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莫師爺張口結舌。他沒想到,原以為顧嶽是個金娃娃,誰知道背後還有這麽大一樁麻煩事。
可唐繼堯就算是雲南王,也是天高皇帝遠,李家橋的顧家可是近在眼前。
這麽一想,莫師爺立刻又堆起了笑容:“據莫某所知,衡州那個師裏麵,共有五位顧小哥的學長,哪一期沒能打聽出來,但都是湖南人。鄉裏鄉親的,誰管那雲南都督怎麽樣呢?顧小哥盡可放心。”
莫師爺隻差拍著胸脯打包票了。顧嶽想了一想,覺得莫師爺這番話挺有道理,但還是仔細問清了那五位學長的籍貫,最後選了一位醴陵籍的程旅長,不隻因為這位程旅長現在的職位最高,也因為顧嶽恍惚記得,顧品珍和父親都似乎曾經提起過這位程旅長,評價頗佳。
給顧家的信,收信人是顧嶽的伯父顧韶韓。顧嶽寫得很簡潔,先是說明自己的身世:本名顧仰嶽,考入雲南陸軍講堂時,改名顧嶽,父名顧品韓,今年初戰死,故而自己獨自返鄉;之後說明,返鄉途中,與大明山頭領張鬥魁有誤會,故而需要顧家派人來,商量如何化幹戈為玉帛。
給那位程旅長的信,顧嶽開篇便說明自己是雲南陸軍講武堂第12期丙班的學生,陽縣李家橋人氏,返鄉投靠親族的路上,與張鬥魁的手下發生衝突而失陷於大明山,不打不相識,覺得張鬥魁其人,重諾守信,頗有忠義之心,淪落草莽,很是可惜,如今國家多難,張鬥魁既有報國之心,程學長能否納入麾下?張鬥魁及其屬下二百餘人,既可為國效力,也可保境安民,程學長此舉,於鄉梓之地也功莫大焉。
寫完之後,天已將黑了,莫師爺派人連夜將信送了出去,為免顧家和那位程旅長根本不接信看信,給顧家的信還附了顧韶韓寫給顧嶽父親的一封信的信皮,給程旅長的信則附了一本雲南陸軍講武堂的教材《地形學》,算是一個憑證。
第5章 盜亦有道(五)
晚飯擺在張鬥魁住的那房子的堂屋裏,張鬥魁坐了主位,莫師爺與顧嶽對麵打橫坐,山猴兒在下首斟酒布菜。
顧嶽年少,講武堂又軍紀嚴格,幾乎沒有喝過酒。莫師爺量淺,張鬥魁平時也不敢多喝,故而隻是略略喝過兩輪,便各自隨意。
雖是粗茶淡飯,隻有幾杯自釀的土酒,但是飯桌上的交情,到底還是初初有了幾分。
所以飯後在池塘邊乘涼閑談時,山猴兒大了膽子,半是奉承半是試探地笑著向顧嶽說道:“顧小哥身手真正好,聽說顧家男伢都是自小練的童子功,所以根底一開頭就比別家強吧?”
顧嶽想了一下才答道:“我不記得自己是幾歲開始站樁練功了。至於根底是不是比別家強,沒法比較,說不上來。”
山猴兒心裏嘀咕,覺得顧嶽似乎是有意在糊弄他,所以才說得這樣含混不清,但是顧嶽的神情認真嚴肅,答得鄭重其事,山猴兒也隻好笑笑,暗想或許是自己太多心了。
泡在池塘裏的兩名劫匪,聽得岸上的對答,其中一人嘟囔著道:“身手再好,一槍放倒。咱們大哥的槍法真正好才是最管用的,山猴兒用得著這麽奉承那小子嗎?”
另一人趕緊道:“莫亂講,你前日不在茶山村,沒見過顧家那男伢打槍,快得叫人看不過來,準頭也好得很,咱們那一圈人都被他掀翻了,最後還是大哥出手才壓住他。那個,戲文上不都講,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大哥肯定是看重這男伢,想讓他做咱們的大將,才叫山猴兒好生招待的。”
他們兩人能夠聽得到岸上的對答,以顧嶽的耳力,自然也聽得到他們壓低了聲音的對答。
看來張鬥魁的野心不小,連手下的嘍羅都知道“一將難求”。
此時莫師爺在屋子裏洗完澡出來了,陪著他的,仍是那個寸步不離、又黑又壯的保鏢,顧嶽聽別人叫他“薛柱子”,大約是因為這人總像一根柱子一樣豎在莫師爺身後的緣故。
張鬥魁也拿著一束燃著青煙的艾草,從關押馬三元兩人的柴房那邊轉了過來,池塘邊立時又熱鬧了幾分。
池塘裏的兩個劫匪,趕緊爬上岸來,草草抹幹,急急套上短褲頭,興沖沖地奔了過來:“師爺師爺,大哥也在,可以開講了!”
莫師爺慢條斯理地坐下來,“刷”地一聲打開摺扇,笑得躊躇滿誌,這種滿足感,可是他從前體會不到的。
顧嶽困惑地轉頭問山猴兒:“莫師爺要講什麽?”怎麽所有人都是一副萬分期待的模樣連帶這村中居民,也三三兩兩地湊了過來,雖不敢挨得太近,卻也不是那種如避洪水猛獸一般的神情,月下似乎還能看得出他們那同樣的期待之情。
山猴兒嘿嘿笑道:“師爺從上山後就給大哥講三國,師爺說,當年滿人打天下,靠的就是一部三國,大哥要成大事,就得熟讀三國。”說著嘆了口氣,一臉哀怨:“可惜師爺隻肯在大哥有空閑的時候講,咱們這些人,隻能蹭著聽幾段了。”
已經有機靈的,立刻搬了一張小方幾過來,端端正正地擺在莫師爺身前,又有人趕緊去提了兩竹筒的清水來,立在方幾下邊。
莫師爺將手往身後一伸,薛柱子便遞了一塊黑沉沉的木頭過來,顯然是一直隨身帶著的。莫師爺滿意地將醒木往身前的小方幾上一拍,清清嗓子,先來了一段開場白:“話說當年分三國,曹魏劉漢和孫吳,桃園結義青梅酒,火燒赤壁華容道,七擒七縱南中定,六出中原失街亭,木牛流馬渭橋路,武侯顯聖定軍山,箇中多少英雄策,待我從容細道來!”
</br>
莫師爺張口結舌。他沒想到,原以為顧嶽是個金娃娃,誰知道背後還有這麽大一樁麻煩事。
可唐繼堯就算是雲南王,也是天高皇帝遠,李家橋的顧家可是近在眼前。
這麽一想,莫師爺立刻又堆起了笑容:“據莫某所知,衡州那個師裏麵,共有五位顧小哥的學長,哪一期沒能打聽出來,但都是湖南人。鄉裏鄉親的,誰管那雲南都督怎麽樣呢?顧小哥盡可放心。”
莫師爺隻差拍著胸脯打包票了。顧嶽想了一想,覺得莫師爺這番話挺有道理,但還是仔細問清了那五位學長的籍貫,最後選了一位醴陵籍的程旅長,不隻因為這位程旅長現在的職位最高,也因為顧嶽恍惚記得,顧品珍和父親都似乎曾經提起過這位程旅長,評價頗佳。
給顧家的信,收信人是顧嶽的伯父顧韶韓。顧嶽寫得很簡潔,先是說明自己的身世:本名顧仰嶽,考入雲南陸軍講堂時,改名顧嶽,父名顧品韓,今年初戰死,故而自己獨自返鄉;之後說明,返鄉途中,與大明山頭領張鬥魁有誤會,故而需要顧家派人來,商量如何化幹戈為玉帛。
給那位程旅長的信,顧嶽開篇便說明自己是雲南陸軍講武堂第12期丙班的學生,陽縣李家橋人氏,返鄉投靠親族的路上,與張鬥魁的手下發生衝突而失陷於大明山,不打不相識,覺得張鬥魁其人,重諾守信,頗有忠義之心,淪落草莽,很是可惜,如今國家多難,張鬥魁既有報國之心,程學長能否納入麾下?張鬥魁及其屬下二百餘人,既可為國效力,也可保境安民,程學長此舉,於鄉梓之地也功莫大焉。
寫完之後,天已將黑了,莫師爺派人連夜將信送了出去,為免顧家和那位程旅長根本不接信看信,給顧家的信還附了顧韶韓寫給顧嶽父親的一封信的信皮,給程旅長的信則附了一本雲南陸軍講武堂的教材《地形學》,算是一個憑證。
第5章 盜亦有道(五)
晚飯擺在張鬥魁住的那房子的堂屋裏,張鬥魁坐了主位,莫師爺與顧嶽對麵打橫坐,山猴兒在下首斟酒布菜。
顧嶽年少,講武堂又軍紀嚴格,幾乎沒有喝過酒。莫師爺量淺,張鬥魁平時也不敢多喝,故而隻是略略喝過兩輪,便各自隨意。
雖是粗茶淡飯,隻有幾杯自釀的土酒,但是飯桌上的交情,到底還是初初有了幾分。
所以飯後在池塘邊乘涼閑談時,山猴兒大了膽子,半是奉承半是試探地笑著向顧嶽說道:“顧小哥身手真正好,聽說顧家男伢都是自小練的童子功,所以根底一開頭就比別家強吧?”
顧嶽想了一下才答道:“我不記得自己是幾歲開始站樁練功了。至於根底是不是比別家強,沒法比較,說不上來。”
山猴兒心裏嘀咕,覺得顧嶽似乎是有意在糊弄他,所以才說得這樣含混不清,但是顧嶽的神情認真嚴肅,答得鄭重其事,山猴兒也隻好笑笑,暗想或許是自己太多心了。
泡在池塘裏的兩名劫匪,聽得岸上的對答,其中一人嘟囔著道:“身手再好,一槍放倒。咱們大哥的槍法真正好才是最管用的,山猴兒用得著這麽奉承那小子嗎?”
另一人趕緊道:“莫亂講,你前日不在茶山村,沒見過顧家那男伢打槍,快得叫人看不過來,準頭也好得很,咱們那一圈人都被他掀翻了,最後還是大哥出手才壓住他。那個,戲文上不都講,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大哥肯定是看重這男伢,想讓他做咱們的大將,才叫山猴兒好生招待的。”
他們兩人能夠聽得到岸上的對答,以顧嶽的耳力,自然也聽得到他們壓低了聲音的對答。
看來張鬥魁的野心不小,連手下的嘍羅都知道“一將難求”。
此時莫師爺在屋子裏洗完澡出來了,陪著他的,仍是那個寸步不離、又黑又壯的保鏢,顧嶽聽別人叫他“薛柱子”,大約是因為這人總像一根柱子一樣豎在莫師爺身後的緣故。
張鬥魁也拿著一束燃著青煙的艾草,從關押馬三元兩人的柴房那邊轉了過來,池塘邊立時又熱鬧了幾分。
池塘裏的兩個劫匪,趕緊爬上岸來,草草抹幹,急急套上短褲頭,興沖沖地奔了過來:“師爺師爺,大哥也在,可以開講了!”
莫師爺慢條斯理地坐下來,“刷”地一聲打開摺扇,笑得躊躇滿誌,這種滿足感,可是他從前體會不到的。
顧嶽困惑地轉頭問山猴兒:“莫師爺要講什麽?”怎麽所有人都是一副萬分期待的模樣連帶這村中居民,也三三兩兩地湊了過來,雖不敢挨得太近,卻也不是那種如避洪水猛獸一般的神情,月下似乎還能看得出他們那同樣的期待之情。
山猴兒嘿嘿笑道:“師爺從上山後就給大哥講三國,師爺說,當年滿人打天下,靠的就是一部三國,大哥要成大事,就得熟讀三國。”說著嘆了口氣,一臉哀怨:“可惜師爺隻肯在大哥有空閑的時候講,咱們這些人,隻能蹭著聽幾段了。”
已經有機靈的,立刻搬了一張小方幾過來,端端正正地擺在莫師爺身前,又有人趕緊去提了兩竹筒的清水來,立在方幾下邊。
莫師爺將手往身後一伸,薛柱子便遞了一塊黑沉沉的木頭過來,顯然是一直隨身帶著的。莫師爺滿意地將醒木往身前的小方幾上一拍,清清嗓子,先來了一段開場白:“話說當年分三國,曹魏劉漢和孫吳,桃園結義青梅酒,火燒赤壁華容道,七擒七縱南中定,六出中原失街亭,木牛流馬渭橋路,武侯顯聖定軍山,箇中多少英雄策,待我從容細道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