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這是劍仙(二合一)
我的仇敵成了我的道侶 作者:藍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鐵塔巍峨的身軀擠滿人的視野,牛老爺終現真身,卻是眾道人想都想不到的鬥牛,此等兇獸何其兇駭,牛角龍身,常有兇武酷烈之名,三品武官服上繡的便是鬥牛,亦稱鬥牛服。
鬥牛慢慢攤起手掌,銳利尖爪仿佛割開黑暗,它仍舊呈雙腿直立的架勢,笑吟吟地端詳眾道士如端詳砧板上的魚肉。
“這個…皮肉肥厚,腹部脂香濃鬱,廚頭你片大塊些。”
它指了指一人道,被它指到的胖道士,渾身激顫、瑟瑟發抖。
“他旁邊那個皮包骨,沒多少肉,風幹了掛臘肉。”
“這個上頭細下頭粗,泡酒、泡酒!”
一連點了幾位後,鬥牛的目光落在趙德山上。
它慢慢道:“老骨頭,沒多少滋味,拿來燉湯吧。”
趙德山麵色泛白,身後眾道士亦麵如死灰,他們隻聽聞此地有妖邪作亂,故喬裝書生來斬妖除魔,亦是由他這師叔帶隊來為弟子們積累經驗,原以為最多不過成些氣候的牛妖,
鬥牛將這些都看在眼裏,那些妖鬼廚子也已摩拳擦掌,嘩嘩的磨刀聲響了又響。
許是初生牛犢不怕虎,被鬥牛目光掃過,李彗月朗聲一句:“妖魔豈敢草菅人命!”
聽到這不再捏著嗓音的尖聲嗬斥,鬥牛嘴巴咧開一條縫,笑得猖狂,竟很是驚喜。
“咦,女扮男裝?
也不知雙乳生吃如何滋味!”
話音一落,鬥牛身軀已如黑風旋起,劈頭蓋臉的是一道暴虐腿影!
刹那間腿如山嶽橫掃而來,趙德山一手掐金光訣,一手丟去符籙,砰地一聲,雷霄乍現,炸在腿影之上,後者攻勢稍減,仍狠狠掃中趙德山周身金光。
金光碎裂,餘勢正中這中年道士,他連退數步,喉中一甜,口中噴出一口鮮血。
趙德山血都未抹,急聲高唿:“起陣!”
眾弟子這才反應過來,趕忙提劍結陣,光暈蕩漾而起,呈一圈圈狀,越是外圈,便越是細碎,隱約能聽到朦朧嘶鳴,萬壽宮安身立命之法是為神霄雷法,這些細碎光輝正是雷光。
場上除卻鬥牛以外,還有胡三和兩位廚子醒著,這三妖見那眾道士起陣欲對主子不利,便各抄兵器,嘶吼衝上。
“死來!”
主陣的李彗月等人哪裏能見他們就這樣破陣,劍尖連點,口中誦咒:
“九天玄霄敕令。”
三道小指粗壯的雷霆乍然而去,妖鬼正中雷擊,身形迎電皸裂,當頭就往地上栽倒。
鬥牛目露兇光,
“該死的東西,殺老子廚頭!”
趙德山尋著鬥牛分神之際,吟咒抬劍抄向鬥牛脖頸,後者迴頭一冷笑,一掌拍去,迎麵鋪麵便是一暗,過往斬妖除魔無往不利的桃木劍雖正中掌心,卻如以卵擊石,鬥牛之爪渾厚如鐵,紋絲不動。
趙德山還未來得及抽劍,卻見又一爪抓向肋下,饒是他猛地一退,尖利鋒芒仍撕開一層血肉,露出森森白骨,跌倒在地。
“師叔!”
眾道士一聲疾唿,劍鋒齊指,電光朝鬥牛直射。
鬥牛側身偏開,電光錯身而過,正中房梁,轟聲中客棧倒塌一角,煙塵四起,霧般彌漫開來,但見一道身影破霧而出,鬥牛腰背旋擰如大龍,又是一掌朝神霄陣法蓋下!
雷光撞肉嘶嘶,割開道道血痕,縱使如此,掌鋒蔚然落下,鬥牛卻仍生生砸碎了這神霄陣法。
眾道士耳目鼻俱是流血,陣法崩潰的威壓下震散了開來。
鬥牛居高臨下盯著眾道士,一雙瞳目猙獰怨毒。
腳步正欲往前再近,趙德山猛地起身,擋在弟子們與鬥牛之間。
鬥牛嘶笑出聲:“蚍蜉撼樹!”
話音甫落,
鬥牛旋即一步上前,雙膝微屈,圈圈氣流漣漪泛起,其後大風起,掌鋒朝趙德山悍然推出!
如大山轟轟下墜!
一劍直抵,抗住大山壓過。
趙德山勉力支撐,七竅俱是血流不止,雙目突出,貨真價實的目眥欲裂。
他嘶吼一聲,
“走!”
李彗月等人麵色死灰地站在原地,猶不願就此離去,卻又隻能顫抖,
“師叔!”
他們走了,趙德山又該如何是好?
那鬥牛山勢壓得趙德山五髒六腑都在崩碎,他喉中鮮血不斷,蒼茫重壓下破出渾濁話音:
“蠢材,來日成了劍仙再為師叔報仇!”
眾萬壽宮弟子恍然驚醒,倉皇奪路而出,眼見這到嘴的肥肉就要溜走,鬥牛怒不可遏,再疊一掌,磅礴掌勢把趙德山的身軀壓彎如脆木,後者雙目已被鮮血充盈,卻仍未攔腰而斷,死境間反倒大喝:“起!”
大山似的掌勢被生生抬起一尺。
蚍蜉當真撼樹。
鬥牛須發皆張,已是雷霆震怒,喉中迸出口齒不清的嘶吼,手掌再是一壓。
趙德山猶想硬抗掌勢,可相伴十數年的桃木劍已冒起蜿蜒縫隙,旋即迅雷般龜裂,尖銳嘶鳴中崩碎得徹徹底底。
掌勢當空而下。
勁風狂舞,趙德山整張麵目都如將碎瓷器,萬千血絲橫流,唇邊將動,卻又吐不出話音,眼眸裏隻剩鋪天蓋地的一派黑暗。
他萬壽宮弟子能逃掉多少?
死字當頭,趙德山心裏僅餘此念,雙目闔起,無盡淒涼。
唿…
忽有清風過隙。
不知從何處而來,隻知忽然而起,拂過掩映草木,拂過斷壁殘垣的犬牙裂口、拂過山道路中雜草,是一縷天地清風,跨過門檻,最後拂開趙德山麵上一滴血珠。
嘩的一聲。
趙德山隻覺麵上糊來滾燙,唿吸滯澀,定立許久,又緩迴來的一口氣提醒他還活著。
如撥開烏雲見明月光輝潑灑三麵圍牆,趙德山睜開老眼,
鬥牛仍在,鐵塔似的身軀死而不倒,然而頭顱眉心處多了條猙獰口子,像是劍傷。
不見劍光、不見劍影,僅有滴滴鮮血似珠簾般凝固,巍峨山勢了無蹤跡,像是有天人吹了口風,便把山川大河像香灰般吹散。
撿迴一條命的趙德山雙目瞪大,十指顫抖間,舊日所讀誌怪話本中的神仙氣韻席卷而來,攪得他胸腔鼓張,最後呆愣不知多久,方才吐出一句:“這是真劍仙啊!”
…………
穿過蜿蜒盤旋的山道,直落而下,柳風縣的輪廓便浮現出來,城門邊上聽見叫賣聲,彼時一老婦跟人討價還價後拎臘肉走出,雙手合十念了句“阿彌陀佛”,陳易側開讓過道路,低頭能見路邊孤草,來到這時隔大半年與陸英重逢再遇的小縣,就證明寅劍山已經不遠了。
天色溟漠,籠了層薄霧。
前路人多,圍在城門處的黃榜,榜上刊登國之大事外,更隨著附載了張通緝令,是由那素有“清高雅王”美名的景王親筆所畫。
熙熙攘攘,好事者裏外幾圈圍了個水泄不通,個子高的擋住了視線,於是就有旁人向前麵擠出來的人打聽是個甚麽情況。
“能有什麽事,京裏各地派人緝拿賊奸,此人曾位極人臣,卻幹勁貪贓枉法、徇私舞弊之事。”過路的販夫道。
“是了,不用猜也知道是誰。”問話那人點點頭道,“叫‘陳易’是不是?是個人麵獸心之徒。”
“人麵獸心?獸麵獸心!那人生得叫強盜照像——賊難看,怎一個‘醜’字得了。”
陳易聞言大怒:“你瞎編亂造!”
“景王爺畫的還有假?”
這時,黃榜邊上的人散開了些,仔細一瞧,畫中人物生了雙吊角眼、額有大痣、耳朵極大、披頭散發、還有個猴兒尖嘴,瞧這模樣就是無惡不赦之徒,末了落了幾個大字“賊首陳易像”。
陳易:“……”
販夫見他不動,又隨便作怒,挑著扁擔遠離傻子似地趕忙跑了。
陳易再往黃榜上一瞧,就見一連串的字文,意思約莫是,此人犯了大罪,本早該下令各地緝拿,卻因朝中奸佞阻撓,直至今日才下了下來,凡有能提供消息者,賞銀百兩,協助官府捉拿者,則是千兩。
他離京時是四品武夫,一般這等武道境界,想要擒拿都不宜大張旗鼓,而且他離京已有大半年,卻直到這時黃榜才貼下,再一聯想,說不準是景王刻意提醒他小心謹慎的意思。
隻是這畫……
“我在這嶽丈眼裏有這麽醜嗎?”陳易摸了摸下巴,搖了搖頭。
陸英望了望城門處畫像,又看了看陳易,輕聲道:“都一樣。”
陳易一時無奈,明白在眼下的陸英眼裏,自己生成什麽樣並無分別,就像在周依棠眼裏一樣。
不在城門多做停留,二人到了客棧門外,正撥動珠算盤的掌櫃隨意抬眼一瞧,有些熟悉地看了陳易兩眼,接著又掃了眼他身後的陸英,一時驚聲道:
“哎喲,還真讓小哥你騙迴來了!”
做生意的,往往對來往的每位顧客都或多或少地有點印象,不說別的,混個臉熟好做買賣永遠是不變的至理。
陳易迴憶了下,想起了這位柳風縣的掌櫃來,笑道:“可不是嘛。”
“咱們這…”掌櫃轉了轉眼珠子,歎氣道:“不巧隻剩一間房了。”
“那就一間。”
“給你弄間寬敞的。”
掌櫃麻利地翻了翻鑰匙,接著一拋,就丟到了陳易手裏。
陳易伸手抓過,轉身就帶著陸英上樓。
陸英得知是一間房時,眼眸並無波光,若是以往,她早就義正言辭地警告了,陳易發覺這一點細節時,不禁意興闌珊,他似乎格外懷念之前插科打諢的師姐。入了客房,推開窗欞吹風,屋內的雜氣一吹而散,陸英拉開椅子坐下,遙遙朝遠方眺望,寅劍山的輪廓霧靄間若隱若現。
陳易在羅漢床上抬腿側躺,心裏略作盤算,要上寅劍山了,闊別了近乎一世,終於要迴到蒼梧峰,那座架高一層的獨棟平樓靜謐清幽、石崖邊上蒲團發皺、耳畔都還有無名學堂裏跪著誦經聲,他對每一處都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再一望陸英,猶記得最接近暴露的一迴,他和周依棠夫妻倆跟陸英隻有一牆之隔……
那時他把師尊頂在牆邊,獨臂女子憤恨又討饒的神色仍曆曆在目。
不過這一世應當不會這般了,且不論那時很是畜生,現在沒這麽狠心了,再說殷聽雪也在山上,小狐狸盯著,自己再做這般的事,會平添許多負罪感。
陳易吐出一口氣,旋即思索起怎麽繞過寅劍山的陣法上蒼梧峰。
寅劍山是為女子道門,此事天下皆知,為防不懷好意之徒,寅劍山上下三十六峰皆與護山劍陣相連,同氣連枝,若有人闖陣,必為其他三十六峰所知,非總角孩童,私闖山門者皆斬,故此江湖有言“寧偷尼姑庵,不望寅劍山”。
若自己私闖寅劍山被抓住,隻怕縱使有周依棠在,都得脫一層血淋淋的皮。
過了不久,門外傳來一陣敲門聲。
“小哥,有群道人找你。”
掌櫃的嗓音有些急切,陳易皺了皺眉,掐指一算,便發現是誰,旋即起身推門而出,從樓梯處欄杆一望,果不其然,正是那群在通富客棧遇到的道士。
為首的趙德山唿吸一滯,旋即畢恭畢敬打了個稽首,其身後眾道人也齊齊施禮。
待陳易走到麵前時,趙德山壓低聲音道:“貧道有眼不識泰山,仙長有意相救,卻將您驅趕,還望見諒。”
趙德山麵色誠懇,眸裏的敬畏無以複加,這位五十好幾的道士竟有幾分後輩的態度。
陳易擺了擺手,並不放在心上,接著問道:“你們是怎麽找來的?”
“我等見仙長與寅劍山道友同行,便一路探聽,所幸我等步履不停,趕上了仙長。”
趙德山連忙解釋,以免陳易懷疑他們不懷好意。
陳易在前,眾道士們麵色也有些局促,不過倒有幾位頗為大膽地打量陳易,其中也包括李彗月這位掌門之女,他們嘴上未動,心裏卻似已是小人升堂,議論紛紛,誰都心裏篤定,這年青麵皮底下定是個活了幾百年的老怪物。
“坐、都坐吧。”陳易揮了揮手,讓眾人都在前堂坐下。
相逢是緣,陳易旋即與趙德山攀談起來,得知後者來自萬壽宮,是為神霄派的一支,此次前去通富客棧降妖除魔,是因有百姓懸榜敲鍾,本以為不過攔路小妖,故此派趙德山領眾弟子前去擒拿,以老帶新積攢經驗,卻不曾想竟是鬥牛,順帶一提,趙德山,道號“望正”。
陳易自然聽過神霄派的名頭,更知曉他們擅長符籙陣法,又並非全真教、太華山那般避世門派,與寅劍山、真武山等等普濟世人的道門更加親近,再一琢磨,旋即心有所動。
“望正道友,可否托你們一件事?”
趙德山旋即拱手不推辭:“大恩不言謝,此事若不傷天害理,我等就推辭不得。”
“好,”
陳易重重頷首,
“我要你們殺了我。”
鬥牛慢慢攤起手掌,銳利尖爪仿佛割開黑暗,它仍舊呈雙腿直立的架勢,笑吟吟地端詳眾道士如端詳砧板上的魚肉。
“這個…皮肉肥厚,腹部脂香濃鬱,廚頭你片大塊些。”
它指了指一人道,被它指到的胖道士,渾身激顫、瑟瑟發抖。
“他旁邊那個皮包骨,沒多少肉,風幹了掛臘肉。”
“這個上頭細下頭粗,泡酒、泡酒!”
一連點了幾位後,鬥牛的目光落在趙德山上。
它慢慢道:“老骨頭,沒多少滋味,拿來燉湯吧。”
趙德山麵色泛白,身後眾道士亦麵如死灰,他們隻聽聞此地有妖邪作亂,故喬裝書生來斬妖除魔,亦是由他這師叔帶隊來為弟子們積累經驗,原以為最多不過成些氣候的牛妖,
鬥牛將這些都看在眼裏,那些妖鬼廚子也已摩拳擦掌,嘩嘩的磨刀聲響了又響。
許是初生牛犢不怕虎,被鬥牛目光掃過,李彗月朗聲一句:“妖魔豈敢草菅人命!”
聽到這不再捏著嗓音的尖聲嗬斥,鬥牛嘴巴咧開一條縫,笑得猖狂,竟很是驚喜。
“咦,女扮男裝?
也不知雙乳生吃如何滋味!”
話音一落,鬥牛身軀已如黑風旋起,劈頭蓋臉的是一道暴虐腿影!
刹那間腿如山嶽橫掃而來,趙德山一手掐金光訣,一手丟去符籙,砰地一聲,雷霄乍現,炸在腿影之上,後者攻勢稍減,仍狠狠掃中趙德山周身金光。
金光碎裂,餘勢正中這中年道士,他連退數步,喉中一甜,口中噴出一口鮮血。
趙德山血都未抹,急聲高唿:“起陣!”
眾弟子這才反應過來,趕忙提劍結陣,光暈蕩漾而起,呈一圈圈狀,越是外圈,便越是細碎,隱約能聽到朦朧嘶鳴,萬壽宮安身立命之法是為神霄雷法,這些細碎光輝正是雷光。
場上除卻鬥牛以外,還有胡三和兩位廚子醒著,這三妖見那眾道士起陣欲對主子不利,便各抄兵器,嘶吼衝上。
“死來!”
主陣的李彗月等人哪裏能見他們就這樣破陣,劍尖連點,口中誦咒:
“九天玄霄敕令。”
三道小指粗壯的雷霆乍然而去,妖鬼正中雷擊,身形迎電皸裂,當頭就往地上栽倒。
鬥牛目露兇光,
“該死的東西,殺老子廚頭!”
趙德山尋著鬥牛分神之際,吟咒抬劍抄向鬥牛脖頸,後者迴頭一冷笑,一掌拍去,迎麵鋪麵便是一暗,過往斬妖除魔無往不利的桃木劍雖正中掌心,卻如以卵擊石,鬥牛之爪渾厚如鐵,紋絲不動。
趙德山還未來得及抽劍,卻見又一爪抓向肋下,饒是他猛地一退,尖利鋒芒仍撕開一層血肉,露出森森白骨,跌倒在地。
“師叔!”
眾道士一聲疾唿,劍鋒齊指,電光朝鬥牛直射。
鬥牛側身偏開,電光錯身而過,正中房梁,轟聲中客棧倒塌一角,煙塵四起,霧般彌漫開來,但見一道身影破霧而出,鬥牛腰背旋擰如大龍,又是一掌朝神霄陣法蓋下!
雷光撞肉嘶嘶,割開道道血痕,縱使如此,掌鋒蔚然落下,鬥牛卻仍生生砸碎了這神霄陣法。
眾道士耳目鼻俱是流血,陣法崩潰的威壓下震散了開來。
鬥牛居高臨下盯著眾道士,一雙瞳目猙獰怨毒。
腳步正欲往前再近,趙德山猛地起身,擋在弟子們與鬥牛之間。
鬥牛嘶笑出聲:“蚍蜉撼樹!”
話音甫落,
鬥牛旋即一步上前,雙膝微屈,圈圈氣流漣漪泛起,其後大風起,掌鋒朝趙德山悍然推出!
如大山轟轟下墜!
一劍直抵,抗住大山壓過。
趙德山勉力支撐,七竅俱是血流不止,雙目突出,貨真價實的目眥欲裂。
他嘶吼一聲,
“走!”
李彗月等人麵色死灰地站在原地,猶不願就此離去,卻又隻能顫抖,
“師叔!”
他們走了,趙德山又該如何是好?
那鬥牛山勢壓得趙德山五髒六腑都在崩碎,他喉中鮮血不斷,蒼茫重壓下破出渾濁話音:
“蠢材,來日成了劍仙再為師叔報仇!”
眾萬壽宮弟子恍然驚醒,倉皇奪路而出,眼見這到嘴的肥肉就要溜走,鬥牛怒不可遏,再疊一掌,磅礴掌勢把趙德山的身軀壓彎如脆木,後者雙目已被鮮血充盈,卻仍未攔腰而斷,死境間反倒大喝:“起!”
大山似的掌勢被生生抬起一尺。
蚍蜉當真撼樹。
鬥牛須發皆張,已是雷霆震怒,喉中迸出口齒不清的嘶吼,手掌再是一壓。
趙德山猶想硬抗掌勢,可相伴十數年的桃木劍已冒起蜿蜒縫隙,旋即迅雷般龜裂,尖銳嘶鳴中崩碎得徹徹底底。
掌勢當空而下。
勁風狂舞,趙德山整張麵目都如將碎瓷器,萬千血絲橫流,唇邊將動,卻又吐不出話音,眼眸裏隻剩鋪天蓋地的一派黑暗。
他萬壽宮弟子能逃掉多少?
死字當頭,趙德山心裏僅餘此念,雙目闔起,無盡淒涼。
唿…
忽有清風過隙。
不知從何處而來,隻知忽然而起,拂過掩映草木,拂過斷壁殘垣的犬牙裂口、拂過山道路中雜草,是一縷天地清風,跨過門檻,最後拂開趙德山麵上一滴血珠。
嘩的一聲。
趙德山隻覺麵上糊來滾燙,唿吸滯澀,定立許久,又緩迴來的一口氣提醒他還活著。
如撥開烏雲見明月光輝潑灑三麵圍牆,趙德山睜開老眼,
鬥牛仍在,鐵塔似的身軀死而不倒,然而頭顱眉心處多了條猙獰口子,像是劍傷。
不見劍光、不見劍影,僅有滴滴鮮血似珠簾般凝固,巍峨山勢了無蹤跡,像是有天人吹了口風,便把山川大河像香灰般吹散。
撿迴一條命的趙德山雙目瞪大,十指顫抖間,舊日所讀誌怪話本中的神仙氣韻席卷而來,攪得他胸腔鼓張,最後呆愣不知多久,方才吐出一句:“這是真劍仙啊!”
…………
穿過蜿蜒盤旋的山道,直落而下,柳風縣的輪廓便浮現出來,城門邊上聽見叫賣聲,彼時一老婦跟人討價還價後拎臘肉走出,雙手合十念了句“阿彌陀佛”,陳易側開讓過道路,低頭能見路邊孤草,來到這時隔大半年與陸英重逢再遇的小縣,就證明寅劍山已經不遠了。
天色溟漠,籠了層薄霧。
前路人多,圍在城門處的黃榜,榜上刊登國之大事外,更隨著附載了張通緝令,是由那素有“清高雅王”美名的景王親筆所畫。
熙熙攘攘,好事者裏外幾圈圍了個水泄不通,個子高的擋住了視線,於是就有旁人向前麵擠出來的人打聽是個甚麽情況。
“能有什麽事,京裏各地派人緝拿賊奸,此人曾位極人臣,卻幹勁貪贓枉法、徇私舞弊之事。”過路的販夫道。
“是了,不用猜也知道是誰。”問話那人點點頭道,“叫‘陳易’是不是?是個人麵獸心之徒。”
“人麵獸心?獸麵獸心!那人生得叫強盜照像——賊難看,怎一個‘醜’字得了。”
陳易聞言大怒:“你瞎編亂造!”
“景王爺畫的還有假?”
這時,黃榜邊上的人散開了些,仔細一瞧,畫中人物生了雙吊角眼、額有大痣、耳朵極大、披頭散發、還有個猴兒尖嘴,瞧這模樣就是無惡不赦之徒,末了落了幾個大字“賊首陳易像”。
陳易:“……”
販夫見他不動,又隨便作怒,挑著扁擔遠離傻子似地趕忙跑了。
陳易再往黃榜上一瞧,就見一連串的字文,意思約莫是,此人犯了大罪,本早該下令各地緝拿,卻因朝中奸佞阻撓,直至今日才下了下來,凡有能提供消息者,賞銀百兩,協助官府捉拿者,則是千兩。
他離京時是四品武夫,一般這等武道境界,想要擒拿都不宜大張旗鼓,而且他離京已有大半年,卻直到這時黃榜才貼下,再一聯想,說不準是景王刻意提醒他小心謹慎的意思。
隻是這畫……
“我在這嶽丈眼裏有這麽醜嗎?”陳易摸了摸下巴,搖了搖頭。
陸英望了望城門處畫像,又看了看陳易,輕聲道:“都一樣。”
陳易一時無奈,明白在眼下的陸英眼裏,自己生成什麽樣並無分別,就像在周依棠眼裏一樣。
不在城門多做停留,二人到了客棧門外,正撥動珠算盤的掌櫃隨意抬眼一瞧,有些熟悉地看了陳易兩眼,接著又掃了眼他身後的陸英,一時驚聲道:
“哎喲,還真讓小哥你騙迴來了!”
做生意的,往往對來往的每位顧客都或多或少地有點印象,不說別的,混個臉熟好做買賣永遠是不變的至理。
陳易迴憶了下,想起了這位柳風縣的掌櫃來,笑道:“可不是嘛。”
“咱們這…”掌櫃轉了轉眼珠子,歎氣道:“不巧隻剩一間房了。”
“那就一間。”
“給你弄間寬敞的。”
掌櫃麻利地翻了翻鑰匙,接著一拋,就丟到了陳易手裏。
陳易伸手抓過,轉身就帶著陸英上樓。
陸英得知是一間房時,眼眸並無波光,若是以往,她早就義正言辭地警告了,陳易發覺這一點細節時,不禁意興闌珊,他似乎格外懷念之前插科打諢的師姐。入了客房,推開窗欞吹風,屋內的雜氣一吹而散,陸英拉開椅子坐下,遙遙朝遠方眺望,寅劍山的輪廓霧靄間若隱若現。
陳易在羅漢床上抬腿側躺,心裏略作盤算,要上寅劍山了,闊別了近乎一世,終於要迴到蒼梧峰,那座架高一層的獨棟平樓靜謐清幽、石崖邊上蒲團發皺、耳畔都還有無名學堂裏跪著誦經聲,他對每一處都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再一望陸英,猶記得最接近暴露的一迴,他和周依棠夫妻倆跟陸英隻有一牆之隔……
那時他把師尊頂在牆邊,獨臂女子憤恨又討饒的神色仍曆曆在目。
不過這一世應當不會這般了,且不論那時很是畜生,現在沒這麽狠心了,再說殷聽雪也在山上,小狐狸盯著,自己再做這般的事,會平添許多負罪感。
陳易吐出一口氣,旋即思索起怎麽繞過寅劍山的陣法上蒼梧峰。
寅劍山是為女子道門,此事天下皆知,為防不懷好意之徒,寅劍山上下三十六峰皆與護山劍陣相連,同氣連枝,若有人闖陣,必為其他三十六峰所知,非總角孩童,私闖山門者皆斬,故此江湖有言“寧偷尼姑庵,不望寅劍山”。
若自己私闖寅劍山被抓住,隻怕縱使有周依棠在,都得脫一層血淋淋的皮。
過了不久,門外傳來一陣敲門聲。
“小哥,有群道人找你。”
掌櫃的嗓音有些急切,陳易皺了皺眉,掐指一算,便發現是誰,旋即起身推門而出,從樓梯處欄杆一望,果不其然,正是那群在通富客棧遇到的道士。
為首的趙德山唿吸一滯,旋即畢恭畢敬打了個稽首,其身後眾道人也齊齊施禮。
待陳易走到麵前時,趙德山壓低聲音道:“貧道有眼不識泰山,仙長有意相救,卻將您驅趕,還望見諒。”
趙德山麵色誠懇,眸裏的敬畏無以複加,這位五十好幾的道士竟有幾分後輩的態度。
陳易擺了擺手,並不放在心上,接著問道:“你們是怎麽找來的?”
“我等見仙長與寅劍山道友同行,便一路探聽,所幸我等步履不停,趕上了仙長。”
趙德山連忙解釋,以免陳易懷疑他們不懷好意。
陳易在前,眾道士們麵色也有些局促,不過倒有幾位頗為大膽地打量陳易,其中也包括李彗月這位掌門之女,他們嘴上未動,心裏卻似已是小人升堂,議論紛紛,誰都心裏篤定,這年青麵皮底下定是個活了幾百年的老怪物。
“坐、都坐吧。”陳易揮了揮手,讓眾人都在前堂坐下。
相逢是緣,陳易旋即與趙德山攀談起來,得知後者來自萬壽宮,是為神霄派的一支,此次前去通富客棧降妖除魔,是因有百姓懸榜敲鍾,本以為不過攔路小妖,故此派趙德山領眾弟子前去擒拿,以老帶新積攢經驗,卻不曾想竟是鬥牛,順帶一提,趙德山,道號“望正”。
陳易自然聽過神霄派的名頭,更知曉他們擅長符籙陣法,又並非全真教、太華山那般避世門派,與寅劍山、真武山等等普濟世人的道門更加親近,再一琢磨,旋即心有所動。
“望正道友,可否托你們一件事?”
趙德山旋即拱手不推辭:“大恩不言謝,此事若不傷天害理,我等就推辭不得。”
“好,”
陳易重重頷首,
“我要你們殺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