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太皇太後憤怒失望是有原因的,但是當廷辱罵兩代君王,也太過了些。
如此跋扈蠻橫,若是由她當政,隻怕國無寧日啊……
群臣一陣神情變幻,懲治太皇太後之心從未如此堅定和統一。
太皇太後做夢都沒有想到,她原本是想要以言語激怒舒予,將韓家拖下水的,誰知非但沒能拉下韓家,倒是先自食苦果,將自家逼上了絕路。
人證、“物證”俱全,哪怕太皇太後與王太後極力辯駁,依舊無法逃脫應有的懲罰。
“朕念二位昔日的救護之恩,可以不殺你們。”康平帝純稚的臉上滿是迷茫與哀痛,痛聲道,“但是,謀逆之罪,株連九族,死罪能免,活罪難饒。就著爾等到皇陵灑水靜掃、焚香懺悔,贖卻一身罪行。”
當然,此行是要有人一路“護送”,到了地方是要有專人“保護”的。
太皇太後和王太後見康平帝金口已開,此事斷無轉圜的餘地,又驚又怒,當即如罵街潑婦一般,當廷撒潑叫罵起來,不外乎是責罵康平帝忘恩負義之類的。
康平帝本就心有不忍,如今被太皇太後與王太後一番嗬斥痛罵,更是歉疚無措,整個人都呆在禦座上,一時悲痛自責無措,迴不過神來。
孫長玉等人見狀,立刻上前吩咐侍衛將人給押下去。
侍衛們上前將躺在地上撒潑打滾兒的太皇太後與王太後架起來,封住她們的嘴巴,直接抬了下去。
年幼的康平帝看著猶自掙紮不已的太皇太後與王太後被侍衛們抬了出去,臉上的迷茫悲痛之色難以遮掩。
為什麽曾經那麽無私地愛護他、幫助他的人,會在數年之後的今天,就跟完全變了個人似的,恨不能他去死呢?
舒予愛憐地看著痛苦、迷茫的康平帝,心疼不已,卻礙於有其他人在場,也不好僭越多說什麽,隻能無聲歎息,默默陪伴。
好在很快便散了朝,眾臣體諒康平帝的不易,都沒有再留下來議事,各自散去。
舒予在偏殿裏抱著康平帝良久,任由他哭濕了自己的衣衫。
韓彥守在外間,來迴踱步,暗自歎息。
約莫過了小半個時辰,康平帝這才從舒予懷裏抬起頭來,頂著紅彤彤的腫成核桃的眼睛,帶哭腔小聲問道:“為什麽人會變得這樣可怕……”
曾經千方百計護他周全的太皇太後和王太後,方才甚至想衝上來撕了他,就跟索命厲鬼一般。
舒予輕歎一聲,不知道該怎麽迴答他。
人世滄桑,人心易變,等他長大了,就會慢慢明白了。
她不想過早地讓他失去對單純與美好的期待和信仰,自此後都生活在陰冷、多疑之中,變得極端和瘋狂,就如當初的元嘉帝一般——對待與他患難與共的趙貴妃毫無原則地偏袒和寵信,對待其他人則從不肯信任和倚賴。
自己過得痛苦,別人也因此而不幸。
舒予想了想,扶著康平帝的雙肩,直視他的眼睛,立誓一般地許諾道:“別人我不知道,但是我永遠都不會變的!在我的心裏,你永遠都是獾子寨的小望之,是娘親的孩子!”
康平帝愣了下,一頭撲在舒予懷裏,嚎啕大哭:“娘親……”
在外間的韓彥五官敏感異於常人,聽到康平帝這一聲壓抑的“娘親”,輕歎一聲,也不由地紅了眼圈。
……
叛亂已平,舒予再留在宮中就不合適了,尤其是在眼下這個所有人都覺得韓家即將憑借從龍之功,以外戚的身份獨霸朝野的時刻。
盡管萬分不舍得舒予離去,但康平帝還是不得不接受這個事實,親自將舒予送出了宮門,然後才在王平的陪伴之下,一步三迴頭地迴了宮中。
韓彥與舒予一路到得韓府,還未下馬車,孟氏與戚氏就已經迎了上來。
舒予見狀趕緊跳下馬車,扶住孟氏與戚氏,連連笑道:“怎敢勞動母親與大嫂出門來接,真是折煞我也。”
孟氏和戚氏見舒予好生生地迴來了,立刻眼圈都紅了,低聲道:“有什麽話,咱們進屋再說。”
左鄰右舍的都是朝中之人,對於韓家的一點風吹草動都關注得緊,有些話,還是自家關上門說的合適。
“哎。”舒予笑著應了,與戚氏一左一右地攙著孟氏,進了院子。
韓彥則留在外麵安排車馬行李。
此番舒予潛入慈安宮中救駕有功,又作證拿下了太皇太後與王太後這兩個賊首,不管“安和國夫人”的封號能不能賜下,但是金銀布帛的賞賜總是少不了的。
功高如此,別人也不好多說什麽。
孟氏婆媳三人進了院子,到正院廳堂各自坐下,說起別後之事。
“太皇太後與王太後沒有為難你吧?”孟氏一落座,就趕緊問道,說罷,不待舒予迴答,就紅著眼圈歉疚道,“都怪我們拖累了你,當初若不是為了我們,你也不至於被逼入宮……”
當日她裝昏厥,本來是想幫舒予的,誰知卻讓蕊珠起了歹心,妄圖將她們婆媳三人一齊拿入宮中邀功,舒予為了她和戚氏,這才不得不痛快地答應蕊珠,和她一同去了慈安宮中的。
“母親萬萬不要這樣說。”舒予趕忙勸說道,“太皇太後誌在索我,蕊珠隻要不糊塗,就不會一意孤行、節外生枝的。要真說是連累,也該是我連累母親和大嫂跟著懸心才是。”
孟氏和戚氏見舒予如此體貼懂事,心中更是愧疚不已。
舒予見狀遂笑著勸解道:“再說了,太皇太後將我‘請’入宮中,好吃好喝的伺候著,除卻不自由,與在東宮之時並無多大區別。反倒是借機幫助聖上平叛,也算是盡了一點自己的心意。
“我這都好好地迴來了,母親和大嫂也要釋懷才是。”
舒予在宮中的功績,孟氏和戚氏早就從韓遷父子三人的口中聽說過了,當時讚佩不已,此時見了舒予,自然更是少不得一番誇讚。
“難為你在那種情形之下還能夠臨危不亂、機靈自處,立下了功績,若是換了任意一個旁的年輕婦人,隻怕早就驚慌害怕,失了主張,隻會啼哭呢。”戚氏笑讚道。
對於這個出身不高卻樣樣出色的弟媳,戚氏是真心地佩服。
舒予對於戚氏這個端莊溫婉的大嫂,也是真心地敬重,聞言遂笑道:“這還不都是跟大嫂學的!”
“跟我學的?”戚氏訝然不解。
“對啊!”舒予一本正經地點頭道,“大嫂平時總是教導我為世家婦應高端莊自持、沉穩不驚,才能不失風儀的嘛!”
戚氏聞言一愣,忍不住笑了起來,朝孟氏道:“母親您瞧,她還會打趣別人了!”
孟氏聞言也忍不住笑了起來。
沉悶了許久的氣氛,終於重新輕鬆起來。
如此跋扈蠻橫,若是由她當政,隻怕國無寧日啊……
群臣一陣神情變幻,懲治太皇太後之心從未如此堅定和統一。
太皇太後做夢都沒有想到,她原本是想要以言語激怒舒予,將韓家拖下水的,誰知非但沒能拉下韓家,倒是先自食苦果,將自家逼上了絕路。
人證、“物證”俱全,哪怕太皇太後與王太後極力辯駁,依舊無法逃脫應有的懲罰。
“朕念二位昔日的救護之恩,可以不殺你們。”康平帝純稚的臉上滿是迷茫與哀痛,痛聲道,“但是,謀逆之罪,株連九族,死罪能免,活罪難饒。就著爾等到皇陵灑水靜掃、焚香懺悔,贖卻一身罪行。”
當然,此行是要有人一路“護送”,到了地方是要有專人“保護”的。
太皇太後和王太後見康平帝金口已開,此事斷無轉圜的餘地,又驚又怒,當即如罵街潑婦一般,當廷撒潑叫罵起來,不外乎是責罵康平帝忘恩負義之類的。
康平帝本就心有不忍,如今被太皇太後與王太後一番嗬斥痛罵,更是歉疚無措,整個人都呆在禦座上,一時悲痛自責無措,迴不過神來。
孫長玉等人見狀,立刻上前吩咐侍衛將人給押下去。
侍衛們上前將躺在地上撒潑打滾兒的太皇太後與王太後架起來,封住她們的嘴巴,直接抬了下去。
年幼的康平帝看著猶自掙紮不已的太皇太後與王太後被侍衛們抬了出去,臉上的迷茫悲痛之色難以遮掩。
為什麽曾經那麽無私地愛護他、幫助他的人,會在數年之後的今天,就跟完全變了個人似的,恨不能他去死呢?
舒予愛憐地看著痛苦、迷茫的康平帝,心疼不已,卻礙於有其他人在場,也不好僭越多說什麽,隻能無聲歎息,默默陪伴。
好在很快便散了朝,眾臣體諒康平帝的不易,都沒有再留下來議事,各自散去。
舒予在偏殿裏抱著康平帝良久,任由他哭濕了自己的衣衫。
韓彥守在外間,來迴踱步,暗自歎息。
約莫過了小半個時辰,康平帝這才從舒予懷裏抬起頭來,頂著紅彤彤的腫成核桃的眼睛,帶哭腔小聲問道:“為什麽人會變得這樣可怕……”
曾經千方百計護他周全的太皇太後和王太後,方才甚至想衝上來撕了他,就跟索命厲鬼一般。
舒予輕歎一聲,不知道該怎麽迴答他。
人世滄桑,人心易變,等他長大了,就會慢慢明白了。
她不想過早地讓他失去對單純與美好的期待和信仰,自此後都生活在陰冷、多疑之中,變得極端和瘋狂,就如當初的元嘉帝一般——對待與他患難與共的趙貴妃毫無原則地偏袒和寵信,對待其他人則從不肯信任和倚賴。
自己過得痛苦,別人也因此而不幸。
舒予想了想,扶著康平帝的雙肩,直視他的眼睛,立誓一般地許諾道:“別人我不知道,但是我永遠都不會變的!在我的心裏,你永遠都是獾子寨的小望之,是娘親的孩子!”
康平帝愣了下,一頭撲在舒予懷裏,嚎啕大哭:“娘親……”
在外間的韓彥五官敏感異於常人,聽到康平帝這一聲壓抑的“娘親”,輕歎一聲,也不由地紅了眼圈。
……
叛亂已平,舒予再留在宮中就不合適了,尤其是在眼下這個所有人都覺得韓家即將憑借從龍之功,以外戚的身份獨霸朝野的時刻。
盡管萬分不舍得舒予離去,但康平帝還是不得不接受這個事實,親自將舒予送出了宮門,然後才在王平的陪伴之下,一步三迴頭地迴了宮中。
韓彥與舒予一路到得韓府,還未下馬車,孟氏與戚氏就已經迎了上來。
舒予見狀趕緊跳下馬車,扶住孟氏與戚氏,連連笑道:“怎敢勞動母親與大嫂出門來接,真是折煞我也。”
孟氏和戚氏見舒予好生生地迴來了,立刻眼圈都紅了,低聲道:“有什麽話,咱們進屋再說。”
左鄰右舍的都是朝中之人,對於韓家的一點風吹草動都關注得緊,有些話,還是自家關上門說的合適。
“哎。”舒予笑著應了,與戚氏一左一右地攙著孟氏,進了院子。
韓彥則留在外麵安排車馬行李。
此番舒予潛入慈安宮中救駕有功,又作證拿下了太皇太後與王太後這兩個賊首,不管“安和國夫人”的封號能不能賜下,但是金銀布帛的賞賜總是少不了的。
功高如此,別人也不好多說什麽。
孟氏婆媳三人進了院子,到正院廳堂各自坐下,說起別後之事。
“太皇太後與王太後沒有為難你吧?”孟氏一落座,就趕緊問道,說罷,不待舒予迴答,就紅著眼圈歉疚道,“都怪我們拖累了你,當初若不是為了我們,你也不至於被逼入宮……”
當日她裝昏厥,本來是想幫舒予的,誰知卻讓蕊珠起了歹心,妄圖將她們婆媳三人一齊拿入宮中邀功,舒予為了她和戚氏,這才不得不痛快地答應蕊珠,和她一同去了慈安宮中的。
“母親萬萬不要這樣說。”舒予趕忙勸說道,“太皇太後誌在索我,蕊珠隻要不糊塗,就不會一意孤行、節外生枝的。要真說是連累,也該是我連累母親和大嫂跟著懸心才是。”
孟氏和戚氏見舒予如此體貼懂事,心中更是愧疚不已。
舒予見狀遂笑著勸解道:“再說了,太皇太後將我‘請’入宮中,好吃好喝的伺候著,除卻不自由,與在東宮之時並無多大區別。反倒是借機幫助聖上平叛,也算是盡了一點自己的心意。
“我這都好好地迴來了,母親和大嫂也要釋懷才是。”
舒予在宮中的功績,孟氏和戚氏早就從韓遷父子三人的口中聽說過了,當時讚佩不已,此時見了舒予,自然更是少不得一番誇讚。
“難為你在那種情形之下還能夠臨危不亂、機靈自處,立下了功績,若是換了任意一個旁的年輕婦人,隻怕早就驚慌害怕,失了主張,隻會啼哭呢。”戚氏笑讚道。
對於這個出身不高卻樣樣出色的弟媳,戚氏是真心地佩服。
舒予對於戚氏這個端莊溫婉的大嫂,也是真心地敬重,聞言遂笑道:“這還不都是跟大嫂學的!”
“跟我學的?”戚氏訝然不解。
“對啊!”舒予一本正經地點頭道,“大嫂平時總是教導我為世家婦應高端莊自持、沉穩不驚,才能不失風儀的嘛!”
戚氏聞言一愣,忍不住笑了起來,朝孟氏道:“母親您瞧,她還會打趣別人了!”
孟氏聞言也忍不住笑了起來。
沉悶了許久的氣氛,終於重新輕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