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穀梁傳!”背後突的響起一個蒼老而不失渾厚的聲音。我被駭了一跳,十四福晉等人已是齊刷刷的跪下,十七阿哥也是怔了一下,忙俯身下去。一瞬間,人群已黑壓壓的跪了一地,“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康熙爺哈哈大笑,“都起來吧,咳咳”,說話間重咳了幾聲。德妃憂心忡忡的走上幾步要扶康熙爺。康熙爺擺了擺手示意退開,一個從骨子裏傲出來的男人是絕不會在人前示弱的。德妃見康熙爺臉色尚好,稍放下心來,看了我們一圈,笑嗔著對十四福晉說,“你個潑猴,仗著幾點墨水,是不是又欺負人了?”
十四福晉笑拉著德妃的衣袖撒嬌道,“潑猴鬧皇母嘛”。
德妃笑著輕拍了幾下十四福晉的手,十四福晉便順勢虛扶著德妃,一行人隨著康熙爺進了亭。亭中有個大圓石桌子,就有機靈的太監拿了貂皮墊上,宮女提了暖爐供上。康熙爺率先坐下,“大家都坐吧”。
德妃就於康熙爺身側坐著,幾位阿哥王爺也都依次落了座。德妃對著幾位女眷道,“你們也坐吧”,話音剛落,就有幾個太監上了在外圍加了一圈繡墩,行事幹淨利落,訓練有素。
“謝德妃娘娘”,幾位女眷雖口裏唿著卻並不落座,隻看向康熙爺。康熙爺道:“坐吧,朕今日穿的也是常服,就不要講究這些禮數了”。
三福晉率先朝康熙爺和德妃福了福禮便坐下了。四福晉先福了禮,再次道了謝,方才小心翼翼的半坐在繡墩上。其她人便依次落了座,到十四福晉時,十四福晉卻不肯坐,“臣媳哪有資格和皇阿瑪皇額娘同坐”。
德妃道,“你替胤禵生了個大白小子,也就是替愛新覺羅家曼延了子嗣,你不坐,誰還有資格坐?”四福晉便有些坐立不安起來。十四福晉不好再做推辭,便款款坐下了。我們這些外戚自然隻有在他們身後側立著的份,還有的便是連這涼亭也進不了的,隻遠遠的在涼亭外恭立著。
據我所知,四福晉原也是育有一子的,隻是到了八歲那年就不幸夭折了,德妃這般說隻不過是借題發揮而已。同是親生的兒子,卻別如雲泥,我看向四爺的目光裏不由的就多了道心疼。四爺的臉色卻依舊是靜靜的,冷冷的,仿若置身事外,我忽然像是讀懂了,不是不疼,而是這樣的疼太多太頻繁,習慣了,便也不覺得疼了。就像一個人在臭氣熏天的屋子裏呆得久了,也便不覺得臭了。
“今日這詩歌大會不如就請皇阿瑪出個題,大家說可好?”也不知是誰喊了句,眾人紛紛附和。
康熙爺輕咳了一聲,“年年鬥詩,確是乏味了,今年不如對句吧”。
德妃笑說,“那就抽花簽吧,抽到的便出題,對家答題”。
“皇上英明,德妃娘娘英明”,又是一板一眼的叩請。
稍刻,便有一丫鬟從中抽了一簽出來,上書“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一二為三,便是三爺出題,三爺略一沉吟道,“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讀音: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
我一聽,一個頭兩個大,瞅著牙疼,好難啊。康熙爺麵色淡淡地,似乎這般的驚世才華應是理所當然,再平常不過了。四爺正是三爺的對家,隻見四爺眉毛也不帶皺一下的迴道,“浮雲長長長長長長長消(讀音:浮雲漲,長長漲,長漲長消)”。
丫鬟又抽出一支簽,上書“四顧山光接水光,憑欄十裏芰荷香”。十王爺正嗑著瓜子,一聽這話,一口瓜子仁便噴出來。十王爺胡亂用袖子抹了抹嘴巴,支吾了半天才瞎扯了句,“嗑,嗑瓜子,殼往左扔”。
“噗~”,功底淺的已笑出聲來,康熙瞧著十王爺便皺了皺眉。十王爺的對家的恰是十四貝勒,隻聽十四貝勒不慌不忙的道,“看左轉,書往右翻”,簡簡單單的一句話,意境寓意截然不同,一下子將原來的胡話變成了絕句,當真驚歎。康熙爺的麵色卻依舊是淡淡的,似乎本就合該如此。
丫鬟再抽出一支花簽,上書,“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這便是該八爺出題了,八爺恰好喝了口蓮子茶,便道,“蓮(憐)子心中苦”,九阿哥迴,“梨(離)兒腹內酸”。
十王爺以吃食作答不免俗氣,更是上不了台麵。八貝勒爺也以吃食作答,卻是別有一番意境,又不著痕跡的化解了十王爺的尷尬,實不負一個“賢”字。想起他後來與皇位失之交臂,不免有些戚戚然,或許他做了君主,未免不是一個好皇帝。隻可惜,皇位隻有一個,這場權力的廝殺注定了你死我亡……
思索間,又是對了幾個輪迴,康熙爺依舊是一番興味索然的樣子。我多半是未聽懂,隻覺著頭昏沉沉的,是越發的困怠了。
“這些個阿哥貝勒們,從小哪個不是學富五車,通古博今,用這些個玩意考他們,倒是委屈了他們,”德妃娘娘忽的打破了沉寂,“不如今天就換個花樣,讓福晉們也動動腦子,不要總想著躲在丈夫後麵。一個好的妻子就要站在自己的丈夫身邊,不僅要適時適當的為丈夫解難,更加不能丟了丈夫的顏麵”。
“是,謹遵娘娘訓斥”,各福晉紛紛行禮,一臉肅容。康熙爺幾不可見的笑點了下頭。即便是這麽略微的一下,瞧在德妃娘娘眼裏,已是莫大的恩賜了。
德妃娘娘這番話,說的是冠冕堂皇,聽在我的耳裏,不免覺得可笑——原是在這等著我呢。隻聽德妃笑了笑,又說道:“方才見十四福晉和那個……”
“是領侍衛內大人家的格格——藍若詩”,大太監魏珠忙提點上。
“哦,對,對”,德妃似恍然記起,笑說道,“方才這兩丫頭鬧得歡騰,就由她倆起個頭吧”。
我連忙朝十七阿哥使了使眼色,匆匆和十四福晉一道朝德妃娘娘福了福禮。十七阿哥卻低下頭,將一杯酒一飲而盡,也不知是真沒看見還是假沒看見。
十四福晉站起身巧笑道:“不知妹妹都曾讀過什麽書,我好估摸著出題,以免為難了妹妹,傷了和氣”。
我不卑不吭的迴道:“若詩不才,迄今隻讀過四本書”。
十四福晉笑的更甜了,“哦,都是些什麽書?”
我笑,“天文、地裏、古今、中外”。
“咳、咳、咳”,一陣猛烈的咳嗽聲傳來,十王爺似被瓜子仁嗆到了喉嚨,不停的拍打著胸口。
“你……”,十四福晉怒視了我一眼,隻一瞬硬生生把一口氣咽下去,又生出許多笑臉來,“那我可要出題了,……”方一張嘴,就我連忙打斷:“慢!”。
“怎麽,怕了?現在反悔……”十四福晉依舊不依不饒。
“若詩……有……一個習慣,隻怕十四福晉不敢答應”,我胡亂瞎扯。
“笑話,哪怕一個,就算十個也難不倒我完顏皓月”,十四福晉不服氣道。
“若詩有個不成文的習慣,就是……嗯……就是……對,就是不是絕句的不對,不是大詩人所做的不對,不是古人的不對”,總歸一句話,就是隻對那些已成名的古代大詩人的句子。
“咳、咳、咳”,十王爺似乎咳的更厲害了。
我無視周遭的鶯鶯燕燕一臉的笑諷,強自直著脖子笑昂著頭,笑的嘴角都有些抽筋。
“嗬~”,十四福晉嗤笑著上下打量了我一番,不屑的搖了搖頭,出題道:“清水出芙蓉”。
“嗬嗬”,我居然忘了!我傻笑著轉向十七阿哥,隻見他正專注的端摩著酒杯的雕文,“嗬嗬”,我又幹笑了幾下,轉向十四貝勒,隻見他的手有一下沒一下的在桌上刻畫身什麽,意識似乎完全成遊離狀態。而四爺,徑自撣了撣衣袖,去了去並不存在的塵土。關鍵時刻,各個不給力,連垃圾都比我有吸引力!好吧,隻能靠自己了,好熟的句子啊,對了,“亂世出英雄”。
“撲哧”“咳”,一時間咳嗽聲,嗤笑聲此起彼伏。我呆呆環顧了一周,明明對的很工整啊。十七阿哥的手明顯顫了一下,酒杯裏的水大半灑了出來,潑在了四爺的袖子上。十四貝勒刻畫的手頓了一下,直勾勾的盯著我,緩緩蜷起一個拳頭。我瑟縮了一下,即便是答錯了,也沒必要這麽看著我吧。
“錯了,是天然去雕飾”,十四福晉傲然說道,“你輸了”。
“她沒有輸”,說話的正是十四貝勒,“就對句而言,確是極為工整,何錯之有?”
十四福晉萬沒想到出來替我解圍的會是十四爺,臉色由紅轉綠又轉青再轉白,嘴巴哆嗦了半天,硬是沒蹦出一個字。
十七阿哥道,“確實工整,也沒有誰規定說非得循著古人來”。
康熙爺對著德妃笑道,“嗬嗬,這丫頭有點意思”,又轉向眾人道,“這詩文大會就是圖個高興,又不是考科舉中狀元,哪來的這麽多規規矩矩,接著對”。
萬歲爺都開了口,眾人自然再無異議。
康熙爺哈哈大笑,“都起來吧,咳咳”,說話間重咳了幾聲。德妃憂心忡忡的走上幾步要扶康熙爺。康熙爺擺了擺手示意退開,一個從骨子裏傲出來的男人是絕不會在人前示弱的。德妃見康熙爺臉色尚好,稍放下心來,看了我們一圈,笑嗔著對十四福晉說,“你個潑猴,仗著幾點墨水,是不是又欺負人了?”
十四福晉笑拉著德妃的衣袖撒嬌道,“潑猴鬧皇母嘛”。
德妃笑著輕拍了幾下十四福晉的手,十四福晉便順勢虛扶著德妃,一行人隨著康熙爺進了亭。亭中有個大圓石桌子,就有機靈的太監拿了貂皮墊上,宮女提了暖爐供上。康熙爺率先坐下,“大家都坐吧”。
德妃就於康熙爺身側坐著,幾位阿哥王爺也都依次落了座。德妃對著幾位女眷道,“你們也坐吧”,話音剛落,就有幾個太監上了在外圍加了一圈繡墩,行事幹淨利落,訓練有素。
“謝德妃娘娘”,幾位女眷雖口裏唿著卻並不落座,隻看向康熙爺。康熙爺道:“坐吧,朕今日穿的也是常服,就不要講究這些禮數了”。
三福晉率先朝康熙爺和德妃福了福禮便坐下了。四福晉先福了禮,再次道了謝,方才小心翼翼的半坐在繡墩上。其她人便依次落了座,到十四福晉時,十四福晉卻不肯坐,“臣媳哪有資格和皇阿瑪皇額娘同坐”。
德妃道,“你替胤禵生了個大白小子,也就是替愛新覺羅家曼延了子嗣,你不坐,誰還有資格坐?”四福晉便有些坐立不安起來。十四福晉不好再做推辭,便款款坐下了。我們這些外戚自然隻有在他們身後側立著的份,還有的便是連這涼亭也進不了的,隻遠遠的在涼亭外恭立著。
據我所知,四福晉原也是育有一子的,隻是到了八歲那年就不幸夭折了,德妃這般說隻不過是借題發揮而已。同是親生的兒子,卻別如雲泥,我看向四爺的目光裏不由的就多了道心疼。四爺的臉色卻依舊是靜靜的,冷冷的,仿若置身事外,我忽然像是讀懂了,不是不疼,而是這樣的疼太多太頻繁,習慣了,便也不覺得疼了。就像一個人在臭氣熏天的屋子裏呆得久了,也便不覺得臭了。
“今日這詩歌大會不如就請皇阿瑪出個題,大家說可好?”也不知是誰喊了句,眾人紛紛附和。
康熙爺輕咳了一聲,“年年鬥詩,確是乏味了,今年不如對句吧”。
德妃笑說,“那就抽花簽吧,抽到的便出題,對家答題”。
“皇上英明,德妃娘娘英明”,又是一板一眼的叩請。
稍刻,便有一丫鬟從中抽了一簽出來,上書“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一二為三,便是三爺出題,三爺略一沉吟道,“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讀音: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
我一聽,一個頭兩個大,瞅著牙疼,好難啊。康熙爺麵色淡淡地,似乎這般的驚世才華應是理所當然,再平常不過了。四爺正是三爺的對家,隻見四爺眉毛也不帶皺一下的迴道,“浮雲長長長長長長長消(讀音:浮雲漲,長長漲,長漲長消)”。
丫鬟又抽出一支簽,上書“四顧山光接水光,憑欄十裏芰荷香”。十王爺正嗑著瓜子,一聽這話,一口瓜子仁便噴出來。十王爺胡亂用袖子抹了抹嘴巴,支吾了半天才瞎扯了句,“嗑,嗑瓜子,殼往左扔”。
“噗~”,功底淺的已笑出聲來,康熙瞧著十王爺便皺了皺眉。十王爺的對家的恰是十四貝勒,隻聽十四貝勒不慌不忙的道,“看左轉,書往右翻”,簡簡單單的一句話,意境寓意截然不同,一下子將原來的胡話變成了絕句,當真驚歎。康熙爺的麵色卻依舊是淡淡的,似乎本就合該如此。
丫鬟再抽出一支花簽,上書,“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這便是該八爺出題了,八爺恰好喝了口蓮子茶,便道,“蓮(憐)子心中苦”,九阿哥迴,“梨(離)兒腹內酸”。
十王爺以吃食作答不免俗氣,更是上不了台麵。八貝勒爺也以吃食作答,卻是別有一番意境,又不著痕跡的化解了十王爺的尷尬,實不負一個“賢”字。想起他後來與皇位失之交臂,不免有些戚戚然,或許他做了君主,未免不是一個好皇帝。隻可惜,皇位隻有一個,這場權力的廝殺注定了你死我亡……
思索間,又是對了幾個輪迴,康熙爺依舊是一番興味索然的樣子。我多半是未聽懂,隻覺著頭昏沉沉的,是越發的困怠了。
“這些個阿哥貝勒們,從小哪個不是學富五車,通古博今,用這些個玩意考他們,倒是委屈了他們,”德妃娘娘忽的打破了沉寂,“不如今天就換個花樣,讓福晉們也動動腦子,不要總想著躲在丈夫後麵。一個好的妻子就要站在自己的丈夫身邊,不僅要適時適當的為丈夫解難,更加不能丟了丈夫的顏麵”。
“是,謹遵娘娘訓斥”,各福晉紛紛行禮,一臉肅容。康熙爺幾不可見的笑點了下頭。即便是這麽略微的一下,瞧在德妃娘娘眼裏,已是莫大的恩賜了。
德妃娘娘這番話,說的是冠冕堂皇,聽在我的耳裏,不免覺得可笑——原是在這等著我呢。隻聽德妃笑了笑,又說道:“方才見十四福晉和那個……”
“是領侍衛內大人家的格格——藍若詩”,大太監魏珠忙提點上。
“哦,對,對”,德妃似恍然記起,笑說道,“方才這兩丫頭鬧得歡騰,就由她倆起個頭吧”。
我連忙朝十七阿哥使了使眼色,匆匆和十四福晉一道朝德妃娘娘福了福禮。十七阿哥卻低下頭,將一杯酒一飲而盡,也不知是真沒看見還是假沒看見。
十四福晉站起身巧笑道:“不知妹妹都曾讀過什麽書,我好估摸著出題,以免為難了妹妹,傷了和氣”。
我不卑不吭的迴道:“若詩不才,迄今隻讀過四本書”。
十四福晉笑的更甜了,“哦,都是些什麽書?”
我笑,“天文、地裏、古今、中外”。
“咳、咳、咳”,一陣猛烈的咳嗽聲傳來,十王爺似被瓜子仁嗆到了喉嚨,不停的拍打著胸口。
“你……”,十四福晉怒視了我一眼,隻一瞬硬生生把一口氣咽下去,又生出許多笑臉來,“那我可要出題了,……”方一張嘴,就我連忙打斷:“慢!”。
“怎麽,怕了?現在反悔……”十四福晉依舊不依不饒。
“若詩……有……一個習慣,隻怕十四福晉不敢答應”,我胡亂瞎扯。
“笑話,哪怕一個,就算十個也難不倒我完顏皓月”,十四福晉不服氣道。
“若詩有個不成文的習慣,就是……嗯……就是……對,就是不是絕句的不對,不是大詩人所做的不對,不是古人的不對”,總歸一句話,就是隻對那些已成名的古代大詩人的句子。
“咳、咳、咳”,十王爺似乎咳的更厲害了。
我無視周遭的鶯鶯燕燕一臉的笑諷,強自直著脖子笑昂著頭,笑的嘴角都有些抽筋。
“嗬~”,十四福晉嗤笑著上下打量了我一番,不屑的搖了搖頭,出題道:“清水出芙蓉”。
“嗬嗬”,我居然忘了!我傻笑著轉向十七阿哥,隻見他正專注的端摩著酒杯的雕文,“嗬嗬”,我又幹笑了幾下,轉向十四貝勒,隻見他的手有一下沒一下的在桌上刻畫身什麽,意識似乎完全成遊離狀態。而四爺,徑自撣了撣衣袖,去了去並不存在的塵土。關鍵時刻,各個不給力,連垃圾都比我有吸引力!好吧,隻能靠自己了,好熟的句子啊,對了,“亂世出英雄”。
“撲哧”“咳”,一時間咳嗽聲,嗤笑聲此起彼伏。我呆呆環顧了一周,明明對的很工整啊。十七阿哥的手明顯顫了一下,酒杯裏的水大半灑了出來,潑在了四爺的袖子上。十四貝勒刻畫的手頓了一下,直勾勾的盯著我,緩緩蜷起一個拳頭。我瑟縮了一下,即便是答錯了,也沒必要這麽看著我吧。
“錯了,是天然去雕飾”,十四福晉傲然說道,“你輸了”。
“她沒有輸”,說話的正是十四貝勒,“就對句而言,確是極為工整,何錯之有?”
十四福晉萬沒想到出來替我解圍的會是十四爺,臉色由紅轉綠又轉青再轉白,嘴巴哆嗦了半天,硬是沒蹦出一個字。
十七阿哥道,“確實工整,也沒有誰規定說非得循著古人來”。
康熙爺對著德妃笑道,“嗬嗬,這丫頭有點意思”,又轉向眾人道,“這詩文大會就是圖個高興,又不是考科舉中狀元,哪來的這麽多規規矩矩,接著對”。
萬歲爺都開了口,眾人自然再無異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