薊城東門外,秋風乍起,易水微寒。穿著一身普通衣衫的燕王,舉起手中酒杯,鄭重的遞給對麵的男子。


    “夭離,為我燕國民眾,請滿飲此杯!”


    對方並不推辭,接在手中,一飲而盡。他的臉上並沒有接受重任的榮耀,也沒有此去艱難的慷慨。一直以來,燕王丹都以國士待他,他卻自問所能幫忙的不多。如果以自己的性命能夠替他和燕國度過這次劫難,便是他義不容辭去做的事。


    連飲三杯之後,夭離單身負刀,渡河而去。看著他的身影在河麵上漸漸消失,直至終於隱沒在蘆葦蕩後。燕王收迴目光,心中湧起一陣悲涼。卻聽到耳邊有人低聲說道。


    “據說趙王身邊有絕世高手保護,連秦國勾滅處長老那麽厲害的人物,都傷他不得……夭離此去,很難成功啊!大王不要抱有太多的希望。”


    燕王丹歎了口氣。他當然明白這件事的艱難,然而心中終究還是抱有萬一的想法。如果上蒼保佑,讓夭離一擊而中的話,那可真是太好了!


    楚江眠要是死在齊國土地上,趙國立刻就會大亂。不僅能夠很快解除燕國所麵臨的危機,而且更重要的是,趙國和齊國的親密關係馬上就會破裂。這兩個大國反目成仇,互相起兵刀戈相向的日子就不會遠了。


    而到了那個時候,燕國重新奪迴損失的一切,並且報仇雪恨的時機指日可待。這條計策比起燕國相所獻上的那三策來,見效更快,也更有把握。


    “事在人為,誰又能夠預知結果呢?匹夫之怒,尚可血濺五步。夭離有國士之風,我相信他必不會負我!”


    既然燕王有這樣的信心,其他人再多說無益。如果能夠成功,當然是最好不過的事。好在,根據最新傳迴來的軍情可以知道,已經全麵占據了紫荊關的趙國軍隊,暫時還沒有再次展開軍事行動的跡象。現在,他們所有人隻能盼望著去各處求援的人,能夠創造奇跡了。


    紫荊關,趙軍的大旗飄蕩在城頭上,迎風招展。大戰勝利之後,之所以沒有繼續乘勝追擊,是因為李穆和慕容離城產生了小小的分歧。


    如果按照慕容離城的想法,當然是一鼓作氣直驅燕國王都薊城。紫荊關距離薊城不過還有三百多裏的路程,雖然前方免不了還會有幾場惡戰,但他和所有虎賁軍將士都有必勝的信心。


    不過,李穆卻考慮得更周全一些。他們這一段時間取得的勝利太容易了,幾乎是長驅直入,將近八百裏燕國土地已經都在控製之下。方方麵麵的問題,十分複雜。在令人振奮的同時,李穆兢兢業業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而且,他曾經仔細的分析過楚江眠親自率領的趙國軍隊在齊國境內取勝的原因。木雪青那麽厲害,卻因為泰嶽戰役的一次失敗而前功盡棄,導致兵敗身死,全軍覆沒。這其中固然有著楚江眠巧妙安排和趙國將士奮勇殺敵的因素,但其另外一部分失敗原因,卻是與孤軍深入戰線拉的太長而分不開的。


    而現在,他們的境況和木雪青又何其相似!雖然敵我不同,但如果不吸取教訓,誰又敢保證不會重蹈其覆轍,被敵人偷襲後路而導致難以預料的結果呢?


    慕容離城很快就被李穆說服了。他雖然無所畏懼,但這數萬將士的安危,卻不能有任何疏忽。


    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三萬大軍停住進攻的腳步,暫時駐紮在紫荊關周圍,一麵不斷地收集軍情,隨時注意燕國動向。一麵協助趙國後續派來的大批人手,接管已經被征服的土地。


    李穆的擔心並非毫無理由。不久之後,有斥候迴來報告,北方草原交界處,開始出現胡騎活動的蹤跡。


    李穆心中一沉,他立刻意識到,自己所擔心的事很可能會變成現實了。如果在這個節骨眼兒上,北方的胡人大舉來襲,那麽必然會打亂他們原先的軍事部署。難道真的要被迫暫時放棄進攻薊城的計劃嗎?


    “慕容將軍,胡人異動,非比尋常。必須要嚴密重視起來……大王已經把燕國戰事全權托付給你我兩人,不知將軍可有良策以對嗎?”


    李穆拱手相問。更複雜局麵即將來臨,他非常想聽聽慕容離城的意見。束發懸劍的少年略一沉吟,他直言不諱地迴答道。


    “李將軍何必多問,大軍既已在此,唯戰而已!”


    李穆暗自點了點頭。在這一方麵,兩人的意見都是相同。一路征戰而來所取得的這些戰果,不管是他們還是麾下的將士,都絕對不會輕言放棄的。


    “大王親自東去齊國,諸事繁雜,絕非一日之功所能完成。留守趙國的大軍嚴密警戒各處重要關口,防備敵國諸侯的進攻。現在已經輕易抽調不出人馬支援……如果北方的胡騎真的趁這個時機大舉來襲的話,那麽我們就麵臨著腹背受敵的局麵。想要在這樣的情況下輕取薊城,絕非易事。慕容將軍,擺在我們麵前的隻有兩條路可以走,第一是全軍退迴到雁翎關,據險而守,方可萬無一失。”


    李穆說到這裏,略微停頓了一下。周圍前來參加議事的幾個軍中將校們,不由自主的握緊了手中的刀劍。這是他們所有人都不願意看到的結果。慕容離城神色不動,他隻平靜的說了一句。


    “李將軍,我選擇第二條路!”


    李穆劍眉挑起,臉上不由自主露出微笑。他忽然以開玩笑的語氣看著慕容離城問道。


    “慕容將軍這麽肯定嗎?第二條還沒說呢……你對我就有這麽大的信心?”


    “當然!我剛才已經說過了,那也正是你想說的。李將軍,難道不是嗎?”


    “哈哈哈!此番能夠和慕容將軍聯手作戰,真是三生有幸啊!不錯。我們現在已經別無退路,不管是為了趙國的大業還是大王的信任,我們都必須把這一仗打贏。大敵當前,方顯英雄本色。諸位將軍,你們可敢迎接即將到來的更大挑戰嗎?”李穆抓住慕容離城的手,仰天大笑。這位比他還要年輕七八歲的少年,是他遇到過的最果決也最勇敢的將軍。和這樣的人共同攜手作戰,即便是麵對十倍的勁敵,他也可以放心的把後背交給他了。


    “我等願追隨兩位將軍死戰到底!不滅燕國,誓不罷休。”


    所有將校一起拍著胸口,慷慨允諾。李穆一揮手,手下士卒連忙抬過作戰沙盤。眾人聚攏過來,聽他詳細分析。


    這種作戰沙盤是趙王楚江眠親手所創。自從在趙軍中推行開之後,所有將軍很快就領會到了這其中的巨大便捷。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就是一個普通的軍中帶兵校尉,都能從這上麵一目了然的了解一場戰爭的全局。


    李穆用手指著在上麵標注出草原邊界,對眾人說道:“根據斥候來報,草原胡騎開始在這個地方集結。如果所料不錯的話,他們將從赤峰嶺這個方向南下。不管他們是因為什麽原因而來,我們都要做好最壞的打算……。”


    “李將軍,如果胡人真的是衝著我們來的,那麽從他們開始集結到對我軍形成威脅,大約需要多長時間呢?”


    說話的是虎賁軍校尉伍生。他和其他人一樣,眼睛緊緊盯著沙盤上地形,已經看了半天了。自從虎賁軍獨立成軍,他們共同追隨慕容離城作戰以來,可謂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他們不畏懼任何敵人。但也從來不打無準備之仗。逢敵必戰,戰則必勝!這已經成為他們每一個人的信念。


    “若戰,最多五天的時間,我們就會麵對胡人的刀鋒!”


    李穆不愧是名將之姿。他推算出的每一步,都力求精確。因為隻有這樣,才能讓手下將士們真正的明白該怎樣去打勝仗。


    “五天的時間足夠了。李將軍,你想怎麽做?”


    慕容離城看著沙盤上的縱橫丘壑,他眼中有淡淡的光芒閃爍。而對方的迴答不出他的所料。


    “很簡單,兩線作戰!虎賁軍出紫荊關繼續前進,去進攻薊城……我率領餘下的人馬駐守紫荊關以北,擋住胡騎。如果慕容將軍沒有其他意見,就這麽……。”


    “不行!胡騎隻有同樣是騎兵的虎賁軍才能相敵。進攻薊城的任務就交給李將軍了。我自帶領虎賁軍北上,與胡人決一死戰!”


    慕容離城猛地抬起頭來,斷然拒絕了李穆的要求。他們彼此對視,都從對方的眼睛裏看到了堅決。肝膽相照的將軍,總是把艱難留給自己,把榮耀讓給對方。


    片刻之後,李穆忽然笑了起來。他像一位兄長一樣拍了拍慕容離城的肩膀,語氣溫和。


    “好鋼要用到刀刃上!慕容將軍,你不要忘了,我們此戰的最終目的是什麽。胡人隻不過是想要來趁機咬塊肥肉的狼群,他們就算再兇殘,我也有辦法讓他們占不到任何便宜……而攻滅薊城,把燕國的土地全部劃歸到趙國疆域內,這個偉大而光榮的任務,就全靠你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山河多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流年書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流年書柬並收藏山河多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