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站出來慷慨陳詞的人,是大秦國相徐公。多年以來,秦國文武對立情緒嚴重,如果這麽好的一個機會不抓住,用來狠狠地打擊一下那些驕傲跋扈的將軍們,就太可惜了。


    而緊隨其後,自上大夫叔孫良以下的好幾個議政大臣們,也站了出來。他們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雖然出發點各不相同,但卻無一例外,矛頭都對準了站立在對麵的將軍們。


    秦王聶風麵無表情的沉默看著,心中卻不禁在暗自苦笑。王廷文武互相製衡的局麵,是因為他一直以來的縱容而形成的。這種對於提高他威權具有很大作用的方法,在很多時候,還是很有效果的。但與此同時,所帶來的弊端也越來越嚴重。不過,他權衡利弊了很久,也最終沒有下定決心來解決這個問題。畢竟,不管是文臣還是武將,都對於秦國的強盛至關重要,不能厚此薄彼。


    “國相大人,這次對趙國戰爭,在軍事上的失敗,主要還是在於我低估了他們的戰鬥水平。將士們已經盡力了,不必太苛求。”


    看到秦王沉吟不語,慰武子又一次主動站出來,把過錯攬到了自己身上。他非常明白秦王的心意,在當前局麵下,王廷上下正應該互相團結,共同想辦法應對趙國人的鋒芒,卻不是借機互相攻擊的時候。


    “武平君就不要替他人攬過了吧?該是誰的責任,就是誰的責任!戰場上的失敗,直接導致了國庫的損失。六十萬金啊!這麽巨大的一筆財富,是大秦多少年的積累呀!就這樣白白的送給了敵國,助長敵人的力量……老臣身為主管財政的上大夫大臣,看著那一車一車的金子拉出去,老臣的心這些天一直都在滴血啊!”


    上大夫叔孫良痛心疾首,跺足捶胸。如果認真說起來,在他們這些人心裏認為,戰爭本來就是互有勝負,死傷一些士兵,倒沒有什麽。可是損失了那麽大一筆財富,卻並非是一朝一夕所能補充迴來的。


    “更何況,連續的失利,必將直接影響秦國在天下諸侯心目中的地位。大王以後再發出召令,恐怕他們響應起來,就要大打折扣了。這才是對秦國大業最不利的方麵啊!大王不可不察……。”


    不得不說,這位上大夫叔孫良很有眼光。他不僅善於理財,而且在一些大事上,反而比國相徐公看得更遠更深。


    他能夠看到的事,慰武子當然也能夠想到。而這最後一點,也正是他開始擔心的。這位秦國的智囊點了點頭,轉身對秦王說道。


    “上大夫所言很有道理。大王,現在我們的當務之急,是必須要盡快重新在天下諸侯麵前樹立起秦國的威嚴……所謂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秦王聶風聽明白了他話中的意思,而這也正是他心中所認為的。隨即擺了擺手,示意其他人不必再說。


    “諸卿說的都很有道理。事有輕重緩急之分,與其在這裏做無謂的討論,不如抓緊時間拿出一個可行的辦法來。那麽,武平君,應對當前的新局麵,可有何良策?”


    秦王聶風若無其事的撇了一眼一直沉默不語的那些武將們,故意沒有問他們。多年以來秦國在軍事上的連續擴張和勝利,確實讓將士們都有些驕傲了。這次趁這個機會讓他們受些教訓,也未嚐不是一件好事。


    看到秦王開口說話,國相徐公和上大夫叔孫良都很識趣地退了迴去。他們都是聰明人。既然秦王沒有在第一時間表現出懲罰軍方的意思,那就表明他現在還並不想這樣做。既然如此,就要見好就收。更何況,最近以來他們這些文臣集團和武平君慰武子在許多事上都比較默契,基本能做到互相配合和支持。秦王既然表現出了繼續讓對方主持大局的意思,他們自然不便於從他手裏搶奪權力。


    “趙國忽然表現出如此強勢,天下局勢很可能會就此而大變了!這對於秦國來說,既是一種新的挑戰,更是因此而成就天下霸業的最好機會。因此,下一步秦國所開展的許多行動,都需要借助大秦將士們的力量……不知道幾位將軍有沒有這樣的信心呢?”


    王廷大殿之上,默然站立良久的幾個秦國將軍終於抬起頭來。秦軍將士上下一體,王戩將軍在趙國的失利,是多年以來少有的慘敗。雖然不是他們帶兵出征,但在每一個人的心裏,也感覺到了深深的恥辱。


    “大王!武平君,老將願意再次出征,以十萬大軍,踏平趙國!”


    頭發已經顯得花白的老將王鳳第一個站了出來。自從兵敗的消息傳迴來之後,他的心情就一直很不好。原因無他,除了國家在軍事上的失敗之外,他們王氏家族這次也遭受了巨大的損失。


    王氏和蒙氏被並稱為秦國的兩大家族。通俗意義上所說的秦國八大名將,王氏家族就占了三個。他們分別是王鳳、王戩和王黎。而其他家中子弟更是有許多在軍中擔任著要職,可謂是功名鼎盛,深受秦王室的器重。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本來以為再次建立絕世功勳的機會,卻成了王氏家族沒落的開始。王黎死,王戩被俘,而王鳳的兒子王信更是被趙國人砍下了頭顱,由秦國使團帶了迴來。


    這一切,對於已經上了年紀的王鳳來說,無疑是個沉重的打擊。事到如今,也許隻有他親自出馬,才能夠挽救王氏家族的命運了。


    然而,對於這位百戰老將的主動請戰,慰武子卻搖了搖頭。他對王鳳同時也是對秦王說道。


    “大王,王將軍,我認為在沒有摸清對手全部底牌的情況下,秦國已經不適宜於再和趙國連續作戰了。”


    “武平君這話是什麽意思?難道打了一場敗仗就怕了趙國不成?哼!”


    王鳳在軍中資格極老。先不用說他家族的影響力,就算是被稱為當世第一名將的尚雲白,算起來都是他的晚輩。他更是先王老臣,就連秦王聶風也要對他恭敬三分。因此他不用對任何人客氣。


    “王老將軍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現在,我們如果繼續與趙國展開大規模戰爭的話,恐怕很難在短時間內取得勝算。趙國軍中開始使用的新式弩箭威力巨大,這種在戰場上還從來沒有出現過的武器,正是使秦國和魏國軍隊遭到慘敗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而且,趙國人在連續取勝之後,正是士氣高漲的時候,再加上對先王楚烈的緬懷和對新王的效忠,現在趙國上下可謂是萬眾一心,眾誌成城……此時強行與之為敵,就太不明智了!”


    聽著慰武子平靜的分析,秦王聶風暗自點頭,這些不利因素,其實也正是他在心中反複考慮過的。其他殿內的大多數人也都有些默然,實際情況確實如此,慰武子說的一點兒都沒有錯。王鳳勉強忍住心頭悲傷,再次問道。


    “如果不與趙國開戰,那麽大秦軍隊下一步將把兵鋒對準哪裏呢?”


    “諸位,在前些日子的時候,我曾經去往岐山,聽取過神機子對於天下大勢的看法。他說大周王朝的氣數已盡,也就在這兩三年之內了……這件事我已經對大王詳細的匯報過。”


    聽他忽然話風一轉說起這些,所有人都精神一振。那位岐山老祖被秦國上下人所信服,他預測的事,卻是不可不信。


    “既然先行攻滅趙國占據天下戰略要地的這條路受阻,那麽我們就不得不改變計劃,做出新的戰略部署了。大王,趁著今天眾位大臣和諸將軍大部分都在,那麽就正式決定下來吧!”


    慰武子躬身請示。秦王聶風點頭。他確實很早之前就和慰武子秘密商討過好幾套方案。本來以為趁著趙王楚烈亡故之際,吞並趙國之地,進而南望北顧征伐天下,是一條最簡捷的稱霸之路。那麽現在既然失敗了,就不得不考慮其他的可行之計了。


    “就請武平君明白的說給諸卿聽吧!孤王無不同意者。”


    “好!大王,諸位!趙國既然是塊硬骨頭,就先把它放在一邊吧。等到將來,秦國大軍踞有中州之地,進而逐漸平滅諸侯之後,挾雷霆之威,攻而滅之,不過如探囊取物爾。”


    “中州之地?武平君的意思難道是說……大秦軍要出兵中州,直接去滅亡周王室嗎?這樣會不會引起天下諸侯的公憤啊?”


    國相徐公皺起眉頭,他聽出了慰武子的話外之意,不禁心中十分吃驚。秦國就算再霸道,如果真的這樣做的話,也太肆無忌憚了吧!


    “嗬嗬!大秦軍隊為正義之師,當然不會甘冒天下之大不韙,行此公然悖逆之事!隻不過,如果大周王室發生內亂,洛城烽火連天,有人請求我們出手相助呢?……大王和秦國將士自然不會袖手旁觀的!”


    慰武子胸有成竹,負手而立,一副天下大事盡在掌握的樣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山河多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流年書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流年書柬並收藏山河多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