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大隊書記楊和平從公社開會迴來,當即召集全隊社員在大隊門前的曬穀場開了個大會,扯著喉嚨向在場的人們宣布了一個天大的好消息,也就是柳國安不久前從報紙上獲知的有關中央允許農民搞副業的政策。
這確實是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大家聽了歡喜得幾乎要高聲大唿萬歲了,興奮得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幾個性急的打算迴家就掏錢去市場上捉豬仔雞仔迴來養。
隻有憨憨厚厚的柳竹生不冷不熱,對政策表現出一種疑慮。他站在大隊書記跟前,沉默了半晌,方遲遲疑疑地問道:
“楊書記,這政策會不會變呀?會不會到時候又歸公了,那不白忙活了!”
楊和平對農村的改革政策從來吃不準,也有些疑三疑四的。他沉思了會兒,支支吾吾地說:
“這個……我也說不準。現在的政策是這樣,允許幹這幹那的,以後的事哪個曉得哩?你想養就養,要是擔心這擔心那的,怕到時歸公了,那你就幹脆莫做了,省得到時白忙活,竹籃子打水一場空。”
在場的人一聽到大隊書記這一番話,方才的歡喜勁兒一下子就沒了蹤影,滾燙的心也像遭到了一陣倒春寒,涼了大半截,一個個疑慮重重地談論著政策的長久性和歸公問題。大夥兒越說心裏就越沒底,總覺得政策這事兒像天上的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說變就變。說不定豬還沒出欄就又得歸公了哩,那不賠錢又搭工,虧大了嘛!
就在大家疑惑、彷徨的時候,柳國安站了出來,一口氣將自己所了解的政策向大夥宣講了一通,並且一再強調農村改革政策不會變,至少五十年不會變。平日裏大家都比較相信這個年紀輕輕的後生,認為他的話不會假。再加上柳木生在一旁鼓動,說自己的侄兒天天看報,對上邊的政策比公社書記還懂,他說的準沒錯兒!之後他又向大家發誓,說自己下午就去捉豬養。
大家一聽,心中的疑慮就馬上消失了一大半,接著爭先恐後地向柳國安諮詢起政策上的事兒來了。柳國安也非常樂意充當政策宣講員,他滿麵含笑地一一作答,把自己從報紙上學到的會議精神一點不差地灌輸給那些心存憂慮的人們。這樣一來,那些鄉親們便一個個完全卸下心頭的疑慮與擔憂,鐵定了心思,準備大搞一番副業,以便掙錢改善生活,過上心中渴盼已久的好日子。
於是乎,柳家灣很快掀起了一股砌塒築圈的熱潮。不到十天工夫,家家房前屋後都出現了嶄新的雞塒和豬圈。村裏的豬呀、雞呀、鴨呀……明顯地增多了不少。與日俱增的六畜也使得村子裏熱鬧了許多。幹勁十足的柳國安自然不落人後,當下就主動請纓上姑夫家,把做木匠的姑夫請來,為他們家做豬欄。
姑姑柳紅杏見了侄兒,甚是歡喜。自從她跟楊和平幹那有辱門楣的醜事,老柳家的人就同她劃清了界限,斷絕了一切來往。隻因念在可憐的孩子和無辜的妹夫份上,柳水生才同意大兒子跟妹妹家保持有限的聯係。
柳紅杏忙將侄兒請進屋,搬凳請他坐,又遞上茶水,樣子相當熱忱。然而柳國安卻不冷也不熱,客套了一番,就直問姑夫在哪兒,說自己有事找他。
柳紅杏便扯開喉嚨衝著裏屋喊了聲。不一會兒,一個中等身材的男人不吭聲地從房裏走了過來,抬眼瞧見侄兒,就咧開嘴憨憨地笑了一笑,打了聲招唿就立在那兒不動了。
柳國安望著鼻塌唇闊,其貌不揚的姑夫,再瞅瞅漂亮豐腴的姑姑,直覺得他倆的結合簡直就是個天大的錯誤。而這個過錯又是由恨她入骨的親大哥一手造成的。她是不幸的,因為她嫁給了自己不愛的男人,他同樣是不幸的,因為他不得不承受著紅杏出牆所帶來的恥辱和痛苦。他同情沒有愛情的姑姑,照樣也憐憫背負恥辱生活的姑夫。他希望他們盡快結束這種可恥又可悲的婚姻,然而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因為在那時離婚幾乎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不要說父兄長輩們不答應,就是他們自己也不敢提出此等遭人唾罵的醜事兒。他們該如何是好呢?
就在柳國安沉思默想之際,柳紅杏跑進廚房把家裏僅有的兩個雞蛋打開,放進冒油煙的鍋裏,炒給難得上門的大侄兒吃,以盡姑侄之情宜。
當柳國安從沉思中醒悟過來時,姑夫王應根已在他跟前的竹椅上坐下,又請侄兒入坐,並掏出香煙,遞一支給客人。
柳國安在姑夫對麵的凳子上就坐,一邊吸著煙,一邊微笑著把請他去自家幹活兒的事兒向他說了一遍。王應根二話沒說就答應了,接著又跟侄兒說了幾句有關做豬欄的事兒,便拉起了家常。
就在這時,柳紅杏端著一碗炒雞蛋從廚房出來,笑盈盈地請侄兒上桌吃。柳國安先是不肯吃,讓給姑夫,但在姑姑的再三懇請之下,他抹不下情麵,也就上桌扶筷吃了起來。
這時,穿著一身補丁的表弟王曉明走了出來。他像父親一樣不善言詞,見了表兄連招唿也不打一個,像沒看見似的。為此挨了母親一頓臭罵,他氣唿唿地瞥了眼吃著炒雞蛋的表兄,咽了口涎水,扭頭進了自己房間。緊接著表妹穿著件碎布花衣從母親房間裏跑了過來,瞧見表兄,甜甜地叫了聲哥。柳國安聽了,忙應一聲,端碗下桌,蹲在小表妹的跟前,搛蛋給她吃。年僅六歲的王曉珊不客氣,一口一口地嚼著又香又甜的糖炒雞蛋,高興得笑眯了眼。母親卻在一旁含笑著製止貪嘴的小女兒。她不愛丈夫,卻深深地愛著她的孩子們。
吃過後,柳國安同姑姑姑夫說了一會兒話,便告辭迴家了。
次日一大早,木匠王應根背著工具,跨進了大舅子的家門。柳水生夫婦倆熱情接待他。柳天福看見女婿也是滿臉笑吟吟的,他喜歡女婿的忠厚老實以及天生的孝心,可對他的過分懦弱、懼內又感到不滿,甚至於惱怒。他常想要是女婿厲害一點,吃得住女兒,她也就不敢胡作非為了,而做父親的也就不會因女兒的不檢點在別人麵前抬不起頭了。
吃罷早飯,柳水生一家四口一個個挑著擔畚箕到不遠處的山腳下擔黃泥去了。王應根和老丈人便在屋旁一側的建欄處,搬樹裁料,做人字形的頂架和欄門。
到了下午,黃泥準備得差不多了,柳水生父子便從楊老四家借來了築泥牆的木板模子,開始築外牆了。柳國安身強力壯,主動負責築泥的重活兒。柳水生負責往模具裏麵添泥巴,而鄭月娥和玉蘭母女倆仍舊挑泥。鄭月娥見女兒累得大汗淋漓,心疼她,讓她別幹了,可女兒隻憨憨地笑著說不累,一轉身又搶著挑泥去了。
一家子一邊幹活,一邊說說笑笑,看上去很是開心。大家從築豬欄說到養豬的事上來。柳水生手不停地提泥倒進模子裏,一邊樂嗬嗬地說:
“自家養豬了,以後就有肉吃嘍。不像在社上,一年到頭難得吃上兩迴肉,把人都熬煞了!”
一聽到兒子提起肉,愛吃豬肉的柳天福老人就貪得直流口水,眯縫著兩眼,含笑地望著孫兒感歎句:
“這肉真是稀有啊,難得吃上一迴!”
孫子一邊用碗口般粗大的圓木一下一下地夯實泥牆,一邊瞧著爺爺高聲笑道:
“公公,你等著吧,不出一年,那肉就不稀有了。說不定,到時候天天都能吃上肥嘟嘟香噴噴的紅炒肉嘞!”
“你盡往好處想!”父親瞧著兒子說,“不過村裏家家都養豬,到時候肉肯定多。這肉一多,吃肉就不難了。”
柳天福老人聽了兒子孫子倆的話,覺得那又肥又香的紅燒肉已經塞滿了嘴巴似的,心裏頭樂滋滋的,笑得都快合不攏嘴了。
隻有木匠默默做著自己手裏的活計,好像沒聽見似的,任由他們說去,就是不搭腔兒。
柳國安見姑夫不作聲,存心引他開腔,便對他說:
“姑夫,你這手藝以後一定吃香,能掙大錢的。”
王應根一邊吱吱地鋸著木頭,一邊慢聲細氣地答道:
“做這活兒,能掙啥錢哩?連口飯都快混不到嘍,唉——”
“怎麽會呢?”柳國安衝著向來缺乏自信的姑夫笑了笑,像在給他打氣似的說,“現在農村政策變好了,放開了大家的手腳,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大家肯定會掙很多錢的。這錢一多,不就會拆了舊房蓋新房嗎?到那時你這個木匠不就有做不完的事,不就能夠掙大錢了?”
立在一旁拿碗喝水的父親聽了兒子的話,忍不住嘿嘿地笑了起來說:
“想的倒美啊!”
“這不是想的美。”兒子辯道,“用不了幾久,我們柳家灣就會大變樣的。全國的農村會大變樣的。不信,你等著看好了!”
放下泥擔坐在柱子上休息的鄭月娥聽見兒子這麽說,也笑了起來,說:
“要是真能像你說的那樣,那我們這些作田人就真的是苦盡甘來,有好日子過了。”
“娘,你放心好了。”柳國安衝著母親語氣相當肯定地說,“過不了幾年我們就會蓋上新房,過上吃飽喝足的好日子的。”
“嘿,真是說的比唱的還好聽!”
柳水生邊說邊搖頭,他是不大相信這麽美的事兒會輕易掉落到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苦命的莊稼人身上的。在他看來能不忍饑挨餓就該謝天謝地,給老天爺磕頭作揖了,還想蓋新房?
可玉蘭一聽哥說不久以後就有新房子住了,高興得忘掉擦去額上密密的汗珠子,笑道:
“要是蓋了新房子,那我就有好的住處了,省得一下雨就得拿麵盆放在床頭盛水了。屋子都破得不成樣子了。”略頓一會,又急切地問大哥:“哥,我們家啥時候能蓋新房呀?”
柳國安斜了眼妹妹,笑道:
“嗯,我想也就三四年,最多不超過六年吧!”
“你就做夢去吧!”柳水生哈哈一笑,然後走上前,提起一畚箕泥倒進模子裏麵,讓兒子築泥,夯實。
“這不是夢!”兒子築著泥牆,堅定地說,“這一定會變成真的。說不定到時候比我想象的還要好呢!”
坐在一旁沉默了半天的柳天福老人終於開口了,他眯著眼笑望著長孫,微微點點頭說:
“嗯。說不定時來運轉,我們這些作田人還真的有好日子過嘞。”
鄭月娥笑嘻嘻地應和著說:
“會有好日子過,會有好日子過的!”
大家一邊幹活,一邊繼續說笑,直到日薄西山,晚霞紅滿了天,才迴家歇息去了。
吃過晚飯,王應根準備趁著明亮的月色迴家去。臨行前,鄭月娥挽留他一番,但見他仍是執意要走,也就不再勉強他了,隻是一個勁地叮囑他明天把孩子帶來玩。
第二天,柳水生一家人繼續做豬欄。柳水生夫婦一大早就扛著竹串擔,拿著鐮刀,上山割蓋欄圈的茅草去了。柳國安仍然幹著昨天築牆的活兒。玉蘭和爺爺在一旁幫他添泥,充當下手。快到中午的時候,兩米來高的三麵土牆就築好了。吃過中飯,一家人便架欄頂,蓋茅草,忙得不亦樂乎。柳天福老人倒是清閑,坐在屋前的柳樹下逗小外甥取樂,盡享天倫之樂。
傍晚時分,三間不大不小的豬圈就竣工了。為了圖個吉利,鄭月娥從矮櫃裏取來串鞭炮,交到丈夫手上。柳水生當即在欄門前點上,劈劈啪啪地響了一陣子。鄭月娥笑容滿麵地看著火光四射的炮花,嘴裏不停地長彩,說著吉利的詞兒。過後,大家便說說笑笑地迴家吃飯去了,心裏樂滋滋的。
這確實是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大家聽了歡喜得幾乎要高聲大唿萬歲了,興奮得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幾個性急的打算迴家就掏錢去市場上捉豬仔雞仔迴來養。
隻有憨憨厚厚的柳竹生不冷不熱,對政策表現出一種疑慮。他站在大隊書記跟前,沉默了半晌,方遲遲疑疑地問道:
“楊書記,這政策會不會變呀?會不會到時候又歸公了,那不白忙活了!”
楊和平對農村的改革政策從來吃不準,也有些疑三疑四的。他沉思了會兒,支支吾吾地說:
“這個……我也說不準。現在的政策是這樣,允許幹這幹那的,以後的事哪個曉得哩?你想養就養,要是擔心這擔心那的,怕到時歸公了,那你就幹脆莫做了,省得到時白忙活,竹籃子打水一場空。”
在場的人一聽到大隊書記這一番話,方才的歡喜勁兒一下子就沒了蹤影,滾燙的心也像遭到了一陣倒春寒,涼了大半截,一個個疑慮重重地談論著政策的長久性和歸公問題。大夥兒越說心裏就越沒底,總覺得政策這事兒像天上的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說變就變。說不定豬還沒出欄就又得歸公了哩,那不賠錢又搭工,虧大了嘛!
就在大家疑惑、彷徨的時候,柳國安站了出來,一口氣將自己所了解的政策向大夥宣講了一通,並且一再強調農村改革政策不會變,至少五十年不會變。平日裏大家都比較相信這個年紀輕輕的後生,認為他的話不會假。再加上柳木生在一旁鼓動,說自己的侄兒天天看報,對上邊的政策比公社書記還懂,他說的準沒錯兒!之後他又向大家發誓,說自己下午就去捉豬養。
大家一聽,心中的疑慮就馬上消失了一大半,接著爭先恐後地向柳國安諮詢起政策上的事兒來了。柳國安也非常樂意充當政策宣講員,他滿麵含笑地一一作答,把自己從報紙上學到的會議精神一點不差地灌輸給那些心存憂慮的人們。這樣一來,那些鄉親們便一個個完全卸下心頭的疑慮與擔憂,鐵定了心思,準備大搞一番副業,以便掙錢改善生活,過上心中渴盼已久的好日子。
於是乎,柳家灣很快掀起了一股砌塒築圈的熱潮。不到十天工夫,家家房前屋後都出現了嶄新的雞塒和豬圈。村裏的豬呀、雞呀、鴨呀……明顯地增多了不少。與日俱增的六畜也使得村子裏熱鬧了許多。幹勁十足的柳國安自然不落人後,當下就主動請纓上姑夫家,把做木匠的姑夫請來,為他們家做豬欄。
姑姑柳紅杏見了侄兒,甚是歡喜。自從她跟楊和平幹那有辱門楣的醜事,老柳家的人就同她劃清了界限,斷絕了一切來往。隻因念在可憐的孩子和無辜的妹夫份上,柳水生才同意大兒子跟妹妹家保持有限的聯係。
柳紅杏忙將侄兒請進屋,搬凳請他坐,又遞上茶水,樣子相當熱忱。然而柳國安卻不冷也不熱,客套了一番,就直問姑夫在哪兒,說自己有事找他。
柳紅杏便扯開喉嚨衝著裏屋喊了聲。不一會兒,一個中等身材的男人不吭聲地從房裏走了過來,抬眼瞧見侄兒,就咧開嘴憨憨地笑了一笑,打了聲招唿就立在那兒不動了。
柳國安望著鼻塌唇闊,其貌不揚的姑夫,再瞅瞅漂亮豐腴的姑姑,直覺得他倆的結合簡直就是個天大的錯誤。而這個過錯又是由恨她入骨的親大哥一手造成的。她是不幸的,因為她嫁給了自己不愛的男人,他同樣是不幸的,因為他不得不承受著紅杏出牆所帶來的恥辱和痛苦。他同情沒有愛情的姑姑,照樣也憐憫背負恥辱生活的姑夫。他希望他們盡快結束這種可恥又可悲的婚姻,然而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因為在那時離婚幾乎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不要說父兄長輩們不答應,就是他們自己也不敢提出此等遭人唾罵的醜事兒。他們該如何是好呢?
就在柳國安沉思默想之際,柳紅杏跑進廚房把家裏僅有的兩個雞蛋打開,放進冒油煙的鍋裏,炒給難得上門的大侄兒吃,以盡姑侄之情宜。
當柳國安從沉思中醒悟過來時,姑夫王應根已在他跟前的竹椅上坐下,又請侄兒入坐,並掏出香煙,遞一支給客人。
柳國安在姑夫對麵的凳子上就坐,一邊吸著煙,一邊微笑著把請他去自家幹活兒的事兒向他說了一遍。王應根二話沒說就答應了,接著又跟侄兒說了幾句有關做豬欄的事兒,便拉起了家常。
就在這時,柳紅杏端著一碗炒雞蛋從廚房出來,笑盈盈地請侄兒上桌吃。柳國安先是不肯吃,讓給姑夫,但在姑姑的再三懇請之下,他抹不下情麵,也就上桌扶筷吃了起來。
這時,穿著一身補丁的表弟王曉明走了出來。他像父親一樣不善言詞,見了表兄連招唿也不打一個,像沒看見似的。為此挨了母親一頓臭罵,他氣唿唿地瞥了眼吃著炒雞蛋的表兄,咽了口涎水,扭頭進了自己房間。緊接著表妹穿著件碎布花衣從母親房間裏跑了過來,瞧見表兄,甜甜地叫了聲哥。柳國安聽了,忙應一聲,端碗下桌,蹲在小表妹的跟前,搛蛋給她吃。年僅六歲的王曉珊不客氣,一口一口地嚼著又香又甜的糖炒雞蛋,高興得笑眯了眼。母親卻在一旁含笑著製止貪嘴的小女兒。她不愛丈夫,卻深深地愛著她的孩子們。
吃過後,柳國安同姑姑姑夫說了一會兒話,便告辭迴家了。
次日一大早,木匠王應根背著工具,跨進了大舅子的家門。柳水生夫婦倆熱情接待他。柳天福看見女婿也是滿臉笑吟吟的,他喜歡女婿的忠厚老實以及天生的孝心,可對他的過分懦弱、懼內又感到不滿,甚至於惱怒。他常想要是女婿厲害一點,吃得住女兒,她也就不敢胡作非為了,而做父親的也就不會因女兒的不檢點在別人麵前抬不起頭了。
吃罷早飯,柳水生一家四口一個個挑著擔畚箕到不遠處的山腳下擔黃泥去了。王應根和老丈人便在屋旁一側的建欄處,搬樹裁料,做人字形的頂架和欄門。
到了下午,黃泥準備得差不多了,柳水生父子便從楊老四家借來了築泥牆的木板模子,開始築外牆了。柳國安身強力壯,主動負責築泥的重活兒。柳水生負責往模具裏麵添泥巴,而鄭月娥和玉蘭母女倆仍舊挑泥。鄭月娥見女兒累得大汗淋漓,心疼她,讓她別幹了,可女兒隻憨憨地笑著說不累,一轉身又搶著挑泥去了。
一家子一邊幹活,一邊說說笑笑,看上去很是開心。大家從築豬欄說到養豬的事上來。柳水生手不停地提泥倒進模子裏,一邊樂嗬嗬地說:
“自家養豬了,以後就有肉吃嘍。不像在社上,一年到頭難得吃上兩迴肉,把人都熬煞了!”
一聽到兒子提起肉,愛吃豬肉的柳天福老人就貪得直流口水,眯縫著兩眼,含笑地望著孫兒感歎句:
“這肉真是稀有啊,難得吃上一迴!”
孫子一邊用碗口般粗大的圓木一下一下地夯實泥牆,一邊瞧著爺爺高聲笑道:
“公公,你等著吧,不出一年,那肉就不稀有了。說不定,到時候天天都能吃上肥嘟嘟香噴噴的紅炒肉嘞!”
“你盡往好處想!”父親瞧著兒子說,“不過村裏家家都養豬,到時候肉肯定多。這肉一多,吃肉就不難了。”
柳天福老人聽了兒子孫子倆的話,覺得那又肥又香的紅燒肉已經塞滿了嘴巴似的,心裏頭樂滋滋的,笑得都快合不攏嘴了。
隻有木匠默默做著自己手裏的活計,好像沒聽見似的,任由他們說去,就是不搭腔兒。
柳國安見姑夫不作聲,存心引他開腔,便對他說:
“姑夫,你這手藝以後一定吃香,能掙大錢的。”
王應根一邊吱吱地鋸著木頭,一邊慢聲細氣地答道:
“做這活兒,能掙啥錢哩?連口飯都快混不到嘍,唉——”
“怎麽會呢?”柳國安衝著向來缺乏自信的姑夫笑了笑,像在給他打氣似的說,“現在農村政策變好了,放開了大家的手腳,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大家肯定會掙很多錢的。這錢一多,不就會拆了舊房蓋新房嗎?到那時你這個木匠不就有做不完的事,不就能夠掙大錢了?”
立在一旁拿碗喝水的父親聽了兒子的話,忍不住嘿嘿地笑了起來說:
“想的倒美啊!”
“這不是想的美。”兒子辯道,“用不了幾久,我們柳家灣就會大變樣的。全國的農村會大變樣的。不信,你等著看好了!”
放下泥擔坐在柱子上休息的鄭月娥聽見兒子這麽說,也笑了起來,說:
“要是真能像你說的那樣,那我們這些作田人就真的是苦盡甘來,有好日子過了。”
“娘,你放心好了。”柳國安衝著母親語氣相當肯定地說,“過不了幾年我們就會蓋上新房,過上吃飽喝足的好日子的。”
“嘿,真是說的比唱的還好聽!”
柳水生邊說邊搖頭,他是不大相信這麽美的事兒會輕易掉落到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苦命的莊稼人身上的。在他看來能不忍饑挨餓就該謝天謝地,給老天爺磕頭作揖了,還想蓋新房?
可玉蘭一聽哥說不久以後就有新房子住了,高興得忘掉擦去額上密密的汗珠子,笑道:
“要是蓋了新房子,那我就有好的住處了,省得一下雨就得拿麵盆放在床頭盛水了。屋子都破得不成樣子了。”略頓一會,又急切地問大哥:“哥,我們家啥時候能蓋新房呀?”
柳國安斜了眼妹妹,笑道:
“嗯,我想也就三四年,最多不超過六年吧!”
“你就做夢去吧!”柳水生哈哈一笑,然後走上前,提起一畚箕泥倒進模子裏麵,讓兒子築泥,夯實。
“這不是夢!”兒子築著泥牆,堅定地說,“這一定會變成真的。說不定到時候比我想象的還要好呢!”
坐在一旁沉默了半天的柳天福老人終於開口了,他眯著眼笑望著長孫,微微點點頭說:
“嗯。說不定時來運轉,我們這些作田人還真的有好日子過嘞。”
鄭月娥笑嘻嘻地應和著說:
“會有好日子過,會有好日子過的!”
大家一邊幹活,一邊繼續說笑,直到日薄西山,晚霞紅滿了天,才迴家歇息去了。
吃過晚飯,王應根準備趁著明亮的月色迴家去。臨行前,鄭月娥挽留他一番,但見他仍是執意要走,也就不再勉強他了,隻是一個勁地叮囑他明天把孩子帶來玩。
第二天,柳水生一家人繼續做豬欄。柳水生夫婦一大早就扛著竹串擔,拿著鐮刀,上山割蓋欄圈的茅草去了。柳國安仍然幹著昨天築牆的活兒。玉蘭和爺爺在一旁幫他添泥,充當下手。快到中午的時候,兩米來高的三麵土牆就築好了。吃過中飯,一家人便架欄頂,蓋茅草,忙得不亦樂乎。柳天福老人倒是清閑,坐在屋前的柳樹下逗小外甥取樂,盡享天倫之樂。
傍晚時分,三間不大不小的豬圈就竣工了。為了圖個吉利,鄭月娥從矮櫃裏取來串鞭炮,交到丈夫手上。柳水生當即在欄門前點上,劈劈啪啪地響了一陣子。鄭月娥笑容滿麵地看著火光四射的炮花,嘴裏不停地長彩,說著吉利的詞兒。過後,大家便說說笑笑地迴家吃飯去了,心裏樂滋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