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鵬子敗北,三仙島隻剩下雪中君一顆獨苗,這對信心滿滿,誌在奪魁的道界中人來說未嚐不是一個打擊。


    說來也巧,三仙島兩大高手都是敗在經驗不足,前有南宮遊被單南沙戲弄於鼓掌之間,現有飛鵬子敗於李小樹之手。


    不過深究起來,這恐怕不是巧合,而是三仙島的條件所限。他們封島千年,不和外界交流,對敵經驗自然少,同門之間切磋和這種實打實的對決不同,輸在經驗上也就理所當然了。


    照這個情況看來,俗世高手奪魁的最大阻礙恐怕不是胡一天,而是謝天青、覃雲、顏師等人,這幾人積極入世,和西渡妖魔那些陰險狡詐的家夥周旋過,實戰經驗豐富,才是難纏的對手。


    第三場,霍桐山洞天王經緯對決俗世高手張鬆雪。


    張鬆雪是貔貅組織的當家高手,兵器是一根精鋼齊眉棍,雖然隻有神通境的修為,棍法造詣卻是已達武道巔峰,縱橫天下罕有敵手,在西南幾省無人不知。


    又是一個和李小樹一樣的武道巔峰高手,王經緯能夠擊敗張鬆雪嗎,道界眾人很期待。王經緯和飛鵬子不同,王經緯是三十六小洞天的佼佼者,積極入世,和西渡妖魔交過手,也和俗世高手切磋過不少次,實戰經驗更為豐富。


    兩人見禮畢,張雪鬆隨即長嘯引氣,高亢嘯聲震動蒼穹,轉眼間功體已經催至極限,隨著真元鼓動,無形護體罡氣自發迸發,風雨盡皆披靡。


    齊眉精鋼長棍一頓,空氣炸裂,地麵顫抖,整個山穀動蕩不休,穿空裂雲的嘯聲夾雜勁氣衝擊的破空聲,聲勢驚人之極。


    一聲爆喝,張雪鬆長棍劈下,頓時整個山穀都是罡氣激蕩的唿吼聲。


    轟鳴聲盡在耳邊激蕩,惱人之極,王經緯神色不變,拔劍出鞘,出手就是霍桐山鎮山絕學,遊仙劍決。


    遊仙劍決輕靈飄忽,麵對張雪鬆兇猛霸道的棍法,正有以柔克剛的效果。


    麵對武道巔峰的俗世高手,王經緯的應對方法和飛鵬子有所不同,王經緯沒有讓張雪鬆輕易拉近距離,在保持距離的狀態下不斷用道法和霍桐山的鎮山劍法壓製張雪鬆。


    霍桐山的遊仙劍訣不是以擊殺敵人為目的,而是以困鎖敵人為手段,隻見王經緯手中長劍指點左右,劍氣縱橫激蕩,劍星點點閃爍,全部是在截斷張雪鬆的進擊。


    劍氣織網,無殺機,卻有無形壓力四麵八方匯聚,張雪鬆真元猛提,鋼棍橫掃千軍,強打硬突,不容阻攔去路。


    齊眉長棍威能不斷爆發,遊仙劍訣雖然韌性十足,卻也難擋這等狂猛衝擊,山崩地裂的罡氣洪流中,兩人距離不斷拉近。


    劍氣縱橫,罡氣衝突,周圍山體不斷被擊倒粉碎,張雪鬆兇猛霸道的棍法似乎沒有什麽效果,無法靠近王經緯,然而十幾招後,眾人發現王經緯看似掌握主動權,實際上已經被張雪鬆的攻擊限製了移動範圍。


    老辣之極的算計,王經緯在壓製張雪鬆的靠近之時,卻不知道自己已經被張雪鬆的攻擊限製了方位,張雪鬆突破困鎖隻是假象,真正的目的是限製王經緯的移動範圍。


    當王經緯意識到這點之後,他的移動範圍隻剩下擂台的邊角。


    心知陷入絕地,遊仙劍訣爆發殺招,頓時滿空劍氣縱橫,不幾招竟然將狂猛的棍法壓製下去。


    好不容易取得優勢,張雪鬆豈容被翻盤,齊眉棍威能徹底爆發,硬撼王經緯劍法,罡氣衝擊驚天動地,就在張雪鬆進入王經緯十米距離之時,滿空劍星陡然大亮,羅織成劍網,將張雪鬆罩在其中。


    對周圍劍星早有防備,張雪鬆一聲爆喝,催盡全身真元,齊眉棍翻攪天地,硬撼劍網,正是他自創棍法的最終招——龍戰四野。


    長棍如龍,尖銳的破空聲夾雜著猛烈的罡氣爆發,山穀中似有龍鳴,低沉而威嚴。


    劍棍威能衝擊,山穀頓時一片混沌,迸發的罡氣將兩人百丈範圍的地麵夷為平地,兩側山峰千瘡百孔,搖搖欲墜。


    一擊之後,山穀中兩人的氣息變得微弱,喘氣聲清晰可聞,片刻之後,兩人都離開了擂台了。


    有點讓人看不懂的結局,兩人都離開了擂台,那是誰贏,誰輸?


    五名裁判麵麵相覷,片刻之後,其中一個宣布:“張雪鬆、王經緯兩敗俱傷,一起淘汰。”


    強者有自己的驕傲,不能戰勝對手,那就是輸,兩人絕招盡出,也隻是打了個平手,兩人都不覺得自己能贏,都離開了擂台,把勝利讓給對手。


    驕傲的人怎能接受別人謙讓的勝利,所以兩人都毫不迴頭的離場。


    裁判組了解他們的想法,做出了符合兩人心裏的裁決。


    掌聲響起,群山迴蕩,致敬兩人的堅持,致敬兩人的驕傲。


    激烈的對決一場接一場,各大勢力高手輪番上場,各種絕學妙招層出不窮,讓人歎為觀止,有觀眾得到啟發,甚至當場揣摩演練起來。


    很多城市都有舉辦武道大會,但是無論是規模還是影響力,武城的南方武道大會都是最大的,這一屆更是空前的盛大,幾乎匯聚了九州大地所有頂級高手,而在這一屆中,這一輪的對決無疑是最激烈最精彩的。


    第十一場對決結束後,山穀已經沉下去十幾米,周圍的山體完全被摧毀,成為一堆亂石。


    十一場大戰下來,那些從樓蘭迴來的年輕人的心氣都被打沒了,意識到差距的他們再不複先前的狂傲,但同時也給了他們一些底氣,道界頂尖高手並不是不可戰勝的,一樣會敗在俗世修者手下。


    第十二場,最受關注的俗世高手出場,孫英。


    孫英的對手是道界頂尖高手,林屋山洞天的莫星離。


    莫星離實力絕非尋常,當日在武當與楚向一戰,憑天地劍威能,硬撼楚向的八卦封神劍絲毫無損,實力可想而知。


    孫英上場,整個山穀頓時安靜了下來。


    今天孫英帶了兵器,一把青龍戟,戟長兩米,戟刃寒光流淌,戟身雕刻著古樸的雲紋,一看就不是尋常兵器。


    江湖上用戟的人不多,隻有極少人用,戟是最難用的兵器,是最難用好的兵器,不過對孫英而言,這是最合適的兵器,太極八卦形意三流合一,融會貫通各家之學,唯有戟才能發揮他的全部所學,才是最適合他的兵器。


    目前所知,江湖上真正達到武道巔峰的隻有兩人,一個是張震邊,另一個就是孫英。李小樹是武道巔峰,但隻是在刀法上達到巔峰,閻仲達也是武道巔峰,但隻是在鞭法上。


    孫英和張震邊不同,兩人都是融合百家之長,拳掌刀槍劍棍等都達到了巔峰,一通而百通,已經快到脫武入道的境界。


    莫星離是道界的年輕一輩的佼佼者,無論是實力還是名聲都出類拔萃,否則先前道門聚會也不會以他為主腦。


    以楚向看來,莫星離的實力恐怕不會差孫英太多,畢竟道門秘傳功法經過千年不斷完善,遠非孫家百年累積所能企及,就拿莫星離的天地劍來說,其玄奧精妙就不是常人所能想像。


    武當一戰,莫星離並未出全力,如果他出全力,劍法威能肯定會超過決勝山之時無明子的九九八十一式道劍的威能,但那時他發揮的威能並沒有楚向預想中的那麽高。


    此戰,如果莫星離不犯錯,孫英很難取勝,但是如果孫英領悟了道武,那就難說了。武道巔峰之後是以武入道,化天地之道入武學之中,成就道武,隻有悟出道武,才能和莫星離的天地劍這等道武層次的劍法一較長短。


    無明子的明月十七式就是道武,而且是最簡單的那種,不過那時楚向見識少,不知道其中厲害,現在才逐漸明白。


    武功和道武是完全不同的武學層次,道界眾人練的是道武,而俗世眾人練的是武功,從起點就差了一個層級。


    不過再強大的武學,終究是要靠人發揮威力,人不行,再強的功法也白搭。孫英出道至今,身經百戰,多次經曆九死一生之境,臨戰經驗絕非莫星離能比。


    這是關鍵的一戰,若是孫英戰勝莫星離,那他就有機會奪魁,若是連莫星離這關都過不了,聲名必定大損,一落千丈。


    兩人見禮畢,孫英挺戟向前,直指莫星離。


    孫英並沒有率先出手,隻是逼近,一步一步逼近,就像持槍衝鋒的步兵,無懼一切,絕不後退。


    這是一種自信的姿態,也可以說是一種狂傲的姿態。


    三流合一,武道第一人,孫英有狂傲的資本,但是麵對道界頂尖高手,這樣的姿態未免讓人覺得太過看不起人。


    莫星離臉色不變,眼神卻是冷了。


    高手對決,最忌心浮氣躁,此時,顯然是孫英占了上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神亡禁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下唯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下唯劍並收藏神亡禁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