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賊第一次試探性攻城,由於遭到了密集的近距離鳥銃射擊,頃刻之間傷亡過半,帶隊的偏將也被擊斃。在後麵觀陣的劉宗敏見勢不妙,馬上對李自成道:“闖將,這樣下去不是辦法,還是先撤迴來吧!”
李自成雖然被朱由檢氣得快要爆炸,但戰局他還是看得懂的。要照這樣打下去,就算把前鋒營的幾千人全填上去,也無法攻破城池。因此隻得恨恨地下令道:“撤!”
後麵的傳令兵忙鳴金收兵。殘餘的流賊聽到鑼聲如蒙大赦,急忙向本陣敗退。可是,已經太晚了!
突然間城門大開,吊橋放落,一隊早已在內甕城等得不耐煩的重甲騎兵呐喊著殺了出來,直取在城下與秦兵對射的那一百多名弓箭手。而在等待吊橋落地的短暫片刻,城頭的鳥銃手也猛然加大了火力,讓那些弓箭手無暇向騎兵射擊。在吊橋落地的一瞬間,鳥銃手停止射擊,剩下的就交給騎兵了。
而那些貼在城牆邊上的流賊,見敵方騎兵並沒有追殺自己,還有些暗自竊喜。他們不敢也沒時間去走吊橋,仍是鳧水遊過內護城河。至於身後的鳥銃射擊,他們也管不了那麽多了,打著誰就算誰倒黴吧。
可他們剛跳入護城河,後麵的秦兵卻停止射擊,數十條繩索從城頭垂下,幾十名手持長槍的士卒順著繩索直接下到城牆之外!他們向前緊走幾步,對準河裏的流賊就下了手。可憐這些流賊身在水中,根本沒有反抗能力,頃刻之間就被刺死大半,鮮血將整條河水都染紅了!
與此同時,騎兵對弓箭手的屠戮也已經接近尾聲。那些流賊正要撤退,本來就無心戀戰;麵對衝到近前的重甲騎兵,弓箭也根本不起作用。秦兵隻一個衝鋒,就把流賊的陣形衝了個七零八落。殘餘的流賊已經完全喪失了鬥誌,轉身就往迴跑,可兩條腿畢竟跑不過四條腿,不一會兒就被殺了個幹幹淨淨。
這時騎兵們再兜迴來,把那些僥幸鳧水遊過內護城河的流賊徹底殲滅。從闖營鳴金到第一波流賊全軍覆沒,大概隻用了三分鍾不到的時間!
而殺光這批流賊之後,秦兵還故意不緊不慢地清理戰場,給那些尚未斷氣的流賊補上一刀。全部結束之後,才高唱著凱歌緩緩返迴城內。
對麵的李自成等人看在眼裏,既氣得七竅生煙,又驚得渾身冷汗。他們自造反以來走南闖北,還從來沒見過戰鬥力如此強悍、下手如此狠辣的官軍!
城頭的朱由檢與幾位將領卻是眉開眼笑,不單為挫敗敵軍,更為新戰術的成功而感到自豪!
原來朱由檢經曆過遵化、寧遠兩次守城戰後,對於傳統的守城方法總感到不大滿意。尤其是敵軍攻城受挫,開始退卻之時,守城的士卒基本上隻能看著,頂多是放箭或是放鳥銃。而弓箭和鳥銃畢竟有射程和射速限製,難以給敵軍造成太大的傷害。
所以朱由檢就向戚美鳳等將領提出,要設計一種新戰法,在敵軍敗退的時候要進行短促的突擊。
諸將卻有點不理解,認為既是守城,能將城守住也就行了。如果主動出擊,反而會增加傷亡。
朱由檢隻好又搬出老人家的光輝理論,耐心地為他們講解:“不管是守城還是其他類型的作戰,關鍵是要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你把敵軍都殺光了,他還能攻城麽?至於傷亡問題,你們想想,如果聽任敵軍跑迴去,下次攻城的時候,守城士卒不是一樣要傷亡麽?如果趁他們敗退之時擊殺,敵軍無心戀戰,戰鬥力大減,付出的傷亡反而會小很多。”
諸將這才恍然,紛紛敬服朱由檢的理論。朱由檢也懶得謙虛了,隻是要諸將拿出具體的方案來。因為城牆雖然是對守軍的極大保護,但在由守轉攻時,同樣是個不小的障礙。如何快速越過城牆,給予敵軍短促而有力的打擊?這個問題朱由檢也解決不了,還需要大家集思廣益。
解開了思想上的疙瘩,將領們的聰明才智就充分發揮出來了。經過反複探討和實際演練,一套守城新戰術漸漸成型,那就是先集中火力壓製住對方的遠程部隊,騎兵則借機從城門殺出去。
與此同時,長槍兵直接從城頭下去,專殺在護城河附近的敵兵。這個點子還是朱由檢借鑒了前世的“飛虎隊”想出來的,果然大大提高了兵力出動的速度。
今天這一仗,還是新戰術第一次應用於實戰,果然大獲成功,將來襲的五百餘名流賊盡數殲滅。而秦兵這邊的傷亡卻是微乎其微,隻有城頭的鳥銃兵被弓箭射傷五人,出城殺敵的重甲騎兵和長槍兵則連個受傷的都沒有。
而對麵的李自成和劉宗敏等人,卻把腸子都悔青了。吃了這麽大的虧,他們當然不會善罷甘休,但若不改變戰術,仍是這麽衝鋒,那還等於是送死。經過短暫的商議,闖營停止了進攻,卻也不撤走,就這麽與秦兵對峙著。
這時候雙方距離在二百步左右,如果再出擊,就等於是和敵軍硬拚了。所以秦兵也隻是固守城池,靜觀其變。
“唉!可惜沒有佛朗機炮和紅衣大炮!”朱由檢不禁長歎一聲,這個距離本來是火炮的最佳射程啊!可惜他現在一門能用的炮也沒有,前些日從土匪老窩裏繳獲了兩門佛朗機炮,卻早已鏽跡斑斑,根本無法使用。而且這玩意屬於朝廷嚴格管製的火器,就有錢也沒處買去。
而要自己鑄炮,難度可比製造鳥銃大多了。就以佛朗機炮來說,自明朝中葉就傳入中國,朝廷也大量仿製,但與西洋的原裝進口貨比起來,無論是射程還是可靠性都差了一大截。
即使是這樣,朝廷仍將鑄炮技術視為機密,會鑄炮的匠戶全在京師,被兵部的官員看得緊緊的。即使如孫元龍等能工巧匠,讓他在沒有任何基礎的情況下鑄炮,也實在是勉為其難了。
因此,朱由檢隻能眼睜睜地看著流賊。不出半天,闖營的大部隊也終於趕到了!
李自成雖然被朱由檢氣得快要爆炸,但戰局他還是看得懂的。要照這樣打下去,就算把前鋒營的幾千人全填上去,也無法攻破城池。因此隻得恨恨地下令道:“撤!”
後麵的傳令兵忙鳴金收兵。殘餘的流賊聽到鑼聲如蒙大赦,急忙向本陣敗退。可是,已經太晚了!
突然間城門大開,吊橋放落,一隊早已在內甕城等得不耐煩的重甲騎兵呐喊著殺了出來,直取在城下與秦兵對射的那一百多名弓箭手。而在等待吊橋落地的短暫片刻,城頭的鳥銃手也猛然加大了火力,讓那些弓箭手無暇向騎兵射擊。在吊橋落地的一瞬間,鳥銃手停止射擊,剩下的就交給騎兵了。
而那些貼在城牆邊上的流賊,見敵方騎兵並沒有追殺自己,還有些暗自竊喜。他們不敢也沒時間去走吊橋,仍是鳧水遊過內護城河。至於身後的鳥銃射擊,他們也管不了那麽多了,打著誰就算誰倒黴吧。
可他們剛跳入護城河,後麵的秦兵卻停止射擊,數十條繩索從城頭垂下,幾十名手持長槍的士卒順著繩索直接下到城牆之外!他們向前緊走幾步,對準河裏的流賊就下了手。可憐這些流賊身在水中,根本沒有反抗能力,頃刻之間就被刺死大半,鮮血將整條河水都染紅了!
與此同時,騎兵對弓箭手的屠戮也已經接近尾聲。那些流賊正要撤退,本來就無心戀戰;麵對衝到近前的重甲騎兵,弓箭也根本不起作用。秦兵隻一個衝鋒,就把流賊的陣形衝了個七零八落。殘餘的流賊已經完全喪失了鬥誌,轉身就往迴跑,可兩條腿畢竟跑不過四條腿,不一會兒就被殺了個幹幹淨淨。
這時騎兵們再兜迴來,把那些僥幸鳧水遊過內護城河的流賊徹底殲滅。從闖營鳴金到第一波流賊全軍覆沒,大概隻用了三分鍾不到的時間!
而殺光這批流賊之後,秦兵還故意不緊不慢地清理戰場,給那些尚未斷氣的流賊補上一刀。全部結束之後,才高唱著凱歌緩緩返迴城內。
對麵的李自成等人看在眼裏,既氣得七竅生煙,又驚得渾身冷汗。他們自造反以來走南闖北,還從來沒見過戰鬥力如此強悍、下手如此狠辣的官軍!
城頭的朱由檢與幾位將領卻是眉開眼笑,不單為挫敗敵軍,更為新戰術的成功而感到自豪!
原來朱由檢經曆過遵化、寧遠兩次守城戰後,對於傳統的守城方法總感到不大滿意。尤其是敵軍攻城受挫,開始退卻之時,守城的士卒基本上隻能看著,頂多是放箭或是放鳥銃。而弓箭和鳥銃畢竟有射程和射速限製,難以給敵軍造成太大的傷害。
所以朱由檢就向戚美鳳等將領提出,要設計一種新戰法,在敵軍敗退的時候要進行短促的突擊。
諸將卻有點不理解,認為既是守城,能將城守住也就行了。如果主動出擊,反而會增加傷亡。
朱由檢隻好又搬出老人家的光輝理論,耐心地為他們講解:“不管是守城還是其他類型的作戰,關鍵是要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你把敵軍都殺光了,他還能攻城麽?至於傷亡問題,你們想想,如果聽任敵軍跑迴去,下次攻城的時候,守城士卒不是一樣要傷亡麽?如果趁他們敗退之時擊殺,敵軍無心戀戰,戰鬥力大減,付出的傷亡反而會小很多。”
諸將這才恍然,紛紛敬服朱由檢的理論。朱由檢也懶得謙虛了,隻是要諸將拿出具體的方案來。因為城牆雖然是對守軍的極大保護,但在由守轉攻時,同樣是個不小的障礙。如何快速越過城牆,給予敵軍短促而有力的打擊?這個問題朱由檢也解決不了,還需要大家集思廣益。
解開了思想上的疙瘩,將領們的聰明才智就充分發揮出來了。經過反複探討和實際演練,一套守城新戰術漸漸成型,那就是先集中火力壓製住對方的遠程部隊,騎兵則借機從城門殺出去。
與此同時,長槍兵直接從城頭下去,專殺在護城河附近的敵兵。這個點子還是朱由檢借鑒了前世的“飛虎隊”想出來的,果然大大提高了兵力出動的速度。
今天這一仗,還是新戰術第一次應用於實戰,果然大獲成功,將來襲的五百餘名流賊盡數殲滅。而秦兵這邊的傷亡卻是微乎其微,隻有城頭的鳥銃兵被弓箭射傷五人,出城殺敵的重甲騎兵和長槍兵則連個受傷的都沒有。
而對麵的李自成和劉宗敏等人,卻把腸子都悔青了。吃了這麽大的虧,他們當然不會善罷甘休,但若不改變戰術,仍是這麽衝鋒,那還等於是送死。經過短暫的商議,闖營停止了進攻,卻也不撤走,就這麽與秦兵對峙著。
這時候雙方距離在二百步左右,如果再出擊,就等於是和敵軍硬拚了。所以秦兵也隻是固守城池,靜觀其變。
“唉!可惜沒有佛朗機炮和紅衣大炮!”朱由檢不禁長歎一聲,這個距離本來是火炮的最佳射程啊!可惜他現在一門能用的炮也沒有,前些日從土匪老窩裏繳獲了兩門佛朗機炮,卻早已鏽跡斑斑,根本無法使用。而且這玩意屬於朝廷嚴格管製的火器,就有錢也沒處買去。
而要自己鑄炮,難度可比製造鳥銃大多了。就以佛朗機炮來說,自明朝中葉就傳入中國,朝廷也大量仿製,但與西洋的原裝進口貨比起來,無論是射程還是可靠性都差了一大截。
即使是這樣,朝廷仍將鑄炮技術視為機密,會鑄炮的匠戶全在京師,被兵部的官員看得緊緊的。即使如孫元龍等能工巧匠,讓他在沒有任何基礎的情況下鑄炮,也實在是勉為其難了。
因此,朱由檢隻能眼睜睜地看著流賊。不出半天,闖營的大部隊也終於趕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