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報國調動部隊和各級指揮員參戰,包括他本人在內,都在體驗什麽是真正的大型戰爭和大型戰場,當西海灣的軍人和軍隊,經過血與火的洗禮之後,他們才能成為暢鵬心目中成熟的軍隊。


    1926至1936年是民國的黃金十年。1928年,國*黨政府實現了名義上的全國統一,南京國民政府成為國際承認的華夏唯一合法政府。


    國*黨政府宣布,根據孫逸仙革命理論的三步驟——軍政、訓政、憲政,華夏已經完成了第一階段,並開始進入第二階段,即轉到經濟建設為主。


    於是,從1927年到1936年,華夏的工業增長率達8%以上,國民生產總值飛速增長,而民國9%的增長速度即是同期日本的三倍。正因為如此,這十年被稱為民國“黃金十年”。黃金十年中產生多個主導:


    在外交上,國民政府積極開展新約運動,致力於廢除自清末以來的不平等條約,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有所提升;


    政治體製上,南京國民政府按照孫總理的五權憲法理論,進行新政治體製建設,推行公平公開的官員考試製度,使優秀人才得以脫穎而出,在基層推行自治,民國大量的縣治模式初建;


    在經濟上,民國工商業發展呈現快速、穩定的勢頭,對外貿易開展也日趨活躍;


    於社會層麵,民國的文化推行、平民教育和鄉村建設初見成效,局部地區形成風氣;


    教育層麵,政府加大民國高等教育快速發展,積極推行義務教育,國民與民眾的識字率有明顯提升;


    經濟發展,民國的東南地區經濟在排除戰亂後得以高速發展,湧現了一大批知名的民族產業;


    民國文化上湧現了那麽多大師級的人物,不惟“黃金十年”,整個時期,大師輩出;沒有十年相對寬鬆的學術氛圍,華夏沒有那麽多大師級人物。如,錢鍾書、華羅庚。


    民國時期所謂最為輝煌的“黃金十年”,的確來之不易!但事實上,這仍是動亂的十年:


    前五年北伐收尾、中原大戰、蔣桂戰爭、九一八,後五年剿*、寧粵分裂、閩地事變等,民國幾乎天天都在打仗,軍費支出占國家預算的四成左右!


    此外,需承擔的前清遺留國債又占國家預算的1/3,建國經費隻占兩成左右。


    而在1928年度量衡劃一製度公布實施之前,民國“標準”之亂為全世界所僅見,以度而言,吉林1尺僅為河北的2寸長;以衡而言呢,杭州的秤跟臨省江蘇的秤就差了7倍之多。


    如此混亂生意怎麽做?工商業又如何發展呢?


    就是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當局在農田水利、電力、礦業資源開發、化學工業、重工業的振興等等,幾乎每項對國家進步有關的事都在馬不停蹄地齊頭並進中。其實這一切均是社會進步的必然。


    僅僅在1931--1936年間,民國工業成長率平均高達9.3%,創下自民國形式上統一以來的第一次經濟奇跡。其中交通事業的發展尤為蓬勃,當然也有戰爭催化的作用,除電訊、郵政快速成長外,鐵路修建達2萬多公裏,公路增開了8萬餘公裏。建立民航空運,並在十年間開辟了12條航線,空運距離達1萬5千多公裏。


    民國十年建國首重教育,政府從減少文盲的識字運動做起,直到1928年的中央研究院成立,民國的教育體製終於搭成了一個完整的建構。


    為了迎頭趕上西方列強,民國政府加大對實用科學人才的培植,提出時不我予的警惕和不遺餘力的倡導,所以二十年代末的民國,可以視為邁向現代科學研究紮根與發軔啟蒙的重要時期。


    1934年老蔣發起“新生活運動”,國民教育本是百年大計,即使處於禍在眉睫的存亡之際,當局仍不忘道德深耕,真可謂用心良苦。1931年至1937年間,民國的小學生人數增長86%,大學生人數增長94%。


    在華夏曆史上,國家貨幣首次得到統一。社會基礎建設與物質方麵的變化也非常大,尤以城市給人的印象更加深刻。


    在許多大城市裏,一棟棟現代風格的辦公大樓拔地而起,密如織網的大道穿過人口稠密的地區,水電供應係統遍布在重要市區,一些城鎮中心地區的環境衛生也有了明顯的改善。


    相當於奢侈品等的收音機、汽車、外國餐廳和西式服裝的數量不斷增長。


    一個美利堅觀察小組在1935年,對他們眼中的民國這樣報道:


    “華夏短期內在所有政治經濟領域裏,大多在發生巨大的變化;同十年前甚至是五年以前相比,現代化的啟動將給華夏帶來長達幾個世紀的深遠影響。”


    然而,很多人奇怪了,在如此良性的國民經濟發展情況下,當時的生產總值遠遠少於華夏的日本,卻敢於在1931年發動了九一八事變,並很快戰領了整個東北三省。短短6年之後,又於1937年發動了七七事變,進而拉開了全麵侵華的大幕,並很快占據了華夏的半壁河山,大喊著3個月征服支那!


    為什麽會這樣?原因當然很多,但是否能證明一點,華夏民國這個“黃金十年”,含金量是否有水分呢?


    事實上,造就“黃金十年”這一奇跡,其所謂的生產總值,僅僅就機製麵粉業、紡織業、火柴業這三大行業能以兩位數的水平高速增長。


    為什麽?人們‘進步’的生活需要而已。而對於一個國家強大且起著重大支柱作用的是鋼鐵製造業、機械製造業等,民國的這些基礎與國力支柱產業不但沒有什麽發展,即使有也少得可憐。


    實際上,當時的華夏處於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的過渡階段,農業人口所進行的農業和手工業占華夏當時gdp很大比重,華夏工業現代化占生產總值不足10%。


    在所謂的“黃金十年”,當權者隻知道從外國買鋼鐵與廢鐵般的落後設備,因為經手人能從中得到20%-30%的高額迴扣。


    蔣宋孔陳四大家族掌控國民經濟,‘皇親國戚’皆大歡喜,誰還有動力去發展自己的鋼鐵工業。


    1927年到1931年,華夏的鋼鐵產量僅僅從43.7萬噸增長到47.1萬噸。幾年時間增長幾萬噸,可笑!後世一間鄉村作坊都超過他。


    此後由於日本占領下的東北鋼鐵業迅猛發展,才導致了當時整個華夏的鋼產量,於1937年猛增到95.9萬噸。這個增長數字與民國何幹係。


    關於機械製造業就更不用說,江南造船廠早在北洋政府時期就為美利堅建造了4艘萬噸級運輸艦,1931年5月就在東北誕生了第一輛華夏製造的汽車,然而缺乏延續性的華夏機械行業實際上不進反退。至抗戰前期,華夏工業根本不能為前線提供自產的飛機、坦克和重炮。


    反觀日本,雖然gdp遠低於華夏,但它的現代工業的比重高達80%,具有所謂的自主知識產權、能建造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戰艦“大和”,生產當時世界上先進的“零式”戰鬥機。


    抗戰初期,蔣誌清說是不抵抗,遂不讓小張抵抗,更並非國*軍鬥誌差。然而,戰士手中隻有漢陽造,子彈幾下就打光,連人手一槍都做不到,如何能跟擁有大炮、坦克、飛機的日寇決戰呢?


    此外,華夏當時僅有的一點現代工業,主要還是掌握在外國機構和資本手中,更為扯淡的卻是日資占有其中很大的比重。


    再說到資源,據統計,在1936年的全國工礦業中,外國資本高達78.4%,國家資本和民族資本家資本僅僅分別占到5.4%和16.2%。


    日寇發動七七事變前,29%的煤炭產量、90%的鐵礦、95%的現代化煉鐵居然是在日本資本控製下的,如此之下,遂不僅僅小鬼子打你,而是必須打你。你掌握的那一點資源,也許就足夠一個人發一把大刀片。


    華夏地域與地區的差別更為明顯。戰爭爆發,在1938年失去武漢之後,國統區鋼產量僅為戰前的3%,電力14%,水泥5%,化學1%,棉紗1%,麵粉2%。打仗打資源,連吃的都沒有。。。


    一筆賬算得混混沌沌,真正屬於華夏的工業或經濟增長,其實質也是把自己的資源加工好後送到國外,掙來的錢用於少數人、少數中心城市的奢侈消費,沒有用來提高民族的知識和技術水準。


    民國的普通百姓並沒有從經濟發展中獲得好處,廣大國民仍處於吃不飽、穿不暖的悲慘境地。


    至於前麵所提到的“黃金十年”仍是一個連年戰亂的時期,怪誰呢?


    如果老百姓真能生活在一個法製健全、溫飽無憂的年代,有誰願意腦袋別在褲腰帶上地去當土匪、鬧革命呢?其實老蔣所提的“攘外*必先*安內”從字麵上來看自有他的緣由。


    把國內的一切不合理現象全部消除了,國家自然就強大了,人民自然就擁護政府了,外敵想來入侵也就沒有機會了!


    可關鍵是蔣誌清采取的是治標不治本的方式,一方麵動用各種宣傳工具大力粉飾太平,一方麵以法西斯鐵腕統治來震壓民眾的反抗,自然是‘按下葫蘆浮起了瓢’。


    民國內部的連年戰亂不可避免,它個小日本豈不利用這良好的有利時機。可謂‘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不同於民國的黃金十年,西海灣沒有那麽多的弊病,西海灣健康的黃金十年已然步入。在分工明確、各負其責的西海灣特區,每一個人都知道自己要幹什麽。


    西海灣的政務由周興國接手、平穩過渡著。三大產業和各衍生產業行業均穩步的發展,雖然特區的百姓也並不富裕,但隻要勤勞節儉,便能衣食無憂。


    他們生活在平安的環境中,盡管他們沒有太多的‘民主’和‘自由’,而沒有任何人會受到欺壓。


    西海灣的兩種製度‘和諧’共存,政府嚴格施政與民眾需求並不矛盾,反而造就了西海灣的安居樂業與‘歌舞升平’!


    ‘天命去留,人心向背,皆決於是’,無論什麽政府與何集體,到底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還是眾望所歸,西海灣人心裏自有一杆秤!


    天平是衡量,遂為比較!不間斷前來的‘新移民’,讓‘封閉’的西海灣人有一個準確的定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血染軍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嘉明道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嘉明道者並收藏血染軍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