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裏外,龍王廟。


    林易隨衙門打水的馬車來到崆河,旋即進廟參拜,奉香,“龍王在上,小道自在乃青丘山神的朋友,前些時日有幸見過龍王!”


    “今日再來請見龍王,是有個好消息告知。”


    頓了下,他繼續道:“安寧縣百姓已知錯改錯,彌縫過失,請龍王大發慈悲,降下甘霖!”


    這次,龍王倒沒有故意置之不理。


    片刻後,神像上突現金光,龍吟陣陣驚耳。


    神像陡然複活!


    一雙龍眼散發神威,赫然盯著林易。


    林易大喜,不敢抬頭直視,便微微躬身,“小道自在,拜見龍王!”


    龍王掃了林易一眼,語氣有些不耐煩,“適才你說安寧縣百姓知錯,是與不是?”


    林易點頭,“小道不敢欺騙龍王,句句屬實。”


    “好,”龍王冷笑一聲,“且說說,安寧縣百姓犯了什麽錯?”


    他不太相信,一個凡夫俗子居然這麽快就查清了大旱緣由!


    他原以為,至少得三倆月。


    林易也不廢話,直接反問:“龍王,敢問是不是水德星君大仙下令,給安寧縣降下大旱,半年無雨?”


    這一問,令龍王駭然失色。


    他始終未提“水德星君”半字,不料林易真查到了。


    先前倒小覷了此人。


    “咳咳,小道士有點本事,細細講來!”龍王依然保持神威。


    林易暗喜。


    他剛才一問是試探。


    看到龍王的反應,便知自己贏了。


    先前僅有五成把握,現在則有十成。


    “半年前,安寧縣的縣令江明決意建造一座望安樓,於是大興土木,耗費人力財力,動工半年終成,”林易不急不躁,緩緩道來,“建望安樓雖非利民之舉,但也稱不上過錯,唯一錯處是建閣的地點,恰好選在星君廟。”


    “為建造望安樓,安寧縣不得不拆除星君廟,為此得罪了水德星君。”


    “近來,縣令和百姓皆已知錯,在望安樓外重修了水德星君廟,繼續供奉星君神像,請龍王明查。”


    林易一口氣說完,聲音清朗,不急不躁。


    頗有俊才之風。


    挑不出丁點毛病。


    聽畢,龍王兀自沉默了會,旋即嗬嗬一笑,“小道士,你果然聰明!”


    語氣柔和許多。


    不像之前那般對林易嗤之以鼻了。


    “其實,安寧縣的運氣不太好,半年前星君大人下凡,查訪諸地雨況,路過安寧縣時正巧見到自己的廟宇被拆,石像被棄,自然心生怒火。”


    既然林易已查出真相,龍王也不用隱瞞細枝末節,坦然講來。


    “大人說安寧縣對其不敬,乃一群刁民,當施以懲戒,便下令禁止給安寧縣降雨,直至百姓知錯,重修廟宇為止。”


    林易聽著,心中暗笑。


    之前的疑問解開了。


    安寧縣拆除破廟,損毀石像都沒什麽,不算了不得的大事。


    可偏偏讓水德星君給撞見了,心中自然不悅。


    另外,龍王沒敢提及的是,水德星君是個小肚雞腸的神仙,十分記仇,所以一氣之下禁雨。


    換作胸懷大度的神仙,定然不會和凡人計較,最多置之一笑。


    江明有錯,百姓有錯,難道水德星君大人就沒錯?


    有錯,卻沒人敢說。


    沒人說,自然等於沒錯。


    嗬嗬!


    林易不想深究這些無意義的問題,如今解決大旱才是重中之重。


    “龍王,既然安寧縣百姓已認錯改錯,可以降雨了吧?”


    龍王笑了笑,未下斷言,“待老龍去安寧縣走一趟,小道士稍等!”


    言罷,神像上的金光驟然撤去。


    再無動靜。


    林易走出龍王廟,等了會,忽見遠處崆河上冒出一道金光。


    金光衝天而起,速度奇快,隱約可見一條金龍飛旋而起,直入雲中。


    是龍王真身!


    龍王離開崆河,騰雲而走,向安寧縣飛去。


    因為隔得遠,林易看不太清。


    隻能看見一條蜿蜒金蛇在雲中穿梭,仿佛一支金筆在雲上作畫點綴,時而顯露,時而隱藏。


    不一會,徹底沒了蹤影。


    龍王的速度何其之快,移時飛至安寧鎮。


    他撥開雲霧,往地麵一瞧,見望安樓旁邊果真多了一座廟宇。


    廟宇金碧輝煌,嶄新明亮,勝卻從前百倍。


    廟中供奉著水德星君的石像,更是熠熠生輝,神威不凡。


    麵前供桌擺滿供奉,香爐中滿是燃香。


    鎮上的百姓進進出出,正誠心參拜水德星君。


    當真是門庭若市。


    “星君大人應當滿意了。”


    龍王鬆口氣,立時騰雲而走,迴到崆河。


    河邊,廟內。


    林易焦急等待了一會,見龍王迴歸,神像上金光又起,趕緊躬身而拜,“龍王,小道所言可屬實?”


    龍王嗬嗬一笑,“安寧縣的百姓卻已知錯,小道士所言非虛。”


    “半月不到建廟立像,著實厲害!”


    “非是小道功勞,而是縣令和百姓誠心所至,”林易笑了笑,不敢居功,“另外,也多虧龍王先前給予指引,否則小道兩眼一抹黑,無從查起。”


    這話聽著舒服。


    龍王暗自得意。


    “龍王,能給安寧縣降雨了吧,百姓們苦等半年,早已罰大於錯。”林易道。


    龍王頓了下,細忖道:“那是自然,後日正午,老龍我會給安寧縣降一場大雨,以解大旱。”


    林易狂喜,“多謝龍王!”


    “小道也替安寧縣百姓感謝龍王!”


    此事解決,他長長鬆了口氣。


    總算一切努力沒白費,且收獲匪淺。


    一來,解決了安寧縣的大旱,對數萬百姓是天大好事。


    二來,林易可借機贏下鬥法,光明正大拿迴木劍。


    三來,也為太古觀帶來名聲和香火。


    一舉三得。


    當然,還有第四個好處,便是這座龍王廟中的神像。


    林易早有考慮,想將龍王的金身神像搬入太古觀。


    不過不著急開口,等過些時日再提。


    想著,他與龍王道別,跟隨打水的馬車迴到安寧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繼承了一個道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野鶴歸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野鶴歸雲並收藏繼承了一個道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