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現在給工人們打考勤,一人一天兩萬,雖然每項工作都有定額,但實際上在種植場的落實情況是,工資兩萬是實打實的,但定額形同虛設,根本就沒幾個人能完成定額。這樣一來,打考勤的製度根本就不實用。至少不適用於我們種植場目前的情況。”
“那麽我們能不能換種方式,不打考勤,抹掉工人們一天兩萬的固定思維,我們用國內多勞多得的方式給他們發錢。就拿撿樹根來說,公司定額是一人兩畝,我也下地撿過,隻要真正肯吃苦,別說兩畝,三畝四畝都沒問題。這些地都不是生地,都是種過幾茬的,根本就沒那麽多樹根。那麽公司的想法是什麽?就是花兩萬塊撿幹淨兩畝地,也就是一萬塊一畝。那我們可以這樣和工人說,你一個人撿一畝地就是一萬塊,我不管你今天上幾個小時的班,也不管你是不是在地裏睡大覺,你隻撿了半畝,我就給你五千,你要是撿了三畝四畝,哪怕撿了五畝,我就給你五萬!”
“其他的項目也是一樣,我們都根據公司的定額分析價格,每項工作都給他們一個價格。他們做多少事,我們就給他們多少錢。這樣一來,我們就連監督他們做事的工作都省了,隻需要檢查質量,既能提高效率,也避免了公司虧損,有利無害!”
頓了一下,趙雲泰捏著下巴說道:“現在就是,公司能不能接受這個提議。”
聽著聽著,黎振臉上的神情豐富多彩起來,顫抖著手點燃一支煙,鄭重的說道:“你這個主意很好,我明天一早就給公司打電話!”
“我相信公司會接受的。大公司,總有明事的人。”趙雲泰抽一口煙,繼續說道:“但這個事落實起來還需要費工夫,因為你得讓工人們往好的方麵想。有些態度消極的人,會認為你這是在變相扣他們工錢。我們要把那些積極的人煽動起來,讓他們想著多賺錢,一天賺兩天的錢。”
黎振有些憂鬱的說道:“雲泰,你來的時間不長,可能還不太了解他們。柬埔寨人的思維還比較木訥,而且真的很懶。比方說五點下班,你和他們說加兩小時班,給他們雙倍工資,他們都不會幹。這要是在國內,你幹不幹?我們國內的節假日,很多企業都是雙倍工資,三倍工資,加班的人大把大把,因為我們有賺錢的欲望。可在這裏,我就覺得他們賺錢的欲望不強。”
趙雲泰說道:“人都是可以改變的。我待在金邊的時候,也看見過許多有錢的柬埔寨人,說明任何一個民族或者群體裏,總有些出類拔萃的人。我們就是要抓住這些人,然後讓他們去帶動另一批人,隻要我們能抓到點子上,這事肯定能成。”
“行!雲泰,我相信你!如果明天公司同意了,這個方案就由你來做!”黎振對趙雲泰寄予厚望。
“好!”趙雲泰起身,說道:“不早了,先睡覺,明天再談。”
黎振滿意的點點頭。
這一夜,黎振不停的抽煙,到很晚才睡覺。他腦海裏一直在思索著趙雲泰的這個點子,思索可能性和開展性,越想越是興奮,期盼著第二天能快些到來。
……
……
果然如趙雲泰所料,當黎振把這個計劃上報公司後,公司下午就給了迴複,讓黎振嚐試著去做,囑咐既然決定做了就一定要做好,不給芮有德丟麵子。黎振興致勃勃的和趙雲泰商量了一夜,也提出了許多合理的建議。兩人的想法一結合,經過作業價格的製定,以及更加細密的修正,決定第二天就開始幹。
為了更好的和組長們溝通,趙雲泰沒有把工人集合起來召開大會,而是帶著溫蝶娜一個組一個組的去跑。計劃是好的,想法也是好的,但結果卻不盡人意。
前後和山姆,阿呀,後特三個組長做了溝通,他們要麽直接拒絕,要麽推推攘攘或婉拒或敷衍,覺得還是拿一天兩萬穩打穩的好,不願意嚐試改變。
“看來不行。他們一直都這樣做的,不願意改變。”連番的失利,溫蝶娜有些泄氣。
趙雲泰雖然也失落,但情緒上沒有受到多大影響。他和溫蝶娜站在田邊,望著扛著鋤頭提著飯盒水壺下工地的工人們,說道:“他們不是不願意改變,而是對我們的信任不夠。”
溫蝶娜皺著眉頭說道:“對啊,剛才就有人偷偷問我,說你們是不是不願意給他們一天兩萬的工資了。”
趙雲泰雙手負後,微仰頭,道:“他們害怕一天拿不到兩萬,他們不願去相信能拿到更多。但是溝通是需要過程的,這個工作,還需要我們去做。你不用有壓力,好好的把我說的話翻譯準確就行。不是還隻有三個組嗎?我們去下一個。”
“肯不在。”溫蝶娜搖頭,說道:“他上次來的時候遇到車禍,腰扭傷了,到現在還沒好。”
這個叫肯的組長,趙雲泰聽溫蝶娜經常提起,說他是個很好的老人,在工人中也很有威望,那個被趙雲泰視為朋友,叫那的柬埔寨工人,就是他的女婿。
聽說過很多次,但一直沒有見過,趙雲泰想了想,說道:“他在哪裏養傷?”
“就住在工棚裏的。”
“走,我們去看望老人家。”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
……
既然是看望,自然要買點東西,於是趙雲泰就在工棚的商店裏買了點香蕉和一種叫不出名字的水果,讓溫蝶娜提著走進肯的棚子。
雖說是組長,但肯的棚子和其他工人的也沒什麽兩樣,看來沒有搞什麽特殊化待遇。溫蝶娜和棚子裏的女婦人聊了兩句,那女婦人連忙衝趙雲泰笑,嘴裏“阿滾阿滾”的說著,又一邊進棚子大聲嚷嚷。
溫蝶娜迴過頭,小聲對趙雲泰說道:“她很開心。”
趙雲泰開玩笑似的說道:“那她真的很容易開心。”
溫蝶娜說道:“種植場裏的柬埔寨工人病了,從來沒有中國人買東西來看望的,泰哥你……是我見到的第一個。”
趙雲泰一愣,恍然大悟。
自己本是無心之舉,卻沒想到帶給人無限溫暖。
正恍惚間,那個女婦人攙扶著一個老人走了出來。這老人看上去很蒼老,而且瘦得驚人,但精氣神卻很好,他抬起頭,慈眉善目的打量著趙雲泰。
趙雲泰眉頭微微一皺,忽然覺得這叫肯的老人有些眼熟。
倒是肯眼尖,認出了趙雲泰,頓時大笑,嘴中一陣嚷嚷。
“他認識我嗎?”趙雲泰越看他越覺得熟悉,催促溫蝶娜一探究竟。
溫蝶娜仔細聽肯說著,嘴裏“嗯嗯”的答複,最後笑道:“泰哥,他說他發生車禍的那天,你就是在車上救人的那個中國人。”
“對了!”趙雲泰猛的擊掌,伸出指頭指著肯,也笑了起來,說道:“對對對,我想起來了,是你。”
趙雲泰想起肯那天不顧自己的去保護那個中國女孩的情景,連忙對溫蝶娜說道:“這是個好人。”
不由分說,趙雲泰向肯伸出手,熱情的說道:“叔史勒!我叫趙雲泰。”
於是下一刻,棚子裏一陣歡聲笑語。白天工人們都去上工了,隻有個別休息的在棚裏轉悠,工棚裏便很安靜。這些笑聲很清晰,很快樂,一群在枝頭上棲息地鳥兒也飛舞過來,在工棚裏穿梭,隨笑聲起舞,在天空下伴奏。
在溫蝶娜的翻譯下,趙雲泰和肯彼此增進了解,也活絡起來。肯看上去沒有七十,也逃不過六十五,但他的真實年紀其實隻有五十二歲。趙雲泰對他的經曆非常好奇,柬埔寨人本就比中國人顯老,但他也老的太厲害了。想想黎振是五十歲年紀,和他就差兩歲,但卻像是兩輩人。
私事聊完,趙雲泰自然把話題引到正事上來,既然和肯有了這些情感上的基礎,那麽結果肯定不至於太差。但趙雲泰要的不是肯在情麵上的答應,而是希望肯能理解這種多勞多得製度的好處,是自發的想要改變。
肯的表現卻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肯不是答應,而是完全讚同!
並且他還拿出了一個本子,指著上麵的名字和數字,告訴溫蝶娜和趙雲泰,他的腰其實已經好的差不多了,但一直還沒有去組織工作,就是在做這些事情。因為他也意識到,工人們再這樣混日子下去不行,對自己沒有任何好處。於是他想了辦法,製定賞罰製度,和趙雲泰的多勞多得有異曲同工之妙,正準備在自己的組內試行。
而趙雲泰在此時提出改製,正好和他一拍即合!
看著肯那蒼老臉上卻精光閃閃的眼睛,趙雲泰心裏痛快的大唿:“果然沒錯,到哪都有明事的人!”
“那麽我們能不能換種方式,不打考勤,抹掉工人們一天兩萬的固定思維,我們用國內多勞多得的方式給他們發錢。就拿撿樹根來說,公司定額是一人兩畝,我也下地撿過,隻要真正肯吃苦,別說兩畝,三畝四畝都沒問題。這些地都不是生地,都是種過幾茬的,根本就沒那麽多樹根。那麽公司的想法是什麽?就是花兩萬塊撿幹淨兩畝地,也就是一萬塊一畝。那我們可以這樣和工人說,你一個人撿一畝地就是一萬塊,我不管你今天上幾個小時的班,也不管你是不是在地裏睡大覺,你隻撿了半畝,我就給你五千,你要是撿了三畝四畝,哪怕撿了五畝,我就給你五萬!”
“其他的項目也是一樣,我們都根據公司的定額分析價格,每項工作都給他們一個價格。他們做多少事,我們就給他們多少錢。這樣一來,我們就連監督他們做事的工作都省了,隻需要檢查質量,既能提高效率,也避免了公司虧損,有利無害!”
頓了一下,趙雲泰捏著下巴說道:“現在就是,公司能不能接受這個提議。”
聽著聽著,黎振臉上的神情豐富多彩起來,顫抖著手點燃一支煙,鄭重的說道:“你這個主意很好,我明天一早就給公司打電話!”
“我相信公司會接受的。大公司,總有明事的人。”趙雲泰抽一口煙,繼續說道:“但這個事落實起來還需要費工夫,因為你得讓工人們往好的方麵想。有些態度消極的人,會認為你這是在變相扣他們工錢。我們要把那些積極的人煽動起來,讓他們想著多賺錢,一天賺兩天的錢。”
黎振有些憂鬱的說道:“雲泰,你來的時間不長,可能還不太了解他們。柬埔寨人的思維還比較木訥,而且真的很懶。比方說五點下班,你和他們說加兩小時班,給他們雙倍工資,他們都不會幹。這要是在國內,你幹不幹?我們國內的節假日,很多企業都是雙倍工資,三倍工資,加班的人大把大把,因為我們有賺錢的欲望。可在這裏,我就覺得他們賺錢的欲望不強。”
趙雲泰說道:“人都是可以改變的。我待在金邊的時候,也看見過許多有錢的柬埔寨人,說明任何一個民族或者群體裏,總有些出類拔萃的人。我們就是要抓住這些人,然後讓他們去帶動另一批人,隻要我們能抓到點子上,這事肯定能成。”
“行!雲泰,我相信你!如果明天公司同意了,這個方案就由你來做!”黎振對趙雲泰寄予厚望。
“好!”趙雲泰起身,說道:“不早了,先睡覺,明天再談。”
黎振滿意的點點頭。
這一夜,黎振不停的抽煙,到很晚才睡覺。他腦海裏一直在思索著趙雲泰的這個點子,思索可能性和開展性,越想越是興奮,期盼著第二天能快些到來。
……
……
果然如趙雲泰所料,當黎振把這個計劃上報公司後,公司下午就給了迴複,讓黎振嚐試著去做,囑咐既然決定做了就一定要做好,不給芮有德丟麵子。黎振興致勃勃的和趙雲泰商量了一夜,也提出了許多合理的建議。兩人的想法一結合,經過作業價格的製定,以及更加細密的修正,決定第二天就開始幹。
為了更好的和組長們溝通,趙雲泰沒有把工人集合起來召開大會,而是帶著溫蝶娜一個組一個組的去跑。計劃是好的,想法也是好的,但結果卻不盡人意。
前後和山姆,阿呀,後特三個組長做了溝通,他們要麽直接拒絕,要麽推推攘攘或婉拒或敷衍,覺得還是拿一天兩萬穩打穩的好,不願意嚐試改變。
“看來不行。他們一直都這樣做的,不願意改變。”連番的失利,溫蝶娜有些泄氣。
趙雲泰雖然也失落,但情緒上沒有受到多大影響。他和溫蝶娜站在田邊,望著扛著鋤頭提著飯盒水壺下工地的工人們,說道:“他們不是不願意改變,而是對我們的信任不夠。”
溫蝶娜皺著眉頭說道:“對啊,剛才就有人偷偷問我,說你們是不是不願意給他們一天兩萬的工資了。”
趙雲泰雙手負後,微仰頭,道:“他們害怕一天拿不到兩萬,他們不願去相信能拿到更多。但是溝通是需要過程的,這個工作,還需要我們去做。你不用有壓力,好好的把我說的話翻譯準確就行。不是還隻有三個組嗎?我們去下一個。”
“肯不在。”溫蝶娜搖頭,說道:“他上次來的時候遇到車禍,腰扭傷了,到現在還沒好。”
這個叫肯的組長,趙雲泰聽溫蝶娜經常提起,說他是個很好的老人,在工人中也很有威望,那個被趙雲泰視為朋友,叫那的柬埔寨工人,就是他的女婿。
聽說過很多次,但一直沒有見過,趙雲泰想了想,說道:“他在哪裏養傷?”
“就住在工棚裏的。”
“走,我們去看望老人家。”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
……
既然是看望,自然要買點東西,於是趙雲泰就在工棚的商店裏買了點香蕉和一種叫不出名字的水果,讓溫蝶娜提著走進肯的棚子。
雖說是組長,但肯的棚子和其他工人的也沒什麽兩樣,看來沒有搞什麽特殊化待遇。溫蝶娜和棚子裏的女婦人聊了兩句,那女婦人連忙衝趙雲泰笑,嘴裏“阿滾阿滾”的說著,又一邊進棚子大聲嚷嚷。
溫蝶娜迴過頭,小聲對趙雲泰說道:“她很開心。”
趙雲泰開玩笑似的說道:“那她真的很容易開心。”
溫蝶娜說道:“種植場裏的柬埔寨工人病了,從來沒有中國人買東西來看望的,泰哥你……是我見到的第一個。”
趙雲泰一愣,恍然大悟。
自己本是無心之舉,卻沒想到帶給人無限溫暖。
正恍惚間,那個女婦人攙扶著一個老人走了出來。這老人看上去很蒼老,而且瘦得驚人,但精氣神卻很好,他抬起頭,慈眉善目的打量著趙雲泰。
趙雲泰眉頭微微一皺,忽然覺得這叫肯的老人有些眼熟。
倒是肯眼尖,認出了趙雲泰,頓時大笑,嘴中一陣嚷嚷。
“他認識我嗎?”趙雲泰越看他越覺得熟悉,催促溫蝶娜一探究竟。
溫蝶娜仔細聽肯說著,嘴裏“嗯嗯”的答複,最後笑道:“泰哥,他說他發生車禍的那天,你就是在車上救人的那個中國人。”
“對了!”趙雲泰猛的擊掌,伸出指頭指著肯,也笑了起來,說道:“對對對,我想起來了,是你。”
趙雲泰想起肯那天不顧自己的去保護那個中國女孩的情景,連忙對溫蝶娜說道:“這是個好人。”
不由分說,趙雲泰向肯伸出手,熱情的說道:“叔史勒!我叫趙雲泰。”
於是下一刻,棚子裏一陣歡聲笑語。白天工人們都去上工了,隻有個別休息的在棚裏轉悠,工棚裏便很安靜。這些笑聲很清晰,很快樂,一群在枝頭上棲息地鳥兒也飛舞過來,在工棚裏穿梭,隨笑聲起舞,在天空下伴奏。
在溫蝶娜的翻譯下,趙雲泰和肯彼此增進了解,也活絡起來。肯看上去沒有七十,也逃不過六十五,但他的真實年紀其實隻有五十二歲。趙雲泰對他的經曆非常好奇,柬埔寨人本就比中國人顯老,但他也老的太厲害了。想想黎振是五十歲年紀,和他就差兩歲,但卻像是兩輩人。
私事聊完,趙雲泰自然把話題引到正事上來,既然和肯有了這些情感上的基礎,那麽結果肯定不至於太差。但趙雲泰要的不是肯在情麵上的答應,而是希望肯能理解這種多勞多得製度的好處,是自發的想要改變。
肯的表現卻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肯不是答應,而是完全讚同!
並且他還拿出了一個本子,指著上麵的名字和數字,告訴溫蝶娜和趙雲泰,他的腰其實已經好的差不多了,但一直還沒有去組織工作,就是在做這些事情。因為他也意識到,工人們再這樣混日子下去不行,對自己沒有任何好處。於是他想了辦法,製定賞罰製度,和趙雲泰的多勞多得有異曲同工之妙,正準備在自己的組內試行。
而趙雲泰在此時提出改製,正好和他一拍即合!
看著肯那蒼老臉上卻精光閃閃的眼睛,趙雲泰心裏痛快的大唿:“果然沒錯,到哪都有明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