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鴻斌畢業於美利堅哈佛大學,獲得教育學博士學位,作為馬軍武在美利堅結交的好友,受馬軍武邀請到西海灣任特區政府秘書長。


    剛剛熟悉特區政府業務的他,正準備大展拳腳之際,便被馬軍武派去北方幹挖牆腳的事。


    秘書長雷鴻斌帶著挑選出來的三十多個工作人員先到達滬都,然後分批、分散到北方政府占據的各個大城市,大肆進行人員的招收。


    各地有識之士有提出反對、幹預、阻攔也沒有用,反正西海灣人照樣幹。


    根據特首的指示,弄得來就弄,弄不來的給他們留下信息,隻要他們有想法遲早自己過來。


    這個時期隻有西海灣才有他們的用武之地。民國的其他地方,生存環境不但惡劣,兵災、天災、戰爭不斷,他們不來才有鬼了。


    北平大學、北洋大學、山西大學是民國唯一的三所大學,隻有北平大學是國立大學,資金來自中央。其餘兩所實際上是省立的,資金都來源於地方政府。


    再就是在六大學區設的民國最高學府——六大國立高等師範學校:北京高等師範學校、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武昌高等師範學校、廣東高等師範學校、成都高等師範學校、沈陽高等師範學校。


    北洋政府財力捉襟見肘,根本無力再興建大學和學院,連北平大學的維持費用都較為困難。


    雷鴻斌的招人小組先奔這些地方而去,再接著往各地大招技術人員和技工。


    他們什麽手段都用盡,各地的工廠倒了黴,連洋人在華機構都大受影響。


    暢鵬親自編寫一份招收手冊交給他們,裏麵囊括了後世挖人的所有手段:


    學校畢業生就業,高級人才提供研究項目、場地、經費;工廠、公司以高薪、高待遇、合作、兼並等方法,挖牆腳圖人才。


    西海灣人員像是山西mei老板暴發戶,根本不當錢是自己的,大把大把的花出去。


    暢鵬見效果顯著便讓馬軍武為雷鴻斌追加200萬銀元經費。


    有錢能使鬼推磨,北方地區迅速出現人才販子,為西海灣源源不斷地輸送、直到後期不間斷的人才走私,導致全國各類技術和高端科研人員,大量轉移到西海灣。


    西海灣有著收留及資助難民的好名聲,大量召集人才的舉動,在華夏大地引起轟動。


    因各種原因與不同的目的,使得民國有名的學者大多前後去到西海灣特區考察。


    如辜鴻銘、廖平、梁啟超、黃侃、章太炎、魯迅、錢玄同、吳梅、羅振玉、蔡元培、沈兼士、傅斯年、餘嘉錫、柳詒徵、呂思勉、胡適、湯用彤、陳夢家、馬一浮、熊十力、張君勱、蒙文通、陳寅恪、範文瀾、陳垣、郭沫若、唐君毅、顧頡剛、吳宓、趙元任、徐複觀、金嶽霖、王力、高亨、夏承燾、梁漱溟、錢穆等。


    這些人大都被禮貌而婉轉地謝絕了,但在他們的影響下,大量的各類人才流向西海灣。


    影響力和實用是兩個觀念,挖空了全國的人才與精英勢必影響民國的整體教育體係。


    教育家、文學家和思想家等不能留也不敢要,特區有自己的模式及行事方針,無需學術研究與老派改革什麽的!


    文學、思想等更不需要,詩詞詩歌文藝作品,弄得再好也變不出鋼鐵;


    思想便涉及zhengzhi,書生造反‘一事無成’!


    所以,挖牆腳小組有一份黑名單和指導思想,尤其一些倡導什麽ru家主導的老朽被禁入西海灣。


    那些影響中華進程的所謂學者們,特區不給他們任何的麵子,他們對西海灣特區恨得咬牙切齒,隻得留在各地繼續禍害著國民和那些個悲哀的地域。


    不少人死死盯著西海灣,一旦有什麽借口便死命地攻擊西海灣。


    某一個時段,暢鵬下令特種部隊前去清理一陣,自己的耳根才清淨了些,這是後話。


    暢鵬讓馬軍武在特區政府以實用為宗旨,成立一個人力資源部,建立人才資源庫,為到達西海灣的各類人才編製詳細的檔案。


    各主要學科符合招收要求的,前期無償食宿和居住證,隻要他們提出實用性的學術或研究方麵的要求,西海灣給予大力的支持。


    如此一來,西海灣特區掀起一輪新文化與技術革命!


    工程師、技術員包括新學教育的小學、初中、高中和外語老師等,經特區教育與科技部門有選擇性地為他們提供一些資料或提綱,符合特區具體需求的新式教育體係在西海灣形成,科研及製造能力不斷加強。


    由於大量的人才、人流湧進西海灣,西海灣的住房開始呈現緊張狀態,特區政府嚴格控製著房產交易,不準私下買賣房屋和城區的地皮,誰想出售房屋、地皮,政府都給收購了。


    特區政府對城鎮房屋的租金卻不大控製,隻要求到管理部門備案,按租金比例收取10%的租賃稅。


    任其上漲的租金收入,令政府投資的產業短期迴本並大量獲利。


    新成立的西海灣房地產開發公司第一單生意便是收購5000套西海灣三大城市的老式民居,進行翻新改造,配置完善的廚房與衛生間,然後賣給特區政府。


    政府將這些配套住房,部分分配給各個學科的學者、科研人員、高級技術人才,多出來住房以高價出租給有身份的外國人和前來經商的富商。


    太多想投機房產的人,鑒於特區的法令入行無門!


    而擁有房產的西海灣本地人則開心得不得了,寧可自己和家人住得擠一些,把房間空出來收取可觀的租金,生活質量得以快速的提高,更加擁護和響應政府的號召,西海灣的根基更穩定。


    雖隻是獲得核定的保障性利潤,西海灣房地產開發公司在第一輪的房產開發實踐中,見習了不少的房地產開發的理論與知識,為緊跟而來的特區房地產開發高潮提供了大量實踐依據,並造就了不少活躍於全國的房地產精英。


    後期這些分布於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地產商!


    他們眼光與判斷真是毒,幾乎成為世界動態與地產發展的風向標。


    他們到達哪裏,哪裏就興旺;哪裏拋售,哪裏很快便會出現戰爭或經濟衰退。


    暢鵬不定期組織西海灣房地產開發公司的一批人,與他們‘座談’,茗茶文化中彰顯中華‘大智慧’,不足以為外人道也!


    特首大談各地政局對市場的影響或機會原則,房屋布局、合理家居、商業集中、個性使然、市場營銷等等,在品茶中的‘閑言碎語’中傳布。


    管理特區民政與監察的秦政民和特區安全事務的覃連雄,初期親自啟動,而後派出各自得力的負責人,分頭帶著隨員或指派人員,用暢鵬交給他們的4萬多支德製步槍,以每1000支、每支配100發子彈為一批的禮物,送到了雲南、八桂、貴州、湖南、湖北、甚至是緬甸等地的軍閥及掌權人的手中。


    經過與各個大佬友好而大氣的“交往”與洽談,簽訂了合作開采、原材料供應、獨資、合資、聯合開發等合同。


    特區需要的鐵礦、鎢礦、銅礦、煤礦、鉛鋅、錳礦、稀土礦等,陸續開采的各種礦產不間斷地運往西海灣。


    一批批技術和勘察人員,拿著各地各個大佬的指令,以銀元和小批的槍支彈藥開路,各領地主、山寨主或頭人,任由著他們在自己的地頭上敲敲打打。


    往往一個富礦區以1000到數萬銀元便拿下了30年的開采權,當然開采後,每年再私下支付不太多的‘讚助’費。


    一旦確定礦產的開采量和位置,從美德運來西海灣的開礦設備和請來的技術人員及勞工,源源不斷地進駐各地。


    開采與道路修建同時進行著,西海灣發展第一步的礦產需要開始儲存。


    儲備著的同時,部分礦產開始出口,低廉的人工、幾乎不計的礦產開發權和高效的開采,西南通道逐漸出現雛形。


    軍隊不會閑著,一麵加強特區邊界的駐防,一麵協助各級政府的各項工作。


    隨著特區經濟狀況的大改善和人口的增加,軍力部署及進一步擴軍工作也當即展開。


    不同於往時,這時的兵員招收已不露聲色。


    辛報國根據司令的指示,各招兵點保留一名穿軍裝的軍人,其餘軍人大多身著便裝,在難民營裏以招收民兵進行訓練、應對突發事件為由,甄選兵員。


    這民兵的要求比現代征兵還要嚴格。文化、體力、身世成為征招民兵的標準,但願意當民兵的難民還是太多。無論男女,誰當上民兵,家人便能得到安置、正式進入西海灣居留,務工務農均可。


    辛報國以1萬人為一期的進度進行著,新招民兵很低調的送入各處新兵訓練中心,完成三個月的初級訓練後又迴到地方。


    符合條件的正式入伍者便悄無聲息的被帶走。


    隨著不斷的打亂編製,新兵訓練完成之前,準新兵即下到各個連隊,剩下的人員,真成為了民兵和預備役。


    入伍者的家屬即時由政府安排工作,進入政府下屬機構及政府下屬產業或工廠,軍人們再無後顧之憂,死心塌地報答特區政府。


    如成為烈士,家人都將獲得進入下龍潭根據地的資格,得到更好的照顧。


    軍人們為了這個榮譽不惜戰死,怕死和退縮者將成為恥辱及笑柄,他和他的家人一輩子都將抬不起頭,唯有默默離開西海灣。


    西海灣軍隊在暢鵬的調教下,有著係統而科學的訓練與培養體係,軍隊素質在短期內體現,暫時缺少的還是軍官。


    兵多將少,士官與軍官的培養不是短期行為。隻要誰在部隊裏表現稍好,便有可能提升或送入軍校,所以部隊裏的士兵們激情似火、人人向上,個人與集體榮譽深入到每一軍人的心裏。


    有心人進入西海灣的軍營,會發現特區部隊簡直便是80年代的翻版,不需要動太多腦筋,暢鵬入伍時的部隊怎麽樣,這裏便是什麽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血染軍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嘉明道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嘉明道者並收藏血染軍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