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當楚江眠接到傳來的緊急軍情的時候,趙國西邊的土地上,戰爭早已經開始,烽煙起處,一日數戰。形勢已經顯得十分危急起來。


    精銳的魏武卒從黑夜裏越過邊境,開始大舉進攻趙國的邊塞重鎮。他們憑借著絕對的優勢力量,在短短幾天時間之內,就連續攻陷了十幾處趙國邊城。守衛的趙軍雖然拚力抵抗,但終究難以抵擋。不得不步步後退,一時之間,百裏之內,皆成戰場。


    自從大周王朝分封天下諸侯以來,經過歲月的演變,諸侯國之間互相蠶食,弱者被消滅吞並,強者便更加強大。這本來就是一條不變的規律。


    如果從疆域上來說,在幾十年前,互為鄰國的魏、趙都差不多大小,關係雖然說不上好,但也說不上壞。總體能夠和平相處,雖然偶有小小的衝突和摩擦,但並無關大局。不過,自從這一代魏王登上王位以來,魏國開始極力推行擴張政策。他利用百年以來魏國積蓄起來的力量,廣攬人才,費盡心力打造出了一支十餘萬人的鐵甲軍隊。他們被稱為魏武卒。


    有了這支軍隊在手中,魏國陸續吞並了附近的三四個小諸侯,不管是疆域還是影響力都越來越龐大。而魏王的野心,也隨之膨脹起來。如果不是後來因為惹怒了秦國,在秦魏之戰中吃了大虧,恐怕他們的勢力還要擴張。


    如果說當世諸侯在魏王眼裏還有所忌憚之人的話,那麽也就隻有西邊的秦王聶風和東邊的趙王楚烈了。在魏王內心深處一直認為,大周王朝的這個天下,早晚會被取代,重新得到加強和統一。而取代它的諸侯,隻能出自魏、秦、趙這三家之中,其他人根本沒有這個資格。


    這是一種極度的自負,也是一種非常清醒的認識。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在這些年裏,他對秦國和趙國一直極為重視。在與秦國結怨之後,他馬上就折節親自托書與秦王,承認是自己的錯誤。並且做出補救。甚至不惜把自己的一個小女兒送給秦王為姬妾,以重新修複兩國之間的關係。


    實力上的巨大差距,讓他不得不如此做。而且從那時候開始,魏國與秦國的關係進一步得到了加強。秦王的所有號召,魏國都立即響應。包括當初五國攻趙這樣的大事,他也毫不猶豫的就派出了大軍。雖然後來遭受了失敗,但這已經足以表明他的態度。


    而魏王之所以甘心這樣做,他正是敏銳的覺察到了天下大局在趙王楚烈死後,必然會發生巨大的改變。秦王聶風也絕不會再隱忍了。而魏國隻要跟在秦國的後麵,伺機而動,哪裏有機會就往哪裏咬下一塊肥肉,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魏王非常滿意地看到,他並不需要等太長時間,機會果然就來了。秦國和趙國同時都發動了幾場戰爭。他很早就命令魏國的將軍們把魏武卒動員了起來,加緊訓練。準備隨時出擊。


    而經過他和幾位將軍詳細的籌劃之後,最終決定,第一刀砍向趙國。這既是為了報當初的仇恨,更是為了這當前最恰當的時機。


    根據探聽迴來的情報可以知道,趙國大軍分兩路作戰,一路在燕國境內,一路遠赴齊國,都已經遠離龍城。尤其令人感到振奮的是,趙王楚江眠竟然親自率軍出發,去了齊國。龍城空虛,並沒有太多的軍隊留守。這樣千載難逢的機會,如果不抓住,那可就太蠢了。


    八萬魏武卒,有上將軍嚴虎率領,懷著一鼓作氣直取龍城的決心,也帶著魏王的無限期望,就這樣殺進了趙國境內。這位魏國猛將,已經立下軍令狀,如果此行不踏破龍城,他將提頭來見。


    他和魏國將校們之所以有這樣的信心,是因為對趙國境內的軍備情況已經了解的非常清楚。分散在各處駐守的趙國軍隊,總共加起來也不過有幾萬人而已。他們還要防備其他諸侯的覬覦,根本就不可能把全部力量調集到西北方向來與魏軍對陣。所謂謀定而後動,一切盡在掌握。


    而事實上也正如他們所料,趙國守軍雖然拚死抵抗,但在這樣懸殊的力量對比麵前,根本就守不住每一道關口。眼看著近百裏的土地已經都在魏軍控製之下,威風凜凜的上將嚴虎看著麾下隊伍浩蕩前進,以踏平眼前一切障礙的方式橫掃推進,他不禁仰天大笑,得意非凡。


    “龍城據此不過百裏,傳我命令,大軍全力進發。爭取在月圓夜之前,攻取龍城!到時候我會與諸將士在趙國王宮之前慶賀……聽說趙國出產的美酒不錯呀,當與諸君不醉不休!”


    周圍的魏國將士轟然雷動,一起發出雄壯的應和之聲。這一路突襲猛進,趙軍節節敗退,根本就沒有還手之力。如果按照這樣的速度,這個月的月圓之前,奪取龍城,並非難事。


    秋意漸深,朔風天涼,這個季節裏最重要的一個節日中秋節,就快來了。魏國將軍裹甲而行,在他看來,遠離魏國征戰的將士,如果能夠在敵國的王都歡慶勝利,也許能夠緩解對於故國家鄉的懷念吧!


    一道山河分兩界,千裏南北不同時。北方的天空蒼穹如墨,闕月將圓。而在大河之南,中嶽山之北的中州地界,卻是雨勢兇猛,一旦下起來,好像就沒有停止的樣子。


    這樣的天氣,固然令人煩惱。給征戰的人們帶來了許多不便。但同時,也給這片剛剛激烈交戰過的戰場,帶來了難得的休戰時間。


    從前天夜裏開始下起的雨,已連續下了一天兩夜。看這勢頭,好像短時間內還沒有停止的跡象。


    在這段時間裏,不管是秦國軍隊,還是幾個小諸侯的聯軍,都沒有輕舉妄動。不過,雖然沒有大的戰鬥發生,一些小規模的試探性襲擊,還是不能避免的。尤其是秦國和趙國的騎兵,曾經進行了數次交鋒。雙方都互有損傷,不必細說。


    在秦軍大營中觀雨勢的王鳳,雖然也感覺到有些無奈。但他並不焦躁。每臨大戰,平心靜氣,才能更好的思慮周全。想要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就算是拖延再久,也是值得的。


    天降大雨,不能大規模出戰,正好可以養精蓄銳,所有的將士養好精神,才能在大戰開始後,發揮出最強的戰鬥力。而且,身為一個百戰老將,他素來認為,利用一切消息來源判斷敵軍的下一步動向,是部署戰場的最關鍵之處。而現在這個空隙,無疑十分難得。


    秦軍中的斥候和勾滅處死諜,冒著雨勢出動,他們不停地傳迴來關於趙軍的一切消息。這些都被放到王鳳的麵前,供他做出判斷。


    “楚江眠這小子真是太自不量力了!他隻帶了八千趙國騎兵就敢跑到這裏來逞能。恐怕就算是當年的楚烈,也沒有他這麽大膽吧?”


    王鳳負手而立,看著天地間的雨幕,他非常希望這場雨趕快停歇。因為,他心中已經有了一個非常穩妥的作戰部署。而在一邊坐著的聶無雙,剛才已經聽過他的分析。他完全同意王鳳以騎兵做主力對趙軍展開兩翼進攻的計劃。


    “他以為打了幾場勝仗,就驕傲起來了唄!以前那幾次都讓他占了主場的優勢,這次他既然來了,再想要全身而退,卻勢比登天!哼!在這片平坦的戰場上,想要與我們的大秦鐵騎較量,趙國人還差得遠呢!”


    聶無雙眼中滿含嫉恨,語氣中卻是滿滿的不屑。秦國騎兵的厲害,天下皆知。就連西北的蠻族人,都不敢輕易的進犯,更不敢與之大規模的麵對麵作戰。區區八千趙國騎兵,絕非他們的對手。至於那些協從而來的齊國人,就更不放在他們眼裏了。


    “少主所言極是。等到雨停之後,就按照我們製定的這個計劃展開作戰吧!以騎兵為主,步卒陣列推進。那些諸侯兵馬,正好可以用來消耗趙國軍隊的戰鬥力……如此一舉兩得,滅亡洛城之後,這些家夥們就好好在這裏長眠做夢吧!哈哈哈!”


    王鳳伸展雙臂,感受著空氣中的潮濕微寒,他不禁哈哈大笑起來。這裏沒有外人在,他和聶無雙自然不必隱藏這些意圖。那幾個小諸侯既然甘為秦國爪牙,就要有當爪牙的覺悟。為秦王的大業獻身而亡,本來就是他們難以逃脫的宿命。


    夜雨如注,洛河水滿。中嶽山各處山穀中的積水順著地勢而下,形成一條條洶湧奔騰的長龍,從不同的方向注入洛河中。方圓數十裏之內,都可以聽到那轟隆隆如同雷鳴般的響聲。


    刺探消息的斥候和諜士們,隨時都會在雨中遇到對手。無情絞殺,鮮血馬上被雨水衝淡。在千軍萬馬的戰場開始之前,這就是他們這些人的戰鬥。


    遵照楚江眠親自命令帶領著一小隊人去探查地形的青鳥,在天色破曉之前,終於迴來了。聽完他的詳細匯報之後,楚江眠霍然起身,疾步走到沙盤之前,他的臉上浮現出壓抑不住的喜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山河多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流年書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流年書柬並收藏山河多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