候,山間的雲霧剛剛散去,順著山道已經能看見很多採茶的姑娘背著小背簍上山了,彼此談笑之時透著一種活潑機靈勁兒。
張廷玉見了,微微笑著,卻道:“人家都是妙齡的小姑娘,咱們一個老頭子,一個老婆子,也來跟年輕人爭爭。”
“我是十指不沾陽chun水,還不知采出來的茶是個什麽模樣呢。”
顧懷袖一手拽著背簍的繩子,一麵被張廷玉扶著走過山坳裏一座小橋。
前麵山坡陽麵上,已經有不少人等著露氣散完gān活兒,這會兒見著忽然出來個張廷玉跟顧懷袖都不怎麽辨認得出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