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一個名叫“龍堌坡”的地方,金吾軍第一次遇上宋江義軍的阻擊陣地。


    聽到許猛傳迴來的消息,蔡仍親自跟著踏白上前去查看了一下這支宋江義軍的情況。


    隨許猛消無聲息的來到一處小土丘後麵,蔡仍拿起望眼鏡觀察這夥義軍。


    仔細觀察了一會,蔡仍確定,這夥宋江義軍應該隻有一百人左右,沒有馬軍,從對方如臨大敵的架勢上,蔡仍已經可以確定,對方必然已經發現他們金吾軍,而且,很可能是因為怕金吾軍的馬軍咬殺他們,才不得不占據坡上的有利地形狙擊金吾軍的。


    蔡仍很快就迴到自己的指揮部,然後將自己的五個都頭叫來商量如何拔掉這個陣地。


    與五個都頭討論了一會,蔡仍很快就製定好了攻擊的方案。


    二都在都頭牛皋的帶領下從正麵進攻,三都在都頭王勝的帶領下從左麵進攻,四都在都頭張哮的帶領下從右麵進攻,一都和馬都隨蔡仍殿後,同時充當預備隊。


    金吾軍的軍官,全都是蔡仍通過層層選拔而選拔出來的。


    不過——


    雖說蔡仍自詡還算公平,但實際上蔡仍多少也有些傾向性,張憲和王德就不說了,隻說第二都的都頭牛皋和第三都的都頭王勝,在他們二人身上,就不存在絕對的公平。


    可以說,牛皋和王勝一進入金吾軍,就受到蔡仍的密切關注。


    為何?


    原因當然是蔡仍對這兩個名字有印象了,不,更準確的說,蔡仍已經可以確定他們是誰了。


    前者,可是《嶽飛傳》裏的一個極為核心的人物,小孩子都知道。


    隻不過,在《嶽飛傳》中,牛皋就是個嘻嘻哈哈大大咧咧插科打諢的笑料,和《說唐》裏的程咬金有一拚。


    而真實的牛皋,也可以說是曆史上的牛皋,卻不是這樣的人,他不僅武藝高強,而且很懂兵法,且足智多謀,是一個很厲害的虎將。


    曆史上。


    金軍入侵後,牛皋加入抗金隊伍保衛家鄉,因為箭法高超,牛皋初為射士,並履立戰功。


    因此,牛皋很快就脫穎而出。


    因為武藝高強,且為人豪爽耿直,在主力被打殘了之後,牛皋蹬高一唿,應者雲集。


    在那之後,牛皋就組織民眾在平頂山一帶阻擊金軍,屢有勝利。


    後來,牛皋更是憑功升到了保義郎。


    杜充任東京留守時,牛皋在魯山討伐勢力強大的賊寇楊進,三戰三勝,累次升遷為榮州刺史、中軍統領。


    金軍再次進攻京西,牛皋與敵大戰十餘次都獲得勝利,升為果州團練使。


    金軍攻江西,自荊門北撤,牛皋率部埋伏在寶豐的宋村,將金軍擊敗,升和州防禦使,充任五軍都統製。


    牛皋又與金將孛堇戰於魯山鄧家橋,將孛堇擊敗,轉任西道招撫使。


    偽齊向金請師入侵南宋,牛皋在險要之地設伏,親率大軍駐紮在丹霞等待來犯之敵,然後設伏兵擒獲敵將鄭務兒,升為安州觀察使,不久任蔡、唐州、信陽軍鎮撫使、知蔡州。


    從這些輝煌的履曆上不難看出,牛皋此人有勇有謀,乃是統兵大將,不是諧星。


    事實也正確實如此。


    後來嶽飛統管江西、湖北軍務,決定由襄漢進軍中原收複失地,牛皋奔赴臨安麵見趙構,力陳劉豫必敗,中原可複,趙構將牛皋所部劃歸嶽飛指揮,牛皋自那加入嶽家軍。


    加入嶽家軍之後,牛皋和嶽家軍全都如魚得水。


    牛皋年長於嶽飛,加之戰功卓越,因而頗得嶽飛敬重。


    自加入嶽家軍起,牛皋就一直擔任嶽家軍的副帥,嶽、牛二人並肩作戰,書寫了一部可歌可泣的抗金史。


    生擒王嵩,活捉楊幺,四敗金兀術,後來金人在戰場上見到牛皋,都非常敬畏,常常是不戰而潰,在嶽飛的指揮下,牛皋率部所向披靡,直抵黃河沿岸,在攻打許昌、汴京的多次戰鬥中,出生入死,屢戰屢勝,為收複中原失地立下了汗馬功勞,因為功勞最大,牛皋被升為捧日天武四廂都指揮使、成德軍承宣使,樞密行府以牛皋管理一切事務。


    史上的牛皋並沒有“笑死牛皋,氣死兀術”與金兀術同歸於盡,而是被秦檜毒死的——秦檜殺害嶽飛後,牛皋對嶽飛冤死忿忿不平,又堅決反對宋金議和力主北上恢複中原,屢屢得罪秦檜,於是,秦檜密令田師中,以宴請各路大將為名,用毒酒將牛皋害死。


    牛皋臨死前悲憤地說:“牛皋年六十一歲,官至侍從,已經足夠了,所恨的就是南北通和,使我不能馬革裹屍而死,而死在屋簷下而已!”


    將軍氣節高千古,震世英風伴鄂王。嶺上雲霞增慷慨,洞中風雨起淒涼。淚渾野草生紅藥,骨瘞青山化鳳凰。老檜至今遺恨在,裹屍何必向疆場。


    這牛皋可是絲毫不弱於張憲、王德的統兵大將。


    而且,牛皋人也忠義。


    試問,蔡仍如何能不對牛皋另眼相待?


    至於王勝,名氣雖然不如牛皋、張憲、甚至王德大,但他的能力和人品絲毫都不輸牛皋、張憲、王德。


    人人都知嶽家將,卻不知還有韓家將。


    嶽家將裏有牛皋、張憲,韓家將裏也有王勝、解元。


    王勝在韓家軍裏的地位幾乎就等同於張憲在嶽家軍裏的地位。


    曆史上的王勝,綽號“黑龍”,他是韓家軍裏資格第二老的將領,他隨韓世忠南征北戰,打了很多大仗,可謂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而且,王勝不僅作戰勇敢,為人也正直,他攻下海州後,對百姓秋毫無犯,得到了百姓的高度讚揚。


    更關鍵的是,王勝此人是有名的忠義——跟張憲一樣忠義。


    紹興十年,趙構禦筆親授和州防禦使趙璩(趙構的養子)節鉞,封吳國公。趙鼎反對,稱趙瑗(也是趙構的養生,即後來的宋孝宗)所封的建國公是小國,而趙璩所封的卻是大國,主張給趙瑗建節,或封一等小國,以安人心。趙構說:“都是小孩兒,且與放行。”但最後在趙鼎等人的堅持下,趙構不得不收迴封趙璩為吳國公的成命。


    秦檜抓住這個機會進讒言說:“趙鼎欲立皇子,這等於是說陛下終身都不會再有兒子。應該等到陛下有親生兒子之後再立儲君。”


    秦檜又指使王次翁散步謠言說:趙鼎想讓趙構立太子。


    可以說,秦檜看得很準,趙構的軟肋就是不能生育,當時最恨的就是別人提議立太子一事(嶽飛也犯了趙構的這個忌諱)。


    果然,很快趙鼎便被貶到興化軍,不久,就流放到潮州,再後來,在秦檜的逼迫下,趙鼎絕食而死。


    趙鼎離開朝堂之後,秦檜掌權。


    在秦檜的規勸下,趙構不顧自己的母親、皇後、五個女兒被金人擄走、在金國百般受辱,而選擇跟金人議和。


    當時,韓世忠率軍包圍了被金軍占領的淮陽,在泇口鎮擊敗了來援的金軍,同時,韓世忠又派部將解元、劉寶分別在潭城、千秋湖擊破金軍。


    形勢如此之好,韓世忠準備擴大隊伍、規劃進取,甚至是想一舉打過黃河直搗黃龍。


    可也就在這時,韓世忠的軍旅生涯卻戛然而止。


    趙構、秦檜等人想跟金國議和,麵臨幾個難題,也就是當時的“幾大軍閥”張俊、韓世忠、嶽飛、吳玠、劉錡、楊沂中等人,其中又以當時兵權最重的張俊、韓世忠、嶽飛為首——當時,韓世忠、嶽飛、吳玠等軍方的人,大多都是主戰的,如果不解除他們手中的兵權,議和一事,根本就得不到真正的實施,說得直白一點,趙構怕他自己一意孤行之後,韓世忠、嶽飛等人會領兵造反。


    (吳玠收守蜀中,蜀破則南宋必亡,加上吳玠為人軟硬不吃不好對付,趙構、秦檜等人謀劃了很久,最終也沒敢動吳玠,而是在吳玠死後,才將蜀中的兵權一分為三、又實施了不少防範措施。)


    於是乎,趙構、秦檜等人開始謀劃收迴張俊、韓世忠、嶽飛等人手中的兵權。


    不久後,趙構升張俊與韓世忠為樞密使、嶽飛為樞密副使。


    張俊揣摩趙構的心意,猜到趙構此舉是想收迴他們手中的兵權,於是首請納宣撫司的兵權,趙構、秦檜等人乘勢罷三宣撫司(韓世忠、張俊、嶽飛相繼出任宣撫使、副使,為長江中下遊三大軍區的統帥,世稱“三宣撫司”。),也收韓世忠、嶽飛的兵權。


    張俊不僅自己交出了兵權,還幫著趙構、秦檜謀劃實施收迴韓世忠和嶽飛的兵權。


    一番謀劃後,張俊和嶽飛一道去了韓世忠的軍營欲逼韓世忠交出兵權。


    當時,王勝不憤韓世忠為國征戰多年卻落得這個下場,便率領大軍到城外迎接張俊,甚至露出了殺張俊之意。


    後來,張俊機警,看出來了王勝要殺他,好語相說,加上韓世忠已經看清了當時的形勢,獻上積蓄的軍儲錢一百萬貫、米九十萬石及酒庫十五座,並答應跟張俊等人迴京,張俊才逃過一劫。


    不過,自那以後,張俊也就恨上了王勝。


    張俊知道王勝跟王德不對付,於是就將王勝調到王德那裏,企圖借王德之手殺了王勝。


    不想,王德識英雄重英雄,見王勝而喜道:“我王夜叉,汝為王黑龍,非我二人誰可以相親者?”


    韓世忠交出兵權之後,閉門謝客,口不言兵,時常騎驢攜酒,帶一兩名仆人,縱情遊覽西湖,即使是昔日的部下也很難見他一麵。


    唯有王勝偷偷潛迴去拜見韓世忠,韓世忠不僅見了王勝,還為王勝斡旋,讓王勝拜當時趙構的第一寵臣王繼先為義父,讓王勝得以高升。


    隻可惜,王勝剛剛升遷沒多久就死了,無緣數年後的宋金大戰,否則,他也許能在曆史上留下更重的一筆。


    那些且不去說,隻說王勝不僅在軍中得到了韓世忠的信任,後來韓世忠都已經不問世事了還在幫王勝謀劃。


    為何?


    當然是因為,見過了世態炎涼已經活明白了的韓世忠,仍然肯定王勝的人品、肯定王勝的能力、肯定王勝對他的忠心。


    這樣的人,正是蔡仍最需要的。


    而且,最難得的是,王勝的忠心和張憲一樣,更多的是對個人,而非國家。


    試問,這樣的王勝進入蔡仍的視野了之後,蔡仍又怎麽可能不關注他、又怎麽可能不提拔他、又怎麽可能不重用他?


    也是湊巧了,牛皋和王勝都是在蔡仍截至招兵的那一天來報名的。


    在蔡仍的密切關注下,本來就很極為傑出的牛皋和王勝很快就打敗其他人分別擔任第二都和第三都的都頭,也很快就成了蔡仍的親信。


    至於第四都的都頭張哮,則完完全全是蔡仍通過層層篩選而選出來的。


    張哮應召之前是富水縣的一個屠夫,在市場上殺豬賣肉。


    張哮本來沒準備應召當兵。


    然而,世事難料。


    有一次,張哮在抓豬的時候,碰到縣裏的一個潑皮調戲良家婦女。


    張哮看不慣,出手相幫。


    那潑皮不依不饒,張哮一不小心將那潑皮打死,吃了官司,然後被發配到了陽武縣。


    蔡仍招兵的時候,張哮為了改變他囚徒的命運,跑來說明他自己的身份,並說想試一試。


    蔡仍喜歡張哮的誠實,便讓張哮試了試。


    不想,張哮當即就舉起了蔡仍準備的考核用的最重的一個石鎖——原來,這張哮竟然是天生神力。


    結果,蔡仍自然是收下了張哮。


    後來,張哮憑著他自己的天賦和努力一步一步的殺出重圍,最後成為了第四都的都頭。


    為了徹底收服張哮,讓張哮死心塌地的為自己所用,蔡仍特意找人、使錢為張哮消了處罰,並派人將張哮的家人接到了陽武縣。


    蔡仍跟張憲、牛皋、王勝、張哮、王德商量過後,決定對這夥宋江義軍進行強攻——一來,這夥義軍人少,而且一看就不是什麽精銳,很可能就是一群拿起刀槍的漁夫和農民,不難戰勝。二來,蔡仍也想讓金吾軍的士卒見一見血,再看一看金吾軍現在都存在什麽問題,然後及時改正,免得將來碰到真正的強敵之後再爆發問題使自己麵臨滅頂之災。


    很快,牛皋、王勝、張哮就帶著各自手下的士卒運動到了指定的作戰位置。


    而蔡仍、張憲、王德等人也做好了接應的準備……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梟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任鳥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任鳥飛並收藏大宋梟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