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柬做得十分精致,紅底金字,造價不菲。


    張家父女親自來送請柬,可見態度之誠懇。


    “道長,您是張家的恩人,小女拜堂之日一定得來。”


    張萬財請求道。


    林易並未接,輕輕一推,將請柬推迴張婉兒手中,“婉兒小姐能找到一個好歸宿,貧道真心感到高興,不過此事就免了,貧道一向不喜湊熱鬧,請恕失禮。”


    這種事,他的確不想去。


    一來耽擱自己的清修,二來也不喜歡應付場麵上的事,太繁瑣麻煩。


    張萬財和張婉兒麵麵相覷,不知如何是好。


    為免尷尬,林易起身,微笑道:“這樣,貧道送婉兒小姐一件賀禮,聊表心意。”


    言罷,他走到桌旁,拿出平時畫符所用的筆紙,鋪展開來。


    張家父女和江明都感到十分好奇,圍過來一窺究竟。


    但見林易攤開黃紙,剪裁成一條條長塊,隨後持筆蘸墨,在上麵一筆作畫,十分熟練。


    一筆一勾,筆痕奇特。


    宛如長龍夭矯。


    他們是外行,絲毫看不懂其中玄機,隻覺筆畫紊亂。


    實際上,林易畫的是正兒八經的符。


    此符有一百零八畫,是一種低級符,但作為禮物送出十分合適。


    符的名字,叫“平安符”。


    很多混江湖的道士,畫得最嫻熟的便是這種平安符。


    會畫此符,好歹能混口飯吃。


    當然,江湖術士賣的平安符都是假符。


    沒有一定修為,是畫不出真符的。


    這且不提,林易一筆到底,很快就畫出一張平安符。


    將其捏起,贈給張婉兒,“婉兒小姐,此乃平安符,帶在身上可驅邪避禍,保佑平安,算是貧道的心意。”


    張婉兒大喜,鄭重接過,裝在隨身帶的錦囊之中,“多謝道長!”


    對她來說,這件禮物比任何珍珠翡翠都貴重。


    那些玩意她反而不稀罕。


    其實平安符沒有民間傳說的那麽神,什麽驅邪避災,什麽護佑平安,都是討吉利的說法。


    平安符真正的作用是警示。


    一旦有邪物靠近,平安符就會自動釋放,化為灰燼。


    這玩意隻是低級符,不可能有太大作用。


    父女倆連聲感謝,仍希望林易前去當見證人。


    林易自是拒絕。


    見林易態度堅決,他們也沒法勉強,隻得作罷。


    接下來,張萬財的神色忽然嚴肅,開始說一件更重要的正事。


    此事,與安寧縣有關。


    這位安寧縣的縣令大人出身於蓮花莊,與張萬財是故交。


    後來江明考取功名,去安寧縣當了縣令,二人時常往來,交情匪淺。


    近期,安寧縣大旱半年,江明急得焦頭爛額。


    張萬財便向江明介紹了林易,說林易是一位有大本事的道士,精通各種奇法異術,無所不能。


    他怎知林易的底細,反正就是一頓吹噓。


    江明如抓住救命稻草,急忙讓張萬財引見,來到太古觀。


    “道長,我安寧縣大旱半年,未見滴雨,百姓民不聊生,吃的沒有,喝的沒有,日子實在難過,”江明歎口氣,開始訴苦,“天災啊天災,欲滅我等!”


    林易皺起眉頭,“此事貧道聽說了,青丘縣有不少逃難者,都是來自安寧。”


    “是啊,”江明連連點頭,“老百姓沒辦法,得找活路,隻好往鄰縣跑。”


    “我們縣原有五萬人,因為大旱逃了一半,弄得鄰縣也怨聲載道,不好收拾。”


    這些逃出的難民會為其他縣增加麻煩和負擔,著實難以處理。


    有的縣甚至明令驅趕災民。


    “朝廷沒有撥糧賑災麽?”林易問道。


    提及此事,江明又哀歎一聲,“區區一個安寧縣,朝廷怎會重視,我上奏十幾道折子,皆是石沉大海,無人問津。”


    “道長,您一定得幫幫安寧縣的百姓呐!”


    林易苦笑,“大人,恕直言,貧道隻是個道士,略懂些道法道經和符術,別的一竅不通,更沒本事讓朝廷賑災,大人來錯了地方。”


    江明一愣,旋即焦急起身,“道長,我聽說世間有不少能人異士能向天求雨,降下甘霖,道長您是高人,能不能去安寧縣做一場求雨法事,恩澤數萬百姓?”


    原來他是作此打算。


    林易聽了,再次皺眉,若有所思。


    “大人太高看貧道了,貧道確有一點降妖除魔的手段,替張員外解決了一個小鬼,但作法求雨非同小術,貧道無能為力。”


    江明登時頹喪,臉色陰晴不定。


    “道長,您這是推托之詞,還是……”


    林易搖搖頭,“非是推托,如果貧道有求雨的本事,定當竭盡全力幫安寧縣止災,可惜貧道道行尚淺,愛莫能助。”


    他說的是實話。


    如果能作法求雨,林易定會去安寧縣幫忙。


    因為這是一件大功德,也是宣傳太古觀的好機會。


    但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


    林易不會做沒把握的事。


    “唉,打擾道長了,先行告辭。”


    江明歎口氣,也不多待,踏步離開道觀,麵有急色。


    看得出,他心底有氣。


    張萬財一臉尷尬,“道長,給您添麻煩了,告辭。”


    “無妨,”林易淡笑,“你也是一片好意,可惜貧道技藝不精。”


    說著,將父女二人送出道觀。


    見他們各自上了馬車,緩緩駛去,林易才返迴道觀,照常打坐修行。


    安寧縣之事在他心中掀起了一道小波瀾,很快便平息無影。


    對他並無影響。


    不過閑暇時,林易翻了翻道觀中的藏書,確實見到一些求雨之術,可惜沒有詳細記載。


    另外,這些求雨術看似高深莫測,實則毫無用處。


    因為所謂求雨就是用法術製造一場小雨而已,範圍極小,雨量極弱。


    想要降下一場真正的甘霖,解決安寧縣的大旱,除非神仙能做到。


    “對,神仙!”


    林易倒糊塗了,道觀中不就住著兩位神仙麽,一位是太玄老祖,一位是山神。


    當然,這種“芝麻小事”不能去勞煩太玄老祖,就算林易去問,老祖也不一定知曉。


    山神是附近的地方神,應該清楚此事,不如問一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繼承了一個道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野鶴歸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野鶴歸雲並收藏繼承了一個道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