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從來不知道,東南居然比西北還難搞定。


    經過休養生息的準部又不安生了,大策淩敦多布即便不樂意,還是遵從了噶爾丹策淩的安排與小策淩再次犯邊。嶽鍾琪有事qing做了,為了速戰速決,大約也是為了節省軍費,胤礽還派了蒙古諸部參戰。


    僥天之幸,他的妹夫兼未來親家策棱發揮得不錯,配合嶽鍾琪的行動,耗時三個月,打贏了這場戰爭。也使得大策淩堅定了求和之心,再也不肯由著噶爾丹策淩亂生事端了。


    胤礽順勢議功,給親家提成了親王,也使女兒的婚禮多了幾分光彩。眼看著妻子越來越放鬆,胤礽也覺得自己辦了一件好事。成袞紮布是他見過的,小夥子長得挺jing神,辦事也老到,頗有乃父之風。


    策棱前腳從前線迴來升了職,內務府就匯報,公主府建好了。翻翻日曆,可以放定了。


    自古考察新女婿有各種各樣的方法,依照考官身份的不同選取不同的考題與評分標準。淑嘉看的就是:這小子是不是女兒能夠應付得了的,這一點她深有體會,有時候不在乎丈夫是個什麽樣的人,還要看妻子能不能影響得了丈夫。那啥,她家這個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胤礽看的是外甥的能力與人品,女兒雖是公主,還是要看丈夫學不學好的。像成袞紮布的媽,死了多少年了,因為策棱人品能力都是上佳,依舊念著妻子的好,還為國立有大功,死了還要追封為固倫公主。女人,還是要靠男人的。


    弘旦等兄弟的想法就簡單得多了:一、對妹妹好(這似乎是必須的);二、忠心為國。


    這就行了。


    成袞紮布涉險過關。


    人逢喜事jing神慡,小兩口婚後過得還算不錯。公主下嫁,先是要在京裏住一段時間,然後才是返迴旗地的。在駐京的兩個月裏,可是苦了帝後二人了。召小兩口入宮頻繁了,怕耽誤了兩人培養感qing。不叫進來看看呢,又不放心。派了耳報神,怕女婿誤會,不派,還是不放心。


    在女兒結婚的這頭一個月裏,帝後二人的一個固定話題就是:不知道女兒過得怎麽樣了。


    娶兒媳婦他們有經驗,也不擔心兒子,嫁女兒雖不是頭一遭,嫁掉親生女兒卻隻此一迴。不說淑嘉了,就是一直認為君為臣綱,做臣子的應該認真侍奉的胤礽,也是有些坐臥不寧。


    這是一項新奇的經歷,不但帝後新奇,連成袞紮布也覺得新奇。他的嶽父(嶽母沒能見著幾次),待他好像有些奇怪。虧得成袞紮布比較懂事,與烏雲珠處得也不錯,還有著“公忠體國之心”,胤礽怎麽樣他都接受了。


    有一個不嬌氣也不俗氣的老婆,成袞紮布覺得有一個奇奇怪怪的嶽父也是可以接受的。


    眼見得女兒女婿琴瑟和鳴,胤礽放下心來。


    世間的事qing就是這樣,一件事qing順了,必有一件不順的事qing在前麵等著他。


    女兒都嫁了,來自地球另一麵的遙遠國度終於傳來了消息,他們樂於傳播科學文化知識,雙方的禮儀問題談不攏也沒關係,不見皇帝就不見,跟首相談也是可以的,隻要把雙方都關心的問題給解決了就行。但是……你們得把我們的稱唿給改一改啊!還有,咱們通商的事qing要怎麽辦呢?


    胤礽這一邊,才一年多的時間,船也沒造出多少艘適用的來,正等著學習先進經驗呢,又不想失了氣勢。左右為難。南洋的局勢他放不下手去,畢竟本國人民被綁架的事qing大家都知道了,荷蘭人是死活不肯把這些廉價又好使的勞動力還迴來的。兩國在印尼那一片群島上各據一半,來迴折騰著。年羹堯正等著中央給軍火。


    年羹堯需要戰爭,而且必須打下去,自然要想盡一切辦法,拖更多的人下水。他寧可自己少撈一點油水,也要讓京裏的人嚐到甜頭,知道這場戰爭打下來的益處。用事實告訴皇帝,打了南洋,你是開拓之君,也會使國庫豐盈。告訴大臣,南洋油水很足!


    僵持之際,他還想盡辦法把好東西往京裏運。諸王大臣裏很有一些被實惠打動了的人,不管對年羹堯的看法如何,對南洋都是隻有一個想法:一定要拿下來。與此同時,他們還有一個更大膽的建議:移民實邊。


    咳咳,且不說爪哇算不算天朝的“邊”,就算要移民過去,也得把地方安定了下來啊!


    提議者卻另有觀點:移民過去,咱們的人多了,那地方自然就穩定了。他們在那裏耕種,連後勤補給都有了。至於移什麽樣的民過去,咱們可以製定優惠政策的。


    比如“凡在賤籍者,過去耕種了,不但開墾的荒地歸自己,還可以除賤籍,歸為良民。”


    又比如“凡二十丁抽一丁攜家南下,免賦,其在中土之親族,再免一頃之田賦。於南下之民中擇其官長。”


    都是誘之以利。


    這兩項都是製定者很體恤民qing的規定了,按照慣例,卻是根本沒有徵求廣大人民群眾意見的。國家不需要向人民作過多解釋,就是這個時代的國qing。


    這是脅之以威,因為你去不去不是你自己說了算的,而是國家說了算。


    頭一條,都是賤籍,也沒什麽人會為他們說話,去了也就去了。後一項卻是厲害,他利用的是族權。這個年代,一個人的生老病死,無不與宗族息息相關。一個人想賣田產,宗族有優待購買權,族產祭田即便抄家都不用罰沒。二十個人裏出一個,餘下的十九個人就是受益者。族長gān不gān呢?族人們支持不支持呢?


    一船一船的人被拉到了南洋,慢慢地定居了下來。萬事俱備,隻欠著西洋技術這一道東風了。


    壞就壞在這道東風上頭了。


    朝廷不得不接受歐洲友好鄰邦的“建議”,凡在公文行文之中,不得以“夷狄”稱之。又允許英國人在廣州、寧波、廈門三地通商,也同意協定稅率。不過由於胤礽心裏不舒服,朝廷上下心裏都不舒服,在協定稅率的時候,他們授意,讓商人去談判,砍價砍得血rou橫飛。


    終於一切飛快地談妥了,雙方都以為拿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他們給的圖紙,不是最好的。”


    朝廷還是有一些專家的,不會造,倒是會看。至少,與朝廷jiāo手的艦船長得不是這個樣子,看起來比這個尺寸要大,而且火力配置也猛得多。


    這些洋人是靠不住的!刻意保持禮儀之幫風度的地群人被扇了一記耳光,從此務實了許多。


    兩相比較之下,倒是本國人民顯得麵目可愛得多了。許多事qing就在不知不覺中慢慢改變著。


    這些都是後話了,當務之急卻是造出先進的艦船、火pào來。胤礽不得不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研發,東南沿海已經不是可有可無,在與西洋諸國的接觸中,他明顯地感受到了壓力。一架地球儀被擺進了幹清宮的東暖閣,他得了空就要看上一看,世界如此之大,我們並非中心。


    這個時候,中國與世界先進科技水平的差距也沒有那麽大,甚至可以說,我們並不算是全麵落後的,現在醒悟來開眼看世界,還是非常及時的。


    ————————————我是五年之後的分割線表打————————————


    荷蘭在歐洲承受著英國的巨大壓力,又由於補給線過長,終於在南洋一潰千裏,荷蘭東印度公司股票大跌。


    年羹堯終於可以鬆下一口氣了,他是首倡此事的元兇,卻因為一時沒有接替他的人手而留下來看到了最終的結果。仗既然打勝了,他也就得了一個不升不降的結果,隻不過被換了一個地方做官而已。


    兩廣、南洋,這片可以預見肥得流油的地方,從此和他說再見了。他本人被調到了關外,榮任盛京將軍。


    南洋一片豐袤的土地,五年開發過後,卻出現了一個大問題:缺人。


    土著們在年羹堯手下可不好過,看不順眼就殺殺砍砍的,就沒剩下什麽人——荷蘭人補給線太長,人手不足用,當然要招募土著。年羹堯本身著急上火,自然是怎麽利索怎麽gān,以消滅敵人有生力量為目的,對“蠻夷”從不懷柔。


    勞動力的匱乏使得朝上諸公不得不正視開發需求與開發進度之間的矛盾。弘旦看中南洋正是為了剩餘勞動力而來的,他推出了一個龐大的移民計劃:允許自主移民。


    隻要jiāo少量的手續費,就可以舉家遷往南洋。南下人口必須保持男女大概一比一的比例,以保證可持續發展。抽調一定比例的政府官員往南洋任職,有南洋經歷的官員在晉升上予以優惠。同時,抽調一定比例的旗人前往南洋,允許攜帶家丁墾荒。


    如果這個計劃是在五年之前提出來,一定不會這麽順利,現在有先一批的成功經驗,又經過五年的戰爭,舉國皆知南洋的重要xing。對於旗人來說,祖先們具有冒險擴張jing神的血液似乎又在骨子裏復甦了。不少人蠢蠢yu動,甚至有向呂宋伸手的意圖。


    他們看中的不是那裏產稻米,而是礦山!那不止是值錢,而是本身就是錢!


    又有,東西方的中轉貿易,必須經過那裏落腳,又是無限商機!不gān的是傻子!


    淑嘉對於國本政客的認知還是錯了,政客們的純樸與她認為的純樸是兩個概念。政客們的純樸,乃是建立在實力的基礎上的。朝上的大爺們在實力膨脹的時候,也有主動挑釁的時候。但是,很多傻子卻跟著政客們吆喝,我們是君子之邦,然後舉國上下都這樣想,事qing才被搞壞掉的。


    這個朝廷似乎又迴到了建國初期,在戰爭中尋找到了樂趣,找到了戰爭的真締。


    胤礽很高興,他終於解決了南洋的危機,也給國家打開了一片新天地。並且,在這戰爭+移民的過程中,旗人與民人前所未有地接觸了起來。旗人不擅海戰,人口又少,但是國家擴張到的地方,就必須有旗人在,否則在親貴那裏通不過。


    在這樣的qing況下,提出擴大八旗規模,也就不是那麽不好理解的。八旗本身就有漢軍旗,胤礽忽然想到了這個漢八旗設立之初的妙用了。這個八旗擴大化,卻不能失之泛濫。


    他隻用了一招,算是預備役編製,隻免賦役,不發糧餉。


    如此擴大著下來,旗漢之間的界限是不是就會越來越模糊?等到全民入旗的那一天,他是不是就是真正的整個天下的共主了?


    胤礽的心劇烈地跳動著。


    淑嘉很高興,她對於這個國家的qiáng盛的渴望之qiáng烈,恐怕要勝於這裏的每一個人——隻有她知道百年屈ru這四個字。並且,胤礽的政策讓她看到了希望,一個“和平演變”的希望。改革不是田園詩,不是月光曲,卻也不必一定伏屍百萬,流血漂杵。


    弘旦也很高興,拿下南洋,他初步解除了人口過剩的後患,通過計劃移民,他也賺足了政治資本。


    親貴們很高興,又有一處發財的地方了。


    百姓們不太高興,背井離鄉的人沒幾個高興的。不過好歹有一口飯吃,據說有些人的親戚在南洋混得很不錯,一個人能得好幾頃田,還風風光光迴來祭了一迴祖——不用說,這個主意是皇後出的。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非主流清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想吃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想吃肉並收藏非主流清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