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被朱由檢點名,隻得硬著頭皮上前跪倒,卻不敢開口說話,生怕哪個字說得不對,被皇帝抓住了小辮子。
朱由檢對吳三桂,自然也是怎麽看都不順眼。但他現在身為皇帝,當然不會意氣用事,反而和藹地笑道:“吳將軍不必過於拘禮,起來說話。論起來,你幾年之前便有救駕之功,但到現在還隻是個正四品遊擊。李定國、李來亨等人,年齡比你小,資曆比你淺,現在官品卻超過你,你可知為何?平心而論,你服氣不服氣?”
吳三桂心想那還能為什麽,自己因為陳圓圓得罪了皇帝,能保命就不錯了,哪還敢想升官?再說李定國、李來亨,這可都是皇帝的心腹愛將,自己和人家怎麽比?
但這話吳三桂是無論如何也不敢說出口的,隻得滿頭大汗地道:“想是臣不如李定國、李來亨有勇有謀、能征慣戰,臣那個.……”
“哈哈,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朕看你心裏是不服的吧。”朱由檢笑道,“其實原因很簡單,武將升官隻有一條標準,那就是軍功。李定國、李來亨,他們有立功的機會,而你沒有啊。遼東邊軍鎮守山海關,直麵韃子,壓力最大,所以朕不敢輕易調動。韃子也不是傻子,不肯來強攻,邊軍無仗可打,當然沒法立功了。”
吳三桂也是個機靈的人,一聽便明白朱由檢這是在給他機會,心中不禁一陣竊喜:看來皇帝並沒忘了當年的救命之恩,如今時局如此艱難,大概也沒有別的選擇,還是要用他的!
而且聽皇帝的言下之意,並不想讓邊軍出關與八旗軍作戰。吳三桂和他老子吳襄一樣,皆是善於鑽營之輩,心想巴結誰也不如巴結皇帝管用,現在皇帝給了升官發財的機會,豈能輕易錯過。再說隻要不是和韃子打仗,吳三桂對自己還是頗有信心的。於是趕緊表態道:“聖上但有用臣處,臣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沒那麽嚴重。”朱由檢點點頭道,“你們也知道,李自成、張獻忠二股流賊最近在西北鬧得很厲害,朝廷兵力捉襟見肘,連連失利。參與平叛的各路官軍,或是極度疲勞,需要修整,或是無法脫身。朕想來想去,也隻有用你們遼東邊軍了。但關防至重,亦不可大舉征調,隻需一將領三千騎兵入陝也就行了。吳三桂,想當年祖寬領兵五百,對陣流賊尚且所向披靡,你不會比他差吧?”
這番話說得很合情理,吳三桂心想還真就是這麽迴事,朝廷現在實在沒辦法了,隻能指望遼東邊軍,這可是自己表現的大好機會。祖寬領的是關寧鐵騎,那是遼東邊軍中最精銳的部隊。不過對付流賊的話,自己手下的騎兵也綽綽有餘了。除去關寧鐵騎,邊軍中就屬他的部下兵強馬壯,對此吳三桂相當自負,連滿桂、何可綱這樣的大將都不放在眼裏,更別說區區流賊。
不過吳三桂還是偷眼看了看祖大壽,用目光征詢他的意見。畢竟祖大壽是李氏家主、邊軍主將,又是吳三桂的親舅舅,如此大事他自己也不敢擅自做主答應。
祖大壽的腦子也在飛速旋轉,琢磨皇帝到底是何用意。從他的本心來說,是不想分兵去任何地方的,甚至連山海關都不願意來,他始終認為寧遠、錦州才是真正的屬於他祖大壽的地盤。袁崇煥的所謂“以遼人守遼土,以遼土養遼人”,其實就是祖大壽出的主意,這樣他才能世鎮遼東,成為盤踞一方的軍閥。
但現在寧、錦已失,“遼土”是沒了,數萬遼東邊軍局促於山海關重城之中,祖大壽的日子也很不好過。糧餉全靠朝廷供應,雖然不再拖欠,但在遼東巡撫高第的眼皮子底下,他也撈不到什麽好處。
而“遼人”方麵,本來祖大壽手下真正能戰的邊軍有六萬多人。其中歸朱梅統領的八千人折損過半,京師保衛戰之後,因為趙率教犧牲,高第把朱梅部調到薊州補防。
剩下五萬多兵力,本來三萬五千在大淩河,二萬在寧遠。寧遠的二萬人因為撤退及時,基本沒受損失,而大淩河的邊軍在突圍時傷亡頗重,隻剩不到三萬。又因為祖大壽在大淩河差點斬了何可綱,現在二人徹底交惡。何可綱在邊軍中威信也很高,迴山海關以後,便有五千人隻願聽何可綱號令。高第順勢把何可綱和這五千兵力調入山海關內城,現在祖大壽營中也就隻有不到四萬兵力了。
如今的祖大壽心中很矛盾。這三萬多邊軍是他最大的本錢,他是絕不肯撒手的。但過去邊軍鎮守關外,朝廷增兵還來不及,當然不可能從他這裏調兵。現在不一樣了,這麽多邊軍退迴山海關後,山海關總兵力不下六七萬,守城綽綽有餘,朝廷調兵就有正當的理由了。與滿桂、何可綱等將相比,祖大壽部下兵多將廣,朝廷當然會首先想到從他這裏調兵,對此祖大壽雖然不滿,卻也拿不出正當理由拒絕。
但是另一方麵,祖大壽很清楚朝廷對他並不信任,他也很想做點“力所能及”的事,重新博取皇帝的信任。此前朝廷讓祖寬率五百關寧鐵騎入關剿賊,雖有兵部調令,祖大壽倒也沒反對,一是五百人對他來說影響不大,二是一旦祖寬立了戰功,他臉上也有光,說話分量就會重一些。
沒想到祖寬竟然跟著洪承疇造反,祖大壽得知消息後差點沒氣死,同時也怕得要命。幸虧皇帝無意株連,現在又打算調吳三桂入關剿賊。對吳三桂這個外甥,祖大壽也很器重,如果吳三桂剿賊成功,他的壓力就小多了。再說皇帝已經講明,隻調三千人馬,不會讓他的手下“傷筋動骨”。因此祖大壽對吳三桂暗使眼色,示意他可以答應。
得到祖大壽的首肯,吳三桂再不猶豫,慷慨激昂地發誓定要剿滅流賊,解除朝廷的後顧之憂。朱由檢表麵上“龍顏大悅”,實則卻是另外一番心思:剪除遼東軍閥的第一步,順利實施了!
朱由檢對吳三桂,自然也是怎麽看都不順眼。但他現在身為皇帝,當然不會意氣用事,反而和藹地笑道:“吳將軍不必過於拘禮,起來說話。論起來,你幾年之前便有救駕之功,但到現在還隻是個正四品遊擊。李定國、李來亨等人,年齡比你小,資曆比你淺,現在官品卻超過你,你可知為何?平心而論,你服氣不服氣?”
吳三桂心想那還能為什麽,自己因為陳圓圓得罪了皇帝,能保命就不錯了,哪還敢想升官?再說李定國、李來亨,這可都是皇帝的心腹愛將,自己和人家怎麽比?
但這話吳三桂是無論如何也不敢說出口的,隻得滿頭大汗地道:“想是臣不如李定國、李來亨有勇有謀、能征慣戰,臣那個.……”
“哈哈,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朕看你心裏是不服的吧。”朱由檢笑道,“其實原因很簡單,武將升官隻有一條標準,那就是軍功。李定國、李來亨,他們有立功的機會,而你沒有啊。遼東邊軍鎮守山海關,直麵韃子,壓力最大,所以朕不敢輕易調動。韃子也不是傻子,不肯來強攻,邊軍無仗可打,當然沒法立功了。”
吳三桂也是個機靈的人,一聽便明白朱由檢這是在給他機會,心中不禁一陣竊喜:看來皇帝並沒忘了當年的救命之恩,如今時局如此艱難,大概也沒有別的選擇,還是要用他的!
而且聽皇帝的言下之意,並不想讓邊軍出關與八旗軍作戰。吳三桂和他老子吳襄一樣,皆是善於鑽營之輩,心想巴結誰也不如巴結皇帝管用,現在皇帝給了升官發財的機會,豈能輕易錯過。再說隻要不是和韃子打仗,吳三桂對自己還是頗有信心的。於是趕緊表態道:“聖上但有用臣處,臣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沒那麽嚴重。”朱由檢點點頭道,“你們也知道,李自成、張獻忠二股流賊最近在西北鬧得很厲害,朝廷兵力捉襟見肘,連連失利。參與平叛的各路官軍,或是極度疲勞,需要修整,或是無法脫身。朕想來想去,也隻有用你們遼東邊軍了。但關防至重,亦不可大舉征調,隻需一將領三千騎兵入陝也就行了。吳三桂,想當年祖寬領兵五百,對陣流賊尚且所向披靡,你不會比他差吧?”
這番話說得很合情理,吳三桂心想還真就是這麽迴事,朝廷現在實在沒辦法了,隻能指望遼東邊軍,這可是自己表現的大好機會。祖寬領的是關寧鐵騎,那是遼東邊軍中最精銳的部隊。不過對付流賊的話,自己手下的騎兵也綽綽有餘了。除去關寧鐵騎,邊軍中就屬他的部下兵強馬壯,對此吳三桂相當自負,連滿桂、何可綱這樣的大將都不放在眼裏,更別說區區流賊。
不過吳三桂還是偷眼看了看祖大壽,用目光征詢他的意見。畢竟祖大壽是李氏家主、邊軍主將,又是吳三桂的親舅舅,如此大事他自己也不敢擅自做主答應。
祖大壽的腦子也在飛速旋轉,琢磨皇帝到底是何用意。從他的本心來說,是不想分兵去任何地方的,甚至連山海關都不願意來,他始終認為寧遠、錦州才是真正的屬於他祖大壽的地盤。袁崇煥的所謂“以遼人守遼土,以遼土養遼人”,其實就是祖大壽出的主意,這樣他才能世鎮遼東,成為盤踞一方的軍閥。
但現在寧、錦已失,“遼土”是沒了,數萬遼東邊軍局促於山海關重城之中,祖大壽的日子也很不好過。糧餉全靠朝廷供應,雖然不再拖欠,但在遼東巡撫高第的眼皮子底下,他也撈不到什麽好處。
而“遼人”方麵,本來祖大壽手下真正能戰的邊軍有六萬多人。其中歸朱梅統領的八千人折損過半,京師保衛戰之後,因為趙率教犧牲,高第把朱梅部調到薊州補防。
剩下五萬多兵力,本來三萬五千在大淩河,二萬在寧遠。寧遠的二萬人因為撤退及時,基本沒受損失,而大淩河的邊軍在突圍時傷亡頗重,隻剩不到三萬。又因為祖大壽在大淩河差點斬了何可綱,現在二人徹底交惡。何可綱在邊軍中威信也很高,迴山海關以後,便有五千人隻願聽何可綱號令。高第順勢把何可綱和這五千兵力調入山海關內城,現在祖大壽營中也就隻有不到四萬兵力了。
如今的祖大壽心中很矛盾。這三萬多邊軍是他最大的本錢,他是絕不肯撒手的。但過去邊軍鎮守關外,朝廷增兵還來不及,當然不可能從他這裏調兵。現在不一樣了,這麽多邊軍退迴山海關後,山海關總兵力不下六七萬,守城綽綽有餘,朝廷調兵就有正當的理由了。與滿桂、何可綱等將相比,祖大壽部下兵多將廣,朝廷當然會首先想到從他這裏調兵,對此祖大壽雖然不滿,卻也拿不出正當理由拒絕。
但是另一方麵,祖大壽很清楚朝廷對他並不信任,他也很想做點“力所能及”的事,重新博取皇帝的信任。此前朝廷讓祖寬率五百關寧鐵騎入關剿賊,雖有兵部調令,祖大壽倒也沒反對,一是五百人對他來說影響不大,二是一旦祖寬立了戰功,他臉上也有光,說話分量就會重一些。
沒想到祖寬竟然跟著洪承疇造反,祖大壽得知消息後差點沒氣死,同時也怕得要命。幸虧皇帝無意株連,現在又打算調吳三桂入關剿賊。對吳三桂這個外甥,祖大壽也很器重,如果吳三桂剿賊成功,他的壓力就小多了。再說皇帝已經講明,隻調三千人馬,不會讓他的手下“傷筋動骨”。因此祖大壽對吳三桂暗使眼色,示意他可以答應。
得到祖大壽的首肯,吳三桂再不猶豫,慷慨激昂地發誓定要剿滅流賊,解除朝廷的後顧之憂。朱由檢表麵上“龍顏大悅”,實則卻是另外一番心思:剪除遼東軍閥的第一步,順利實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