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王宮大殿上,蘭陵君田無昭一直平靜的坐在那裏,並沒有參與雙方的爭論。其實,他早已經暗中說服了齊王,並且也與諸大夫們提前溝通過了。今日的局麵,穩操勝券,因此他一點兒都不著急。
齊國王廷內外,和其他諸侯國也並沒有什麽兩樣,權力的紛爭總是避免不了的。包括齊王在內的所有齊國人,都非常清楚現在王廷的權力構成。大體來說,分成了三個幫派。他們分別是以國相和部分將軍為首的軍中派係,有王廷諸大夫和上層貴族們因為共同利益而聯合起來的這一派,再加上以蘭陵君田無昭為代表的王室力量。他們互相爭權奪利,卻又互相牽製。而齊王穩坐釣魚台,什麽事都不幹,齊國依然發展的如此強大,正是得益於此。
如果具體說起來,齊王之弟蘭陵君田無昭所代表的這一派,在許多事上和齊王的利益是一致的。外界更是盛傳,那位被大多數齊國人所稱讚的王後無鹽,正是通過蘭陵君的手,來實現自己的某些意圖。
眾所周知,齊王田疆對這位已經進入王宮許多年的王後有信任也有敬重,卻唯獨沒有愛。這當中的曲折離奇故事,已經成為許多諸侯口中的笑談。原因實在是因為齊王太好色了,而無鹽容貌平平,自然得不到他的寵愛。不過,這是先王給他指定的王後,再加上這些年來無鹽因為自己的德行受到齊國民眾的普遍擁戴,齊王實在是沒有辦法對她說出什麽不是,隻能尊崇王後地位,卻又敬而遠之。
而他的這位幼弟田無昭,在少年時候曾經得到過無鹽王後的親自撫養,因此雖然隻是長嫂,在很多時候卻被蘭陵君田無昭在心底深深尊敬,對她的吩咐無不遵從。
就像是這次蘭陵君從中州洛城迴來之後,連家都沒有來得及迴,就在第一時間進宮求見了王後。他這麽急迫的原因,自然是關於齊國對趙國的用兵這件大事。
其實,蘭陵君從一開始的時候,就非常不讚同齊國加入到這次軍事戰爭當中去。這並不是因為他膽小懦弱,而恰恰是因為他眼光長遠,看到了別人所看不到的一些更深層次的東西。這天下四大公子之一的名頭絕對不是憑空得來的,蘭陵君自然有別人難以企及的厲害之處。
隻不過,沒有等他從中州迴來,齊王就已經做出了決定,齊國軍隊大舉進發,開始進攻趙國。而這個決定,正是在國相和諸大夫這兩派共同擁護下所做出的。
對於這兩派難得的意見統一,蘭陵君一點兒都不感覺到奇怪。在他看來,這些目光短淺的家夥之所以這樣做,不過是為了各自的權力和利益而已。國相想通過戰爭從齊王手中取得更大的權力,而諸大夫們則想謀求更多的利益。他們一拍即合,非常容易就能夠說動齊王。
門下養士千百的蘭陵君,在整個齊國來說,可以說是消息來源最豐富的人。對於趙國的實力,他從來不敢低估。尤其是這次去中州洛城,親自會晤過那位趙國王子之後,在他心中已經加倍提高了警惕。
蘭陵君雖然還不能完全了解楚江眠所隱藏的全部能力,但隻他在洛城所做的那一切,就足以令人震驚了。
在中嶽山中,麵對秦魏死士的精心安排,他竟然能夠全身而退。這並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尤其厲害的是,楚江眠一旦察覺到形勢不妙,能夠當機立斷千裏北還,一點兒都沒有猶豫和拖泥帶水。這樣的魄力,令一直派人密切關注其行蹤的蘭陵君讚歎不已。然後,在洛河金沙渡口發生的事,讓得到手下人詳細匯報的他立刻就下定了決心,在拜別過王弟季默之後,蘭陵君連夜迴轉齊國。
那天過洛河渡口的時候,這位天下著名的公子,曾經專門兒停住腳步去查看過楚江眠激烈戰鬥所留下的痕跡,河水兩岸似乎還能嗅覺到那股壯烈之氣。麵對著被血染紅過的蘆葦蒹葭,他唏噓良久。然後對著手下所有人發出過一句感歎。
“天下即將大亂,人人都希望成為天下英雄。可真正的英雄,又有幾人能夠識得他的真麵目呢?”
手下的齊國智囊們驚愕的望著蘭陵君,他們實在是不明白,文武全才的自家公子,為什麽會對一個有可能成為敵人的人給予這麽高的評價!
蘭陵君並不需要其他人的明白,他隻要齊王明白就可以了。不管從天時地利還是人和這三點的哪一方麵來說,齊國當前最好是不要趟這一攤渾水啊!
進入王宮後詳細表達了自己心中所想的蘭陵君,得到了王後無鹽的支持。然後,蘭陵君以獻上絕世美酒為名義,又在齊王麵前分析了當前諸侯間的形勢,並且極力勸說齊王收迴成命,不要對趙國擅動刀兵。也許,對於齊國來說,坐山觀虎鬥,才是最好的選擇。
齊王田疆雖然貪財好色,但在許多大事上他卻一點兒也不糊塗。既然王後和自己所信任的弟弟蘭陵君這兩個人都苦口婆心的勸說,他自然知道應該怎麽做才正確。因此在召開朝會之前,他就已經同意了罷兵的請求。
今天諸大夫一派竟然會和蘭陵君田無昭意見一致,固然令人出乎意料。但齊王卻好像一點兒都不在意。聽到上大夫公孫忌說趙國人來此另有目的時,他似乎終於反應過來,插話問了一句。
“那麽,趙國人到底帶來了什麽好東西呢?對寡人又有什麽好處?”
看到齊王終於開始感興趣,上大夫公孫忌和其他人對視一眼,都暗自心中喜悅。對於他們這些人來說,齊國退不退兵,其實和他們並沒有太大的關係,那是蘭陵君田無昭的事。而他們今天之所以和他合作的目的,隻不過是為了取得更大的財富而已。
“大王,那些趙國貴族們供奉給大王的幾樣珍寶,已經派人送到後宮去了。嘿嘿,除此之外……。”
公孫忌還沒有說完,卻聽到身邊有人怒喝一聲,打斷了他的話。
“公孫忌,你們竟敢私自收受趙國人的賄賂?難道真的視齊國律法於無物嗎?!”
隻不過,這一次公孫忌連看都沒看正在對他怒目而視的齊國相。他冷冷的哼了一聲:“哼!我還沒有說完呢,大王麵前,國相大人難道連話都不讓別人說了嗎?”
“好了、好了……你就讓他說嘛!寡人剛剛被勾起了興趣,國相大人又何必如此呢?”
齊王拉長了語調,顯得似乎有些不高興。國相恨恨的瞪了公孫忌一眼,卻不得不應諾著退後幾步,不敢再多說。公孫忌則有些得意,他對齊王躬身施禮,然後繼續說道。
“當然,這些玩意兒就算是價值連城,對於大王來說,也算不了什麽。想我們齊國有山海之利,更有數十萬畝良田,所產所出,在天下諸侯中間的富裕程度,不說是數一數二,那也是數三數四的呢!大王自然不稀罕其他國家貴族進貢的這些東西。嗬嗬!”
“上大夫所言極是!齊國背倚太嶽,威震東方。麵朝東海,海中所產更是極為豐富。隻每年所產的那些深海大珠,就已經令諸侯豔羨不已了。莫非上大夫想要說的事,也與東海有關嗎?”
蘭陵君田無昭不動聲色的接過了他的話頭,作為一個深具韜略的執政者,他很明白該在什麽時候給予同盟者以支持。公孫忌微笑著點頭示意,然後他淡淡的以肯定語氣說道。
“不錯,正是關於東海之事。聽聞蘭陵君被稱為齊國的翹楚,那麽我想冒昧請問一句,除了深海珍珠之外,還有什麽是對齊國經濟和庫府收入幫助最大的呢?”
聽到公孫忌故意這樣問,蘭陵君站起身來,從容答道:“上大夫大人這是在考究我嘍?齊國得山海之力,主要的收益來自兩個方麵,而最重要的就是東海鹽業了。東海產鹽,天下皆知。這是老天爺給齊國人的福佑,又何須多問呢!嗬嗬!”
說到這裏時,不僅蘭陵君語氣中非常得意,大殿上下的所有人臉上都露出自豪的神情。整個大周王朝天下產海鹽的隻有兩個地方,即瀕臨南海的吳越之地和齊國東海之濱。而東海之鹽較之吳越產量更多,輸通天下,所得到的財富也是極為可觀。
“蘭陵君所說的一點兒都沒有錯啊!東海產出的鹽,幾乎支撐起了大半個庫府收入,這既是我們的依靠,更是所有齊國人引以為豪的產業……然而,諸位可知道,現在有一種更好的鹽出現在了世間,而它就掌握在趙國人的手中,如果我們這次不抓住機會,東海之鹽甲天下的稱號,很可能就會被其取代了啊!”
在一片震驚的神色中,上大夫公孫忌伸手端過一個托盤,激動的揭開蓋著的綢布。當中淺淺的黑陶瓷碟子裏,一抹晶瑩的白色便出現在了所有人麵前。
齊國王廷內外,和其他諸侯國也並沒有什麽兩樣,權力的紛爭總是避免不了的。包括齊王在內的所有齊國人,都非常清楚現在王廷的權力構成。大體來說,分成了三個幫派。他們分別是以國相和部分將軍為首的軍中派係,有王廷諸大夫和上層貴族們因為共同利益而聯合起來的這一派,再加上以蘭陵君田無昭為代表的王室力量。他們互相爭權奪利,卻又互相牽製。而齊王穩坐釣魚台,什麽事都不幹,齊國依然發展的如此強大,正是得益於此。
如果具體說起來,齊王之弟蘭陵君田無昭所代表的這一派,在許多事上和齊王的利益是一致的。外界更是盛傳,那位被大多數齊國人所稱讚的王後無鹽,正是通過蘭陵君的手,來實現自己的某些意圖。
眾所周知,齊王田疆對這位已經進入王宮許多年的王後有信任也有敬重,卻唯獨沒有愛。這當中的曲折離奇故事,已經成為許多諸侯口中的笑談。原因實在是因為齊王太好色了,而無鹽容貌平平,自然得不到他的寵愛。不過,這是先王給他指定的王後,再加上這些年來無鹽因為自己的德行受到齊國民眾的普遍擁戴,齊王實在是沒有辦法對她說出什麽不是,隻能尊崇王後地位,卻又敬而遠之。
而他的這位幼弟田無昭,在少年時候曾經得到過無鹽王後的親自撫養,因此雖然隻是長嫂,在很多時候卻被蘭陵君田無昭在心底深深尊敬,對她的吩咐無不遵從。
就像是這次蘭陵君從中州洛城迴來之後,連家都沒有來得及迴,就在第一時間進宮求見了王後。他這麽急迫的原因,自然是關於齊國對趙國的用兵這件大事。
其實,蘭陵君從一開始的時候,就非常不讚同齊國加入到這次軍事戰爭當中去。這並不是因為他膽小懦弱,而恰恰是因為他眼光長遠,看到了別人所看不到的一些更深層次的東西。這天下四大公子之一的名頭絕對不是憑空得來的,蘭陵君自然有別人難以企及的厲害之處。
隻不過,沒有等他從中州迴來,齊王就已經做出了決定,齊國軍隊大舉進發,開始進攻趙國。而這個決定,正是在國相和諸大夫這兩派共同擁護下所做出的。
對於這兩派難得的意見統一,蘭陵君一點兒都不感覺到奇怪。在他看來,這些目光短淺的家夥之所以這樣做,不過是為了各自的權力和利益而已。國相想通過戰爭從齊王手中取得更大的權力,而諸大夫們則想謀求更多的利益。他們一拍即合,非常容易就能夠說動齊王。
門下養士千百的蘭陵君,在整個齊國來說,可以說是消息來源最豐富的人。對於趙國的實力,他從來不敢低估。尤其是這次去中州洛城,親自會晤過那位趙國王子之後,在他心中已經加倍提高了警惕。
蘭陵君雖然還不能完全了解楚江眠所隱藏的全部能力,但隻他在洛城所做的那一切,就足以令人震驚了。
在中嶽山中,麵對秦魏死士的精心安排,他竟然能夠全身而退。這並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尤其厲害的是,楚江眠一旦察覺到形勢不妙,能夠當機立斷千裏北還,一點兒都沒有猶豫和拖泥帶水。這樣的魄力,令一直派人密切關注其行蹤的蘭陵君讚歎不已。然後,在洛河金沙渡口發生的事,讓得到手下人詳細匯報的他立刻就下定了決心,在拜別過王弟季默之後,蘭陵君連夜迴轉齊國。
那天過洛河渡口的時候,這位天下著名的公子,曾經專門兒停住腳步去查看過楚江眠激烈戰鬥所留下的痕跡,河水兩岸似乎還能嗅覺到那股壯烈之氣。麵對著被血染紅過的蘆葦蒹葭,他唏噓良久。然後對著手下所有人發出過一句感歎。
“天下即將大亂,人人都希望成為天下英雄。可真正的英雄,又有幾人能夠識得他的真麵目呢?”
手下的齊國智囊們驚愕的望著蘭陵君,他們實在是不明白,文武全才的自家公子,為什麽會對一個有可能成為敵人的人給予這麽高的評價!
蘭陵君並不需要其他人的明白,他隻要齊王明白就可以了。不管從天時地利還是人和這三點的哪一方麵來說,齊國當前最好是不要趟這一攤渾水啊!
進入王宮後詳細表達了自己心中所想的蘭陵君,得到了王後無鹽的支持。然後,蘭陵君以獻上絕世美酒為名義,又在齊王麵前分析了當前諸侯間的形勢,並且極力勸說齊王收迴成命,不要對趙國擅動刀兵。也許,對於齊國來說,坐山觀虎鬥,才是最好的選擇。
齊王田疆雖然貪財好色,但在許多大事上他卻一點兒也不糊塗。既然王後和自己所信任的弟弟蘭陵君這兩個人都苦口婆心的勸說,他自然知道應該怎麽做才正確。因此在召開朝會之前,他就已經同意了罷兵的請求。
今天諸大夫一派竟然會和蘭陵君田無昭意見一致,固然令人出乎意料。但齊王卻好像一點兒都不在意。聽到上大夫公孫忌說趙國人來此另有目的時,他似乎終於反應過來,插話問了一句。
“那麽,趙國人到底帶來了什麽好東西呢?對寡人又有什麽好處?”
看到齊王終於開始感興趣,上大夫公孫忌和其他人對視一眼,都暗自心中喜悅。對於他們這些人來說,齊國退不退兵,其實和他們並沒有太大的關係,那是蘭陵君田無昭的事。而他們今天之所以和他合作的目的,隻不過是為了取得更大的財富而已。
“大王,那些趙國貴族們供奉給大王的幾樣珍寶,已經派人送到後宮去了。嘿嘿,除此之外……。”
公孫忌還沒有說完,卻聽到身邊有人怒喝一聲,打斷了他的話。
“公孫忌,你們竟敢私自收受趙國人的賄賂?難道真的視齊國律法於無物嗎?!”
隻不過,這一次公孫忌連看都沒看正在對他怒目而視的齊國相。他冷冷的哼了一聲:“哼!我還沒有說完呢,大王麵前,國相大人難道連話都不讓別人說了嗎?”
“好了、好了……你就讓他說嘛!寡人剛剛被勾起了興趣,國相大人又何必如此呢?”
齊王拉長了語調,顯得似乎有些不高興。國相恨恨的瞪了公孫忌一眼,卻不得不應諾著退後幾步,不敢再多說。公孫忌則有些得意,他對齊王躬身施禮,然後繼續說道。
“當然,這些玩意兒就算是價值連城,對於大王來說,也算不了什麽。想我們齊國有山海之利,更有數十萬畝良田,所產所出,在天下諸侯中間的富裕程度,不說是數一數二,那也是數三數四的呢!大王自然不稀罕其他國家貴族進貢的這些東西。嗬嗬!”
“上大夫所言極是!齊國背倚太嶽,威震東方。麵朝東海,海中所產更是極為豐富。隻每年所產的那些深海大珠,就已經令諸侯豔羨不已了。莫非上大夫想要說的事,也與東海有關嗎?”
蘭陵君田無昭不動聲色的接過了他的話頭,作為一個深具韜略的執政者,他很明白該在什麽時候給予同盟者以支持。公孫忌微笑著點頭示意,然後他淡淡的以肯定語氣說道。
“不錯,正是關於東海之事。聽聞蘭陵君被稱為齊國的翹楚,那麽我想冒昧請問一句,除了深海珍珠之外,還有什麽是對齊國經濟和庫府收入幫助最大的呢?”
聽到公孫忌故意這樣問,蘭陵君站起身來,從容答道:“上大夫大人這是在考究我嘍?齊國得山海之力,主要的收益來自兩個方麵,而最重要的就是東海鹽業了。東海產鹽,天下皆知。這是老天爺給齊國人的福佑,又何須多問呢!嗬嗬!”
說到這裏時,不僅蘭陵君語氣中非常得意,大殿上下的所有人臉上都露出自豪的神情。整個大周王朝天下產海鹽的隻有兩個地方,即瀕臨南海的吳越之地和齊國東海之濱。而東海之鹽較之吳越產量更多,輸通天下,所得到的財富也是極為可觀。
“蘭陵君所說的一點兒都沒有錯啊!東海產出的鹽,幾乎支撐起了大半個庫府收入,這既是我們的依靠,更是所有齊國人引以為豪的產業……然而,諸位可知道,現在有一種更好的鹽出現在了世間,而它就掌握在趙國人的手中,如果我們這次不抓住機會,東海之鹽甲天下的稱號,很可能就會被其取代了啊!”
在一片震驚的神色中,上大夫公孫忌伸手端過一個托盤,激動的揭開蓋著的綢布。當中淺淺的黑陶瓷碟子裏,一抹晶瑩的白色便出現在了所有人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