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久很久以後的天下大洲版圖上,有一個東方偉大帝國的顏色總是被塗成鮮豔的紅色。這種一眼看上去就動人心魄的紅,整個蒼穹之下的人都知道,它就是這個國家的本命色!而其最初的由來,可以追溯到這個帝國創始君主也同時為人間最偉大帝王的那個人所親自指揮策劃的幾次戰爭。


    古老的華夏民族充滿了無窮的智慧。生活在神州大地上的先人們,不僅開創了璀璨奪目的東方文明,並且以此為發源地,逐漸影響到生活在天下各處的人類。不必說那些開化了愚昧時代的學說和思想,也不必說令各個種族的民眾都受益匪淺的華美物質和實用技能。隻是華夏族人在前期戰爭中所顯露出來的某些厲害手段,就已經令人歎為觀止,不敢與之為敵了。


    華夏帝國之所以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被西方大陸上的蠻族人戰戰兢兢的暗中稱之為烈火之神的國度,正是來源於與之對敵戰場上所遭受的慘痛教訓。不管是任何世間勇士,在這種神一般的力量麵前,要想讓族人好好活下去,除了徹底馴服之外,好像並沒有其他方式可以選擇。


    而最開始嚐到這種苦頭的便是魏國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很不幸。為了保護龍城的安全,遠征在外的趙王楚江眠不得不提前部署了這一大殺招!因為,這座承載著他在這個時代所有最重要東西的王城,是絕對不能有任何閃失的。為了這個目標,即便殺再多的敵人,他都毫無心理負擔。


    後來的人,在說起龍城之戰的時候,都理所當然的把這次足以載入史冊的特殊戰爭,記在了趙王楚江眠的頭上。不管是那些可以當作傳奇的市井傳說,還是一些作史者的筆下,都津津樂道,過程詳細。所有人都明白,這件事的背後,是那位注定會成長為偉大王者的一手策劃。這更是他卓然於凡塵之上的又一次最好證明。


    但實際上,楚江眠當時遠征在外,並不在龍城。


    而魏王早知道在這個凜冽冬天剛開始的時候,他和大梁城,以及他付出巨大財力和心血所培育出來的精銳之師都會遭遇不可承受之災難的話,他還會不會來刻意與趙國為敵呢?隻是可惜,這世間從來都沒有如果,也沒有後悔藥可以吃。這位野心勃勃的諸侯王,碰到他宿命中的終結者,也隻能說是自怨倒黴了。


    就在那個月色亮如白晝的初冬夜,龍城昭武門外,震耳欲聾的巨響過後,火光衝天而起,鮮血淋漓,一地殘敗,大批魏武卒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當場死於非命。這樣的景象,不僅震駭了被從中截斷攻城的魏武卒軍隊,就連城頭上已經做好最後決戰準備的趙國將士,也無不目瞪口呆,幾乎都是麵無人色。


    就算他們當中的有些人多少知道一些其中的布置,卻還是被嚇得不輕。稍早些時候,千機閣諜士們奉命出擊,在許多人看來,也不過是一次冒險的行動罷了。對於兩軍交戰到底會取得多大的作用,以及能不能有效阻止魏武卒的猛烈衝鋒,並不抱有多大的希望。所以,這些守城將士大多還是做好了死戰到底的準備。


    這其中,也許隻有列子禦風、費義以及公子涼生等寥寥數人,才在心底深處懷有莫名的期待。這種感覺很強烈。也隻有他們這幾個曾經親眼見識過楚江眠口中以嬉笑語氣稱唿為“土炸彈”的人,才真正明白它們的威力有多麽巨大。


    而今夜,他們都想見證一場奇跡的發生。雖然趙王不在這裏,未免有些遺憾。但他們每一個人卻都有一種預感,即將看到的事不會讓他們失望的。


    無論是敵人的大軍,還是刺探消息的斥候,他們都絕對不會想到,就在龍城連續幾天受到不停歇的攻擊之後,費義和列子禦風經過商議,當機立斷決定啟用趙王楚江眠留下的秘密武器。這種大殺器本來就是用來保護王城的。而現在事態緊急,已經到了使用它們的時候。雖然楚江眠留給他們的叮囑是一定要謹慎使用,因為極其危險,很可能會造成自身難以避免的傷亡。但現在他們卻已經顧不得了。


    接受這次特殊使命的那幾十名千機閣諜士,都是對趙國絕對忠誠的人。他們在那座鐵塔麵前立下誓言,不惜殞身舍命,也會完成這次任務。就在兩天前的夜裏,他們秘密潛伏出城,按照預先選定的最有利地形,在龍城之外的戰場上布置好了一切。


    而當今夜最後決戰時刻來臨的時候,魏國的軍隊果然不出所料,全部出動,勢在必得。於是,奉命出擊的千機閣諜士們,在看到城頭升起的煙花信號之後,他們毫不猶豫就點燃了引線,從而引爆了預先埋設在這片地帶上的“地下霹靂”!


    在楚江眠眼裏看來一點兒都不合格的“土炸彈”,當第一次用於戰場上的時候,所造成的殺傷力卻極其巨大。毫無疑問,魏國軍隊從上到下都被嚇蒙了。


    衝在後麵的魏武卒還多少明白發生了什麽,可是那些身先士卒的勇敢家夥們,遠遠的跑在最前麵,他們舉著刀眼看就要渡過護城河了。可是,身後連續的驚天巨響,使他們驚慌失措的停了下來。等到紛紛迴頭去看個究竟時,卻發現後麵亂糟糟的,已經是一片狼藉。


    在城頭上的人居高臨下看得明白。麵對著首尾不能相顧陷入巨大混亂中的敵軍,這正是最好的破敵時機。不管城外敵軍的傷亡到底嚴不嚴重,也更無暇考慮其他。須發皆張滿臉都是奮慨之色的費義扔掉手中刀,一伸手就把鼓槌奪了過來。下一刻,帶著蒼涼豪邁的戰鼓之音,就劃破月色遠遠的傳了出去。


    其實,就算城頭上沒有擊鼓,這樣的決勝之機,隻要是稍有作戰經驗的將軍,都不會放過的。更何況,潛伏在暗中的龍騎軍,早已經擦亮刀鋒等待多時了。


    如同黑夜裏的幽靈,數量分別大約在幾千人的騎兵部隊,從兩個不同方向上驀然就現出了身形。負責守護龍城的這支精銳騎兵,對這附近的地形無比熟悉。這些天以來,他們一直在這附近迂迴穿插,瞅準機會就突然出現,給魏武卒以猝不及防的殺傷。雖然並不能阻止魏軍的攻城態勢,但卻給他們造成了極大的威懾力。以至於魏國將軍嚴虎不得不特意抽調出三萬兵力,專門兒用來防守他們。


    夜涼如水,北風生寒。一馬當先開始衝鋒的龍騎將軍,眼中閃爍的鋒芒,勝過滿天垂下的星光。他的心中滾燙,似乎全身的熱血都在燃燒。耳邊的風唿唿吹過,長刀豎起時,他和許許多多身後的戰士一樣,唯一的念頭也許隻是要在今夜拚卻此身,酣暢淋漓的一戰!


    戰場上的形勢一目了然,已經無需多說。所剩下的事,唯有用刀鋒和熱血來解決。如果在這樣的情況下,龍騎軍還不能夠一戰破敵,那麽從此以後,他們將再也無顏去麵對歸來的趙王。


    旗幟在燃燒,煙塵還未散盡。心有餘悸的魏軍,還沒等從巨大的驚慌中迴過神來,就遭受了趙國騎兵的縱橫夾擊。他們就如同一把大剪刀一樣,斜刺裏殺了進來。龍城之戰中最激烈的一次戰鬥,就從此刻開始了。


    魏武卒果然不愧是天下強軍。即便是遭受了如此重創,可是在最初的慌亂之後,有一部分人還是迅速的鎮定下來。各自領軍的將校,一麵迅速派人去領受將軍命令,一麵以最快的速度組織起防守力量,開始應對來突襲的騎兵。


    雙方激烈的搏殺,就在龍城昭武門外這片血與火彌漫的土地上展開。刹那之間,刀光劍影,人喊馬嘶,箭矢飛蝗,死傷無數。


    “打開城門,出擊!”


    親自擂響戰鼓的國相費義,重新橫刀上馬。他大聲下達了出城作戰的命令。即便是他手中的可戰之士已經不足三千左右,可他仍舊帶著他們義無反顧地踏出城去,會同龍騎軍前後夾擊,以求得最徹底的勝利。


    而幾乎與此同時,在北城門和西城門方向上,老將鄭廉城和苟無恤也分別出戰了。老將雖老,亦當為諸軍表率。他們手中的寶刀重新綻放出光芒的時候,絲毫不遜色於年輕時候的崢嶸歲月,意氣風發。


    列子禦風沉默的站在城頭,看著城外萬軍鏖戰的場麵。即便是他這樣修為的人,心頭也不由自主升起一股豪情。如果不是坐鎮守城,他也真想提起一把刀,去親自參戰呢!


    身後有人匆匆而來,卻是來自錦祥宮內。片刻之後,在第一時間得知王太後親自派人傳來口信的列子禦風,眼中光芒閃動,他輕輕讚歎一句,低聲對身邊一直麵露緊張之色的女子說道。


    “趙王飛鷹傳書,已經襲取大梁城了。”


    慕容千城猛然瞪大了眼睛,她不相信的看著這位掌握軍機的千機閣主人,卻見對方朝她微笑的點了點頭。千城大喜之下,不由自主和撲過來的楚江雪緊緊抱在一起,兩個人都喜極而泣。卻聽到列子禦風又深深吸了一口氣,聲若龍吟,遠近可聞。


    “趙軍已破大梁,虜魏王……爾等不束手就擒,等待何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山河多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流年書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流年書柬並收藏山河多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