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這裏肯定有另外一條路,要不然奶奶和白頭叛道他們不可能無緣無故的消失在這裏,或許入口並不是在這個地方,而是在我們過來的路上,隻是我們大意錯過了……
刑白衣和關宏再次把周圍探索了一遍,確認這裏麵隻是一條死路之後,我們就準備倒迴去……
“啊……。”
一聲驚叫聲從青銅門後傳了出來,聲音很輕微,不過我們都能清楚的聽出這聲驚叫聲裏麵帶著驚恐,看樣子這座門後有很可怕的危險……
“怎麽辦?”
“還能怎麽辦?不能讓白頭叛道伏噐和謝驁拿到玉盤,必須找到路進去……”
刑白衣示意我們跟在他後麵,我們沿著來路一直的摸索迴去,不到半刻中,關宏就有了發現,原來洞窟中真有別的入口,隻是剛剛我們經過這裏時並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更巧的的在這入口處還發現了一個‘蕭’字印記,這應該是奶奶留給我們的記號……
刑白衣和熊二最先進去,而我和江副官則是走在最後,剛進入沒多久,江副官就拉住我交給了我一把上了膛的手槍,並且在我耳邊說了一句話。
“小心伏噐和關宏……。”
她這麽說是什麽意思?
伏噐這個人就算她不說我也會小心,李老頭的死狀我還曆曆在目,但為什麽要小心關宏呢?她到底發現了什麽呢?
我並沒有問她,在這個不大的入口處稍微發出大一點聲響就能引起前麵的人注意,隻能把她的話記在心裏……
沒走多久,我們就發現前麵有許多人俑,根本數不過來,我很快就發現這些人俑都是陶製的。
“人俑,這個地方怎麽會有人俑呢?”
刑白衣也疑惑了,因為在曆朝曆代中,燒製人俑是很少的事,除了千古一帝秦始皇之外,我還未曾聽說過有誰還燒製過人俑這種邪門的東西。
在傳說中人俑是不詳之物,曆代的君王死後都會有陪葬品,但除了秦始皇之外沒人敢用這種不詳之物作為陪葬品……
傳說燒製人俑需要用活人做俑,燒出來的才能形成人型,這種做法有傷天和,有野史記載秦朝之所以這麽快滅亡,就是因為秦始皇生前燒製了太多這種人俑……
這種燒製人俑的方法早在東漢之前就失傳了,而我們現在所見到的人俑應該是秦漢之前的,因為刑白衣和謝老貨之前就見到過一具從秦始皇陵墓流傳出來的人俑,對比過後發現這裏的人俑燒製並沒有秦始皇時期的那麽高明……
“人俑作為陪葬品,按理說不應該出現在這種地方,難道秦漢之前還有什麽玄道大宗師到過這裏嗎?”
我實在想不明白便問了出來。
“這種燒製方法應該是在夏朝之前的,應該是上古時候燒製的……”
刑白衣對人俑有比較深的研究,他很快就判斷出這些人俑的年代。
“應該是他的手筆?”
江副官若有所思的繼續道:“寧封子,龍蹺真人。”
對了,寧封子就是黃帝時期的陶正,要說這些人俑是他燒的也說的過去,他可是陶製品的創始人,燒製人俑這種東西肯定難不住他……
提到他,再聯想到他與黃帝的關係,江副官分析的很有道理,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寧封子曾經是上古時代赤城山第一個主人。
“為什麽說人俑是不祥之物咧?”
“在秦漢以前人們燒製人俑,都是用活人做俑,最後燒製而成,每一具人俑都代表著一條人命,這些人死被燒死後靈魂不得超脫,永世困在俑中,久而久之就會形成陰靈,不出來而已,出來必定是傷人害命。”
刑白衣這個說法我也在一本講述鬼神的古籍上麵提到過,原以為撰寫那本古籍的人,是靠著自己豐富的想象力杜撰而成,沒想到竟然真有其事,看來那個寫古籍的人對這方麵很有研究……
“小心一點……別打破這些人俑放出陰靈,要不然我們就遭殃了。”
聽到刑白衣的話後,原本還想打碎人俑驗證一翻的南宮瞎子,頓時縮起手腳,再也不敢妄動。
“這裏這麽多人俑,那得燒多少活人才能燒製那麽多咧。”
熊二憨頭憨腦的嘀咕著,他繼續道:“寧封子用這麽多活人燒俑,就不怕皇帝怪罪於他嗎?”
“說不定就是黃帝指使他做的,要不然他從中原大地跑到青衣的地盤幹嘛來了……”
如果事情真的如我們分析等我那樣,那說明當年黃帝也有份參與到三江交匯口的建造,但是分析出的結果卻是很矛盾,先前我們認為是伏天為了抗衡皇帝的實力,才把青衣拉入局中的,但現在看來當時的猜測並不準確……
“人俑的作用是充當守衛,秦始皇當年就是燒製兵、馬、人三俑用於守衛,這裏的人俑應該是用來守衛玉盤的。”
“隻要不打碎人俑便不會有事發生,我們繞過去!”
刑白衣帶領著我們從人俑縫隙處穿插而行,兩個刻鍾後還是沒有離開,也不知道這裏燒製了多少人俑……
“按道理說……我們不該走了那麽久還走不出去,寧封子應該是用人俑擺放了人俑陣。”
南宮瞎子走了很久才看出來,可這是我們已經深陷陣中……
“你看出什麽了嗎?”
南宮瞎子搖搖頭,繼續道:“老夫隻是一個相師,對於陣法沒有足夠的了解,要是李道兄還在,他肯定能推算出這裏的出路。”
確實是這樣,李老頭雖然沒有學到李淳風和李布衣一半的本事,不過他曾經多次帶我們離開絕地,可惜這老頭被割喉而死了……
“那怎麽辦咧……俺們不會困死在這裏吧?”
“不用擔心,白頭叛道既然能通過這裏,說明此地還是有出路的,隻要詳加推演,一定能找到出路……”
關宏留心打探起來,白頭叛道的本事他還是知根知底的,畢竟做了那麽多年對頭。
俗話說最了解你的人並不是你的朋友,而是你的敵人,隻有敵人才會不斷地揣摩你這個人,關宏說的果然不錯,他很快就帶著我們找到了出路……
刑白衣和關宏再次把周圍探索了一遍,確認這裏麵隻是一條死路之後,我們就準備倒迴去……
“啊……。”
一聲驚叫聲從青銅門後傳了出來,聲音很輕微,不過我們都能清楚的聽出這聲驚叫聲裏麵帶著驚恐,看樣子這座門後有很可怕的危險……
“怎麽辦?”
“還能怎麽辦?不能讓白頭叛道伏噐和謝驁拿到玉盤,必須找到路進去……”
刑白衣示意我們跟在他後麵,我們沿著來路一直的摸索迴去,不到半刻中,關宏就有了發現,原來洞窟中真有別的入口,隻是剛剛我們經過這裏時並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更巧的的在這入口處還發現了一個‘蕭’字印記,這應該是奶奶留給我們的記號……
刑白衣和熊二最先進去,而我和江副官則是走在最後,剛進入沒多久,江副官就拉住我交給了我一把上了膛的手槍,並且在我耳邊說了一句話。
“小心伏噐和關宏……。”
她這麽說是什麽意思?
伏噐這個人就算她不說我也會小心,李老頭的死狀我還曆曆在目,但為什麽要小心關宏呢?她到底發現了什麽呢?
我並沒有問她,在這個不大的入口處稍微發出大一點聲響就能引起前麵的人注意,隻能把她的話記在心裏……
沒走多久,我們就發現前麵有許多人俑,根本數不過來,我很快就發現這些人俑都是陶製的。
“人俑,這個地方怎麽會有人俑呢?”
刑白衣也疑惑了,因為在曆朝曆代中,燒製人俑是很少的事,除了千古一帝秦始皇之外,我還未曾聽說過有誰還燒製過人俑這種邪門的東西。
在傳說中人俑是不詳之物,曆代的君王死後都會有陪葬品,但除了秦始皇之外沒人敢用這種不詳之物作為陪葬品……
傳說燒製人俑需要用活人做俑,燒出來的才能形成人型,這種做法有傷天和,有野史記載秦朝之所以這麽快滅亡,就是因為秦始皇生前燒製了太多這種人俑……
這種燒製人俑的方法早在東漢之前就失傳了,而我們現在所見到的人俑應該是秦漢之前的,因為刑白衣和謝老貨之前就見到過一具從秦始皇陵墓流傳出來的人俑,對比過後發現這裏的人俑燒製並沒有秦始皇時期的那麽高明……
“人俑作為陪葬品,按理說不應該出現在這種地方,難道秦漢之前還有什麽玄道大宗師到過這裏嗎?”
我實在想不明白便問了出來。
“這種燒製方法應該是在夏朝之前的,應該是上古時候燒製的……”
刑白衣對人俑有比較深的研究,他很快就判斷出這些人俑的年代。
“應該是他的手筆?”
江副官若有所思的繼續道:“寧封子,龍蹺真人。”
對了,寧封子就是黃帝時期的陶正,要說這些人俑是他燒的也說的過去,他可是陶製品的創始人,燒製人俑這種東西肯定難不住他……
提到他,再聯想到他與黃帝的關係,江副官分析的很有道理,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寧封子曾經是上古時代赤城山第一個主人。
“為什麽說人俑是不祥之物咧?”
“在秦漢以前人們燒製人俑,都是用活人做俑,最後燒製而成,每一具人俑都代表著一條人命,這些人死被燒死後靈魂不得超脫,永世困在俑中,久而久之就會形成陰靈,不出來而已,出來必定是傷人害命。”
刑白衣這個說法我也在一本講述鬼神的古籍上麵提到過,原以為撰寫那本古籍的人,是靠著自己豐富的想象力杜撰而成,沒想到竟然真有其事,看來那個寫古籍的人對這方麵很有研究……
“小心一點……別打破這些人俑放出陰靈,要不然我們就遭殃了。”
聽到刑白衣的話後,原本還想打碎人俑驗證一翻的南宮瞎子,頓時縮起手腳,再也不敢妄動。
“這裏這麽多人俑,那得燒多少活人才能燒製那麽多咧。”
熊二憨頭憨腦的嘀咕著,他繼續道:“寧封子用這麽多活人燒俑,就不怕皇帝怪罪於他嗎?”
“說不定就是黃帝指使他做的,要不然他從中原大地跑到青衣的地盤幹嘛來了……”
如果事情真的如我們分析等我那樣,那說明當年黃帝也有份參與到三江交匯口的建造,但是分析出的結果卻是很矛盾,先前我們認為是伏天為了抗衡皇帝的實力,才把青衣拉入局中的,但現在看來當時的猜測並不準確……
“人俑的作用是充當守衛,秦始皇當年就是燒製兵、馬、人三俑用於守衛,這裏的人俑應該是用來守衛玉盤的。”
“隻要不打碎人俑便不會有事發生,我們繞過去!”
刑白衣帶領著我們從人俑縫隙處穿插而行,兩個刻鍾後還是沒有離開,也不知道這裏燒製了多少人俑……
“按道理說……我們不該走了那麽久還走不出去,寧封子應該是用人俑擺放了人俑陣。”
南宮瞎子走了很久才看出來,可這是我們已經深陷陣中……
“你看出什麽了嗎?”
南宮瞎子搖搖頭,繼續道:“老夫隻是一個相師,對於陣法沒有足夠的了解,要是李道兄還在,他肯定能推算出這裏的出路。”
確實是這樣,李老頭雖然沒有學到李淳風和李布衣一半的本事,不過他曾經多次帶我們離開絕地,可惜這老頭被割喉而死了……
“那怎麽辦咧……俺們不會困死在這裏吧?”
“不用擔心,白頭叛道既然能通過這裏,說明此地還是有出路的,隻要詳加推演,一定能找到出路……”
關宏留心打探起來,白頭叛道的本事他還是知根知底的,畢竟做了那麽多年對頭。
俗話說最了解你的人並不是你的朋友,而是你的敵人,隻有敵人才會不斷地揣摩你這個人,關宏說的果然不錯,他很快就帶著我們找到了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