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頓時明白了他的意思,原來我又被幻像迷惑了。
我不好意思的低下頭,餘光掃過江副官時,我發生她竟然是一副恨鐵不成鋼的表情,真是奇怪,我又想到刑白衣對我說的那幾句話,難道這小娘皮真的對我有意思,她可比我大好幾歲呢?
“沒了……都沒了,到底是那個殺千刀的開過棺?雁過拔毛,尼瑪,這貨連毛都沒留下。”謝老貨氣唿唿的盯著棺材繼續道:“都說做人留一線他日好相見,這手筆感情是不想再見了。
這老頭這句話真是有趣,什麽亂七八糟的詞匯都亂用,這是死人的棺材哪還有什麽日後。
“這是?”我奶奶也發現了問題,她繼續道:“這是老頭子的布衣長袍。”
“蕭老姐,你別開玩笑就這種布衣長袍滿大街都是,不一定就是蕭老哥的。”
“不對,這就是老頭子的長袍,你看他手臂上縫過的補丁,還是我給他縫上的。”
奶奶這是什麽意思?難道說這個人是我的爺爺?
爺爺老人家竟然躺在刑天的棺材裏,這可是天下奇聞呀。
“不是父親,他的身材沒那麽魁梧。”二伯也走上前去確認。
聽到二伯這樣說,我也舒了一口氣,如果這真是爺爺的話,那我們這一趟行程就白費了,四叔說爺爺失落在常羊山並沒有說死在常羊山,隻要沒確定爺爺的死訊,那我們還是有機會的。
不過我好奇的是,爺爺和刑傲天的衣服怎麽會出現在這裏,為什麽又套在這兩個死人身上?爺爺他們究竟失落在哪裏?
“看來這裏的事還沒有完……”
奶奶這話還沒有說完就被人接上繼續說了下去。
“當然沒有完,找到這裏才是這件事的起點……”
說這話的人一個老態龍鍾的老頭,此時站在天階盡頭還未爬上高台。
我們都吃了一驚,這個人怎麽無聲無息的來到了我們身後,要是他是我們的敵人那可就太危險了。
這老頭跳上了高台,他的動作比我還利索一點都不像一個老頭。
“老朽姓盧,名叫盧隱,我的名你們應該沒有聽說過,但是老朽的祖上你們一定聽說過,始皇帝陛下的方士~盧生。”
什麽?
這老頭是盧生的後人?
常羊山這潭水越來越深了,徐福的後裔已經到了這裏,現在盧生的後人也趕來了。
“我沒有惡意,來到這裏隻是想替祖先了結這件事。”盧隱看到我們對他不友善的神色,便為自己解釋道:“先祖的好友徐福的後裔早在十幾年前就找上了我,不過當時被我搪塞了過去,前段時間又來一個人找我,老朽便知道這件事隱藏不住了,既然藏不住那不如一勞永逸,徹底了結這件事。”
“究竟是什麽事?”我奶奶聽完他的自述也緩和了下來,不過還是在防備著。
“關於常羊山的秘密。”盧隱繼續道:“世人隻知常羊山是刑天的墓,卻不知道這裏更是關於長生藥的線索所在。”
這裏果然是有關於長生藥的線索,難怪我爺爺會來到這裏。
“在將近兩千年的時代,世上有三個瘋狂的尋找長生藥的方士,他們分別是徐福、盧生、羨亓子,而他們同時為始皇帝陛下效力,經過長時間的探索和研究,他們一致認為常羊山裏隱藏了長生藥的線索。”盧隱頓了頓繼續道:“那時候的鹹陽隻是始皇帝陛下其中一個行宮,某一天他們三個人同時登上鹹陽城樓,發現兩座不同與世上的山脈,並判定其中一座就是他們一直尋找的常羊山,經過常羊山之行後,他們三個人的計劃就開始了,他們以長生藥為借口讓始皇帝陛下定都鹹陽,原因有兩個,其中一個就是想喚醒已經沉睡的陰羊,其二是為了我們這個時代留下伏筆。”
這老頭說了半天也沒講到關鍵的重點,況且他說的我們都已經猜出來了。
“那秘密究竟是什麽?”我打斷了他講故事的節奏。
“古時候人們的思想已經很發達了,特意在常羊山留下了兩座疑塚,讓後來的人們摸不清楚真假虛實。”
老頭說完後,我們大家都知道是怎麽迴事了,既然有兩座假的疑塚,那除此之外的肯定是真墓穴,而那裏應該就是有關於長生藥的線索的所在之地。
盧隱繼續道:“兩座疑塚分別祝融墓和刑天墓。”
究竟是什麽樣的地方值得用刑天和祝融的的墓塚作為疑塚呢?
“你們猜那座真的陵墓是誰的?”
這老頭說著說著竟然讓我們去猜,靠……看樣子也是和謝老貨一樣,標準的一丘之貉,我們要知道還用在這聽你囉嗦嘛,他也不想想。
“是神農氏的陵墓。”
聽到這個人的名字,除卻江副官外所有人都大吃一驚。
江副官之所以不吃驚,是因為早先她就有懷疑此就是神農氏的陵墓。
真沒想到讓這小娘皮說中了。
神農氏與黃帝合稱兩大人文始祖,他親嚐百草,發現用草藥可以治病,更是發明火種刀耕,創造了翻土農具,教會人們墾荒種植糧食,還領導部落人們製造出了飲食用的陶器和炊具,要說他的故事一整天都說不玩,這裏就不細說了。
“什麽,神農氏的陵墓就在常羊山?”
我奶奶吃驚的道:“世人傳言,神農氏已成仙,他並沒有在人世間留下陵墓。”
“那隻是傳言,真實的故事應該是這樣的,神農氏嚐百草,嚐到斷腸草時卻來不及用神藥荼樹解毒,最後毒發身亡,部落的人為了表達對神農氏最高的敬意,特意將他的屍身葬於成仙地中,希望有朝一日神農氏可以羽化升仙。”
盧隱這個故事我們從未聽過也從未在任何古籍上見過。
“這都是先祖盧生留下來的記載,具體是不是真的已經不可考究。”盧隱繼續道:“先祖三人引導始皇帝陛下定都之後,他們的分歧就出現了,最先是羨亓子,他覺得用皇朝命脈堵紫氣,這不是明智的做法,準備向始皇帝陛下坦白一切。”
我不好意思的低下頭,餘光掃過江副官時,我發生她竟然是一副恨鐵不成鋼的表情,真是奇怪,我又想到刑白衣對我說的那幾句話,難道這小娘皮真的對我有意思,她可比我大好幾歲呢?
“沒了……都沒了,到底是那個殺千刀的開過棺?雁過拔毛,尼瑪,這貨連毛都沒留下。”謝老貨氣唿唿的盯著棺材繼續道:“都說做人留一線他日好相見,這手筆感情是不想再見了。
這老頭這句話真是有趣,什麽亂七八糟的詞匯都亂用,這是死人的棺材哪還有什麽日後。
“這是?”我奶奶也發現了問題,她繼續道:“這是老頭子的布衣長袍。”
“蕭老姐,你別開玩笑就這種布衣長袍滿大街都是,不一定就是蕭老哥的。”
“不對,這就是老頭子的長袍,你看他手臂上縫過的補丁,還是我給他縫上的。”
奶奶這是什麽意思?難道說這個人是我的爺爺?
爺爺老人家竟然躺在刑天的棺材裏,這可是天下奇聞呀。
“不是父親,他的身材沒那麽魁梧。”二伯也走上前去確認。
聽到二伯這樣說,我也舒了一口氣,如果這真是爺爺的話,那我們這一趟行程就白費了,四叔說爺爺失落在常羊山並沒有說死在常羊山,隻要沒確定爺爺的死訊,那我們還是有機會的。
不過我好奇的是,爺爺和刑傲天的衣服怎麽會出現在這裏,為什麽又套在這兩個死人身上?爺爺他們究竟失落在哪裏?
“看來這裏的事還沒有完……”
奶奶這話還沒有說完就被人接上繼續說了下去。
“當然沒有完,找到這裏才是這件事的起點……”
說這話的人一個老態龍鍾的老頭,此時站在天階盡頭還未爬上高台。
我們都吃了一驚,這個人怎麽無聲無息的來到了我們身後,要是他是我們的敵人那可就太危險了。
這老頭跳上了高台,他的動作比我還利索一點都不像一個老頭。
“老朽姓盧,名叫盧隱,我的名你們應該沒有聽說過,但是老朽的祖上你們一定聽說過,始皇帝陛下的方士~盧生。”
什麽?
這老頭是盧生的後人?
常羊山這潭水越來越深了,徐福的後裔已經到了這裏,現在盧生的後人也趕來了。
“我沒有惡意,來到這裏隻是想替祖先了結這件事。”盧隱看到我們對他不友善的神色,便為自己解釋道:“先祖的好友徐福的後裔早在十幾年前就找上了我,不過當時被我搪塞了過去,前段時間又來一個人找我,老朽便知道這件事隱藏不住了,既然藏不住那不如一勞永逸,徹底了結這件事。”
“究竟是什麽事?”我奶奶聽完他的自述也緩和了下來,不過還是在防備著。
“關於常羊山的秘密。”盧隱繼續道:“世人隻知常羊山是刑天的墓,卻不知道這裏更是關於長生藥的線索所在。”
這裏果然是有關於長生藥的線索,難怪我爺爺會來到這裏。
“在將近兩千年的時代,世上有三個瘋狂的尋找長生藥的方士,他們分別是徐福、盧生、羨亓子,而他們同時為始皇帝陛下效力,經過長時間的探索和研究,他們一致認為常羊山裏隱藏了長生藥的線索。”盧隱頓了頓繼續道:“那時候的鹹陽隻是始皇帝陛下其中一個行宮,某一天他們三個人同時登上鹹陽城樓,發現兩座不同與世上的山脈,並判定其中一座就是他們一直尋找的常羊山,經過常羊山之行後,他們三個人的計劃就開始了,他們以長生藥為借口讓始皇帝陛下定都鹹陽,原因有兩個,其中一個就是想喚醒已經沉睡的陰羊,其二是為了我們這個時代留下伏筆。”
這老頭說了半天也沒講到關鍵的重點,況且他說的我們都已經猜出來了。
“那秘密究竟是什麽?”我打斷了他講故事的節奏。
“古時候人們的思想已經很發達了,特意在常羊山留下了兩座疑塚,讓後來的人們摸不清楚真假虛實。”
老頭說完後,我們大家都知道是怎麽迴事了,既然有兩座假的疑塚,那除此之外的肯定是真墓穴,而那裏應該就是有關於長生藥的線索的所在之地。
盧隱繼續道:“兩座疑塚分別祝融墓和刑天墓。”
究竟是什麽樣的地方值得用刑天和祝融的的墓塚作為疑塚呢?
“你們猜那座真的陵墓是誰的?”
這老頭說著說著竟然讓我們去猜,靠……看樣子也是和謝老貨一樣,標準的一丘之貉,我們要知道還用在這聽你囉嗦嘛,他也不想想。
“是神農氏的陵墓。”
聽到這個人的名字,除卻江副官外所有人都大吃一驚。
江副官之所以不吃驚,是因為早先她就有懷疑此就是神農氏的陵墓。
真沒想到讓這小娘皮說中了。
神農氏與黃帝合稱兩大人文始祖,他親嚐百草,發現用草藥可以治病,更是發明火種刀耕,創造了翻土農具,教會人們墾荒種植糧食,還領導部落人們製造出了飲食用的陶器和炊具,要說他的故事一整天都說不玩,這裏就不細說了。
“什麽,神農氏的陵墓就在常羊山?”
我奶奶吃驚的道:“世人傳言,神農氏已成仙,他並沒有在人世間留下陵墓。”
“那隻是傳言,真實的故事應該是這樣的,神農氏嚐百草,嚐到斷腸草時卻來不及用神藥荼樹解毒,最後毒發身亡,部落的人為了表達對神農氏最高的敬意,特意將他的屍身葬於成仙地中,希望有朝一日神農氏可以羽化升仙。”
盧隱這個故事我們從未聽過也從未在任何古籍上見過。
“這都是先祖盧生留下來的記載,具體是不是真的已經不可考究。”盧隱繼續道:“先祖三人引導始皇帝陛下定都之後,他們的分歧就出現了,最先是羨亓子,他覺得用皇朝命脈堵紫氣,這不是明智的做法,準備向始皇帝陛下坦白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