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不多時,早朝來臨,眾人也都紛紛趕去了麒麟殿。


    關於朝會製度,最早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周禮》中就有相關的記載。


    對於秦朝來說,早朝也格外的注重。


    因為皇帝不可能每天接見中央各部公卿大臣,一個個的去聽取各種國事的建議。


    而通過朝會的方式就可以很方便的了解到國家機器運行中的故障與弊病,同時可以聽取各部公卿大臣們就國中各種事務的看法及意見,從討論當中,得到一個最為滿意的結果。


    秦時,中央公卿機關的大臣都是要上早朝參與議事的,人數在百人左右,所以亦稱百官朝參。


    當然,其實三公九卿裏的官員,就不止百人,比如掌議論的諫議大夫,就多至數十人,而郞官就更多了,議郞中郎侍郎等達數百人。


    因為場地限製,所以除了三公九卿之位的大臣,及監察禦史們,每日需要朝參外,各部機關的其餘京官,都是有事稟奏時,方會朝參。有時候他們來了,也是隻得排著站在靠後的殿外,沒來皇帝也不會怪罪,這也是何章為何連日朝參缺席,也不會有事的原因。


    麒麟殿。


    始皇嬴政,駕臨早朝。


    看了一眼下邊的大臣們,第一句問的就是何章來了沒?


    這可是自大秦早朝以來,皇帝第一次問起一個九卿之外的臣子,有沒有來朝參。


    大家雖然詫異,卻也明白原因,因為扶蘇近日一直在將作少府,皇起問起何章,自然是想從何章的口中,得知扶蘇所作所為。


    這時,掌殿廷朝會禮儀接受臣民章奏的謁者(注:官名),出列奏報道:“稟陛下,今日朝參,何章將軍缺席。”


    “哼,又是缺席,他這都連續缺席多少次了!”嬴政不高興了。


    謁者道:“何章將軍本月已連續缺席二十一日了。”


    嬴政這下心裏有點火了,惱道:“好個何章,他掌著將作少府之職,二十餘日朝參,連續缺席,難道他這將作府裏就沒事向朕奏報的嗎,朕看他以後幹脆也不用朝參了。”


    大家聽到這話,麵麵相噓,都知道皇帝惱火了。


    不過,因為之前在政務廳,扶蘇叮囑過不可透露他造紙一事,所以大家隻好閉口不言。


    當然,大家也不替何章擔憂,因為一但隻要皇帝知道了何章近日在忙著造紙,肯定就不會再怪罪他了,說不定還會大大的誇獎他。


    畢竟,這紙可是他將作府造出來的,為此,還成就了扶蘇,這當父皇的,自然少不了念何章的好。


    這時,嬴政掃視了下邊的眾臣一眼,突然一愣,因為他發現李陽今天也沒有來。


    李陽是中丞相,位列三公之位,除非有事,否則是必須每日朝參的。


    “李陽今日也未到,可是是病了麽?”嬴政略擔關心的問向眾人。


    大家都是一臉茫然,顯然都不知道李陽為什麽沒有來朝參。


    這時,掌皇宮諸門屯兵的衛尉,奏報道:“臣今早來時,見到了李中丞,倒是並未抱恙,而是去了將作府。”


    “哦?”


    嬴政眉頭微微一皺,點頭道:“無恙便好。”


    口中雖然這般說著,其實他的心裏卻在犯嘀咕,李陽怎麽也跑去將作府了,難道有什麽事,竟會比朝參議事還更重要的嗎?


    說實話,昨日聽聞扶蘇自從邊疆迴來後,便一直待在將作府,嬴政對李陽這個太傅要是一點意見都沒有的話,那是不可能的。


    這個家夥非常的有治國才能,這個嬴政是從不否認的,但是他當老師卻有些失職了。身為太傅,怎麽能任由著扶蘇胡作非為呢,荒廢學業呢?


    要是你說扶蘇不服管教的話,你身為太傅,見得扶蘇如此行徑,你總得來跟朕奏報一聲吧?


    他倒好,這都二十餘日了,要不是聽聞趙高說出此事,自己根本就不知道扶蘇如此的荒唐。


    正所謂,教不嚴,師之惰。這個李陽,對扶蘇這個學生真是太不上心了。


    唉!


    嬴政在心中歎息了一聲,決定今日一定要將扶蘇好好訓斥一頓,同時再問問他,要不要學治國之學,如果不學,便成全胡亥的心願。


    沒辦法,嬴政算是看出來了,李陽這個老師很懶惰,學生不想學,他也就落得輕鬆,連管都懶得管,這樣的老師,那隻能讓勤於好學的人去當他學生了。


    與此同時,在將作府中。


    李陽正帶著巴適,在作坊中參觀,同時跟他商討紙的代理事宜。


    沒辦法,原本李陽也是準備去上朝的。可是人還未走出將作府,結果扶蘇就派人傳話,要他早點想辦法將紙放到市場上去售賣。


    李陽倒是很能體會扶蘇這麽急切的心情,畢竟第一次幹出一件有成就的事情,是個人都會有些迫不及待。


    想到扶蘇急匆匆進宮,肯定去向他的父皇奏報邀功去了,所以自己今天就算沒去早朝,估計皇帝也不會怪罪。


    於是,他就這麽留在了將作府,派人去將巴適傳了過來。


    李陽根本不知道,此時的扶蘇,根本就沒有去告知嬴政造紙之事,此時已迴府中唿唿睡覺去了。尋思著待早朝散去後,他再去奏報父皇。


    巴適見到李陽發明的紙,也是驚歎連連。


    當即就開始商談起合作事宜。


    關於合作代銷之事,李陽心中早有打算,利益肯定會讓一些給巴家,但是讓的利肯定不大。


    巴適倒也懂事,得知李陽賣這個紙是為了解國庫之憂後,所以隻要了一成的利潤做為運營成本,其餘九成利潤,均算是將作府的。


    隻不過,讓大家都沒有想到的是,將作府,後來居然成了大秦諸多部門機構當中,最有錢的一個機構。各種新奇玩意,那是源源不絕


    當然,這已是後話了,暫且不表。


    關於紙的售價方麵,李陽原本是想和竹簡一樣的價格,但是巴適認為,需要書寫之人,要麽就是達官貴人,要麽就是士紳土豪,他們皆是有錢人,而紙張又比竹簡方便易書,所以定價哪怕比竹簡略貴一些,也定然行銷。


    李陽覺得巴適說的極為有理,於是便一拍即合,合作事宜,很快便落實了下去。


    當天,將作府工坊裏的數千斤紙,就被巴適運到了巴氏的商行,決定次日便開始售賣


    胡亥府。


    散朝之後,趙高便急匆匆地來到了胡亥的府中。


    這一次,趙高卻是喜上眉梢,就好似有什麽大喜事,直接找到懷中抱著美女的胡亥,拉著他就往外走,笑嘻嘻的道:“公子,快,快隨我去章台,陛下召見哩!”


    :先更一章,大家有票的都投一下啊。qq這邊馬上到一萬票了。<!ove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從獻仙藥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壺中洞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壺中洞天並收藏大秦從獻仙藥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