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16


    太子要選妃,長安城內,諸世家勳貴都極為關注此事。


    但凡有適齡待嫁的女兒,無不想送女兒入東宮。


    新朝初立,朝中雖有前朝的舊臣,但也有不少新朝的新貴。舊臣和新貴之間,自然有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在。


    朝上朝下針鋒相對,更是私下拉幫結派搞對立。


    諸大夫心中也都知道,若自家娘子能入太子之眼,日後官途,想是一路順坦。


    徐盛恭如今受封徐國公,一心想著要往上爬的徐盛恭,見如今太子終於選妃,也起了心思。長女於幾年前給秦王做了孺人,沒能做到秦王妃的位置上去,他十分的不甘心。


    如今聖人要替太子選太子妃,徐國公便一心要送次女入東宮。


    他野心很大,當然是直指太子妃之位而去的。但若是競爭不過,二娘至少也要保一個良娣的位份。


    徐家二娘如今芳齡十四,生得楚楚動人,很有幾分姿色。


    雖不如其母那般貌美,但比起徐家大娘來,卻是漂亮多了。


    ———


    北伐大軍入京,綠裙少女以一身男兒裝扮混跡其中。她心中牢記姑母的話,眼睛不敢明目張膽的亂看,也坐了標準的軍姿,身子更是不敢隨意亂動,怕會影響軍人形象。


    太子代天子率百官迎候於明德門前,北伐諸位將官抵明德門後,皆落馬拜見太子。


    綠裙少女仍舊混在其中,悄悄於人群中窺探太子的姿色。心中不免會拿他和軍中別的年輕將官比,也會拿他和草原上她的手下敗將突厥王子比……


    太子清姿麗色,有威嚴,卻不失溫和,比她想象中的樣子要好許多。


    隻是……這張臉,她瞧著十分麵善,好似曾經在哪裏見過似的。但她仔細又認真的去想了好一會兒,卻也隻是有一個模糊的印象,始終想不起到底在哪兒見過他。


    拜見過太子後,諸將要重新上馬入城。少女因想事走了些神,還是被何玉姑小聲提點了後,她才警覺過來。隨著眾將一起謝恩,然後側身上馬。


    太子突然看過來時,少女卻是背過了身子去,正踩馬蹬上馬。


    太子一旁的李四郎齊王見兄長麵色忽然有異,覺得奇怪。順著他目光看去一眼,見兄長目光所落之處正是一個少年,他則問:“怎麽了?有何不妥之處嗎?”


    “沒什麽。”太子收迴目光,清淩淩蹙眉道,“隻是忽然覺得心中焦躁不安。”


    太子收迴目光望向齊王時,恰好少女縱身上了馬,露出了那張臉來。


    但太子齊王二人卻沒再繼續看過去。


    一眾人都上了馬後,太子齊王走在最前麵。齊王說:“定是這些日子長兄太過操勞了,等忙完這陣子,長兄定要好好休息些日子才是。”


    太子說:“想來是。”


    齊王目光略有閃爍,悄悄偷瞄太子臉色,似是躊躇了會兒才決定問出來的。


    “長兄這些年一直四處找如娘下落,如今……竟是還沒消息嗎?”說起來,這些年他心中也萬分愧疚,如娘比他還要小一歲,當年即便要有一個人陪著黃大夫去臨城請夏神醫來幽州,也不該是如娘,而該是他。


    隻是,當他得知此事時,如娘已經不在府上了。


    之後他焦灼了幾日,日日祈禱不要出什麽事,可天不遂人願,還是傳來了壞消息。


    如娘失去消息後,多年過去,仍舊尋不到半點蛛絲馬跡。


    他就不明白,便是死了,總得能找到屍首吧?


    當然,他堅信,堅信如娘肯定沒死,她肯定還好好活在這世間。


    “沒有。”太子語氣疲憊,喟歎一聲後,沒再說話。


    今日入城時天色已晚,北伐大軍諸將在禮部安排下,要在宮外先歇息一夜,次日一早再入太極宮麵聖。


    何玉姑雖駐守在北境多年,但近些年來,中原發生的一些事,何玉姑還是有所耳聞的。比如說她知道,當年間接害了她兄嫂的徐公夫婦,如今早已憑著新朝新貴的身份飛黃騰達,成了當朝國公和國公夫人。


    在清涼台入住後,何玉姑讓阿綠換了身女裝,然後說要帶她出門。


    “姑母要帶我去哪兒?”少女阿綠一臉懵。


    有些事,何玉姑一直沒跟侄女說。之前沒說,是因為人在關外,說這些也無用。


    而如今既已到了京城這個是非之地,有些事情,何玉姑覺得是有必要問個清楚的。


    比如說,侄女阿綠,她和徐公夫婦到底有無幹係。當年她記得很清楚,連夜逃難時,徐夫人和她嫂嫂一樣,都是身懷六甲之人。


    嫂嫂當時就死在了敵軍刀下,她死時腹中胎兒根本遠遠不足月,那個孩子是不可能生得下來的。而徐夫人和她嫂嫂乃是同胞姊妹,二人長得十分相像。若阿綠長得像她逝去的嫂嫂的話,是不是也就很像徐夫人?


    且按著年紀算,阿綠如今的年紀,也是和徐夫人當年肚子裏那個孩子的年紀是吻合的。


    何玉姑是行事幹脆之人,既她心中早有此想法,她一刻都等不及,她要去驗證。


    若阿綠當真是那對夫婦的女兒,她要問個明白,為何阿綠會流落至此?若不是當年機緣巧合下她撿到了阿綠,這孩子怕早就沒了。


    “阿綠,有些事,姑母再不想瞞著你了。”何玉姑神色嚴肅,“是有關你身世的。”


    阿綠愣了會兒神,然後遲疑著問:“我……不是何家的女兒,是姑母兄嫂之女嗎?”


    阿綠被何玉姑撿到帶去北境之地時,她當時是沒了記憶的。她不知道自己是誰,也不記得從前是生活在哪兒的了。


    正因此,何玉姑又見她長得有幾分像自己嫂嫂,故而便說她是自己親侄女。


    “阿綠,其實你是姑姑幾年前撿到的。當時姑姑見你長得與我那早逝的嫂嫂他些像,便就自私的說你是我們何家的姑娘。但其實,你不是。”何玉姑也很希望阿綠就是她嫂嫂的親生閨女,是他們何家的姑娘,可惜她不是。


    她想,她不能瞞阿綠一輩子,阿綠是有權利知道自己的身世的。


    至於知道後,她怎麽選擇,她都會尊重她,不會去幹預。


    聽姑姑這樣說,阿綠倒是有些急了。


    她去拉何玉姑的手,和她撒嬌:“可我就是姑母的侄女,是我阿爹阿娘的女兒。我做了這麽多年何家的女兒了,我不想再去做別人家的女兒。”


    這些年,何玉姑沒少在阿綠麵前提起她那早亡的兄嫂。每每提起,她都有說不盡的話。


    所以,阿綠雖從未見過何家夫婦,但她卻知道,她阿爹阿娘,是這世間最好的父母。


    何玉姑說:“阿綠,這幾年你漸漸長大,容貌上越發像我嫂嫂。但我知道,當年我嫂嫂死的時候,她肚子才四五個月大,是不可能生出孩子來的。我嫂嫂有個一母同胞的阿姊,她們姊妹二人容貌十分相像。當年一起逃難時,那位夫人也懷了身孕。若是那位夫人腹中孩兒順利生下來的話,便該就是你如今的年紀。”


    見姑母語態認真,阿綠知道,她想逃避是逃避不了的了。


    既然逃避不了,不如就坦然接受。


    反正,即便是她真不是何家女兒,那她姑母這麽深的感情,姑母也不會不要她的。


    親不親的,又有什麽重要呢?


    她有姑姑呢!


    故而阿綠心情又好了些,她笑著問:“那那位夫人是誰呢?”


    “如今的徐國公夫人徐夫人。”提起徐家夫婦時,何玉姑一臉的冷漠,連語氣都變了。


    “徐國公?”阿綠對此人略有耳聞。


    何玉姑說:“走吧,現在就隨姑姑一道去徐公府拜訪。”


    大戶人家,登門前都是要先遞拜帖的。如今何玉姑這樣堂而皇之登門,徐公夫婦俱是一驚。


    尤其是徐國公。


    他是怎麽都沒想到,北伐將官中,那位近日來傳得沸沸揚揚的巾幗女英雄,竟會突然登他徐盛恭的門?


    徐盛恭心中小九九繞了七七八八,而後忙對管家說:“快,快去請何將軍入府。”話音才落下,徐盛恭又改了主意,“還是本公親自去迎!”


    但在門口瞧見何玉姑那張臉時,徐盛恭卻是重重愣住。


    “是你?”他不敢相信。


    十五年前,何玉姑已是十三四歲的豆蔻少女,容貌已長成。如今,她不過是又高了些,臉部輪廓更成熟了些,也磨礪得更穩重了些……但那張臉,以及臉上無官,卻是沒怎麽變。


    徐盛恭記性好,故而一眼就認出了舊識來。


    說是舊識,也是姻親,但其實論起來,兩家也算有些過節。


    徐盛恭是萬萬沒想到,何家當年的那個黃毛小丫頭,如今竟成了大英雄。


    這可不是什麽好兆頭。


    徐盛恭思緒翻飛,何玉姑卻笑問:“怎麽,徐國公不請我們姑侄二人進去坐坐?”


    徐盛恭本來注意力隻在何玉姑身上,並沒去在意她一旁的綠裙少女。但聽何玉姑提起了“姑侄”二字後,徐盛恭這才轉眸朝一旁阿綠看去。


    這一看,當即就癡愣住了。


    他實在不敢相信,眼前這位少女,容貌上竟與他夫人那般相像。


    “這……這位是……是你侄女?”因受了不小的驚嚇,徐盛恭說話都有些不利索起來。


    但他不信這個少女是何家的女兒。


    何玉姑就隻一個兄長,且當年何氏夫婦逝去時,何夫人是一屍兩命的。何況,這少女長得像他夫人,也就是像何夫人,何夫人難道當年沒死?


    從徐盛恭的表情,何玉姑能看出來,他是真的不知道這世間還有一個阿綠存在。


    那麽,也就是說,阿綠真不是當年徐夫人的那個孩子?


    “記得當年,我兄嫂和令夫人一起逃難時,皆是懷了身子。我嫂嫂命喪黃泉,但令夫人是死裏逃生了的。我隻想問一句,那個孩子,如今何在?”


    “你是說二娘?”徐盛恭也懵了。


    何玉姑卻知道了答案:“這麽看來,要麽是有人鳩占鵲巢了。要麽,則是阿綠的確與你們徐家無任何幹係。”


    何玉姑還是想一探究竟,把真相盡早徹底給弄清楚。


    “近日天色已晚,怎麽,徐國公如今飛黃騰達,就不想請我們這些窮親戚進去坐坐?”何玉姑再次逼進。


    徐盛恭這會兒思緒轉得飛快,他腦中已經過了多種可能性。


    所以,對何玉姑的要求,他想也沒想就答應了。


    但一轉身迴府,徐盛恭立即吩咐下去,讓婢子好生伺候照顧何家姑侄後,他則匆匆道別,去了徐夫人院兒裏。


    見丈夫匆匆而來,麵上還似有驚慌之色,徐夫人忙問:“這是怎麽了?”


    徐盛恭卻一把握住徐夫人手,嚴肅問:“當年你生二娘時,孩子有沒有抱錯?你確定二娘就是我們的閨女嗎?”又問,“我記得,你當年說過二娘左腳腳底是有一塊朱紅色胎記的,但因為不小心打翻了燭台,燒了她腳心,故而如今她腳掌不見胎記隻有疤痕,是也不是?”


    徐夫人不知道發生了什麽,隻能丈夫說什麽她就答什麽。


    雖然是十幾年前的事了,但徐夫人這次生產十分艱難,故而每一處細節她都還印象深刻。


    “是……是這樣的,怎麽?”


    “壞了!”徐盛恭猛地一拍手,一臉是肅穆,他對徐夫人說,“看來二娘並非我們的女兒,當年是有人惡意調包了兩個孩子。”


    “國公在胡言什麽?”徐夫人不信,“這怎麽可能?這不可能的!二娘我養了十四年,我還不了解她是不是我女兒?她一定是,沒錯的。”


    “我也希望她是!”徐盛恭隻覺得自己好好的一盤棋被人打亂,他急躁說,“那何玉姑,定是來者不善。她如今抓到了我們徐家把柄,定會逼著我們認迴那個丫頭!若到時候,鬧得滿長安都知道我們徐家養了多年的女兒不是親生的,二娘又如何能嫁太子?”


    又當機立斷,做了決策:“不行!夫人,日後不論何玉姑如何鬧,你我皆要咬死了不承認。我們的女兒,就是二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獨占春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荷風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荷風送並收藏獨占春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