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遼東軍出發後不久,陸續收到前線的消息。


    不過——


    這些消息全都是右路軍傳迴來的。


    消息上說:


    他們從合浦(後世鎮海灣馬山浦附近)出發後,三日後成功登陸對馬島,全殲島上日守軍。


    十一日傍晚,統領郭進率領本部一千餘人登陸壹岐島,日軍守衛率領百餘騎兵攔阻,被全殲,守軍隨後又率兩百餘騎與郭進部激戰,郭進部以燧發槍應戰,日軍不敵,退守城內。


    這個郭進是嶽飛的同鄉,作戰非常勇猛,他一路從小兵做到了現在的統領之職,現在已經成為嶽飛和張憲的得力幹將——郭進是張憲手下的將領,而此戰,張憲軍歸嶽飛節製。


    次日,張憲親自率軍攻城。


    僅半個時辰,對馬城就被遼東軍攻破,守將自殺。


    遼東軍隨後準備到博多灣登陸,在逼近肥前沿海島嶼時,遭到肥前守軍的英勇抗擊。


    雙方又有一番激戰。


    最後,日軍不敵,死傷慘重。


    遼東軍成功登陸博多灣(後世福岡附近)後,進逼今津。


    此帶地形不利於大部隊展開,距大宰府又有一日行程,嶽飛於是命右路軍於當晚又撤迴到船上,準備次日清晨重新登陸發動進攻。


    次日,右路軍分東西二路在博多灣登陸。


    白河法皇通過院廳下答院宣,聚集九州諸國部隊總數約十萬大軍,準備跟右路軍決戰。


    右路軍分出來的西路軍在百道原登陸,日軍派兩千騎兵來迎戰,右路軍分出來的東路軍在博多灣東部的博多箱崎成功登陸,擊敗守軍,占領岸邊鬆林,從背後突襲在百道原同西路軍作戰的日軍。


    日軍腹背受敵,死傷慘重,餘部向太宰府水城方向撤退。


    初次交鋒過後,白河法皇已知遼東軍的厲害,於是他下令:各地守護迴國征發全國六十五歲以下的男子充當預備役士兵,各寺院的僧兵也被動員起來保衛國家,加強軍備建設。


    同時,白河法皇對各國武士也作出了細致的分工:四國、九州地方的武士在本地加強防禦;中國地方的武士防守堪稱西門鎖鑰的周防、長門,並隨時準備支援四國、九州的抗戰;京畿、關東地方的武士馳援京都;奧羽地方的武士也要隨時做好戰鬥準備。


    從白河法皇的部署上不難看出,白河法皇已經意識到,這將是一場傾國之戰。


    麵對白河法皇的部署,嶽飛也給蔡仍發迴來了求援信,另外再三要求務必要保證後勤供給。


    從許嶽飛發迴來的求援信上,蔡仍看出來了,此戰並不是之前所想象的那麽輕鬆。


    蔡仍考慮再三,最後讓吳玠先給嶽飛派三萬援軍,另外,蔡仍將陳康伯派去擔任轉運使,將胡世將派去擔任轉運副使,並交代陳康伯和胡世將務必要保證前方的物資供應。


    幾日後,嶽飛親率大軍攻到大宰府。


    大宰府是日本九州的地方行政機關,相當於地方都城,也相當於日本的陪都,是日本連接世界的西都,總之,大宰府極為重要,不容有失。


    所以,日軍不得不組織十五萬大軍與右路軍決戰。


    此戰,嶽飛以吳璘為先鋒,將日軍打得落花流水,最終隻有不到三萬日軍逃去了四國,其餘日軍均被擊殺或是擒獲,九州島至此畫入遼東的版圖。


    嶽飛果斷的再將右路軍分為東西兩路軍,然後命令張憲留下清剿九州島上的日本殘軍,右路軍的東路軍繼續北上攻打周防和長門,想要徹底打開日本的門戶,而右路軍的西路軍則跟水軍一塊攻打四國島——如果能攻占下四國島,就能從後麵反攻險要的周防和長門。


    總之,不論是右路軍的東路軍,還是右路軍的西路軍,隻要有一路能取得勝利,日本的門戶都將被打開。


    開戰僅二十多天,就能取得這麽輝煌的戰果,說右路軍勢如破竹都不為過。


    可即便如此,蔡仍的心仍是一直提著!


    因為左路軍不見了。


    左路軍哪裏去了?


    按照之前指定的計劃,左路軍應該已經完成斬首了,最不濟也應該兵臨京都城下了。


    可是現在左路軍一點消息都沒有傳迴來。


    這也太反常了。


    要知道,左路軍可是有最好的飛奴,實在是不應該一點消息都傳不迴來。


    左路軍到底經曆了什麽?


    這讓蔡仍很煩躁。


    要知道,那可是七萬大軍、數千艘大船、無數的人才!


    如果左路軍出了什麽意外,這樣大的損失,即便是蔡仍,都是難以承受的。


    因為煩躁,蔡仍身上憋了無數邪火,於是蔡仍後宮女人的春天來了。


    這段時間,蔡仍每夜都臨幸十幾個美女,才能入睡。


    蔡仍這麽不知節製,讓遼東上下全都非常擔心,他們很怕蔡仍因此而英年早逝!


    朱慎兒等跟蔡仍非常親近的女人也勸蔡仍要節製一下。


    可每次蔡仍都說:“我的身體怎麽樣,你們還不知道嗎?”


    眾女全都無言以對。


    別人又不好在此事上勸蔡仍。


    後來,李綱、趙鼎等人實在是擔心蔡仍的身體。


    於是,李綱、趙鼎等人將來遼東遊曆的正一派當代的天師張繼先介紹給了蔡仍。


    張繼先見到蔡仍之後,死乞白賴的非要教蔡仍一套吐納功法,還天天看著蔡仍練。


    蔡仍推脫不過,隻能跟張繼練了幾日。


    讓蔡仍沒想到的是,這套吐納的功法,還真有其獨到之處。


    蔡仍練過之後,身體更好了,夜馭二十女而不累,力氣也比以前更大了。


    張繼先也沒想到,蔡仍練他們道家的吐納之術的效果會這麽好。


    後來,張繼先很鄭重的又重新傳了蔡仍一套吐納之法,另外又傳了蔡仍一套采蔭補陽之術。


    這兩套功法讓蔡仍受益良多——床弟之事比以前更強了不說,關鍵是蔡仍的心神也靜了下來,不再像以前那麽急躁了。


    蔡仍因此認識到了道教的不凡,進而同意道教在自己的地盤內傳道,還親封了張繼先為張天師。


    道教也因此在蔡仍的地盤內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後來更是因為蔡仍的壯大而不斷壯大。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


    金人雖已決定出兵南下討伐中原,但出兵前,他們仍是很小心——他們擔心大宋有所防備,又揣測大宋想要迴雲地,因此,他們便以此為借口派人來太原,說要見童貫,商量歸還雲地之事。


    金人是豺狼,他們已經吃進肚子裏的肉,又怎麽可能再吐出來?


    完顏宗翰派遣小使來太原,一方麵可以繼續麻痹大宋,另一方麵也可借此偵察大宋的軍事部署情況。


    結果,大宋方麵完全著了完顏宗翰的道,被完顏宗翰探到了河東的所有情報。


    至此,完顏宗翰,也可以說是金人,再也不裝了。


    完顏宗翰派人告訴還沒走到太原隻走到真定的童貫:“中國違盟,本朝方吊民伐罪,我大金出師已不可當,你們大宋等著被我們大金攻打吧。”


    童貫聞言,大驚失色,他趕緊一邊勉強硬著頭皮往太原走,一邊派人迴京速調馬擴來太原——童貫寄希望於馬擴,希望馬擴能阻止金人南下伐宋。


    宣和七年十一月十二日,童貫到達太原,幾天後馬擴也趕來了。


    十一月十九日,童貫派遣馬擴與辛興宗擔任正副使臣,持宣撫司軍書去往雲中拜見完顏宗翰——他們名義上是去商議雲中土地交割事宜,實際上是去偵察一下金軍到底有無進犯之意。


    童貫對馬擴和辛興宗說:“見粘罕(完顏宗翰),休爭禮數,以大局為重,隻議交取蔚、應二州及飛狐、靈邱兩縣,其餘地境盡可以畫給金國,你們再打探一下,粘罕真有南侵之意否?”


    馬擴和辛興宗走到代州茹越寨時,獲得一個情報,說完顏宗翰已派遣隆德府(後世山西長治)所逃義勝軍,先出五台山繁時縣界山路;派遣易州所逃常勝軍韓民義等,先出飛狐、靈邱縣路,目的是探聽大宋邊防虛實。


    馬擴感覺這個情報很重要,遂立即給童貫寫信,將此事連同他的分析全都告訴給童貫,並請童貫緊急調派各處軍馬開赴邊防,以防金人南侵。


    做完此事之後,馬擴、辛興宗等人繼續往前走。


    到達宋金邊境時,守邊的金軍不許馬擴、辛興宗等人入境,說必得有元帥(即完顏宗翰)的命令,他們才可以入境。


    馬擴無奈,隻得在邊境上等待。


    幾天後,傳來完顏宗翰的命令:“隻許宋人入境三人,其餘人員不許越境。”


    馬擴和辛興宗一商量,最後還是由馬擴帶著兩個隨從前去見完顏宗翰。


    馬擴到達雲中後,金人要求馬擴行庭參之禮(即跪拜之禮)。


    馬擴上次來雲中時,金人就曾要求他庭參,但遭到馬擴斷然拒絕。


    可現在,馬擴想起臨行前童貫的囑咐,便隻好委曲求全,以參拜完顏阿骨打之禮隆重拜見了完顏宗翰。


    完顏宗翰問:“你此來,是受你家朝廷所派,還是受你家宣撫司所派?”


    馬擴迴答說:“受宣撫司派遣。”


    說著,馬擴便將宣撫司軍書呈上。


    完顏宗翰看了看軍書,說道:“宣撫司文迴中沒有說讓你來幹什麽,有什麽事,你就直說吧。”


    馬擴說道:“咱們兩國自海上之盟開始,已經相交數年,這數年之間,雙方有合作,也有些許不快,可那些許不快皆是因為童太師致仕,暫委譚宣撫處置,因為他不知首尾,又因幕府非人,遂有不周事節,今主上黜罷譚宣撫,再起童大王,蓋為與國相友好相處。”


    頓了頓,馬擴又道:“人不能往前看,得往後看,如今兩國都需要休養生息,你國且將雲地還給我國,有什麽條件國相盡管提,將此事處理完了,使兩界士民安業,各享太平,豈不大好?”


    完顏宗翰嘲笑說:“你家真沒人了,盡用宦官來主事!”


    頓了頓,完顏宗翰又說:“山後地土,本不屬於你家,你家皇帝當初隻要了燕地並管轄之地,蓋因大聖皇帝恩義,才將山後之地特許給你家。不料,大聖皇帝才崩,輿櫬未及歸國,貴朝就已違誓背約,陰納張覺,收接燕京逃去職官民戶。本朝累次追取,隻是虛行文移,誇詫幅員萬裏,國富民眾,意為威嚇我家。我家雖小,卻不受任何人欺負,豈能被你家嚇退!”


    自從擒獲耶律延禧,遼人就不斷鼓動完顏宗翰伐宋。


    剛開始,完顏宗翰還有些猶豫不決!


    直到今年七月,隆慶府的義勝軍叛變,王稟、耿守忠率兵追擊,也沒能將他們追迴來。


    不久,三千義勝軍就投奔了金國,然後將大宋的虛實全都告訴給了完顏宗翰。


    另外,還有易州常勝軍首領韓民義,他與易州守臣章綜結怨,遂率五百人投奔完顏宗翰,他也對完顏宗翰說:“常勝軍隻有郭藥師有報國之心,如張令徽、劉舜仁之徒,因張覺一事,皆對大宋絕望。”


    於是,遼人又力勸完顏宗翰說:“南朝可圖,而且也不用派太多的人馬,大軍一到,義勝軍和常勝軍就會臨陣倒戈,到時候隻用義勝軍和常勝軍就可以滅了南朝。”


    現在,金國還沒有開始伐宋,義勝軍和常勝軍就已經紛紛來投降他們了,完顏宗翰覺得,如果他們伐宋,義勝軍和常勝軍確實有很大的可能性投降他們。


    如此,完顏宗翰才決意出兵伐宋。


    馬擴見完顏宗翰話中有出兵威脅之意,便說:“天祚失道,任用奸邪,天厭人離,故為貴朝所破,本朝亦怨其悖禮敗盟,所以相助,共為討滅。今國相或欲卻要山後州城,不盡交割,亦在商量,亦不須遽相失歡,一旦至兩大國交兵,卻幾時休得!兼本朝亦豈為此未交割地土,願致興師?然此事非小,利害所係,願國相深思之。”


    完顏宗翰問:“你意下如何?”


    馬擴請求屏退左右而言之。


    完顏宗翰說:“我家國中論事,不尚退左右,要得人共知。”


    馬擴迴答道:“此係兩朝大事,未商定間,恐人傳播,別致異議,則難成事。”


    完顏宗翰微微一笑,揮了揮手,左右全都退去。


    馬擴說:“臨行時,童大王令我告訴國相,本朝緣譚稹不務大計,輒生事,從張覺私請等事,主上亦自知是失,願國相念以舊好,同滅大遼契丹,不為深較,使兩朝生靈安帖,即於許山後地土,隻便交割蔚、應兩州,其餘盡還貴朝,若蒙俞允,便告示及一的確日期,各自安撫邊民,日後國相不拘欲要何物,但請見諭童太師,當自一一奏上應付。”


    完顏宗翰聽罷,笑說:“都這樣了,你家還想要兩州?你家未免也太看不清形勢了。”


    馬擴道:“你我兩國為滅大遼契丹,數年間,死傷無數,又花費錢糧無數,這些事,國相都是知道的。如果你我兩國再開戰,貴國還要再死多少人、花費多少錢糧?今國相一旦聽信奸人挑撥離間,萬一你我兩國不得已而交兵,我河東、河北州城堅固,軍民皆習戰鬥,一旦開戰,必據城堅守,哪是你們輕易就能攻破的?你們最多也就是虜掠些村民錢財罷了,縱有所得,則利入軍人手,儻有所失,則害在國家。且殺了一個南人,即是與契丹報仇,殺了一個女真,亦是與契丹報仇。今貴朝滅盡契丹,又得南朝金帛,是時候罷手了,然後各享太平,才是上策,豈可輕言戰事?我久為金使,不敢不為兩朝極盡忠言,乞國相深思之。”


    完顏宗翰說:“你說得倒是不錯,可惜你做不了你家的主,依我看,還是我派人去跟你家皇帝去說吧。”


    翌日,馬擴本想等完顏宗翰派人跟他一塊迴大宋去麵見趙佶,雙方再好好談一談。


    可等著等著,馬擴卻突然發現,金人在整頓軍馬,也無人來見他。


    馬擴感覺有些不太對頭。


    負責接待宋使的撒母,見馬擴急得走來走去,笑著對馬擴說:“別等了,國相是不會派人跟你去南朝的,你還是快點迴去吧,否則你恐怕再也迴不去了。”——撒母似乎在向馬擴暗示,金人南侵之意已決……


    ……


    閱讀網址:n.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梟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任鳥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任鳥飛並收藏大宋梟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