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麒麟殿外。


    李斯站在殿外,等了許久,一直不見李陽出來,正打算先迴去的時候,卻是終於見到麒麟的門口出現了一個身影。


    來人,自然就是李陽了。


    “陽侯,你可讓本相好等啊!”


    一見到李陽終於是出來了,李斯趕緊迎了上去。


    聽到這話,李陽不用想都知道,李斯為何會在這裏等自己了,走到了近前,於是笑道:“李相是想問我平亂之事吧?”


    李斯點點頭,不無擔憂的道:“陽侯啊,你你真的可以憑一己之力,平息此番亂象?”


    李陽笑了笑:“李相難道也認為本相是與章將軍鬥氣乎?”


    “那自然不會。”李斯訕然一笑。


    李陽道:“實不相瞞,我之所以請纓平亂,是真的不想見到我大秦軍民,自相殘殺,那些亂民並非真是抗秦,而是因饑荒被逼無路,若由章將軍負責平亂,後果定是天下十室九空,讓我大秦元氣大傷矣。故而,本相唯有想其它柔和之策,以化亂局。”


    李斯聽到這話,不由深深地看著眼前這個年輕丞相,眼神當中帶著幾分詫異。


    他突然發現,原來眼前這個年輕人,在輕狂自傲的表象下,竟然裝著一顆憐憫天下蒼生的慈悲之心,這倒是讓他要重新審視眼前這個人了。


    為天下蒼生謀福,可是要比為己謀權,要難之數倍。


    當然,這也同樣說明,李陽這個人的誌向乃是天下,而非在朝堂,這就超越了許多公卿大臣。


    誌在天下蒼生,這種話他隻聽兩人說過,一個是皇帝嬴政,當初皇帝就曾對他李斯說,掃六國而一統,是為了結束戰亂,還天下蒼生一個太平,建長城出律法,是為了構建一個穩定的社會。


    可以說,皇帝之誌,便是天下蒼生,他想打造一個穩定太平的世界。


    而今日,李斯再次聽到了類似的話,那就是出自李陽之口。


    也就在此刻,李斯似乎終於明白皇帝為何會如此看重這個年輕人了,又是拜相,又是封侯,又是開府,又是變法,甚至不管李陽多麽的語出驚人,亦或所言之語多麽的荒唐離譜,卻是堅定的給予信任,這一切,答案或許就是因為其人之誌。


    李陽之誌,正合皇帝之誌,二人同誌,自然信任有加,助其施展胸中所學


    “李相,為何如此看著我?”


    李陽突然發現,李斯一直盯著自己,不由有些不自在了。


    “咳,本相剛才被陽侯之誌,所驚,沒想到陽侯竟有心懷天下蒼生之誌,李斯心中敬佩!”李斯是真的對李陽起了幾分敬意,要知道當初他的老師荀子,就曾告訴他,治國為權,乃小謀,治國為天下蒼生,乃為大謀。


    為小謀者,位高權重,為大謀者,青史留名。


    而李陽,應該就是老師口中所言為大謀者。這種人,可是鳳毛麟角般的存在。因為當權位與蒼生放一起讓你選擇時,沒有誰會為了顧及蒼生,而放棄實權。


    就好比今日之早朝,若換成其他人,絕不會為了天下蒼生,而去否決一眾武將,使自己陷於危境。這就是為什麽,大家最終都成了小謀者,成不了大謀者之原因。


    此時,李斯亦是明白,李陽當初為何“作死”立《公法》了,實則就是為天下蒼生,所以哪怕將己置之於死地,也是不懼。


    說實話,想明白這些事情後,李斯看向李陽的目光,都有一種高山仰止的感覺了。


    李陽可不知道,自己隨便說出來的一句話,卻是引得人家心思泛濫,笑了笑道:“李相過獎了,隻不過,人活一世,總得活出個意義來,否則跟條鹹魚有何分別。”


    李斯一聽這話,頓時都感到有些自慚形穢了。


    他發現,如果再繼續討論這個話題下去,自己都要被貶得連鹹魚都不如了,於是趕緊轉移話題,不自己找虐了,道:“陽侯說的是,不過這次平亂,不知陽侯可有計策了?”


    李陽道:“此次平亂,唯有軟硬兼施,方為有效。硬招,便是出兵平亂,軟招,則是解決饑荒。”


    “”李斯一聽這話,不由一臉黑線。


    出兵?你有兵嗎?


    解決饑荒?你有糧嗎?


    你什麽都沒有,哪來的軟硬兼施,這不是異想天開麽。


    李斯隻差翻白眼了,直言道:“陽侯,你無兵無糧,這軟硬兼施之計,你如何施展?”


    李陽笑道:“這正是我欲找你相商之事。”


    “找本相商?”李斯有些懵逼了。


    自己手裏亦是無兵無糧,這平亂之事,好像軟招硬招都幫不上忙啊。


    滿臉不解的李斯,好奇道:“難道陽侯是想讓本相去負責募捐錢糧?”


    “非也!”李陽搖了搖頭,道:“靠募捐,乃是杯水車薪耳。實不相瞞,我欲用長城驪山阿房宮三處工程招標之事,來解決此次饑荒問題。”


    “工程招標?”李斯一愣,有些聽不懂了,道:“大秦國之工程的招標,如何能夠解決饑荒之事?按你之前所言,一但開啟招標事宜,可是得從國庫拿錢出去給商人啊,這這反倒是使原本空虛的國庫更加的艱難了,甚至目前之國庫,根本就無法去實施工程招標事宜。”


    “哈哈哈!”


    此時,李陽卻是仰天大笑了三聲,然後道:“李相,你難不成忘了,我一開始就跟你講過的招標付款方式麽?”


    李斯眉頭一皺,道:“本相猶記得,陽侯曾言,工程招標,乃是按工程進度,驗收合格後,按階段由國庫付款。”


    李陽點點頭:“沒錯,李相試想一下,工未動,國庫並不用付款,隻有工程進度達到了一個階段,我等才須前往驗收,合格後方才付款,在此之間,怎麽樣也有好幾個月吧。”


    李斯一聽,終於是恍然大悟。


    一拍大腿,叫道:“對啊,付款乃是以後之事,本相竟是給忘了!”


    李陽笑道:“而且,如今已是夏季,隻需待到秋收,稅賦豐盈,工程款項自然不成問題。此乃‘時間差’也!”


    李斯完全懂了李陽的意思,當下不由拍手叫絕,終於明白李陽在麒麟殿上所說的“靠商人振災”是何含義了。


    隻要立即實施工程招標,商人便需要雇用勞夫,少則百萬人,多則兩百餘萬人,如此饑荒之人盡有歸處。而且,好處還不僅於此,大秦國之工程,亦是得到實施,此可謂一箭雙雕。


    想到這裏,李斯整個人都激動不已,這次對李陽算是佩服得五體投地了。


    這種偏路子,還真不是朝中的公卿大臣們能夠想得出來的!


    其實,在參加今日早朝之前,李陽就有了這個利用工程招標解決饑荒的計策。


    於商人來說,饑荒當前,雇用勞夫,成本顯然極為的低廉。有此巨大的利潤空間,他們更是願意參與投標事宜。


    於饑民來說,造反必死,為了活命,自然欣然前往長城驪山或阿房做工。更重要的是,饑民隻需度過這個夏季,待到秋收之時,便可迴歸鄉裏收獲穀栗,至此以後,便可看到安居樂業的希望了。


    有了活路可走,自然沒有人會去造反尋死。


    如此一來,反賊之軍,沒有了“兵源”,更失了民心,就真的成了“反賊亂民”了,天時地利人和盡失,要平亂軍,就變得易如反掌了。<!ove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從獻仙藥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壺中洞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壺中洞天並收藏大秦從獻仙藥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