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完美!


    想到這個詞,李陽腦子裏浮現出了金星老師的招牌式手勢。


    不過,自己來時的那個世界,已是離自己越來越遙遠了,可能這輩子都不可能再有機會迴去了


    想到自己在那個世界的親人,李陽不由莫明感到一陣難過,一絲憂愁掛在了臉上。


    這一切落在了扶蘇的眼裏,看到李陽突然變得滿是憂愁,他還以為李陽這是憂心大秦眼下的艱難,心中既是感動,又是汗顏。


    什麽是忠臣,這就是忠臣啊。


    一位臣子,尚能如此為大秦憂心,而自己身為大秦的長公子,剛才卻還顧及身份,不願以利為伍,著實慚愧!


    想及於此,扶蘇躬身一禮,眼眶通紅的道:“太傅放心,扶蘇定會盡力將紙造出來,為秦國解憂!”


    這句話打斷了李陽的思緒,迴過頭來一看,臥槽,這家夥好好的,怎麽還哭了,眼睛通紅的。


    哎,果然儒弱啊,沒用的家夥!


    看到李陽那嫌棄的表情,扶蘇更加難過,看來今天讓太傅傷心了,如今隻能用行動來表明自己知錯之心了。


    不多久,將作少府的何章也來了。


    對李陽和扶蘇拱手施禮之後,李陽便直入主題,把紙這種東西跟他講了一下。


    一聽說李陽能造出比絹帛成本低廉,又比甲骨竹簡輕便的好東西,何章也立刻兩眼放光,整個人激動了起來,不敢置信地道:“中丞,您您說的可是真的,真的薄如絹帛,卻又比絹帛還便宜的東西來?”


    李陽不以為然的道:“何止比絹帛便宜,其實它的成本比竹簡都還要低廉!”


    唿


    何章聽到這話,已是驚到說不出話來了。


    雖然隻是這簡簡單單幾句話的描述,但是他卻知道能預感到這種叫紙的東西,它的作用將會帶來多麽重大的意義了。


    早期的文字刻在甲骨和鍾鼎上,由於其材料的局限,難以廣泛的傳播,所以直至殷商時期,掌握文字的仍隻有上層社會的百餘人,這極大地限製了文化和思想的傳播,這一切直到竹簡的出現才得改變。


    雖然竹簡的出現,使得文字和知識讓更多的人掌握了,但是因為竹簡製作繁雜,需要經過裁切烘(殺青)書寫鑽孔編,所以依舊成本較高,從而極大的限製了文字和思想的傳播。


    而如今,如果能造出比竹簡還低廉輕便的紙來,那這顯然會再一次對文化和思想的傳播起來重大的推進作用。


    想到這裏,何章激動的讚道:“中丞,如果真的能造出這種叫紙的東西來,那這可是我大秦文明史上的一次重大發明啊!”


    這一下,李陽倒是很吃驚。


    造紙術,不僅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同時也是人類文明史上的重大發明,這個後世的人都知道。


    可是,讓李陽感到詫異的是,沒想到何章居然隻是隨便聽了一下關於紙的描述,他居然就能想到紙對人類文明能起到的作用上去,這就有點讓人刮目相看了。


    要知道,曆史上西漢發明造紙之後,還經過了漫長的時間,直到晉代,紙才開始成為占支配地位的書寫材料,徹底淘汰了帛牘。一開始,人們並沒有看出紙的意義之重大,當然這很大的原因是一開始造出來的紙張,並不太適合書寫。


    看來,這個何章不簡單啊。


    李陽詫異的看了他一眼,然後道:“何章將軍所言極是,如果我們能把紙造出來,意義重大。不僅陛下會為我們記下大功,而且後世子孫肯定也不會忘記我們,定是因這造紙術,而青史留名。”


    何章一聽,更是激動的麵紅耳赤。


    青史留名,這是多少人一生之所願啊?


    人生一世間,如白駒過隙耳,瞬間即逝。什麽情愛,什麽黃金財寶,什麽功名地位,最後都將隨著人的逝去,而煙消雲散,人世再無你的任何痕跡。


    而若是通過造紙,能落一個青史留名,何嚐不是一種自我的證明呢,證明這人世,我來過。你看,這個世間,還留有我的痕跡


    想到於此,何章再也按奈不住了,迫不及待地問道:“中丞,還請中丞指教這造紙之術!”


    當天,李陽在太子宮一待就是半天時間。


    詳詳細細的將造紙術,對何章和扶蘇二人講述了起來。


    造紙術,對於後世的人來說,十分的簡單。無非就是兩個關鍵條件,一是造紙的工具器械,二是造紙的流程。


    關於造紙的工具器械,李陽也隻能按照記憶,大致的畫了個模樣,然後詳細的解說了它們的功用。


    雖然不夠全麵,但是這對於將作少府來說,要想把這些工具製作出來,顯然並不難。


    然後就是造紙的流程了,製漿抄造幹燥加工等主要步驟一一詳解,何章一並抄錄在案,然後這事就算差不多了,剩下的就靠他們迴將作少府與匠人們自個兒去尋思嚐試了。


    而對於李陽來說,他可不想事事躬親的去勞神,他也相信,造紙術講解的如此清楚了,如果將作少府還造不出來,那也就不是將作少府了。


    要知道,它們可是代表著秦國最高水準的工匠技藝啊。


    接下來的這幾天,扶蘇也是放棄了讀書,直接一門心思撲在了將作少府,與何章鼓搗著造紙術。


    而李陽,則專心的忙著新法實施。


    新法變革,已入正軌,他隻要批閱廷尉署修編的律法,有不妥之處指出來,妥的話便蓋印傳送天下各郡縣實施,倒也不算太累。


    一晃,半月過去


    新法令也基本上由使者傳送到了大秦各地。


    新法令所至之地,百姓無不歡唿無不奔走相告,天下盡是歡顏。


    許多因為連坐而被監禁的百姓,也在新法令到的那一天,通通作無罪論而得到了釋放。


    這半個月時間,整個大秦天下,人們無不是在談論著新法,同時,李陽之名,也被每一位百姓深記心中


    (:從明天開始,正常情況下,每天晚上,兩章一次性更新。)<!ove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從獻仙藥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壺中洞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壺中洞天並收藏大秦從獻仙藥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