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宣和五年五月初一,一道詔書從天闕發出,周知中外,罷王黼特進,少宰位,出知商州。罷童貫知樞密院事,河北三路安撫製置使位,出為楚州觀察使。商州楚州,都不是偏遠軍州,也還算是繁華所在。官家雖然不聲不響的將伐燕戰事有關這兩人的首尾了結,可是還算是照應他們。
這份詔書副署的,正是老公相蔡京之名。蔡京此次複相,也沒什麽太大動靜,風不動水不起的就悄然以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之位,執掌政事堂。與此同時,小蔡相公,蔡京的那位和老爺子有些生分的公子,也罷少宰,河北三路安撫製置副使位,隻領翰林學士這清貴名目,手中再無半點實在差遣。
如許安排,一切都是水到渠成。一紙詔書,就將老公相複相,王黼童貫去位的一天大事全部安排了。也將王黼童貫之輩,在幾年間搜刮六千萬貫伐燕軍費,引得天下騷然,伐燕戰事中死傷軍將士卒五六萬,西軍四軍生生打殘廢了一軍,另外三軍也和朝廷大為離心,各自暗圖自保,大宋上下被這場持續幾年的戰事拖得筋疲力盡,府庫空虛的罪過,也就算遮掩得幹幹淨淨了。
汴梁都門中人,誰也沒有關心這場戰事到底會給大宋帶來什麽深遠影響。反都在注意著此等朝堂變故會給各自團體帶來什麽勢力消長,各人升官圖到底會有什麽影響,哪些熱灶要趕緊燒,哪些冷灶卻也不能放過上頭。
蔡京複相,那是大家早就料到的事情。現在政事堂當中兩位參知政事,一位是尚書右丞李邦彥,一位是尚書左丞趙野。李邦彥是出名的浪子宰相,雖然和王黼不和,但是當年也是攻倒老公相的主力人手,此次老公相複相,雖然還沒來得及對付他,想必這位浪子宰相也是不安於位,遲早要求去了。
至於那位尚書左丞趙野,是規規矩矩的官僚出身。一路順風順水的做過來,無論在哪個位置,都是伴食畫諾的人物,誰也不得罪,黨爭也攙合得少。憑著資曆也熬進了政事堂。這等無用官僚,反而是位置最穩的,政事堂中少不得此輩點綴。
蔡京複相,政事堂為之一空,就有一兩個位置空閑出來。這個時候不爭,什麽時候去爭?
至於王黼童貫,卻也不能落井下石的去踩兩腳,那位隱相大人,在朝中宮中地位都穩得很,一時連蔡京都無法動搖。此次王黼童貫的處置不疼不癢,想必也是隱相出手迴護。蔡京畢竟年老,將來的事情誰說得準。這個時候燒燒兩人的冷灶,未必不是著眼將來的事情。
童貫的知樞密院使位置空出來,現在唿聲最高的就是知樞密院副使吳敏坐升。這清流一黨,此次北伐戰事寸功未曾有,勞績也未曾有。據說耿南仲和宇文虛中兩人在燕京還鬧了一個灰頭土臉,差點不可收拾。可還是一個穩穩的西府位置到手,這叫人如何說去............
林林種種,汴梁都門當中全是這種暗流湧動。反而將燕雲初複地方如何更複,備邊人馬如何籌措安頓,西軍團體如何安置,還有神武常勝軍入三衙充實中央禁軍這等關係大宋將來安危的絕大變故置之度外,認為不過是些等閑細務。還有些有心人,頓時就上書恭賀官家北伐告成,成太祖太宗未有之功業,正當加尊號禪泰山,裝點極盛氣象。這個時候正是升官圖要緊的時候,馬屁拍上,在官家心裏留個好印象再說。
一犬吠影,百犬吠聲。現在各派消長,水實在太深。一時不好下注,歌功頌德總不會錯。花團錦簇的賀表頓時流水價的朝天闕送去,倒是粉飾出一片太平景象。仿佛此刻官家已經遠邁三代,為亙古未有之一帝。而大宋也何偃海清,豐亨豫大,垂之萬代而不替。
對於汴梁都門百姓而言,都門哪怕販夫走卒,都有一分自傲在。除了這天子腳下,其他地方發生的事情都不是什麽大事。此前燕雲危急,戰事變化劇烈,如唱本一般好看。大家自然就議論紛紛,興致勃勃。現在燕雲打平了,這新鮮感自然就少了許多。現在正是由春快要入夏的時候,萬物生長正是繁盛時候,城外柳媚花紅,汴河上舟楫縱橫,城內喧囂熱鬧,正是遊宴的最好時節。有百般耍樂可以為之。加上百年敵國遼國覆滅,燕雲十六州已經克複,西賊也是再沒有當年兇悍,大宋正是邊疆無患,四海升平的時節。這個時候再不高樂,還等到什麽時候?除了手中交鈔不斷貶值,漸漸米珠薪桂之外,再沒有什麽可以憂心的所在。
汴梁天闕朝堂,裏巷瓦舍,都是一番太平氣象。在千裏之外,幾個月前還打得如火如荼,大宋邊軍將士,燕地百姓打得屍山血海的景象,仿佛就從未發生過一般。
在這樣一派景象當中,卻還有潛流在暗自湧動。真正能左右這樣一個帝國未來動向的人物,已經開始了暗自角力——或者說,這朝堂爭鬥,永遠沒有停歇的時候。
~~~~~~~~~~~~~~~~~~~~~~~~~~~~~~~~~~~~~~~~~~~~~~~~~~~~~~~~~~
大宋現在的權力中樞政事堂,從皇城宣德門入轉向西行,在皇城西角有一片建築,就是尚書省明堂所在。
宋朝雖承唐製,設三省六部。可是這三省六部長官多為虛銜,不得旨意不能理本部事。更不用說三省長官多設銜而不委官了。中樞權力機構實際為中書門下,最高長官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後來為了分散相權,又加設參知政事位,作為實際上的副宰相。
王安石變法,這中書門下機構被撤銷,複設尚書中書門下三省,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為正宰相,再加四名副宰相,分別為門下侍郎,中書侍郎,尚書左丞,尚書右丞。王安石去後,三省合一,官名卻不曾變化。
到了蔡京登相位,大權獨攬的時候。雖然他打著新黨旗號,卻未曾改變三省合一的製度。原因無他,權力更大一些耳。蔡京最薰灼的時候,以太師名義總領三省事,為少人掣肘,隻設兩名副丞相,尚書左丞兼門下侍郎,尚書右丞兼中書侍郎。改名為太宰,少宰。所有人當仰其鼻息,其相權之大,除北宋開國趙普外第一人。王黼當年就是為蔡京所提拔,以少宰位進政事堂為輔翼的。
蔡京上次罷相之後,王黼領政事堂。他卻沒有蔡京的底氣,隻是以少宰名義領政事堂。而政事堂副宰相,卻又盡複舊名,也增加到四人之多。太宰少宰名義卻仍然沒有廢除。新舊錯雜,很是花團錦簇。
宋朝官製,向來就是這樣紛繁複雜,自相矛盾。僅僅中樞機構就弄出這麽多花樣來。不過這政事堂辦公地點,卻始終未變,都在皇城從宣德門入的西南角落處。沿著政事堂朝北直走,過左銀台門,左嘉肅門,會通門,就到了大宋官家居所禁中。官家居所和政事堂就在一條中軸線上,兩兩相對,可見政事堂在大宋政治體係當中的地位。
此時此刻,政事堂名堂當中,一片安安靜靜。兩邊的舍人院中的知製誥和直舍人院,孔目,吏,戶,兵禮,刑的堂官們,都心神不寧的不時探頭探腦,向著中間明堂望去。原因無他,這是蔡京複位以來,第一次到政事堂中辦公。舉朝都在仰望這位老公相複位以後有什麽動作,大家這官位是不是還能保住,或者更進一步。蔡京複相這頭幾日的一舉一動,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明裏暗裏關注!
政事堂為大宋中樞所在,這氣派自然不能小了。明堂建築精潔,焚的香都是上好之物。青衣璞頭的吏員穿著軟底便鞋無聲奔走,明堂竹簾之後,隱隱約約就能看見人影閃動。卻不知道在做些什麽。
蔡京今日第一次來政事堂辦公,沒有召舊黨羽,也未曾有什麽其他舉動。卻召來了一個意想不到的人物前來議事,正是現在領三衙禁軍的太尉高俅。
在明堂之內,四下都沒什麽遮擋。隻是以竹簾隔絕。夏日放上冰盆,冬日加上炭盆。如此格局,正是表明為政一秉大功,無不可對人言者。政事堂的相公們年紀青壯還無所謂,象蔡京年老,就有些支撐不住,前些年為相的時候,官家特許冬日可以在家理事。榮寵一時無雙。此刻才告複相,又是春日風和日麗,蔡京自然也不好再擺那個派頭,安坐在明堂當中。
他一身紫袍,玉帶圍腰,帶著長翅紗帽。氣色比在家的時候竟然好了許多,看不出是近八十的老人了。現在正全神貫注,臉上略微帶著一絲笑意,看著眼前之人。
他麵前坐在下首的人,六十許的年紀,看起來卻比蔡京還老上一些也似,臉上堆疊的都是皺紋,臉色蠟黃,病容深重。雖是春日,官服裏麵也襯有皮裘,偶爾對答,話語中中氣不足,語音微弱。
此人正是開府儀同三司,做到武官頂峰太尉,執掌中央禁軍三衙十餘年。一直為徽宗心腹的高俅了。
~~~~~~~~~~~~~~~~~~~~~~~~~~~~~~~~~~~~~~~~~~~~~~~~~~~~~~
高俅此人,並不是後世列為北宋末年的六賊之一。出身雖然不好,因巴結上潛邸中的徽宗而飛黃騰達。可是既然是武官身份,雖然執掌三衙。而且還不領邊事。自然就談不上什麽為惡。反而是為人甚為低調,牢牢把持著三衙拱衛汴梁內外。並不如水滸傳一書當中那個奸臣大白臉的模樣。因為他是徽宗舊識,又忠心低調,不管台上來去如何,他的位置總是穩穩不動,朝中諸公雖然不會主動招惹他,但也不甚在意他。朝中變動,和一個武臣太尉商量什麽?至於中央禁軍兵備廢弛,幾無可戰能力,這是大宋多少年積弊使然,這位高太尉的責任,並不算是很大。
轉眼間這些年下來,高俅已經垂老。到了宣和五年身體越發的不成了,平日都在家中養病,今日是蔡京見召,才不得不前來。稍坐一陣,就覺得已經精神不濟。
蔡京看著高俅臉上病容,溫和笑道:“太尉勞苦,這身子還好些了麽?”
高俅苦笑,搖頭道:“多謝太師動問,自家身子自家知道,要好是難了。隻是官家恩重,隻要殘軀在世一日,就得報官家天高地厚之恩一日。太師有什麽事情,盡管吩咐,隻要在下掙紮得動,總要為太師分憂一二才是。”
以高俅這官家心腹地位,在蔡京麵前也不用太過卑躬屈膝。他隱隱約約也知道蔡京召他前來是為了什麽事情,這個也是官家現在大為煩心的事情。正好聽聽蔡京的盤算到底是什麽,才好做計較。
蔡京一笑:“太尉國之棟梁,果然名不虛傳............今日勞煩太尉親來,還不就是為了三衙廢弛之事............蔡某老矣,本想在鄉裏悠遊榮養。可是官家厚恩,再度畀以蔡某政事堂之位,就不得不再為國事操勞一二............此次北伐戰事,本有祖先神靈庇佑,官家威德,當一鼓而拔,底定燕地。孰料哪怕威名素著之西軍,仍然打得加倍艱難,更有環慶軍喪敗。若不是一個蕭言橫空出世,這燕地還不知道什麽時候能底定下來,平白就生出這麽多事端............”
外麵光線照進來,蔡京到老仍然是那副麵如冠玉的模樣,風神不減當日。侃侃而談伐燕戰事,一副憂心國事的重臣模樣。高俅一言不發,靜靜的聽著。
“............西軍已經為健者,卻仍然如此不堪。現在更是挫動了元氣。太尉深知兵事的,更不用遮瞞。三衙現在比起西軍,更是不堪!此次北伐,從三衙當中挑選兩萬號稱精銳,卻連河間府以北都不敢去,前麵敗報傳來,竟然大半一口氣跑到了真定!這樣兵馬,如何能戰?遼國雖然底定,可是女真在北麵又是浸強,如此下去,西軍就算留在北麵,那西賊又如何?大宋難道就指望西軍這不足十萬的兵馬?”
蔡京越說,臉上憂色越是深重,最後更是向前傾了一些,一副和高俅推心置腹的模樣:“............還有更不忍言事,國朝祖製,就是外輕內重。現在內重是完全談不上了。長此以往,就是邊疆無患,唐末軍鎮之事也未必不能見於當代!官家深憂,大臣焦灼,正是為此。三衙禁軍,必須重新整練起來!”
說到這裏,蔡京向後一仰,滿臉嚴肅神色,盯著高俅緩緩道:“太尉,蔡某此言,並不是隻對太尉。三衙積弊,垂數十年,雖然是太尉大才,如何能一一料理幹淨?蔡某年邁之人,複登相位,為國事計,就不得不破除情麵,為大宋除此積弊了............太尉以為蔡某此言如何?”
高俅臉上還是那副病怏怏的神色,靜靜迎著蔡京到老猶自逼人的目光。淡淡道:“太師苦心,在下如何能不明白?在下屍位素餐這些年,實在有愧於心。太師所言,句句是實............三衙在冊兵將及都門左近禁軍各軍,垂五十餘萬。要徹底清理積弊,神仙來隻怕也是難為............官家天聰,此次調神武常勝軍入衛,在下查看冊簿,神武常勝軍幾九千精銳,野戰爭勝之能,還過西軍。以這九千精銳,再充實整練,數年之後,當有幾萬能戰之師了罷?這內輕外重局麵,似可稍稍挽迴。將來一旦有警,都門也算是有勁旅出援備邊了.........太師見召,可為的就是此事?屬下一定盡心盡力,辦好神武常勝軍入衛事宜,必讓此勁旅順利編入三衙,為汴梁都門長城。”
高俅難得說這麽一長串話,他本來就是重病之身,此刻更是中氣不足,忍不住就喘成一團。
蔡京忙不迭的起身,召一名吏員進來,輕聲吩咐:“傾一碗參湯過來,讓高太尉將養一下。”
吏員忙奔出去,蔡京也不坐下,起身緩緩在明堂內走動。
沒想到今日複相第一樁事情,見的第一個人。這高俅就跟老夫裝傻!
蔡京對高俅所言,自然是正大光明。可是內心裏麵,還是為的黨爭事,為固自家權位事。上次罷相,他被王黼和他背後的隱相梁師成攻下。對到老權位之心不曾稍減的蔡京而言,實在是奇恥大辱,又引為深刻教訓。王黼之輩發力,就在北伐事情上。再聯絡了掌握著西軍重權的童貫,一下就將對西軍沒什麽影響力的蔡京趕下台來。大宋雖然號稱以文馭武,但是在需要動兵的時節,秉政之人是不是能掌握大宋不多的那些可以野戰爭勝之師就成了相當重要的條件。
蔡京不是對時局一無所知之人,女真崛起,他如何不能看在眼裏?他日北地隻怕就要多事。西軍他雖然聯絡了老種,但是老種對他並不是賣身投靠,不過是借他之力用來對付童貫。開出的條件也是要讓西軍盡快迴到陝西諸路他們的老窩。要是他還如童貫一般壓迫西軍,讓他們常留北地備邊,隻怕老種這老狐狸又要反水了。他雖然複位,可是那位隱相在禁中還是穩若泰山,吳敏耿南仲之輩,現在也漸漸不如當日馴順,也有爭位之心!
將來女真必然在北麵生事,用兵的日子長著呢。要是對戰事掌控不力,說不定就是將來對手再度發力的張本!更不用說那吳敏已經接了知樞密使的位置,對軍方動手腳施加影響更是名正言順的事情,他蔡京更要提防不要再出來一個童貫!
神武常勝軍入衛,已經是必然之事。不管朝中哪派,對神武常勝軍寄予厚望是必然的事情。外重內輕,始終是文臣最擔心的事情。掌握住這支汴梁將來最有戰鬥力的軍旅,將來一旦邊事發生什麽事情,在朝中聲音自然就是最大。
可是翻檢夾袋,蔡京卻實在沒有什麽能對神武常勝軍施加影響的人選。他是靠理財和打著新黨旗號登上中樞之位的,要文臣實在是大把,要自己結以恩義的武臣卻是寥寥。說實在的,他蔡京當日也看不起這些武臣。卻沒想到,時勢易移,現在武臣地位,不知不覺居然有些重要性了!在未來邊事必然不輕,而大宋能戰之軍越來越少的當今,更是如此。
正因為如此,蔡京將主意打到了那個還未謀麵的蕭言頭上。他已經盤算將蕭言塞入樞密院中行走,保持對神武常勝軍的影響力,甚而掌握三衙。隻要能練出幾萬能戰三衙禁軍,那他蔡京的地位就若磐石之安。
蕭言差不多也是可以想到的最合適的人選了,南歸之人,和汴梁都門各派沒有什麽牽絆。此次北伐事了,也算是得了他蔡京的恩義,得到超遷。迴到汴梁,再加以籠絡,未必就不能成為心腹。而且蕭言對神武常勝軍也有絕大的影響力,這支軍馬就是他一手帶出來的。平日裏在汴梁為他掌握住三衙,將來有戰事,蕭言可以出為安撫經略,秉承他的方略行事。隻要他蔡京在一日,這中樞地位,就再不會如前次一般動搖!
在內心裏,蔡京還隱隱約約有一個感受,卻是不能說出來的,甚至是想都不願意去深想的。
............此時大宋,也許真不比以往了。朝中各黨相爭,互相掣肘。財政如一團亂麻,即使他複位,也難以著手梳理清楚。兵勢之衰,開國以來更是未有。說不定真有什麽不可測之變!這個時日,武臣地位,恐怕是再也難以徹底壓製了,掌握住一支能戰軍馬,也許這重要性還超過他蔡京的全部想象!
可是這種念頭,卻是不敢想,更不能說的。
正因為如此,蔡京才對高俅這個態度感到惱怒。以他的地位,很多事情說到可以意會的程度就可以。他無非是要高俅一個承諾,以他在官家身邊的地位,支持蕭言得樞密院差遣,協助三衙編練能戰新軍。僅次而已,他也不惜給高俅足夠的好處。王黼能結連童貫,他勾連高俅也沒什麽好丟人的。偏偏這個病夫卻是言不及義,閉緊嘴唇就是不肯開口!
在這一刻,蔡京當真覺得有些喪氣。當時在他以太師地位總領政事堂的時候,一唿百諾,隻要對高俅有所暗示,隻怕他馬上就要貼上來。經過王黼童貫這麽一番折騰,雖然再度複相,可朝中各黨,掣肘卻比以前厲害百倍。仿佛都在等著他蔡京再度倒台!
想到這裏,蔡京臉上忍不住浮現出一絲冰冷的笑意,卻是轉瞬即收。迴國身來,仍是那個豐神儒雅的相公氣度,朝著高俅笑道:“太尉好些了?”
剛才吏員已經飛也似的送來參湯,原來政事堂自然是不會備這些東西的。還是蔡京在位的時候,因為年老,官家恩準在政事堂備滋補事物,為太師珍攝身體。蔡京雖然去位,這製度還是保存下來,官場向來都是有例不廢。高俅喝了幾口參湯,臉上氣色好看了一些,起來躬身行禮道:“多謝太師垂顧。”
蔡京伸手虛按按,示意高俅坐下,笑道:“太尉這番話,就讓本相放心了。神武常勝軍邊軍入衛,是近幾十年未有之事。和都門諸軍,必然少不了生事。有太尉居中主持,想必無礙。本相一番擔憂,就全數放下。以後神武常勝軍入衛,有什麽西府難以解決之事,盡管來找本相無妨,官家垂念就是此大事,為臣子的,豈能不為官家分憂?”
高俅頓時起身,深深行禮:“多謝太師,即如此,在下就告退了。異日太師有暇,自當登門為太師複相賀............”
蔡京微微拱手,就算是還了禮了,居然客氣的一直將高俅送到了明堂階前,看著高俅身影遠去。兩邊知製誥直舍人院還有吏員們探頭探腦的打量,蔡京也不在意,笑意不減的轉身迴去,心裏麵卻是種種念頭轉成一團。
“............蕭言此子,隻怕沒那麽容易得樞密院差遣了............卻不知隱相吳敏之輩,又將如何?這倒是燕雲事了以來,朝堂當中第一次角力!也罷也罷,就看看是誰勝誰敗。看看蔡某複相之後,手段是不是還未曾老!
............卻是這蕭言不知道他可扶持得起來,現在大家僵持,隻怕最要緊的,就在官家那裏!”(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a>,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這份詔書副署的,正是老公相蔡京之名。蔡京此次複相,也沒什麽太大動靜,風不動水不起的就悄然以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之位,執掌政事堂。與此同時,小蔡相公,蔡京的那位和老爺子有些生分的公子,也罷少宰,河北三路安撫製置副使位,隻領翰林學士這清貴名目,手中再無半點實在差遣。
如許安排,一切都是水到渠成。一紙詔書,就將老公相複相,王黼童貫去位的一天大事全部安排了。也將王黼童貫之輩,在幾年間搜刮六千萬貫伐燕軍費,引得天下騷然,伐燕戰事中死傷軍將士卒五六萬,西軍四軍生生打殘廢了一軍,另外三軍也和朝廷大為離心,各自暗圖自保,大宋上下被這場持續幾年的戰事拖得筋疲力盡,府庫空虛的罪過,也就算遮掩得幹幹淨淨了。
汴梁都門中人,誰也沒有關心這場戰事到底會給大宋帶來什麽深遠影響。反都在注意著此等朝堂變故會給各自團體帶來什麽勢力消長,各人升官圖到底會有什麽影響,哪些熱灶要趕緊燒,哪些冷灶卻也不能放過上頭。
蔡京複相,那是大家早就料到的事情。現在政事堂當中兩位參知政事,一位是尚書右丞李邦彥,一位是尚書左丞趙野。李邦彥是出名的浪子宰相,雖然和王黼不和,但是當年也是攻倒老公相的主力人手,此次老公相複相,雖然還沒來得及對付他,想必這位浪子宰相也是不安於位,遲早要求去了。
至於那位尚書左丞趙野,是規規矩矩的官僚出身。一路順風順水的做過來,無論在哪個位置,都是伴食畫諾的人物,誰也不得罪,黨爭也攙合得少。憑著資曆也熬進了政事堂。這等無用官僚,反而是位置最穩的,政事堂中少不得此輩點綴。
蔡京複相,政事堂為之一空,就有一兩個位置空閑出來。這個時候不爭,什麽時候去爭?
至於王黼童貫,卻也不能落井下石的去踩兩腳,那位隱相大人,在朝中宮中地位都穩得很,一時連蔡京都無法動搖。此次王黼童貫的處置不疼不癢,想必也是隱相出手迴護。蔡京畢竟年老,將來的事情誰說得準。這個時候燒燒兩人的冷灶,未必不是著眼將來的事情。
童貫的知樞密院使位置空出來,現在唿聲最高的就是知樞密院副使吳敏坐升。這清流一黨,此次北伐戰事寸功未曾有,勞績也未曾有。據說耿南仲和宇文虛中兩人在燕京還鬧了一個灰頭土臉,差點不可收拾。可還是一個穩穩的西府位置到手,這叫人如何說去............
林林種種,汴梁都門當中全是這種暗流湧動。反而將燕雲初複地方如何更複,備邊人馬如何籌措安頓,西軍團體如何安置,還有神武常勝軍入三衙充實中央禁軍這等關係大宋將來安危的絕大變故置之度外,認為不過是些等閑細務。還有些有心人,頓時就上書恭賀官家北伐告成,成太祖太宗未有之功業,正當加尊號禪泰山,裝點極盛氣象。這個時候正是升官圖要緊的時候,馬屁拍上,在官家心裏留個好印象再說。
一犬吠影,百犬吠聲。現在各派消長,水實在太深。一時不好下注,歌功頌德總不會錯。花團錦簇的賀表頓時流水價的朝天闕送去,倒是粉飾出一片太平景象。仿佛此刻官家已經遠邁三代,為亙古未有之一帝。而大宋也何偃海清,豐亨豫大,垂之萬代而不替。
對於汴梁都門百姓而言,都門哪怕販夫走卒,都有一分自傲在。除了這天子腳下,其他地方發生的事情都不是什麽大事。此前燕雲危急,戰事變化劇烈,如唱本一般好看。大家自然就議論紛紛,興致勃勃。現在燕雲打平了,這新鮮感自然就少了許多。現在正是由春快要入夏的時候,萬物生長正是繁盛時候,城外柳媚花紅,汴河上舟楫縱橫,城內喧囂熱鬧,正是遊宴的最好時節。有百般耍樂可以為之。加上百年敵國遼國覆滅,燕雲十六州已經克複,西賊也是再沒有當年兇悍,大宋正是邊疆無患,四海升平的時節。這個時候再不高樂,還等到什麽時候?除了手中交鈔不斷貶值,漸漸米珠薪桂之外,再沒有什麽可以憂心的所在。
汴梁天闕朝堂,裏巷瓦舍,都是一番太平氣象。在千裏之外,幾個月前還打得如火如荼,大宋邊軍將士,燕地百姓打得屍山血海的景象,仿佛就從未發生過一般。
在這樣一派景象當中,卻還有潛流在暗自湧動。真正能左右這樣一個帝國未來動向的人物,已經開始了暗自角力——或者說,這朝堂爭鬥,永遠沒有停歇的時候。
~~~~~~~~~~~~~~~~~~~~~~~~~~~~~~~~~~~~~~~~~~~~~~~~~~~~~~~~~~
大宋現在的權力中樞政事堂,從皇城宣德門入轉向西行,在皇城西角有一片建築,就是尚書省明堂所在。
宋朝雖承唐製,設三省六部。可是這三省六部長官多為虛銜,不得旨意不能理本部事。更不用說三省長官多設銜而不委官了。中樞權力機構實際為中書門下,最高長官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後來為了分散相權,又加設參知政事位,作為實際上的副宰相。
王安石變法,這中書門下機構被撤銷,複設尚書中書門下三省,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為正宰相,再加四名副宰相,分別為門下侍郎,中書侍郎,尚書左丞,尚書右丞。王安石去後,三省合一,官名卻不曾變化。
到了蔡京登相位,大權獨攬的時候。雖然他打著新黨旗號,卻未曾改變三省合一的製度。原因無他,權力更大一些耳。蔡京最薰灼的時候,以太師名義總領三省事,為少人掣肘,隻設兩名副丞相,尚書左丞兼門下侍郎,尚書右丞兼中書侍郎。改名為太宰,少宰。所有人當仰其鼻息,其相權之大,除北宋開國趙普外第一人。王黼當年就是為蔡京所提拔,以少宰位進政事堂為輔翼的。
蔡京上次罷相之後,王黼領政事堂。他卻沒有蔡京的底氣,隻是以少宰名義領政事堂。而政事堂副宰相,卻又盡複舊名,也增加到四人之多。太宰少宰名義卻仍然沒有廢除。新舊錯雜,很是花團錦簇。
宋朝官製,向來就是這樣紛繁複雜,自相矛盾。僅僅中樞機構就弄出這麽多花樣來。不過這政事堂辦公地點,卻始終未變,都在皇城從宣德門入的西南角落處。沿著政事堂朝北直走,過左銀台門,左嘉肅門,會通門,就到了大宋官家居所禁中。官家居所和政事堂就在一條中軸線上,兩兩相對,可見政事堂在大宋政治體係當中的地位。
此時此刻,政事堂名堂當中,一片安安靜靜。兩邊的舍人院中的知製誥和直舍人院,孔目,吏,戶,兵禮,刑的堂官們,都心神不寧的不時探頭探腦,向著中間明堂望去。原因無他,這是蔡京複位以來,第一次到政事堂中辦公。舉朝都在仰望這位老公相複位以後有什麽動作,大家這官位是不是還能保住,或者更進一步。蔡京複相這頭幾日的一舉一動,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明裏暗裏關注!
政事堂為大宋中樞所在,這氣派自然不能小了。明堂建築精潔,焚的香都是上好之物。青衣璞頭的吏員穿著軟底便鞋無聲奔走,明堂竹簾之後,隱隱約約就能看見人影閃動。卻不知道在做些什麽。
蔡京今日第一次來政事堂辦公,沒有召舊黨羽,也未曾有什麽其他舉動。卻召來了一個意想不到的人物前來議事,正是現在領三衙禁軍的太尉高俅。
在明堂之內,四下都沒什麽遮擋。隻是以竹簾隔絕。夏日放上冰盆,冬日加上炭盆。如此格局,正是表明為政一秉大功,無不可對人言者。政事堂的相公們年紀青壯還無所謂,象蔡京年老,就有些支撐不住,前些年為相的時候,官家特許冬日可以在家理事。榮寵一時無雙。此刻才告複相,又是春日風和日麗,蔡京自然也不好再擺那個派頭,安坐在明堂當中。
他一身紫袍,玉帶圍腰,帶著長翅紗帽。氣色比在家的時候竟然好了許多,看不出是近八十的老人了。現在正全神貫注,臉上略微帶著一絲笑意,看著眼前之人。
他麵前坐在下首的人,六十許的年紀,看起來卻比蔡京還老上一些也似,臉上堆疊的都是皺紋,臉色蠟黃,病容深重。雖是春日,官服裏麵也襯有皮裘,偶爾對答,話語中中氣不足,語音微弱。
此人正是開府儀同三司,做到武官頂峰太尉,執掌中央禁軍三衙十餘年。一直為徽宗心腹的高俅了。
~~~~~~~~~~~~~~~~~~~~~~~~~~~~~~~~~~~~~~~~~~~~~~~~~~~~~~
高俅此人,並不是後世列為北宋末年的六賊之一。出身雖然不好,因巴結上潛邸中的徽宗而飛黃騰達。可是既然是武官身份,雖然執掌三衙。而且還不領邊事。自然就談不上什麽為惡。反而是為人甚為低調,牢牢把持著三衙拱衛汴梁內外。並不如水滸傳一書當中那個奸臣大白臉的模樣。因為他是徽宗舊識,又忠心低調,不管台上來去如何,他的位置總是穩穩不動,朝中諸公雖然不會主動招惹他,但也不甚在意他。朝中變動,和一個武臣太尉商量什麽?至於中央禁軍兵備廢弛,幾無可戰能力,這是大宋多少年積弊使然,這位高太尉的責任,並不算是很大。
轉眼間這些年下來,高俅已經垂老。到了宣和五年身體越發的不成了,平日都在家中養病,今日是蔡京見召,才不得不前來。稍坐一陣,就覺得已經精神不濟。
蔡京看著高俅臉上病容,溫和笑道:“太尉勞苦,這身子還好些了麽?”
高俅苦笑,搖頭道:“多謝太師動問,自家身子自家知道,要好是難了。隻是官家恩重,隻要殘軀在世一日,就得報官家天高地厚之恩一日。太師有什麽事情,盡管吩咐,隻要在下掙紮得動,總要為太師分憂一二才是。”
以高俅這官家心腹地位,在蔡京麵前也不用太過卑躬屈膝。他隱隱約約也知道蔡京召他前來是為了什麽事情,這個也是官家現在大為煩心的事情。正好聽聽蔡京的盤算到底是什麽,才好做計較。
蔡京一笑:“太尉國之棟梁,果然名不虛傳............今日勞煩太尉親來,還不就是為了三衙廢弛之事............蔡某老矣,本想在鄉裏悠遊榮養。可是官家厚恩,再度畀以蔡某政事堂之位,就不得不再為國事操勞一二............此次北伐戰事,本有祖先神靈庇佑,官家威德,當一鼓而拔,底定燕地。孰料哪怕威名素著之西軍,仍然打得加倍艱難,更有環慶軍喪敗。若不是一個蕭言橫空出世,這燕地還不知道什麽時候能底定下來,平白就生出這麽多事端............”
外麵光線照進來,蔡京到老仍然是那副麵如冠玉的模樣,風神不減當日。侃侃而談伐燕戰事,一副憂心國事的重臣模樣。高俅一言不發,靜靜的聽著。
“............西軍已經為健者,卻仍然如此不堪。現在更是挫動了元氣。太尉深知兵事的,更不用遮瞞。三衙現在比起西軍,更是不堪!此次北伐,從三衙當中挑選兩萬號稱精銳,卻連河間府以北都不敢去,前麵敗報傳來,竟然大半一口氣跑到了真定!這樣兵馬,如何能戰?遼國雖然底定,可是女真在北麵又是浸強,如此下去,西軍就算留在北麵,那西賊又如何?大宋難道就指望西軍這不足十萬的兵馬?”
蔡京越說,臉上憂色越是深重,最後更是向前傾了一些,一副和高俅推心置腹的模樣:“............還有更不忍言事,國朝祖製,就是外輕內重。現在內重是完全談不上了。長此以往,就是邊疆無患,唐末軍鎮之事也未必不能見於當代!官家深憂,大臣焦灼,正是為此。三衙禁軍,必須重新整練起來!”
說到這裏,蔡京向後一仰,滿臉嚴肅神色,盯著高俅緩緩道:“太尉,蔡某此言,並不是隻對太尉。三衙積弊,垂數十年,雖然是太尉大才,如何能一一料理幹淨?蔡某年邁之人,複登相位,為國事計,就不得不破除情麵,為大宋除此積弊了............太尉以為蔡某此言如何?”
高俅臉上還是那副病怏怏的神色,靜靜迎著蔡京到老猶自逼人的目光。淡淡道:“太師苦心,在下如何能不明白?在下屍位素餐這些年,實在有愧於心。太師所言,句句是實............三衙在冊兵將及都門左近禁軍各軍,垂五十餘萬。要徹底清理積弊,神仙來隻怕也是難為............官家天聰,此次調神武常勝軍入衛,在下查看冊簿,神武常勝軍幾九千精銳,野戰爭勝之能,還過西軍。以這九千精銳,再充實整練,數年之後,當有幾萬能戰之師了罷?這內輕外重局麵,似可稍稍挽迴。將來一旦有警,都門也算是有勁旅出援備邊了.........太師見召,可為的就是此事?屬下一定盡心盡力,辦好神武常勝軍入衛事宜,必讓此勁旅順利編入三衙,為汴梁都門長城。”
高俅難得說這麽一長串話,他本來就是重病之身,此刻更是中氣不足,忍不住就喘成一團。
蔡京忙不迭的起身,召一名吏員進來,輕聲吩咐:“傾一碗參湯過來,讓高太尉將養一下。”
吏員忙奔出去,蔡京也不坐下,起身緩緩在明堂內走動。
沒想到今日複相第一樁事情,見的第一個人。這高俅就跟老夫裝傻!
蔡京對高俅所言,自然是正大光明。可是內心裏麵,還是為的黨爭事,為固自家權位事。上次罷相,他被王黼和他背後的隱相梁師成攻下。對到老權位之心不曾稍減的蔡京而言,實在是奇恥大辱,又引為深刻教訓。王黼之輩發力,就在北伐事情上。再聯絡了掌握著西軍重權的童貫,一下就將對西軍沒什麽影響力的蔡京趕下台來。大宋雖然號稱以文馭武,但是在需要動兵的時節,秉政之人是不是能掌握大宋不多的那些可以野戰爭勝之師就成了相當重要的條件。
蔡京不是對時局一無所知之人,女真崛起,他如何不能看在眼裏?他日北地隻怕就要多事。西軍他雖然聯絡了老種,但是老種對他並不是賣身投靠,不過是借他之力用來對付童貫。開出的條件也是要讓西軍盡快迴到陝西諸路他們的老窩。要是他還如童貫一般壓迫西軍,讓他們常留北地備邊,隻怕老種這老狐狸又要反水了。他雖然複位,可是那位隱相在禁中還是穩若泰山,吳敏耿南仲之輩,現在也漸漸不如當日馴順,也有爭位之心!
將來女真必然在北麵生事,用兵的日子長著呢。要是對戰事掌控不力,說不定就是將來對手再度發力的張本!更不用說那吳敏已經接了知樞密使的位置,對軍方動手腳施加影響更是名正言順的事情,他蔡京更要提防不要再出來一個童貫!
神武常勝軍入衛,已經是必然之事。不管朝中哪派,對神武常勝軍寄予厚望是必然的事情。外重內輕,始終是文臣最擔心的事情。掌握住這支汴梁將來最有戰鬥力的軍旅,將來一旦邊事發生什麽事情,在朝中聲音自然就是最大。
可是翻檢夾袋,蔡京卻實在沒有什麽能對神武常勝軍施加影響的人選。他是靠理財和打著新黨旗號登上中樞之位的,要文臣實在是大把,要自己結以恩義的武臣卻是寥寥。說實在的,他蔡京當日也看不起這些武臣。卻沒想到,時勢易移,現在武臣地位,不知不覺居然有些重要性了!在未來邊事必然不輕,而大宋能戰之軍越來越少的當今,更是如此。
正因為如此,蔡京將主意打到了那個還未謀麵的蕭言頭上。他已經盤算將蕭言塞入樞密院中行走,保持對神武常勝軍的影響力,甚而掌握三衙。隻要能練出幾萬能戰三衙禁軍,那他蔡京的地位就若磐石之安。
蕭言差不多也是可以想到的最合適的人選了,南歸之人,和汴梁都門各派沒有什麽牽絆。此次北伐事了,也算是得了他蔡京的恩義,得到超遷。迴到汴梁,再加以籠絡,未必就不能成為心腹。而且蕭言對神武常勝軍也有絕大的影響力,這支軍馬就是他一手帶出來的。平日裏在汴梁為他掌握住三衙,將來有戰事,蕭言可以出為安撫經略,秉承他的方略行事。隻要他蔡京在一日,這中樞地位,就再不會如前次一般動搖!
在內心裏,蔡京還隱隱約約有一個感受,卻是不能說出來的,甚至是想都不願意去深想的。
............此時大宋,也許真不比以往了。朝中各黨相爭,互相掣肘。財政如一團亂麻,即使他複位,也難以著手梳理清楚。兵勢之衰,開國以來更是未有。說不定真有什麽不可測之變!這個時日,武臣地位,恐怕是再也難以徹底壓製了,掌握住一支能戰軍馬,也許這重要性還超過他蔡京的全部想象!
可是這種念頭,卻是不敢想,更不能說的。
正因為如此,蔡京才對高俅這個態度感到惱怒。以他的地位,很多事情說到可以意會的程度就可以。他無非是要高俅一個承諾,以他在官家身邊的地位,支持蕭言得樞密院差遣,協助三衙編練能戰新軍。僅次而已,他也不惜給高俅足夠的好處。王黼能結連童貫,他勾連高俅也沒什麽好丟人的。偏偏這個病夫卻是言不及義,閉緊嘴唇就是不肯開口!
在這一刻,蔡京當真覺得有些喪氣。當時在他以太師地位總領政事堂的時候,一唿百諾,隻要對高俅有所暗示,隻怕他馬上就要貼上來。經過王黼童貫這麽一番折騰,雖然再度複相,可朝中各黨,掣肘卻比以前厲害百倍。仿佛都在等著他蔡京再度倒台!
想到這裏,蔡京臉上忍不住浮現出一絲冰冷的笑意,卻是轉瞬即收。迴國身來,仍是那個豐神儒雅的相公氣度,朝著高俅笑道:“太尉好些了?”
剛才吏員已經飛也似的送來參湯,原來政事堂自然是不會備這些東西的。還是蔡京在位的時候,因為年老,官家恩準在政事堂備滋補事物,為太師珍攝身體。蔡京雖然去位,這製度還是保存下來,官場向來都是有例不廢。高俅喝了幾口參湯,臉上氣色好看了一些,起來躬身行禮道:“多謝太師垂顧。”
蔡京伸手虛按按,示意高俅坐下,笑道:“太尉這番話,就讓本相放心了。神武常勝軍邊軍入衛,是近幾十年未有之事。和都門諸軍,必然少不了生事。有太尉居中主持,想必無礙。本相一番擔憂,就全數放下。以後神武常勝軍入衛,有什麽西府難以解決之事,盡管來找本相無妨,官家垂念就是此大事,為臣子的,豈能不為官家分憂?”
高俅頓時起身,深深行禮:“多謝太師,即如此,在下就告退了。異日太師有暇,自當登門為太師複相賀............”
蔡京微微拱手,就算是還了禮了,居然客氣的一直將高俅送到了明堂階前,看著高俅身影遠去。兩邊知製誥直舍人院還有吏員們探頭探腦的打量,蔡京也不在意,笑意不減的轉身迴去,心裏麵卻是種種念頭轉成一團。
“............蕭言此子,隻怕沒那麽容易得樞密院差遣了............卻不知隱相吳敏之輩,又將如何?這倒是燕雲事了以來,朝堂當中第一次角力!也罷也罷,就看看是誰勝誰敗。看看蔡某複相之後,手段是不是還未曾老!
............卻是這蕭言不知道他可扶持得起來,現在大家僵持,隻怕最要緊的,就在官家那裏!”(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a>,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