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臣見皇帝不肯從內庫支銀兩補上欠餉,也隻得抱憾退朝。
原來這內庫的全名是“內承運庫”,與戶部的“太倉庫”相對,相當於一個是皇帝的“小金庫”,一個是整個大明帝國的國庫。不過這個“小金庫”的實力可比國庫強多了。
因為在明朝開國之初,朱元璋禁止金銀流通,賦稅收取都是實物,主要是糧食。後來到了正統年間,朝廷發現根本無法禁止金銀的流通,也就順勢開了“太倉庫”,專門收“折色銀”,也就是把糧食折算成銀兩交上來的賦稅。這些銀子全部歸皇帝私人占有,而實物賦稅仍歸戶部管理。
再後來隨著白銀越來越普及,實物賦稅越來越少,戶部也開始以白銀收稅了,“太倉庫”就更名為“內承運庫”,戶部的國庫則改名“太倉庫”。
不過太倉庫的收入來源隻有賦稅,而內承運庫的收入來源就比較豐富了,除了一部分賦稅以外,還包括鹽稅、礦稅、皇莊以及罰沒有罪之人的家產。
在支出方麵,一切官員俸祿、官軍糧餉、賑災等都由國庫支取,內承運庫隻負責皇室的花銷,時不時地還要擠占國庫的庫銀。因此雖然皇室奢華無度,但內庫的銀兩還是越攢越多。相比之下,國庫則是日漸枯竭,到現在完全是入不敷出。
但是之前內庫都把持在太監手中,皇帝隻管享樂,很少關係自己的私房錢到底有多少。不少太監就利用職務之便大肆侵吞內庫銀兩,甚至神不知鬼不覺地將三千萬兩庫銀轉移至宮外。若不是朱由檢徹底廢除太監製度,又以雷霆手段一一徹查,隻怕這三千萬兩銀子早晚也得無影無蹤。
現在當然朱由檢是來了個一夜暴富,追迴三千萬兩內帑,加上宮中原有的二三百萬兩,以及從魏忠賢和各大小太監處罰沒的銀兩,足有五千萬兩之多。相較之下,太倉庫存銀連十萬兩也沒有,有的銀子甚至還沒收上來,就已經許給了某處。
對於戶部官員來說,請求皇帝使用內帑銀救急也由來已久了,因為國庫逐漸枯竭的情況從嘉靖年間就開始出現。一般來說,皇帝雖然吝嗇,但涉及到軍事方麵,多少總會出一些,因為當兵的可不懂什麽仁義廉恥,拿不到餉銀立刻就會鬧事,甚至是嘩變。畢自嚴此次原想著皇帝雖然未必肯拿出十萬兩,但三四萬兩應該問題不大,沒想到朱由檢竟是一毛不拔。
這下大臣們又是議論紛紛,散朝之後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無不覺得皇帝過於吝嗇,摟著五千萬兩內帑銀,卻連幾萬兩欠餉都不肯出。畢自嚴更是急得把手一攤道:“邊軍吃空餉由來已久,若能查清早就查了。聖上又未明示怎麽查法,若再耽誤幾日,激起嘩變,如何是好!”
孫承宗卻沉吟道:“我前兩年迴鄉賦閑,那時聖上還在陝西就藩。聽民間風傳,聖上又是免除涇陽徭役,又是修築城池,還屢次出銀兩勞軍,不像是貪財之人啊…”
王在晉也點頭道:“聖上所慮亦有道理,邊軍吃空餉也確實太不像話。白陽兄(畢自嚴號白陽),我們為人臣者,自當為主上分憂。既然聖上並未言明如何核查,我們戶部應該先拿出個方案,明日早朝時請聖上禦批。節寰兄,你們兵部也要大力配合。”
“那是自然,”袁可立皺眉道,“不過學生也和白陽兄有同樣的擔心,隻怕時間來不及。不如明日我等聯名上奏,還是得暫借內帑三萬兩,白陽兄辛苦一趟,親自押運至薊州,一邊核查空餉一邊發放,這樣或可稍解聖上之憂。”
幾位重臣邊說邊緩步出了皇城,卻發現街上的氣氛不比往日,崇禎皇帝親手誅殺投靠建虜的漢奸一事,已經一傳十十傳百,迅速傳遍全城。如果不是九門已經落鎖,隻怕這消息已經長著翅膀傳到通州,甚至更遠的地方去了。
老百姓們可不像那些大臣們,對敵國來使還要講究什麽禮儀。他們有的隻是最樸素的愛國之情,隻知道韃子濫殺漢人,漢奸助韃子殺同胞尤其可恨,就是該殺!如今皇帝手刃漢奸,可是讓聽慣了戰場失利消息的老百姓大大地出了一口惡氣,他們到處奔走相告,有的竟自發地在大街上聚在一起山唿萬歲!
孫承宗等人見了也聳然動容,心想皇帝在眾目睽睽之下斬殺使臣,雖然太不成體統,但也確實起到了振奮軍民士氣的作用。皇帝年輕氣盛,對建虜恨之入骨,倒也情有可原,以後少不得在日講時要多多規勸,下次可再不能出現這種狀況了。
幾人在承天門外拱手作別,孫承宗正要迴府,忽見他的門生、詹事府右諭德倪元璐上氣不接下氣地跑來,喘著粗氣道:“恩師,聖上出…出…”
孫承宗等幾位重臣原來就商定,為防止皇帝再微服出宮,每天派幾名官員在四門處“盯梢”,今天就輪到倪元璐。見他急匆匆地來報信,孫承宗登時變色道:“怎麽,聖上又微服出宮了?”
倪元璐好半天才喘上這口氣來,急得滿麵通紅道:“不是出宮,是出城了!”
“什麽!”孫承宗腦中“嗡”地一聲,厲聲喝問道,“幾時出城的,從哪個城門出去的?”
“就剛才,在德勝門!”
孫承宗二話不說,立即從街上攔了一匹馬,縱馬狂奔直奔德勝門而來。快到城門時,果見數百騎輕騎兵正在魚貫出城,斷後的赫然是皇帝的親信將領、新任五城兵馬司都指揮使李來亨。
孫承宗官居太師、吏部尚書,又是三朝元老,自不把李來亨放在眼裏,大喝一聲道:“李將軍,聖上在哪裏?”
李來亨卻是嬉皮笑臉地道:“尚書大人,聖上自然在宮中,還能在哪裏?”
“胡說!”孫承宗氣得須發皆張,指著李來亨的鼻子大罵道,“剛才明明有人看見聖上出城了!你好大的膽子,竟敢慫恿聖上隨意離京,難道想重演土木堡之變不成!快些閃開,我要去把聖上追迴來!”
李來亨卻把臉一沉,低聲道:“奉聖諭,凡泄露聖上去向者,不問官民一律擒拿!尚書大人,末將得罪了,跟我們走一趟吧!”
原來這內庫的全名是“內承運庫”,與戶部的“太倉庫”相對,相當於一個是皇帝的“小金庫”,一個是整個大明帝國的國庫。不過這個“小金庫”的實力可比國庫強多了。
因為在明朝開國之初,朱元璋禁止金銀流通,賦稅收取都是實物,主要是糧食。後來到了正統年間,朝廷發現根本無法禁止金銀的流通,也就順勢開了“太倉庫”,專門收“折色銀”,也就是把糧食折算成銀兩交上來的賦稅。這些銀子全部歸皇帝私人占有,而實物賦稅仍歸戶部管理。
再後來隨著白銀越來越普及,實物賦稅越來越少,戶部也開始以白銀收稅了,“太倉庫”就更名為“內承運庫”,戶部的國庫則改名“太倉庫”。
不過太倉庫的收入來源隻有賦稅,而內承運庫的收入來源就比較豐富了,除了一部分賦稅以外,還包括鹽稅、礦稅、皇莊以及罰沒有罪之人的家產。
在支出方麵,一切官員俸祿、官軍糧餉、賑災等都由國庫支取,內承運庫隻負責皇室的花銷,時不時地還要擠占國庫的庫銀。因此雖然皇室奢華無度,但內庫的銀兩還是越攢越多。相比之下,國庫則是日漸枯竭,到現在完全是入不敷出。
但是之前內庫都把持在太監手中,皇帝隻管享樂,很少關係自己的私房錢到底有多少。不少太監就利用職務之便大肆侵吞內庫銀兩,甚至神不知鬼不覺地將三千萬兩庫銀轉移至宮外。若不是朱由檢徹底廢除太監製度,又以雷霆手段一一徹查,隻怕這三千萬兩銀子早晚也得無影無蹤。
現在當然朱由檢是來了個一夜暴富,追迴三千萬兩內帑,加上宮中原有的二三百萬兩,以及從魏忠賢和各大小太監處罰沒的銀兩,足有五千萬兩之多。相較之下,太倉庫存銀連十萬兩也沒有,有的銀子甚至還沒收上來,就已經許給了某處。
對於戶部官員來說,請求皇帝使用內帑銀救急也由來已久了,因為國庫逐漸枯竭的情況從嘉靖年間就開始出現。一般來說,皇帝雖然吝嗇,但涉及到軍事方麵,多少總會出一些,因為當兵的可不懂什麽仁義廉恥,拿不到餉銀立刻就會鬧事,甚至是嘩變。畢自嚴此次原想著皇帝雖然未必肯拿出十萬兩,但三四萬兩應該問題不大,沒想到朱由檢竟是一毛不拔。
這下大臣們又是議論紛紛,散朝之後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無不覺得皇帝過於吝嗇,摟著五千萬兩內帑銀,卻連幾萬兩欠餉都不肯出。畢自嚴更是急得把手一攤道:“邊軍吃空餉由來已久,若能查清早就查了。聖上又未明示怎麽查法,若再耽誤幾日,激起嘩變,如何是好!”
孫承宗卻沉吟道:“我前兩年迴鄉賦閑,那時聖上還在陝西就藩。聽民間風傳,聖上又是免除涇陽徭役,又是修築城池,還屢次出銀兩勞軍,不像是貪財之人啊…”
王在晉也點頭道:“聖上所慮亦有道理,邊軍吃空餉也確實太不像話。白陽兄(畢自嚴號白陽),我們為人臣者,自當為主上分憂。既然聖上並未言明如何核查,我們戶部應該先拿出個方案,明日早朝時請聖上禦批。節寰兄,你們兵部也要大力配合。”
“那是自然,”袁可立皺眉道,“不過學生也和白陽兄有同樣的擔心,隻怕時間來不及。不如明日我等聯名上奏,還是得暫借內帑三萬兩,白陽兄辛苦一趟,親自押運至薊州,一邊核查空餉一邊發放,這樣或可稍解聖上之憂。”
幾位重臣邊說邊緩步出了皇城,卻發現街上的氣氛不比往日,崇禎皇帝親手誅殺投靠建虜的漢奸一事,已經一傳十十傳百,迅速傳遍全城。如果不是九門已經落鎖,隻怕這消息已經長著翅膀傳到通州,甚至更遠的地方去了。
老百姓們可不像那些大臣們,對敵國來使還要講究什麽禮儀。他們有的隻是最樸素的愛國之情,隻知道韃子濫殺漢人,漢奸助韃子殺同胞尤其可恨,就是該殺!如今皇帝手刃漢奸,可是讓聽慣了戰場失利消息的老百姓大大地出了一口惡氣,他們到處奔走相告,有的竟自發地在大街上聚在一起山唿萬歲!
孫承宗等人見了也聳然動容,心想皇帝在眾目睽睽之下斬殺使臣,雖然太不成體統,但也確實起到了振奮軍民士氣的作用。皇帝年輕氣盛,對建虜恨之入骨,倒也情有可原,以後少不得在日講時要多多規勸,下次可再不能出現這種狀況了。
幾人在承天門外拱手作別,孫承宗正要迴府,忽見他的門生、詹事府右諭德倪元璐上氣不接下氣地跑來,喘著粗氣道:“恩師,聖上出…出…”
孫承宗等幾位重臣原來就商定,為防止皇帝再微服出宮,每天派幾名官員在四門處“盯梢”,今天就輪到倪元璐。見他急匆匆地來報信,孫承宗登時變色道:“怎麽,聖上又微服出宮了?”
倪元璐好半天才喘上這口氣來,急得滿麵通紅道:“不是出宮,是出城了!”
“什麽!”孫承宗腦中“嗡”地一聲,厲聲喝問道,“幾時出城的,從哪個城門出去的?”
“就剛才,在德勝門!”
孫承宗二話不說,立即從街上攔了一匹馬,縱馬狂奔直奔德勝門而來。快到城門時,果見數百騎輕騎兵正在魚貫出城,斷後的赫然是皇帝的親信將領、新任五城兵馬司都指揮使李來亨。
孫承宗官居太師、吏部尚書,又是三朝元老,自不把李來亨放在眼裏,大喝一聲道:“李將軍,聖上在哪裏?”
李來亨卻是嬉皮笑臉地道:“尚書大人,聖上自然在宮中,還能在哪裏?”
“胡說!”孫承宗氣得須發皆張,指著李來亨的鼻子大罵道,“剛才明明有人看見聖上出城了!你好大的膽子,竟敢慫恿聖上隨意離京,難道想重演土木堡之變不成!快些閃開,我要去把聖上追迴來!”
李來亨卻把臉一沉,低聲道:“奉聖諭,凡泄露聖上去向者,不問官民一律擒拿!尚書大人,末將得罪了,跟我們走一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