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蓋、李逵、龐萬春等一行人,在獨龍崗鬥敗了董平,恐嚇了祝家莊,在李應的調解下算是和解了。晁蓋擔心扈家莊安全,本來打算派兵駐守扈家莊,扈三娘說鄆城團練才剛剛起步,更需要兵來撐場麵,再說扈三娘還是心高氣傲的,自信能編練一支莊丁來保護好扈家莊。
晁蓋也不好勉強,隻是撥付了五十張民用獵弓,和部分鋼叉來增強扈家莊的防護能力。
經過這次事件,祝龍算是嚇破膽了,本來祝龍也不是什麽膽大的人,對弟弟好一通埋怨。祝虎、祝彪雖然多有怨氣但是也不好發作。尤其是祝彪那小子,認為祝家莊這次失敗跟欒廷玉出工不出力有很大關係,因此對欒廷玉教頭多有冷淡了。欒廷玉也是個好麵子的人,不好因為晁蓋的一次邀請就去鄆城團練,隻是這祝家莊的日子也不好過了。
董平帶兵迴到東平府,受到了程太守的嚴厲訓斥,不過程萬裏這人魄力小,沒能耐把董平給辦了。隻是對董平越來越不相信了,從衙門裏提拔一些能力強的都頭,來充實衙門的實力。要知道衙門的衙役和士兵是互不統屬的,也不用擔心董平的手有那麽長,能拉攏到衙門的都頭。
得益最大的不是晁蓋,畢竟晁蓋考慮長遠,沒有從祝家莊要太多的補償,隻是象征性的兩萬斤糧食的軍糧,和部分的軍餉。得益最大的是李應,李應本來也是從事鏢局行業的,所謂鏢局就是後世的物流運輸,隻那年月不太平,在運輸的同時更為主要的是防備搶劫的。
李應跟晁蓋詳談後取得了一跳線路,從鄆城到東平府的路運。雖然一般大貨、重貨都是走水運,但是水運畢竟有諸多限製,沒有路運那麽快捷和方便。李應安排了十輛大馬車,三五天一趟從鄆城和東平府之間來迴跑,賺大錢肯定是沒有,但是辛苦錢還是有啊。另外李應也購買了梁山商貿城的幾處門市,正在修建的商貿城七百來處門麵已經賣了有一半了,這倒是讓晁蓋有些吃驚,主要是江南來的一些茶葉商人,聽說晁蓋有意拓展北方市場,特意過來支持。
鄆城,水泊梁山四周的荒地。
晁蓋、朱武、鄭天壽、杜遷、等人率領著三千餘工匠忙碌著,難民的安置是很費勁費錢糧的事情,弄不好還會鬧瘟疫。好在晁蓋有經驗,這才敢大肆招募難民。
首先是住房問題,晁蓋采納了朱武的建議,冬天修建地窩子式樣的窩棚,這種窩棚是用木材、稻草、幹草等搭建的,一半修在地上,一半修在地下。三角形的窩棚,冬天一下雪上麵就結冰了,看起來很像愛斯基摩人的冰房子。
住在這裏的主要是一時間沒辦法安置工作的女人老人和孩子,六七個人擠在一個窩棚裏,窩棚與窩棚之間考慮防火需要保持著數米遠的地方。
朱武道:“窩棚全是柴草的,很容易著火,前幾天有幾個人在窩棚裏烤火燒傷了,如果不是發現及時恐怕得燒死,這冬天取暖可是個大問題啊,畢竟咱們也沒這麽好棉衣,更何況人越來越多,總數估計能到兩萬。”
晁蓋道:“熬吧,熬過這個冬天就好了,每個難民村保持在一千人上下,把衛生都搞好了,架起架起二十口大鍋,日夜不熄火給大家熬薑湯、開水,同時也能讓大家取暖。村與村之間間隔三裏以上,廁所嚴格消毒,有傳染病的立即隔離治療。”
“恩,哥哥放心。難民剛來,還沒緩過勁來,一旦緩過勁來就讓他們自行組織去山上割野草做柴火燒。村中設置好烤火點,日夜派人值守,以防有人凍死餓死。”朱武說。
水泊梁山四周荒地不少,但是樹木偏少,主要是野草為主,百十個健壯的婦女派出去,一上午時間就割了很多,堆積的如同小山一樣。
幾天後,晁蓋、朱武、杜遷、鄭天壽四人分頭檢查,以免難民村有疏漏。
晁蓋帶著焦挺來到靠近小河邊的難民村,這是第一個從青州來的難民建造的村子,落成已經有十多天了,本來晁蓋還擔心這麽多互相不認識的難民聚集到一起會引起許多治安問題,因而派出了三十人的隊伍日夜巡邏,實際上治安要好多的多。
十多個衣衫破爛流著大鼻涕的孩子歡樂的在玩著遊戲,晁蓋童心大起,過去問:“小孩,你們在玩什麽?”
小孩們一看是晁蓋,雖然不認識,但是也知道穿軍裝的都是好人,道:“我們在玩打仗的遊戲,男孩子要勇敢的。”
這個小男孩拿著個木條,手凍的起皮子了,裂開的傷口很嚇人的樣子。
晁蓋拿起他的手:“你的手都凍成這個樣子了,疼嗎?”
“疼,不過我不怕。”
“你們繼續玩吧。”晁蓋道。
晁蓋迴頭對焦挺說:“把宋萬給叫來。”
很快傳令兵過去把宋萬叫來了,宋萬道:“哥哥,什麽事情。”
晁蓋道:“難民的生活很苦,尤其是孩子不少,你從庫存的羊皮裏調出些來,給孩子們造兩千雙手套和鞋子吧。”
“這批羊皮可是預備著給士兵做衣服的。”宋萬說。
“士兵都是大人了,再說士兵衣服也充足,先給孩子做要緊。”
宋萬道:“好的。我這就安排。”
“去吧,速度要快,讓大家辛苦一下趕趕工。”晁蓋說。
看著宋萬離去的背影,焦挺道:“哥哥真是菩薩心腸。”
“看著這些可憐的孩子,吃不飽穿不暖我心理難受啊,雖然咱們物資有限,但還是給孩子們做些手套和靴子吧。”晁蓋歎道。
村裏,五六個窩棚之間,架著一口吊鍋,地下挖了個灶坑。四五十號人圍著吊鍋,柴火燒的很旺,暖和和的。吊鍋裏煮著滾燙的薑湯,負責這口鍋的是個老人,五十多歲了。看晁蓋來了,老人道:“晁團練來了,這就是收留咱們的大恩人,供應著一日三餐。”
眾人紛紛磕頭表示感謝,晁蓋連忙勸住大家。
晁蓋也找了木頭坐在吊鍋旁邊烤火取暖,問道:“老人家,住的還習慣嗎,這火暖和嗎?”
“暖和,我們這五十人用這一口吊鍋煮飯,煮粥。柴火都是從附近割來的幹草,雖然不耐燒,但是四處都是幹草,隻要舍得柴火肯定很暖和。晚上窩棚裏雖然冷了點但是擁擠一下也就暖和了。實在冷了就過來烤火,這裏很暖和的。”
晁蓋道:“晚上吊鍋下麵的火一定不能熄滅,要有人輪流值守,不然晚上氣溫太低會凍傷人啊。還有天氣好的時候要多勸大家去收拾柴火,不然等下大雪了就沒的用了。”
眾人笑道:“晁團練放心吧,俺們都是知道好歹的人,在青州餓的快死了都沒人救濟。這裏一天管兩頓飽飯,還給搭建了窩棚,這還有啥說的。誰要是敢偷懶,不出力,不用晁團練說,我們就饒不了他們。”
另外一個老人道:“有個不情之請,晁團練莫怪啊。”
晁蓋道:“有什麽要求你就說吧。”
“冬天下雪,積雪難以鏟除,希望晁團練能借給我們一些鐵鍬。”這人說。
立刻有人反駁道:“晁團練已經借給我們了斧頭和鐮刀,又要借鐵鍬,有點蹬鼻子上臉不知道好歹了。”
晁蓋道:“是我考慮不周了,隻是鐵鍬和斧頭一樣屬於貴重的鐵器,每個五十人借五把吧,需妥善保管,嚴禁丟棄。”
“我們一定好好管著,晁團練放心吧。”眾人紛紛說。
轉了這麽一圈,焦挺說:“哥哥,我看這吊鍋蠻好,既能取暖還能煮飯,幾十人圍著一堆火說話聊天也不嫌悶了。”
“隻是如此一來附近的蒿草、小灌木恐怕都沒了。不過也沒事,明年開春還會長。”
朱武等人檢查的情況也差不多,大的方麵都不錯,但是晚上時候難免有難民嫌冷,不願意往廁所跑,有隨處小便的情況,這是非常容易傳播疾病的,尤其是難民本來就抵抗力差。
朱武提議道:“每個村已經有三十名士兵值守維持治安了,但是要管住難民不四處便溺人數還是少了些,主要是難民心理認識不足。不如這樣,從難民裏選出人員來管理難民,夜間加強巡邏,同時加強宣傳,再增設一些廁所來避免這種情況。”
“好,就按你的辦法來。我的精力還是要主要放在練兵上,這事情就辛苦你了。”晁蓋道。
臘月初五,最後一批難民乘船抵達鄆城安置點。公孫勝、牛皋、史進等人也都迴來了。前前後後共計招募了一萬九千餘難民,耗費錢糧無數,讓晁蓋剛剛積累起來的家底又有些空了,不過迴報也很豐厚,這一萬九千人最少有六千壯丁,五千壯年女人,都是勞動力。
一直到臘月初十,出去尋找海島的扈成還沒迴來,這讓晁蓋有些著急,就連扈三娘也派人過來問了好幾次。
晁蓋也不好勉強,隻是撥付了五十張民用獵弓,和部分鋼叉來增強扈家莊的防護能力。
經過這次事件,祝龍算是嚇破膽了,本來祝龍也不是什麽膽大的人,對弟弟好一通埋怨。祝虎、祝彪雖然多有怨氣但是也不好發作。尤其是祝彪那小子,認為祝家莊這次失敗跟欒廷玉出工不出力有很大關係,因此對欒廷玉教頭多有冷淡了。欒廷玉也是個好麵子的人,不好因為晁蓋的一次邀請就去鄆城團練,隻是這祝家莊的日子也不好過了。
董平帶兵迴到東平府,受到了程太守的嚴厲訓斥,不過程萬裏這人魄力小,沒能耐把董平給辦了。隻是對董平越來越不相信了,從衙門裏提拔一些能力強的都頭,來充實衙門的實力。要知道衙門的衙役和士兵是互不統屬的,也不用擔心董平的手有那麽長,能拉攏到衙門的都頭。
得益最大的不是晁蓋,畢竟晁蓋考慮長遠,沒有從祝家莊要太多的補償,隻是象征性的兩萬斤糧食的軍糧,和部分的軍餉。得益最大的是李應,李應本來也是從事鏢局行業的,所謂鏢局就是後世的物流運輸,隻那年月不太平,在運輸的同時更為主要的是防備搶劫的。
李應跟晁蓋詳談後取得了一跳線路,從鄆城到東平府的路運。雖然一般大貨、重貨都是走水運,但是水運畢竟有諸多限製,沒有路運那麽快捷和方便。李應安排了十輛大馬車,三五天一趟從鄆城和東平府之間來迴跑,賺大錢肯定是沒有,但是辛苦錢還是有啊。另外李應也購買了梁山商貿城的幾處門市,正在修建的商貿城七百來處門麵已經賣了有一半了,這倒是讓晁蓋有些吃驚,主要是江南來的一些茶葉商人,聽說晁蓋有意拓展北方市場,特意過來支持。
鄆城,水泊梁山四周的荒地。
晁蓋、朱武、鄭天壽、杜遷、等人率領著三千餘工匠忙碌著,難民的安置是很費勁費錢糧的事情,弄不好還會鬧瘟疫。好在晁蓋有經驗,這才敢大肆招募難民。
首先是住房問題,晁蓋采納了朱武的建議,冬天修建地窩子式樣的窩棚,這種窩棚是用木材、稻草、幹草等搭建的,一半修在地上,一半修在地下。三角形的窩棚,冬天一下雪上麵就結冰了,看起來很像愛斯基摩人的冰房子。
住在這裏的主要是一時間沒辦法安置工作的女人老人和孩子,六七個人擠在一個窩棚裏,窩棚與窩棚之間考慮防火需要保持著數米遠的地方。
朱武道:“窩棚全是柴草的,很容易著火,前幾天有幾個人在窩棚裏烤火燒傷了,如果不是發現及時恐怕得燒死,這冬天取暖可是個大問題啊,畢竟咱們也沒這麽好棉衣,更何況人越來越多,總數估計能到兩萬。”
晁蓋道:“熬吧,熬過這個冬天就好了,每個難民村保持在一千人上下,把衛生都搞好了,架起架起二十口大鍋,日夜不熄火給大家熬薑湯、開水,同時也能讓大家取暖。村與村之間間隔三裏以上,廁所嚴格消毒,有傳染病的立即隔離治療。”
“恩,哥哥放心。難民剛來,還沒緩過勁來,一旦緩過勁來就讓他們自行組織去山上割野草做柴火燒。村中設置好烤火點,日夜派人值守,以防有人凍死餓死。”朱武說。
水泊梁山四周荒地不少,但是樹木偏少,主要是野草為主,百十個健壯的婦女派出去,一上午時間就割了很多,堆積的如同小山一樣。
幾天後,晁蓋、朱武、杜遷、鄭天壽四人分頭檢查,以免難民村有疏漏。
晁蓋帶著焦挺來到靠近小河邊的難民村,這是第一個從青州來的難民建造的村子,落成已經有十多天了,本來晁蓋還擔心這麽多互相不認識的難民聚集到一起會引起許多治安問題,因而派出了三十人的隊伍日夜巡邏,實際上治安要好多的多。
十多個衣衫破爛流著大鼻涕的孩子歡樂的在玩著遊戲,晁蓋童心大起,過去問:“小孩,你們在玩什麽?”
小孩們一看是晁蓋,雖然不認識,但是也知道穿軍裝的都是好人,道:“我們在玩打仗的遊戲,男孩子要勇敢的。”
這個小男孩拿著個木條,手凍的起皮子了,裂開的傷口很嚇人的樣子。
晁蓋拿起他的手:“你的手都凍成這個樣子了,疼嗎?”
“疼,不過我不怕。”
“你們繼續玩吧。”晁蓋道。
晁蓋迴頭對焦挺說:“把宋萬給叫來。”
很快傳令兵過去把宋萬叫來了,宋萬道:“哥哥,什麽事情。”
晁蓋道:“難民的生活很苦,尤其是孩子不少,你從庫存的羊皮裏調出些來,給孩子們造兩千雙手套和鞋子吧。”
“這批羊皮可是預備著給士兵做衣服的。”宋萬說。
“士兵都是大人了,再說士兵衣服也充足,先給孩子做要緊。”
宋萬道:“好的。我這就安排。”
“去吧,速度要快,讓大家辛苦一下趕趕工。”晁蓋說。
看著宋萬離去的背影,焦挺道:“哥哥真是菩薩心腸。”
“看著這些可憐的孩子,吃不飽穿不暖我心理難受啊,雖然咱們物資有限,但還是給孩子們做些手套和靴子吧。”晁蓋歎道。
村裏,五六個窩棚之間,架著一口吊鍋,地下挖了個灶坑。四五十號人圍著吊鍋,柴火燒的很旺,暖和和的。吊鍋裏煮著滾燙的薑湯,負責這口鍋的是個老人,五十多歲了。看晁蓋來了,老人道:“晁團練來了,這就是收留咱們的大恩人,供應著一日三餐。”
眾人紛紛磕頭表示感謝,晁蓋連忙勸住大家。
晁蓋也找了木頭坐在吊鍋旁邊烤火取暖,問道:“老人家,住的還習慣嗎,這火暖和嗎?”
“暖和,我們這五十人用這一口吊鍋煮飯,煮粥。柴火都是從附近割來的幹草,雖然不耐燒,但是四處都是幹草,隻要舍得柴火肯定很暖和。晚上窩棚裏雖然冷了點但是擁擠一下也就暖和了。實在冷了就過來烤火,這裏很暖和的。”
晁蓋道:“晚上吊鍋下麵的火一定不能熄滅,要有人輪流值守,不然晚上氣溫太低會凍傷人啊。還有天氣好的時候要多勸大家去收拾柴火,不然等下大雪了就沒的用了。”
眾人笑道:“晁團練放心吧,俺們都是知道好歹的人,在青州餓的快死了都沒人救濟。這裏一天管兩頓飽飯,還給搭建了窩棚,這還有啥說的。誰要是敢偷懶,不出力,不用晁團練說,我們就饒不了他們。”
另外一個老人道:“有個不情之請,晁團練莫怪啊。”
晁蓋道:“有什麽要求你就說吧。”
“冬天下雪,積雪難以鏟除,希望晁團練能借給我們一些鐵鍬。”這人說。
立刻有人反駁道:“晁團練已經借給我們了斧頭和鐮刀,又要借鐵鍬,有點蹬鼻子上臉不知道好歹了。”
晁蓋道:“是我考慮不周了,隻是鐵鍬和斧頭一樣屬於貴重的鐵器,每個五十人借五把吧,需妥善保管,嚴禁丟棄。”
“我們一定好好管著,晁團練放心吧。”眾人紛紛說。
轉了這麽一圈,焦挺說:“哥哥,我看這吊鍋蠻好,既能取暖還能煮飯,幾十人圍著一堆火說話聊天也不嫌悶了。”
“隻是如此一來附近的蒿草、小灌木恐怕都沒了。不過也沒事,明年開春還會長。”
朱武等人檢查的情況也差不多,大的方麵都不錯,但是晚上時候難免有難民嫌冷,不願意往廁所跑,有隨處小便的情況,這是非常容易傳播疾病的,尤其是難民本來就抵抗力差。
朱武提議道:“每個村已經有三十名士兵值守維持治安了,但是要管住難民不四處便溺人數還是少了些,主要是難民心理認識不足。不如這樣,從難民裏選出人員來管理難民,夜間加強巡邏,同時加強宣傳,再增設一些廁所來避免這種情況。”
“好,就按你的辦法來。我的精力還是要主要放在練兵上,這事情就辛苦你了。”晁蓋道。
臘月初五,最後一批難民乘船抵達鄆城安置點。公孫勝、牛皋、史進等人也都迴來了。前前後後共計招募了一萬九千餘難民,耗費錢糧無數,讓晁蓋剛剛積累起來的家底又有些空了,不過迴報也很豐厚,這一萬九千人最少有六千壯丁,五千壯年女人,都是勞動力。
一直到臘月初十,出去尋找海島的扈成還沒迴來,這讓晁蓋有些著急,就連扈三娘也派人過來問了好幾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