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裏千山雪,百戰凱旋歸!冬至前後,天氣雖然冷了起來。氣肅寒霜,到處結冰,但卻遮擋不住人們胸中的熱情。


    自趙國西部邊界一直到龍城的民眾,幾乎無論男女老幼,都走出了自己所居住的村寨城邑。大城者成千上萬,小邑者數百上千,他們敲鑼打鼓,穿上最幹淨的衣衫,帶著家裏最好的食物,就這樣虔誠的等待在大路旁。並沒有人強迫他們這樣做。但他們還是都自發的來了。自從那一個消息流傳開之後,所有人便都在等待著這一天。


    就在這幾天之內,趙王楚江眠將會帶領著趙國的將士從這條路迴到龍城。雖然沒有人知道這個消息的真假,也沒有人確定具體時間。但隻要是得知這個消息的人,便無比相信,這一定是真的!


    一直以來,趙國的西部和北部方向,都是最容易經曆戰爭的所在。所有發生在趙國疆域內的戰爭,不管是秦、魏等諸侯的突襲,還是北方胡人的入侵,幾乎都來自這兩個方向。所以,生活在這些地方的民眾,也最明白戰爭的可怕。


    什麽時候才能不再有戰爭?每一個人都安居樂業的生活。這樣的盼望,在這個天下動蕩的王朝末期,無疑是一種很難以實現的奢望。而相對起來說,趙國民眾雖然也屢次經受戰爭的苦難,但他們也許已經是被保護的最好的臣民了。


    即便是在最近的秦國和魏國大軍相繼入侵戰爭中,因為趙國有了提前的預備和轉移,他們的民眾也並沒有遭受太大的傷害。雖然說一些土地和財產的損失不可避免,但隻要保全得性命,一切都還可以再重新獲得。這樣的認知,即便不用那些大城郡守和地方治理者反複催促和嚴密的組織撤離,他們也都明白。


    正因為如此,敵軍進入趙國境內後,所到之處,幾乎都很難有什麽收獲。雖然他們一日數百裏的行軍,似乎是取得了巨大的勝利。但是,在趙國堅壁清野般的這種對抗方式下,他們並不會得到什麽給養和補充。這也導致了大軍一旦遇到失敗或者挫折,便會處境立刻艱難起來。最近以來,那支魏國精銳魏武卒的遭遇,便是很好的證明。


    趙國的民眾雖然不怕戰爭,但誰又會喜歡戰爭呢?那些顛沛流離的逃亡日子,終究是一場噩夢。好在,這一切結束的很快。當強大的敵國軍隊一次又一次的被打敗之後,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保護他們所生存土地的力量已經越來越強大了。如果繼續這樣下去的話,也許再也沒有人敢來隨隨便便的欺負趙國了。


    而這一切,都要拜那位年輕的趙王所賜。即便是當年最不看好他的人,現在也已經心悅誠服。他們無比震驚和欣喜的發現,這位不世出的英雄王者,在不知不覺之間,已經把趙國的勢力範圍擴充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地步。也許,對於趙國的普通民眾來說,那些經略天下的雄心壯誌,距離他們非常遙遠,他們沒有資格參與,也沒有辦法奉獻出自己的力量。但趙王所取得的這些勝利,卻讓他們無比真切的明白,他們安定祥和的日子是真的不遠了。


    趙王沒有辜負他的臣民,他的臣民自然也不會辜負他。站立在寒冷風中的人們,終於等到了他們所期盼的大王身影。當那支威武雄壯的騎兵隊伍,跨越數百裏風雪,通過趙國邊城洞開的城門,直接由原先的魏國土地歸來的時候,無數的歡唿聲震動天地,如山唿海嘯般不絕。


    跟在大隊人馬後麵馬車裏的魏王南宮予吃了一驚。他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雖然楚江眠已經對他立下承諾,他們也有著共同的約定。但就這樣來到趙國,無論是他還是其他許多跟隨的人,心底終究忐忑難安。不過,他們很快就明白是怎麽迴事了。


    朔風起處,東方紅日初升,踏著積雪而來的人,不知道已經等了多長時間。在無數狂熱的呐喊聲中,他們看到這支隊伍開始減慢速度,一匹戰馬從千騎簇擁中單騎而出,黑色大氅掩映下的年輕身影英姿勃發,他跳下馬來,走向歡唿激動的人群。


    “天氣寒冷,有勞大家等候,實在是過意不去!此情我已領受,請大家快快散去吧!來日方長,以後自然還有相見的時候。”


    不同的麵孔上,有著相同的神色。看著這些在寒風中等候他的人,楚江眠的心中有些感動。身為他們的大王,他隻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卻得到了他們如此真誠的迎候。這種感情發自內心,從每個人的臉上都可以看得出來。


    “大王辛苦!你親領兵馬,甘冒矢石,所為者何,大家夥兒的心裏都一清二楚!趙國民眾無不感激。今得勝歸來,威震天下。若先王有靈,也必定會欣慰無極,含笑於九泉之下了……我等民眾承受福澤,大王威武!當共拜賀!”


    有年長白發老者率先起舞,所有人一起拜倒在路邊,說到激動處,已經是涕淚橫流,心神激蕩矣!


    楚江眠連忙扶起來,暗自感慨不已。這就是民心所向,難能可貴。而他不辭辛苦所做的一切,隻要能夠得到這些普通民眾的認同,就已經足夠了。


    看著這萬眾歡迎的場麵,隨楚江眠出征的將士們,一個個都驕傲的挺起了胸膛。他們用刀柄敲響胸甲,大聲唱起凱旋的軍歌。時至今日,當他們隨著他征戰千裏之後,心裏都更加明白了戰爭的意義。也更加懂得,他們舉起手中刀時,究竟是為了什麽。


    “輸給他,並不冤!趙國人這樣上下同心,天下恐怕沒有什麽力量能夠阻擋他們了……唉!楚烈的兒子,乃是人中之龍。這天下的氣運,趙國已聚其大半矣!”


    魏王南宮予看罷多時,長聲歎息。原先的時候,楚江眠一次次取得絕勝,他還以為是對方的運氣實在太好,是老天爺在幫助他。可是現在看起來,此人匯聚人心的能力,實在是太厲害了。許多年前的先聖曾經說過,上下同欲者勝!如果趙國從上到下所有的臣民,都和他們這位年輕大王同一條心的話,那麽必將無往而不利,無所而不能啊!


    而這並不是偶然。從趙國邊城開始,一直到龍城,這一路上到處都可以見到這樣歡迎的場麵。而且越到龍城,越是隆重熱鬧。


    就在冬至到來的前一天,這支帶著無上榮耀的隊伍,終於迴到了龍城。盛大的歡迎場麵自然不必細說。所有的龍城民眾幾乎是傾城而出。他們都在南城昭武門外,親自迎接到了趙王的歸來。


    曆經數次大戰的昭武門,內外的創傷和斑斑痕跡還很明顯。楚江眠在城外下馬,他並沒有立刻進城。而是先進行了一個簡單而莊嚴的祭奠儀式。這並不是他的臨時起意,而是為了彌補心中的一些悲傷和遺憾。


    “所有為了保衛龍城而犧牲的將士,希望你們還沒走遠……我敬這三杯薄酒,以表達對你們的無限哀思和無上敬意!英靈不朽,當共永存!”


    萬眾矚目之中,對著昭武門外的這片戰場,楚江眠親自斟滿酒杯,把三杯酒緩慢的祭奠在這片土地上。積雪之下,地上的斑駁血跡,依稀可見。無論是魏國人,秦國人,還是趙國人,他們都曾經在這片戰場上殊死拚殺。有許許多多的人直到死去,也並不曾清楚自己是到底為何而戰,又是為何而死。


    楚江眠並不是一個好戰的人,他更不喜歡戰爭。如果有可能,他希望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在一個最短的時間內,來結束這個天下的紛亂。


    神州大地上的文明,需要重新綻放出光芒。因為諸侯割據和戰爭而耽擱的發展,需要更好的恢複。如果這副沉重的擔子,注定會壓在他肩頭的話。那麽他便當仁不讓,舍我其誰!


    “大王!在這幾次戰爭傷亡者,自苟無恤老將軍以下,總共萬餘眾!他們的名字,已經遵照大王的吩咐,全都雕刻在石碑上,供奉在昭武門外的墓園中……大王,請不要過於悲傷。為國犧牲,本來就是身為戰士的榮耀。若是到了需要的時候,老夫也會不惜一死的!大王歸來之後,許多大事等待處理,千頭萬緒,不可耽擱。”


    國相費義帶領著王廷所有大臣、將軍們,在旁邊相勸。楚江眠點頭,他收迴目光,深深吸了一口氣,暫時斂卻心頭傷感。費義說的一點兒都沒錯。趙國擴充了這麽多的土地,想要在短時間內消化,真正的把他們掌控在手中,並不是那麽容易的事。這背後需要解決的許多複雜問題,必須要好好的策劃周全,才能減少失誤,達成目標。


    於是,也就是從這一天開始,天下暫時停止了幹戈。勝利者需要消化他們所取得的果實。而失敗者,則需要舔舐傷口,補充實力,期待著卷土重來,報仇雪恨。而這個時間究竟有多長,現在還沒有任何人可以知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山河多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流年書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流年書柬並收藏山河多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