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我非我(二合一)
我的仇敵成了我的道侶 作者:藍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道人不知是悲是喜,隻見他頻頻搖頭,麵上帶笑。
原以為自己道行不夠,難得飛升,要到下一世方才能得道成仙,然而又見滿地落羽,才知道“自己”原來早已羽化飛升。
羽化而登仙,此後與天地同壽,永享凡人所不能言述的長生妙景。
隻是這個“自己”,與眼下的自己,又有何幹?
悲也,喜也?
歎也…
灰衣道人笑罷後,幾聲歎息,迴過身來朝三人道:
“原來小道也是魔障之一,叨擾幾位了。”
陸英迴過神來,看了看那蒲團上的落羽,又看了看灰衣道人,心湖波瀾微起。
她總覺自己的道心被什麽輕敲了下,又說不出來那份滋味。
人求長生,到底是求什麽,隻為長生而已麽?
若為長生而已,這道人合該喜不自勝,但事實卻是即悲又喜。
陸英想不明白,這一幕在她心裏落下一點痕跡,像是酒曲,壓在底下慢慢醞釀。
閔寧和殷惟郢也有感觸,卻不如陸英那麽感同身受,閔寧本就不求長生,此刻更多是唏噓,殷惟郢道心從來百折不撓,眼下隻道若是自己,絕不會有此境遇。
她們都不迷茫。
閔寧開口道:“那這鬼霧……”
灰衣道人環視了一圈這坐化之地,輕聲道:
“想來幾位應聽過斬三屍成仙之法,人身內有三屍,斬了後本該消弭世間,隻是洗劍池內劍意橫生,更有靈性,這等劍意滋養下,讓小道這三屍生了靈智。
三屍本就是魔障滋生之處,想來小道也曾托付過別人滅魔障,但卻不知是自己將魔障滋養,故此魔障滅了生、生了滅。
至於這鬼霧,小道自行了斷,消弭於天地間便是了。”
閔寧點了點頭,這倒省了她麻煩。
如果這灰衣道人不肯自行了斷,那就隻能她來搭一把手了。
灰衣道人環視一圈坐化洞窟,這裏也算他的洞府,其間並無他物,不過一蒲團、一蓑衣、幾麵八卦鏡、還有掉毛的拂塵。
桃木劍發了黴。
灰衣道人道:“寒舍鄙陋,並無奉客之物,那便不久留了。”
說罷,他拾起蒲團邊的令牌,托袖送了過去。
閔寧接到手裏,隨後抱拳。
“幾位此路往山巔而去,切記小心,一路怕是少不了化魔之物,而且……”
灰衣道人頓了頓後道:
“多為道人所化,道人成了鬼,就少了不了笑裏藏刀、暗箭傷人。”
閔寧應了下來道:
“謝過道長。”
灰衣道人攏起一點微笑道:
“幾位先行上山吧,小道還想在這待片刻。”
彼此相互坦誠,閔寧等人也是點頭後便轉過身。
陸英心裏久久不能安寧,走過十來步後就迴頭望了下,但見那道人雙手合十,似做祈福樣。
她其實想問問他是如何作想,但又問不得,人已漸漸隱沒霧裏。
陸英把頭又迴了過去,再不去看。
灰衣道人目送三人遠去,迴過頭,再看了眼這坐化的洞府。
他垂下頭,凝望滿地落羽。
“我輩道士,常聽一句‘朝聞道,夕可死’
……隻是我又要怎麽算?”
灰衣道人輕輕撚起一根落羽,
飛升而去的人,他都已忘了名字,隻記得是這重陽觀的掌律長老,漸有頓悟後,閉關於洗劍池中數十年如一日。
隱約有些迴憶,一切都好似曆曆在目,
隻是那是他,卻又不是他。
朝聞道,夕可死?
“本無生,何來死。”
灰衣道人朝天地打下一稽首,尋起那柄桃木劍,拂去上麵黴斑。
旋即劍落,
天地間唯剩一句長歎,
“忽有秋風摧霧過,花來花去我非我。”
…………
薄霧盡散。
三人翻過土坡,陸英的十方履踩過一簇路中雜草,見林間霧氣幾近散去,心境並無闊達開來,反而更沉了數分。
陸英也不知自己怎麽想的,這不過十七歲的少女最近才發現,原來自己有許多想不明白的事。
無論是寂寞、還是長生,抑或是閔寧跟殷惟郢爭來搶去的陳易,許多亂七八糟的都混雜在了一塊,揉捏擰成了一團,黏稠得不能再黏稠。
陸英很想想明白,但越想腦子反而越亂糟糟的,這時她想起了那個隻差一兩歲幾乎同齡的小師妹,雖然相處不算久,但總見殷聽雪大抵無憂無慮的,牽著條黃狗寅劍山上到處走。
同過去見的時候不同了。
仍記得那時見她,天邊染上一道深秋霞光,殷聽雪眉宇裏掛著淡淡的憂愁。
此下憂愁的陸英不禁去想,從那時京城遇見,到寅劍山時再見的大相徑庭,這到底是因為什麽呢?
是因為沒有陳易吧。
其實想想也是,閔寧跟殷惟郢為那人爭鋒相對,自己遇到他以來也多有煩惱……
既然能都怪他,那就都怪他好了,
都怪陳尊明。
三女在路上走了相當一段時間,沒了霧氣,但天色仍舊陰沉,一道雷霆劈在山巔,把四周景象照白了。
一路上,殷惟郢時不時瞥閔寧兩眼。
從前她把陸英這仙姑當作大敵來防,隻因怕陳易被人把心給玩弄走了,至於閔寧等人則少有放在心上,說到底,待自己成仙後都不成威脅。
隻是萬萬沒想到,閔寧這武道境界竟竄得飛一樣快!
而且攀升飛快就罷了,偏偏這閔寧還想著什麽娶陳易,福生無量天尊,女人娶男人,這算什麽話?
這豈不是要搶婚,要讓陳易入贅她閔家嗎?
真落到這種境地,還不如讓陳易從了別的仙姑……
一行人走了大半天,自山麓走到了山巒中段,劍池越來越近了,但夜色浮露一角,又要停下歇息,篝火生在三人間。
焰光撲朔,密林間不似昨夜般鬼氣森森,教人大感意外,閔寧倚在岩石邊,撕出幾塊肉幹來。
“來嗎?”閔寧朝陸英遞了過去。
陸英猶豫了下,不好拂了人家的意,就接過一條。
閔寧轉向殷惟郢,沒什麽耐心道:“你要不要?”
話雖如此,但肉幹隻遞去半個手臂的距離。
殷惟郢迴道:“我早已辟穀。”
閔寧把肉幹收迴,就著酒吃了。
道人可以辟穀,武夫卻是不能,隻因食者大補,不過武夫垂憐筋骨到後麵,足以將食物完全消化,達到身不發汗、無垢而出的境界,所以無論武夫還是道士走江湖,隻要小有所成,都無需排泄。
三人圍著篝火,哪怕彼此關係再差,也總是耐不住寂寞,更何況關係也沒差到生死大仇去。
閔寧就跟關係還不錯的陸英打聽起了陳易的事來。
殷惟郢心覺樂得清閑。
“他先前跟我講了個神雕俠侶的故事,可精彩了,說是從武俠話本裏看來的,可我想…大概是他自己編出來的。”陸英無意間提到了當時的事。
閔寧很是好奇道:“那說來聽聽?”
陸英猶豫之後,還是無甚心防地講了起來,什麽小龍女、楊過、還有尹誌平……都隨之娓娓道來,閔寧聽得入迷,對裏麵的兒女情長一聽而過,但對什麽獨孤九劍、天罡北鬥陣卻嘖嘖稱奇。
不過陸英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些兒女情長,所以講得也比較多。
一旁清閑的殷惟郢本來不放在心上,隻是隨意聽一聽,
聽著聽著…卻有點不淡定了。
陳易過來時曾化名龍公子,不正是小龍女嗎?
那裏麵的道士尹誌平,豈不是在說自己?!
殷惟郢有些氣了。
尹誌平是在說自己的話,那自己跟陳易豈不是過客一場?
不應該啊,他何其喜歡自己……殷惟郢冷靜下來一想,覺得奇怪。
難道說…
是這陸英改了裏麵的情節?
殷惟郢想到這些日子來陸英那藏不住的悸動,心裏就暗罵這女人詭計多端。
那自己該如何是好?如果直言叫她絕了念頭,眼下這秘境險象環生,說不準她就一氣之下惡向膽邊生,若是拐彎抹角,說不準會被閔寧看穿後冷嘲熱諷。
殷惟郢左思右想,隨後眼眸微亮,一個小小的計策浮現心頭。
今夜的夜色格外濃鬱。
陸英說了個口幹舌燥,終於把陳易講到的地方講說完了,犯困起來。
“去睡吧,我來守夜。”閔寧道。
陸英點了點頭,俯身擠入到帳篷裏。
她走後,閔寧覺察到視線頻頻,都不必迴頭看也知道是誰。
她暗暗好笑,便傳音入密道:“殷惟郢,你總看我做什麽?”
女冠錯過眸光,淡淡道:“佛觀一缽水,八萬四千蟲。”
閔寧冷笑道:“我還以為你想為他跟我爭鬧呢,眼界何必如此之小?”
殷惟郢刹時不答。
閔寧慢慢道:“我與伱不一樣,你見他天資,便極渴望與他一道成仙,至於我,武道上有他也好,沒他也罷,不過是錦上添花而已。”
殷惟郢應道:“我又何嚐不是?”
閔寧點了點頭道:“我信你,那待我娶他之後,你就不要跟著進門了。”
?
殷惟郢人定立了一下,銀牙輕咬,狠狠盯了閔寧一眼,但又覺這模樣有些失態,便挪過視線,輕哼一聲,
“不是世事皆如人願。”
不能吵起來…話音落下後,殷惟郢攏起心緒,眼下還是正事要緊。
她卜了下卦,得知陸英已入眠後,便慢慢道:“那個故事…你覺得怎樣?”
閔寧疑惑了下,接著道:“跌宕起伏,還不錯。”
殷惟郢道:“那你有沒有想過,這故事暗有喻指?”
“…什麽意思?”話本故事含沙射影從來都不奇怪,文人最喜歡玩這套,閔寧微微皺眉。
殷惟郢點撥道:“他曾化名龍公子。”
閔寧略作琢磨,隨後恍然大悟道:“我是楊過?”
殷惟郢一陣沉默。
半晌後,她提醒道:“楊過後麵成了獨臂。”
話已至此,閔寧如何想不明白,周依棠不正是獨臂麽。
“你是說…”閔寧指了指自己道:“他們是俠侶,那我是…雕?”
夜風拂過。
殷惟郢強壓住嘴角的笑意。
閔寧眉頭緊皺,想到陸英提及神雕時都是“雕兄”、“雕兄”的叫,而自己不正是他的女兄弟嗎?
隻聽殷惟郢緩緩道:“不過,她所說的倒與我所聽的略有出入。”
閔寧疑惑道:“你是說?”
“她畢竟是那女人徒弟。”
殷惟郢點到為止,也不得不點到為止,
再說多了就是打誑語了。
閔寧眉蹙得更緊,殷惟郢看在眼裏,明白得逞了,接下來就是給陸英說另一通話,讓這兩人鬥去,自己坐穩釣魚台。
想著,殷惟郢揉了揉眼睛,
怎麽自己也犯困了?
漆黑的天色暗得叫人發昏,殷惟郢眼皮打卷,
“我睡一會,你守好夜。”
殷惟郢旋即起身,擠入到帳篷內,望見陸英的睡顏,一唿一唿地很是平穩。
睡得倒是真香,不知你醒後跟閔寧又是作何關係,殷惟郢暗暗想著,旋即念從心起,忽又想到自己竟如此孱弱,要這般算計來算計去,才能守得住大夫人的位子。
殷惟郢眼簾微垂,
若是自己有元嬰境就好了……
那時地府裏,混沌的逆轉乾坤之下,自己登臨元嬰境,一劍下數以萬計的妖鬼頃刻湮滅,何其風光,哪裏需要這般草蛇灰線、伏脈千裏。
要這些小浪蹄子跪著就不敢站起來,要站起來就不敢跪著。
殷惟郢最後還是搖了搖頭,把這些幻想拋擲腦外了。
…………
山間陰風森森,拂過群木打著旋,所過之處無不寒徹冷冽。
但見密林掩映間,山勢兀然割開一道巨大裂隙,格外突兀,兩側岩壁高倚,一種驚悚感逼壓過來。
淩亂狂暴的劍意在這穀中殘留,岩壁上開鑿出密密麻麻的洞窟,這劈開高山的一劍由樓蘭劍皇所出,還是由吳不逾所出,已無人記得。
隱隱有道嗓音響起:“幾百年了,竟有人上山來了……”
“不過兩個結丹境小輩跟一個武夫,重陽觀竟淪落至此…可歎、可歎。”又有嗓音迴應。
“誰叫我等抓不住飛升的尾巴,就隻能守在這裏,看著重陽觀日薄西山。”
沙沙嗓音在林間嗡動,可那些枝葉卻一動不動,說話的幾人也不見影子。
聲音雜七雜八,混在一起,把風唿得更冷了。
這時,落下一道似是領頭的聲音道:
“不管是誰人,不能放到山上去,都別輕視,獅子搏兔,亦用全力。”
場上一陣沉默,這些鬼魂們各懷心思。
隻聽那生前為祖師的人冷冷道:
“別怪我擺祖師架子,若驚醒了那人,引起劍意狂暴,劍池崩毀,那誰來擔當這私開天門之責?”
眾人還是沉默,不過這一迴是默然。
半晌後,有一人開口問道:
“那唐祖師,這一迴是按舊例,夢殺了這幾人?”
“幾百年了,不必變。”重陽觀祖師頓了頓道:“讓他們見陰曹地府,心防失守,夢中受死。”
忘記更新了,sry
原以為自己道行不夠,難得飛升,要到下一世方才能得道成仙,然而又見滿地落羽,才知道“自己”原來早已羽化飛升。
羽化而登仙,此後與天地同壽,永享凡人所不能言述的長生妙景。
隻是這個“自己”,與眼下的自己,又有何幹?
悲也,喜也?
歎也…
灰衣道人笑罷後,幾聲歎息,迴過身來朝三人道:
“原來小道也是魔障之一,叨擾幾位了。”
陸英迴過神來,看了看那蒲團上的落羽,又看了看灰衣道人,心湖波瀾微起。
她總覺自己的道心被什麽輕敲了下,又說不出來那份滋味。
人求長生,到底是求什麽,隻為長生而已麽?
若為長生而已,這道人合該喜不自勝,但事實卻是即悲又喜。
陸英想不明白,這一幕在她心裏落下一點痕跡,像是酒曲,壓在底下慢慢醞釀。
閔寧和殷惟郢也有感觸,卻不如陸英那麽感同身受,閔寧本就不求長生,此刻更多是唏噓,殷惟郢道心從來百折不撓,眼下隻道若是自己,絕不會有此境遇。
她們都不迷茫。
閔寧開口道:“那這鬼霧……”
灰衣道人環視了一圈這坐化之地,輕聲道:
“想來幾位應聽過斬三屍成仙之法,人身內有三屍,斬了後本該消弭世間,隻是洗劍池內劍意橫生,更有靈性,這等劍意滋養下,讓小道這三屍生了靈智。
三屍本就是魔障滋生之處,想來小道也曾托付過別人滅魔障,但卻不知是自己將魔障滋養,故此魔障滅了生、生了滅。
至於這鬼霧,小道自行了斷,消弭於天地間便是了。”
閔寧點了點頭,這倒省了她麻煩。
如果這灰衣道人不肯自行了斷,那就隻能她來搭一把手了。
灰衣道人環視一圈坐化洞窟,這裏也算他的洞府,其間並無他物,不過一蒲團、一蓑衣、幾麵八卦鏡、還有掉毛的拂塵。
桃木劍發了黴。
灰衣道人道:“寒舍鄙陋,並無奉客之物,那便不久留了。”
說罷,他拾起蒲團邊的令牌,托袖送了過去。
閔寧接到手裏,隨後抱拳。
“幾位此路往山巔而去,切記小心,一路怕是少不了化魔之物,而且……”
灰衣道人頓了頓後道:
“多為道人所化,道人成了鬼,就少了不了笑裏藏刀、暗箭傷人。”
閔寧應了下來道:
“謝過道長。”
灰衣道人攏起一點微笑道:
“幾位先行上山吧,小道還想在這待片刻。”
彼此相互坦誠,閔寧等人也是點頭後便轉過身。
陸英心裏久久不能安寧,走過十來步後就迴頭望了下,但見那道人雙手合十,似做祈福樣。
她其實想問問他是如何作想,但又問不得,人已漸漸隱沒霧裏。
陸英把頭又迴了過去,再不去看。
灰衣道人目送三人遠去,迴過頭,再看了眼這坐化的洞府。
他垂下頭,凝望滿地落羽。
“我輩道士,常聽一句‘朝聞道,夕可死’
……隻是我又要怎麽算?”
灰衣道人輕輕撚起一根落羽,
飛升而去的人,他都已忘了名字,隻記得是這重陽觀的掌律長老,漸有頓悟後,閉關於洗劍池中數十年如一日。
隱約有些迴憶,一切都好似曆曆在目,
隻是那是他,卻又不是他。
朝聞道,夕可死?
“本無生,何來死。”
灰衣道人朝天地打下一稽首,尋起那柄桃木劍,拂去上麵黴斑。
旋即劍落,
天地間唯剩一句長歎,
“忽有秋風摧霧過,花來花去我非我。”
…………
薄霧盡散。
三人翻過土坡,陸英的十方履踩過一簇路中雜草,見林間霧氣幾近散去,心境並無闊達開來,反而更沉了數分。
陸英也不知自己怎麽想的,這不過十七歲的少女最近才發現,原來自己有許多想不明白的事。
無論是寂寞、還是長生,抑或是閔寧跟殷惟郢爭來搶去的陳易,許多亂七八糟的都混雜在了一塊,揉捏擰成了一團,黏稠得不能再黏稠。
陸英很想想明白,但越想腦子反而越亂糟糟的,這時她想起了那個隻差一兩歲幾乎同齡的小師妹,雖然相處不算久,但總見殷聽雪大抵無憂無慮的,牽著條黃狗寅劍山上到處走。
同過去見的時候不同了。
仍記得那時見她,天邊染上一道深秋霞光,殷聽雪眉宇裏掛著淡淡的憂愁。
此下憂愁的陸英不禁去想,從那時京城遇見,到寅劍山時再見的大相徑庭,這到底是因為什麽呢?
是因為沒有陳易吧。
其實想想也是,閔寧跟殷惟郢為那人爭鋒相對,自己遇到他以來也多有煩惱……
既然能都怪他,那就都怪他好了,
都怪陳尊明。
三女在路上走了相當一段時間,沒了霧氣,但天色仍舊陰沉,一道雷霆劈在山巔,把四周景象照白了。
一路上,殷惟郢時不時瞥閔寧兩眼。
從前她把陸英這仙姑當作大敵來防,隻因怕陳易被人把心給玩弄走了,至於閔寧等人則少有放在心上,說到底,待自己成仙後都不成威脅。
隻是萬萬沒想到,閔寧這武道境界竟竄得飛一樣快!
而且攀升飛快就罷了,偏偏這閔寧還想著什麽娶陳易,福生無量天尊,女人娶男人,這算什麽話?
這豈不是要搶婚,要讓陳易入贅她閔家嗎?
真落到這種境地,還不如讓陳易從了別的仙姑……
一行人走了大半天,自山麓走到了山巒中段,劍池越來越近了,但夜色浮露一角,又要停下歇息,篝火生在三人間。
焰光撲朔,密林間不似昨夜般鬼氣森森,教人大感意外,閔寧倚在岩石邊,撕出幾塊肉幹來。
“來嗎?”閔寧朝陸英遞了過去。
陸英猶豫了下,不好拂了人家的意,就接過一條。
閔寧轉向殷惟郢,沒什麽耐心道:“你要不要?”
話雖如此,但肉幹隻遞去半個手臂的距離。
殷惟郢迴道:“我早已辟穀。”
閔寧把肉幹收迴,就著酒吃了。
道人可以辟穀,武夫卻是不能,隻因食者大補,不過武夫垂憐筋骨到後麵,足以將食物完全消化,達到身不發汗、無垢而出的境界,所以無論武夫還是道士走江湖,隻要小有所成,都無需排泄。
三人圍著篝火,哪怕彼此關係再差,也總是耐不住寂寞,更何況關係也沒差到生死大仇去。
閔寧就跟關係還不錯的陸英打聽起了陳易的事來。
殷惟郢心覺樂得清閑。
“他先前跟我講了個神雕俠侶的故事,可精彩了,說是從武俠話本裏看來的,可我想…大概是他自己編出來的。”陸英無意間提到了當時的事。
閔寧很是好奇道:“那說來聽聽?”
陸英猶豫之後,還是無甚心防地講了起來,什麽小龍女、楊過、還有尹誌平……都隨之娓娓道來,閔寧聽得入迷,對裏麵的兒女情長一聽而過,但對什麽獨孤九劍、天罡北鬥陣卻嘖嘖稱奇。
不過陸英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些兒女情長,所以講得也比較多。
一旁清閑的殷惟郢本來不放在心上,隻是隨意聽一聽,
聽著聽著…卻有點不淡定了。
陳易過來時曾化名龍公子,不正是小龍女嗎?
那裏麵的道士尹誌平,豈不是在說自己?!
殷惟郢有些氣了。
尹誌平是在說自己的話,那自己跟陳易豈不是過客一場?
不應該啊,他何其喜歡自己……殷惟郢冷靜下來一想,覺得奇怪。
難道說…
是這陸英改了裏麵的情節?
殷惟郢想到這些日子來陸英那藏不住的悸動,心裏就暗罵這女人詭計多端。
那自己該如何是好?如果直言叫她絕了念頭,眼下這秘境險象環生,說不準她就一氣之下惡向膽邊生,若是拐彎抹角,說不準會被閔寧看穿後冷嘲熱諷。
殷惟郢左思右想,隨後眼眸微亮,一個小小的計策浮現心頭。
今夜的夜色格外濃鬱。
陸英說了個口幹舌燥,終於把陳易講到的地方講說完了,犯困起來。
“去睡吧,我來守夜。”閔寧道。
陸英點了點頭,俯身擠入到帳篷裏。
她走後,閔寧覺察到視線頻頻,都不必迴頭看也知道是誰。
她暗暗好笑,便傳音入密道:“殷惟郢,你總看我做什麽?”
女冠錯過眸光,淡淡道:“佛觀一缽水,八萬四千蟲。”
閔寧冷笑道:“我還以為你想為他跟我爭鬧呢,眼界何必如此之小?”
殷惟郢刹時不答。
閔寧慢慢道:“我與伱不一樣,你見他天資,便極渴望與他一道成仙,至於我,武道上有他也好,沒他也罷,不過是錦上添花而已。”
殷惟郢應道:“我又何嚐不是?”
閔寧點了點頭道:“我信你,那待我娶他之後,你就不要跟著進門了。”
?
殷惟郢人定立了一下,銀牙輕咬,狠狠盯了閔寧一眼,但又覺這模樣有些失態,便挪過視線,輕哼一聲,
“不是世事皆如人願。”
不能吵起來…話音落下後,殷惟郢攏起心緒,眼下還是正事要緊。
她卜了下卦,得知陸英已入眠後,便慢慢道:“那個故事…你覺得怎樣?”
閔寧疑惑了下,接著道:“跌宕起伏,還不錯。”
殷惟郢道:“那你有沒有想過,這故事暗有喻指?”
“…什麽意思?”話本故事含沙射影從來都不奇怪,文人最喜歡玩這套,閔寧微微皺眉。
殷惟郢點撥道:“他曾化名龍公子。”
閔寧略作琢磨,隨後恍然大悟道:“我是楊過?”
殷惟郢一陣沉默。
半晌後,她提醒道:“楊過後麵成了獨臂。”
話已至此,閔寧如何想不明白,周依棠不正是獨臂麽。
“你是說…”閔寧指了指自己道:“他們是俠侶,那我是…雕?”
夜風拂過。
殷惟郢強壓住嘴角的笑意。
閔寧眉頭緊皺,想到陸英提及神雕時都是“雕兄”、“雕兄”的叫,而自己不正是他的女兄弟嗎?
隻聽殷惟郢緩緩道:“不過,她所說的倒與我所聽的略有出入。”
閔寧疑惑道:“你是說?”
“她畢竟是那女人徒弟。”
殷惟郢點到為止,也不得不點到為止,
再說多了就是打誑語了。
閔寧眉蹙得更緊,殷惟郢看在眼裏,明白得逞了,接下來就是給陸英說另一通話,讓這兩人鬥去,自己坐穩釣魚台。
想著,殷惟郢揉了揉眼睛,
怎麽自己也犯困了?
漆黑的天色暗得叫人發昏,殷惟郢眼皮打卷,
“我睡一會,你守好夜。”
殷惟郢旋即起身,擠入到帳篷內,望見陸英的睡顏,一唿一唿地很是平穩。
睡得倒是真香,不知你醒後跟閔寧又是作何關係,殷惟郢暗暗想著,旋即念從心起,忽又想到自己竟如此孱弱,要這般算計來算計去,才能守得住大夫人的位子。
殷惟郢眼簾微垂,
若是自己有元嬰境就好了……
那時地府裏,混沌的逆轉乾坤之下,自己登臨元嬰境,一劍下數以萬計的妖鬼頃刻湮滅,何其風光,哪裏需要這般草蛇灰線、伏脈千裏。
要這些小浪蹄子跪著就不敢站起來,要站起來就不敢跪著。
殷惟郢最後還是搖了搖頭,把這些幻想拋擲腦外了。
…………
山間陰風森森,拂過群木打著旋,所過之處無不寒徹冷冽。
但見密林掩映間,山勢兀然割開一道巨大裂隙,格外突兀,兩側岩壁高倚,一種驚悚感逼壓過來。
淩亂狂暴的劍意在這穀中殘留,岩壁上開鑿出密密麻麻的洞窟,這劈開高山的一劍由樓蘭劍皇所出,還是由吳不逾所出,已無人記得。
隱隱有道嗓音響起:“幾百年了,竟有人上山來了……”
“不過兩個結丹境小輩跟一個武夫,重陽觀竟淪落至此…可歎、可歎。”又有嗓音迴應。
“誰叫我等抓不住飛升的尾巴,就隻能守在這裏,看著重陽觀日薄西山。”
沙沙嗓音在林間嗡動,可那些枝葉卻一動不動,說話的幾人也不見影子。
聲音雜七雜八,混在一起,把風唿得更冷了。
這時,落下一道似是領頭的聲音道:
“不管是誰人,不能放到山上去,都別輕視,獅子搏兔,亦用全力。”
場上一陣沉默,這些鬼魂們各懷心思。
隻聽那生前為祖師的人冷冷道:
“別怪我擺祖師架子,若驚醒了那人,引起劍意狂暴,劍池崩毀,那誰來擔當這私開天門之責?”
眾人還是沉默,不過這一迴是默然。
半晌後,有一人開口問道:
“那唐祖師,這一迴是按舊例,夢殺了這幾人?”
“幾百年了,不必變。”重陽觀祖師頓了頓道:“讓他們見陰曹地府,心防失守,夢中受死。”
忘記更新了,s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