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時把大本營轉移到薊城的李穆,最近一段時間其實非常忙碌。他能夠迴到薊城的時候少之又少。大多數日子裏,他都是去燕地的各處郡縣巡視。
自從攻陷薊城,燕王室倉皇逃竄之後,基本可以說大局已定。而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李穆和慕容離城進行了分工。他坐鎮薊城,調度四方,開始處理這片被占領土地上的各種善後事宜。而慕容離城則率領麾下虎賁軍,繼續追繳殘敵,肅清戰場。
在後來被稱為帝國最著名的五位將帥中,李穆是最謙虛平和也是最低調的一個。但他所取得的功績,卻是最全麵也最令人歎為觀止的。
而這位具有謙謙君子之風的名將,最為世人所稱道的正是他的品格。趙王楚江眠曾經在一次公開的場合極力讚揚他道:“李將軍之風度,正如同天眷的神鷹,獨立飛岩,俯瞰人間。其綽然之態,令人心敬慕之。”
趙王這樣的評價,非常公允,為世人所公認。當然,這是很久之後的事了。而對於剛剛被趙王楚江眠飛書傳印拜為神鷹大將軍的李穆來說,他現在隻是感覺自己肩頭的重量很重,還無暇去多想其他。
趙國人都知道,想當初剛剛登上王位的趙王,曾經親自命人鑄造了五枚將軍印,並且賜以名號。最開始的那兩枚,即龍騎將軍印和虎賁將軍印,在五國攻趙的危急時候,趙王楚江眠登台拜將,分別給予了龍羽和慕容離城。而他們兩個人也不負眾望,帶領趙國騎兵在那幾場波瀾壯闊的大戰中立下特殊功勳,為保護趙國民眾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而在不久之前,這第三枚將軍印,被趙王特地派欽使帶著來到燕地。並且在薊城燕王宮前,當著所有人的麵,隆重的賜予李穆,拜他為神鷹大將軍,這樣的榮耀,自然也是無比貴重。
所有隸屬於他麾下的將士,更是歡欣鼓舞。因為,這意味著他們從現在開始,終於有了自己軍隊的名字。那就是神鷹軍!而趙王賜予這個名字中的深刻含義,李穆將軍已經對他們解釋過。那就是希望他們在不久的將來,能夠以鷹隼試翼的無上淩厲氣勢,去撲殺北方草原上的狼群,使他們再也不敢輕易的越過邊界,來為非作歹。
這樣的期望或者說是使命,對於所有的神鷹軍將士來說,無疑會令人熱血沸騰。草原上的殘暴敵人,是善良的中原民眾百年以來的噩夢。如果真的有一天能夠實現這個目標,那就太使人振奮了。
而接受了神鷹大將軍稱號的李穆,這段日子就更忙碌了起來。作為將來注定要與胡人決一死戰的戰場指揮者,他比誰都清楚,想要肩負起這個艱難的使命,還有很多事需要去準備。不管從哪方麵來說,即將歸屬於趙國疆域內的這片土地,必將成為與胡人展開較量的最前線。殘酷的廝殺與激烈的戰場,不可避免。而要想在將來盡可能少的減輕傷亡和損失,他必須提前籌劃,未雨綢繆。
而從另一方麵來說,他接管全部亂七八糟事務的目的,也是為了讓慕容離城更加專心的去展開軍事行動。剛剛占領的燕國土地,並不太平。為了防止效忠於燕王室的人卷土重來,死灰複燃,慕容離城親自帶領的虎賁軍,正在展開嚴厲的清剿行動。
而這次匆匆趕迴薊城的李穆,是要與同時從東北方向迴來的慕容離城有大事相商。這件事非常重要。他們兩個必須要迅速的決定下來,因為時間緊迫,軍情似火,一刻也耽擱不得。
燕國王都薊城,和其他的幾座大城一樣,在被趙軍控製之後,很快就得到了妥善的治理,在最短時間之內也安定了下來。李穆在這其中自然付出良多。而另一方麵,趙國能夠迅速派出人手來接管,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巨大作用。
在這一方麵來說,就要完全依賴於先王楚烈所留下的遺澤了。那位胸襟開闊的英雄人物,在這些年裏,為趙國儲備了大量的人才。一旦有需要的地方,就能夠迅速的人為己用。所謂人才鼎盛,有時候比軍事力量的強大更重要。這也是趙國強盛的一個主要原因。
李穆對於現在的平穩非常滿意,這也讓他對下一步即將展開的軍事行動,具有了很大的信心。本來他還有些猶豫,現在抽調兵馬迴援趙國的話,會不會招致燕地重新出現一些混亂局麵。而根據他這次出去巡視的情況綜合來看,出現這種情況的可能性並不大。所以,當他在暮色降臨時分進入薊城的時候,就已經決定了下來。
慕容離城比他迴來早不了多少。兩個人見麵的時候,李穆看到這位少年將軍麵容有些粗糙。很顯然,這是連續數月的沙場征戰所造成的。北方的風沙和寒霜,令少年的臉龐開始變得棱角分明。在逐漸褪卻那幾分幼稚氣息的同時,更顯得英武銳利,仿佛出鞘的寒芒,天生就能摧折對手的膽氣。
“慕容將軍,趙國遇到大麻煩了。魏武卒突襲入境,八萬重兵逼近龍城。想必這幾天,已經開始攻城之戰……我們必須要迴去援助了!”
他們兩個人並肩作戰,已經具有了很好的默契。雖然多日不見,但並沒有過多的寒暄。李穆直接開門見山,把從龍城傳來的緊急軍情,簡明扼要地告訴了對方。
慕容離城在來的路上已經大略知道了一些。他並沒有多問其餘,抬頭看著李穆的眼睛,直接說道。
“需要如何去做,想必李將軍已經有了詳細的計劃。請直說吧!”
李穆點頭稱是。然後兩個人轉身走到中間的作戰沙盤附近,李穆略一沉吟,伸手指點著上麵的地形說道。
“大王那邊,在數日之前曾經傳來消息,他們已經準備與秦國和諸侯軍隊展開決戰了。中州戰役,事關重大。相信大王一定有了必勝的把握,所以才這麽快就開始了決戰……但願他能夠一戰而勝!那樣的話,局麵就大大不同了。”
李穆的眼睛裏閃爍著光芒。無論是他還是慕容離城,都對楚江眠有著莫名的信心。他們就是這樣相信,不管在那個年輕人手上創造出怎樣的奇跡,都不值得太過於驚訝。慕容離城卻好似不去多想這些,他撓了撓頭,看了一眼那縱橫交錯的沙盤。
“眠哥兒……他當然會勝!中州的戰爭,我們不必去多操心。魏國人選擇在這個時候進攻龍城,顯然是想趁火打劫。這些家夥,是必須要好好的教訓一下了……李將軍,事不宜遲,我馬上去組織虎賁軍,連夜準備出發吧!”
不用李穆多說,慕容離城已經明白自己即將擔負的任務。看來虎賁軍馬上又可以迎來風雲激蕩的一場大戰。李穆淡然而笑。他和這位少年將軍的配合真的是越來越默契了。
“如此,慕容將軍和虎賁軍將士就要多辛苦了!我已經命令把這些日子繳獲和收集來的所有戰馬都準備好,大約也有近萬匹吧。虎賁軍可以從中挑選,以備一人雙騎。另外,所需武器裝備亦足夠虎賁軍將士所用……如果將軍還有什麽要求,可以再提出來,我必盡全力滿足。”
慕容離城搖了搖頭。李穆已經替他準備的夠多,別的再無所求。在兩個人合作的這些日子裏,他為鋒利的長矛衝鋒破敵,而對方則作為最可依賴的後盾,保護趙軍後路,成為最安全的屏障。這樣並肩作戰的情意,他會記在心裏的。
“燕地初定,形勢複雜。我走之後,李將軍獨自在此總攬大局,才更需要做好萬全的準備。戰馬和武器鎧甲,虎賁軍已經夠用,那些還是都留下來……。”
“不必多說了!慕容將軍,我希望你此去旗開得勝,馬到成功!龍城之圍,迎刃而解。你和虎賁軍成就此大功之日,我會在薊城城頭上遙敬杯盞,以為祝賀的!嗬嗬!”
李穆態度堅決。慕容離城正要再說什麽時,外麵有親近衛士已經帶著千裏傳信者急匆匆奔了進來。令人振奮的消息就這樣來臨了。
“中州大捷!有若天助啊!洛河潮起,水淹七軍……秦及諸侯軍已盡成魚蝦。大王之千秋大計無憂矣!”
李穆還沒等看完,已經驚喜交集,仰天大笑。作為戰略眼光十分厲害的名將,他自從知道楚江眠的真實意圖之後,便喜憂參半。不得不說,出兵中州這步飛棋,本來就是極其冒險的一次軍事行動。如果一旦失敗,前功盡棄不說,趙王楚江眠恐怕在劫難逃。而遭受重挫之後的趙國,又怎麽能夠扛得住諸侯敵國們接下來的瘋狂攻擊呢!
而現在,中州戰役的勝利,使這一切擔憂都不成問題。最關鍵的這一步既然大獲全勝,那麽隨之而來的一切困局都將勢如破竹了。
慕容離城再不多說,彼此告辭。他跳上戰馬,帶領著英勇無敵的虎賁軍將士飛馳而去!
自從攻陷薊城,燕王室倉皇逃竄之後,基本可以說大局已定。而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李穆和慕容離城進行了分工。他坐鎮薊城,調度四方,開始處理這片被占領土地上的各種善後事宜。而慕容離城則率領麾下虎賁軍,繼續追繳殘敵,肅清戰場。
在後來被稱為帝國最著名的五位將帥中,李穆是最謙虛平和也是最低調的一個。但他所取得的功績,卻是最全麵也最令人歎為觀止的。
而這位具有謙謙君子之風的名將,最為世人所稱道的正是他的品格。趙王楚江眠曾經在一次公開的場合極力讚揚他道:“李將軍之風度,正如同天眷的神鷹,獨立飛岩,俯瞰人間。其綽然之態,令人心敬慕之。”
趙王這樣的評價,非常公允,為世人所公認。當然,這是很久之後的事了。而對於剛剛被趙王楚江眠飛書傳印拜為神鷹大將軍的李穆來說,他現在隻是感覺自己肩頭的重量很重,還無暇去多想其他。
趙國人都知道,想當初剛剛登上王位的趙王,曾經親自命人鑄造了五枚將軍印,並且賜以名號。最開始的那兩枚,即龍騎將軍印和虎賁將軍印,在五國攻趙的危急時候,趙王楚江眠登台拜將,分別給予了龍羽和慕容離城。而他們兩個人也不負眾望,帶領趙國騎兵在那幾場波瀾壯闊的大戰中立下特殊功勳,為保護趙國民眾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而在不久之前,這第三枚將軍印,被趙王特地派欽使帶著來到燕地。並且在薊城燕王宮前,當著所有人的麵,隆重的賜予李穆,拜他為神鷹大將軍,這樣的榮耀,自然也是無比貴重。
所有隸屬於他麾下的將士,更是歡欣鼓舞。因為,這意味著他們從現在開始,終於有了自己軍隊的名字。那就是神鷹軍!而趙王賜予這個名字中的深刻含義,李穆將軍已經對他們解釋過。那就是希望他們在不久的將來,能夠以鷹隼試翼的無上淩厲氣勢,去撲殺北方草原上的狼群,使他們再也不敢輕易的越過邊界,來為非作歹。
這樣的期望或者說是使命,對於所有的神鷹軍將士來說,無疑會令人熱血沸騰。草原上的殘暴敵人,是善良的中原民眾百年以來的噩夢。如果真的有一天能夠實現這個目標,那就太使人振奮了。
而接受了神鷹大將軍稱號的李穆,這段日子就更忙碌了起來。作為將來注定要與胡人決一死戰的戰場指揮者,他比誰都清楚,想要肩負起這個艱難的使命,還有很多事需要去準備。不管從哪方麵來說,即將歸屬於趙國疆域內的這片土地,必將成為與胡人展開較量的最前線。殘酷的廝殺與激烈的戰場,不可避免。而要想在將來盡可能少的減輕傷亡和損失,他必須提前籌劃,未雨綢繆。
而從另一方麵來說,他接管全部亂七八糟事務的目的,也是為了讓慕容離城更加專心的去展開軍事行動。剛剛占領的燕國土地,並不太平。為了防止效忠於燕王室的人卷土重來,死灰複燃,慕容離城親自帶領的虎賁軍,正在展開嚴厲的清剿行動。
而這次匆匆趕迴薊城的李穆,是要與同時從東北方向迴來的慕容離城有大事相商。這件事非常重要。他們兩個必須要迅速的決定下來,因為時間緊迫,軍情似火,一刻也耽擱不得。
燕國王都薊城,和其他的幾座大城一樣,在被趙軍控製之後,很快就得到了妥善的治理,在最短時間之內也安定了下來。李穆在這其中自然付出良多。而另一方麵,趙國能夠迅速派出人手來接管,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巨大作用。
在這一方麵來說,就要完全依賴於先王楚烈所留下的遺澤了。那位胸襟開闊的英雄人物,在這些年裏,為趙國儲備了大量的人才。一旦有需要的地方,就能夠迅速的人為己用。所謂人才鼎盛,有時候比軍事力量的強大更重要。這也是趙國強盛的一個主要原因。
李穆對於現在的平穩非常滿意,這也讓他對下一步即將展開的軍事行動,具有了很大的信心。本來他還有些猶豫,現在抽調兵馬迴援趙國的話,會不會招致燕地重新出現一些混亂局麵。而根據他這次出去巡視的情況綜合來看,出現這種情況的可能性並不大。所以,當他在暮色降臨時分進入薊城的時候,就已經決定了下來。
慕容離城比他迴來早不了多少。兩個人見麵的時候,李穆看到這位少年將軍麵容有些粗糙。很顯然,這是連續數月的沙場征戰所造成的。北方的風沙和寒霜,令少年的臉龐開始變得棱角分明。在逐漸褪卻那幾分幼稚氣息的同時,更顯得英武銳利,仿佛出鞘的寒芒,天生就能摧折對手的膽氣。
“慕容將軍,趙國遇到大麻煩了。魏武卒突襲入境,八萬重兵逼近龍城。想必這幾天,已經開始攻城之戰……我們必須要迴去援助了!”
他們兩個人並肩作戰,已經具有了很好的默契。雖然多日不見,但並沒有過多的寒暄。李穆直接開門見山,把從龍城傳來的緊急軍情,簡明扼要地告訴了對方。
慕容離城在來的路上已經大略知道了一些。他並沒有多問其餘,抬頭看著李穆的眼睛,直接說道。
“需要如何去做,想必李將軍已經有了詳細的計劃。請直說吧!”
李穆點頭稱是。然後兩個人轉身走到中間的作戰沙盤附近,李穆略一沉吟,伸手指點著上麵的地形說道。
“大王那邊,在數日之前曾經傳來消息,他們已經準備與秦國和諸侯軍隊展開決戰了。中州戰役,事關重大。相信大王一定有了必勝的把握,所以才這麽快就開始了決戰……但願他能夠一戰而勝!那樣的話,局麵就大大不同了。”
李穆的眼睛裏閃爍著光芒。無論是他還是慕容離城,都對楚江眠有著莫名的信心。他們就是這樣相信,不管在那個年輕人手上創造出怎樣的奇跡,都不值得太過於驚訝。慕容離城卻好似不去多想這些,他撓了撓頭,看了一眼那縱橫交錯的沙盤。
“眠哥兒……他當然會勝!中州的戰爭,我們不必去多操心。魏國人選擇在這個時候進攻龍城,顯然是想趁火打劫。這些家夥,是必須要好好的教訓一下了……李將軍,事不宜遲,我馬上去組織虎賁軍,連夜準備出發吧!”
不用李穆多說,慕容離城已經明白自己即將擔負的任務。看來虎賁軍馬上又可以迎來風雲激蕩的一場大戰。李穆淡然而笑。他和這位少年將軍的配合真的是越來越默契了。
“如此,慕容將軍和虎賁軍將士就要多辛苦了!我已經命令把這些日子繳獲和收集來的所有戰馬都準備好,大約也有近萬匹吧。虎賁軍可以從中挑選,以備一人雙騎。另外,所需武器裝備亦足夠虎賁軍將士所用……如果將軍還有什麽要求,可以再提出來,我必盡全力滿足。”
慕容離城搖了搖頭。李穆已經替他準備的夠多,別的再無所求。在兩個人合作的這些日子裏,他為鋒利的長矛衝鋒破敵,而對方則作為最可依賴的後盾,保護趙軍後路,成為最安全的屏障。這樣並肩作戰的情意,他會記在心裏的。
“燕地初定,形勢複雜。我走之後,李將軍獨自在此總攬大局,才更需要做好萬全的準備。戰馬和武器鎧甲,虎賁軍已經夠用,那些還是都留下來……。”
“不必多說了!慕容將軍,我希望你此去旗開得勝,馬到成功!龍城之圍,迎刃而解。你和虎賁軍成就此大功之日,我會在薊城城頭上遙敬杯盞,以為祝賀的!嗬嗬!”
李穆態度堅決。慕容離城正要再說什麽時,外麵有親近衛士已經帶著千裏傳信者急匆匆奔了進來。令人振奮的消息就這樣來臨了。
“中州大捷!有若天助啊!洛河潮起,水淹七軍……秦及諸侯軍已盡成魚蝦。大王之千秋大計無憂矣!”
李穆還沒等看完,已經驚喜交集,仰天大笑。作為戰略眼光十分厲害的名將,他自從知道楚江眠的真實意圖之後,便喜憂參半。不得不說,出兵中州這步飛棋,本來就是極其冒險的一次軍事行動。如果一旦失敗,前功盡棄不說,趙王楚江眠恐怕在劫難逃。而遭受重挫之後的趙國,又怎麽能夠扛得住諸侯敵國們接下來的瘋狂攻擊呢!
而現在,中州戰役的勝利,使這一切擔憂都不成問題。最關鍵的這一步既然大獲全勝,那麽隨之而來的一切困局都將勢如破竹了。
慕容離城再不多說,彼此告辭。他跳上戰馬,帶領著英勇無敵的虎賁軍將士飛馳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