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愚忠,何為智慧,還望子威與我解釋一二,不然這愚忠之名,雲怕是擔負不起。”趙雲雙目直視劉封,終於是一改之前的滿臉笑意,仿佛劉封此番若是不能給其一個合理的解釋,便難以走出上庸一般。
“違背了本心,便是愚忠……”讓趙雲沒能想到的是,劉封竟然隻有這短短的一句解釋,更讓其驚訝的是,這短短的一句解釋,竟然讓他一時間無言以對,趙雲一時間想到了不到二十歲的自己當初出山之時心中所許下的宏願,也想到了當初遇到劉備之時為何拜在了他的麾下,但無論趙雲如何想來,今日所處的地位,都絕非是他的本心,一時間,他的心中充滿了茫然。
“不知……子威為何非要自立門戶,卻不能輔佐幼弟?”趙雲眼見自己不能對劉封之前所言提出任何質疑,隻得換了一個話題,看劉封又能如何作答。
“子龍將軍怎知是我自立門戶,還是諸葛亮裹挾了幼弟與諸位夫人,到了此時,何人才是正統又有何用處,成王敗寇,縱使是那劉協,不也是要對曹操卑躬屈膝,就連自己的女人也保護不了,空有一正統之名,又有何用,初時我尚且是為避諸葛亮的處處針對,不得已之下方才自立,但如今看來,這煌煌天下,當真是需要我將其規整一番,不然這亂世,尚且不知持續到何時方可罷休。”
劉封索性承認了自己的爭霸之心,又讓趙雲的心思陷入了死胡同,他總是想要找到一個理由,來使得劉封知難而退,但他所問出的問題,他所找出的理由,在劉封的麵前卻是如此的不堪一擊,到了此時,趙雲終於不得不開始審視,自己委曲求全,甚至違背自己的本心,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在諸葛亮的麾下效命,到底是為了些什麽,他這樣做,到底是不是對的。
“子威此番來,僅僅是想要勸降與我,還是意在兵不血刃謀取上庸之地?”
趙雲一番沉思之下,再次出言之時,便是劉封未能想到之言,此番他與徐庶定計之時,確是謀劃在將趙雲收歸賬下的同時,自然也會將上庸收入囊中,這兩件事,在劉封心中一直就是連帶的關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但趙雲如此相問之下,劉封便不得不重新考慮這個問題,趙雲的性情,他自然是比徐庶要了解,趙雲如此說,那麽他心中所想到底是什麽,劉封一番思索之下就也猜出了大概。
“想來子龍將軍心中已然是想起了自己的本心,將軍心中所憂慮之事,封心知肚明,既然將軍有此一問,封願在此與將軍保證,若能得子龍將軍相助,這上庸一郡之地,封可保證一載之內絕不攻取,如此一來,子龍將軍便不再虧欠諸葛亮一絲一毫,反而算是幫助諸葛亮穩固了他這西方之地,將軍以為如何?”
趙雲的本意,隻是想要看看劉封相邀之心到底有多強烈,卻不想劉封竟然能夠為了得他這一員將領寧願舍棄一年的時間不去圖謀上庸這樣的戰略要地,而所為者,不過是為了不使趙雲背上罵名。
這樣的代價,實在是有些大了,趙雲一時間心亂如麻,他不知道自己若是當真到了劉封的麾下時,需要建立多少功業才能夠抵消這上庸之地一年不能攻取的損失,他知道,就算是自己在這裏率軍鎮守,以劉封的才能和兵力,若是當真想要取了上庸,所消耗的軍士不會多於五千之數,而如今輕易就說出一年不攻取上庸之言,足以見得劉封的決心是如何之大。
“上庸乃是要地,子威莫要為了逞一時之勇,到時追悔莫及,諸葛亮此番若能將曹丕戰退,定會在此布防,一載之後再想攻取上庸,定會是難上加難。”
趙雲不由得將這其中的利害關係又和劉封強調了一遍,劉封聽罷,連連擺手道:“區區一上庸之地,何時奪取又能如何,能得子龍將軍相助,在封心中足以抵得上十個上庸之地!”
這話雖說得頗有些誇大其詞,但卻也是足以看出劉封對於趙雲的看重,趙雲此時心中仿佛有一塊厚重的濃霧正在漸漸散去,他越發的知道了自己到底想要為如何的主公效命,但想到那一年不得攻取上庸的條件,趙雲心中又是頗有些不知所措,他清楚劉封的品行,就算這裏隻有他們二人,但劉封既然說出了此言,那便一定會這樣去做的。
“聽聞子威營中已然是坐擁鳳雛與龐士元等謀臣,於益州又得了法正,閻圃,而武將亦是有黃忠,魏延,甘寧等坐鎮,有萬夫不當之勇的馬超也是自漢中投奔了子威,子威賬下已然是人才濟濟,為何又需要我這一介武夫?”
話說到如此,劉封便知此事已然是差不多了,當然微微一笑,對趙雲言道:“當今中原,確是猛將如雲,封不才,也確是得了數員勇將,然能獨當一麵,無懈可擊者,唯有子龍將軍,故封此來乃是抱定決心,定要將子龍將軍請迴益州!”
其實之前的江陵與趙雲對陣之時,劉封便已然開始為此事做起鋪墊,但如今與趙雲相對,那些計謀劉封卻再也不想說出,他隻是想要喚起趙雲心底的那股豪情壯誌,而他也深深的知道,趙雲心中的豪情壯誌,唯有在他的麾下才是能夠實現的。
所以說完這句話,劉封索性站起身來,伸出了自己的手停留在半空中,雙目看向趙雲,他已經不再想要說出任何其他的語言,隻想等待著趙雲做出自己的決定。
這個決定,從這一天來看,關乎著劉封是能夠得到一個上庸抑或是一個趙雲,但從長遠看,得失卻顯然不止於此,這就像是一場豪賭,趙雲和劉封都需要堅信自己才是最後的勝利者,唯有如此,他們才能夠做出讓自己絕不後悔的判斷和最終的抉擇。
“違背了本心,便是愚忠……”讓趙雲沒能想到的是,劉封竟然隻有這短短的一句解釋,更讓其驚訝的是,這短短的一句解釋,竟然讓他一時間無言以對,趙雲一時間想到了不到二十歲的自己當初出山之時心中所許下的宏願,也想到了當初遇到劉備之時為何拜在了他的麾下,但無論趙雲如何想來,今日所處的地位,都絕非是他的本心,一時間,他的心中充滿了茫然。
“不知……子威為何非要自立門戶,卻不能輔佐幼弟?”趙雲眼見自己不能對劉封之前所言提出任何質疑,隻得換了一個話題,看劉封又能如何作答。
“子龍將軍怎知是我自立門戶,還是諸葛亮裹挾了幼弟與諸位夫人,到了此時,何人才是正統又有何用處,成王敗寇,縱使是那劉協,不也是要對曹操卑躬屈膝,就連自己的女人也保護不了,空有一正統之名,又有何用,初時我尚且是為避諸葛亮的處處針對,不得已之下方才自立,但如今看來,這煌煌天下,當真是需要我將其規整一番,不然這亂世,尚且不知持續到何時方可罷休。”
劉封索性承認了自己的爭霸之心,又讓趙雲的心思陷入了死胡同,他總是想要找到一個理由,來使得劉封知難而退,但他所問出的問題,他所找出的理由,在劉封的麵前卻是如此的不堪一擊,到了此時,趙雲終於不得不開始審視,自己委曲求全,甚至違背自己的本心,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在諸葛亮的麾下效命,到底是為了些什麽,他這樣做,到底是不是對的。
“子威此番來,僅僅是想要勸降與我,還是意在兵不血刃謀取上庸之地?”
趙雲一番沉思之下,再次出言之時,便是劉封未能想到之言,此番他與徐庶定計之時,確是謀劃在將趙雲收歸賬下的同時,自然也會將上庸收入囊中,這兩件事,在劉封心中一直就是連帶的關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但趙雲如此相問之下,劉封便不得不重新考慮這個問題,趙雲的性情,他自然是比徐庶要了解,趙雲如此說,那麽他心中所想到底是什麽,劉封一番思索之下就也猜出了大概。
“想來子龍將軍心中已然是想起了自己的本心,將軍心中所憂慮之事,封心知肚明,既然將軍有此一問,封願在此與將軍保證,若能得子龍將軍相助,這上庸一郡之地,封可保證一載之內絕不攻取,如此一來,子龍將軍便不再虧欠諸葛亮一絲一毫,反而算是幫助諸葛亮穩固了他這西方之地,將軍以為如何?”
趙雲的本意,隻是想要看看劉封相邀之心到底有多強烈,卻不想劉封竟然能夠為了得他這一員將領寧願舍棄一年的時間不去圖謀上庸這樣的戰略要地,而所為者,不過是為了不使趙雲背上罵名。
這樣的代價,實在是有些大了,趙雲一時間心亂如麻,他不知道自己若是當真到了劉封的麾下時,需要建立多少功業才能夠抵消這上庸之地一年不能攻取的損失,他知道,就算是自己在這裏率軍鎮守,以劉封的才能和兵力,若是當真想要取了上庸,所消耗的軍士不會多於五千之數,而如今輕易就說出一年不攻取上庸之言,足以見得劉封的決心是如何之大。
“上庸乃是要地,子威莫要為了逞一時之勇,到時追悔莫及,諸葛亮此番若能將曹丕戰退,定會在此布防,一載之後再想攻取上庸,定會是難上加難。”
趙雲不由得將這其中的利害關係又和劉封強調了一遍,劉封聽罷,連連擺手道:“區區一上庸之地,何時奪取又能如何,能得子龍將軍相助,在封心中足以抵得上十個上庸之地!”
這話雖說得頗有些誇大其詞,但卻也是足以看出劉封對於趙雲的看重,趙雲此時心中仿佛有一塊厚重的濃霧正在漸漸散去,他越發的知道了自己到底想要為如何的主公效命,但想到那一年不得攻取上庸的條件,趙雲心中又是頗有些不知所措,他清楚劉封的品行,就算這裏隻有他們二人,但劉封既然說出了此言,那便一定會這樣去做的。
“聽聞子威營中已然是坐擁鳳雛與龐士元等謀臣,於益州又得了法正,閻圃,而武將亦是有黃忠,魏延,甘寧等坐鎮,有萬夫不當之勇的馬超也是自漢中投奔了子威,子威賬下已然是人才濟濟,為何又需要我這一介武夫?”
話說到如此,劉封便知此事已然是差不多了,當然微微一笑,對趙雲言道:“當今中原,確是猛將如雲,封不才,也確是得了數員勇將,然能獨當一麵,無懈可擊者,唯有子龍將軍,故封此來乃是抱定決心,定要將子龍將軍請迴益州!”
其實之前的江陵與趙雲對陣之時,劉封便已然開始為此事做起鋪墊,但如今與趙雲相對,那些計謀劉封卻再也不想說出,他隻是想要喚起趙雲心底的那股豪情壯誌,而他也深深的知道,趙雲心中的豪情壯誌,唯有在他的麾下才是能夠實現的。
所以說完這句話,劉封索性站起身來,伸出了自己的手停留在半空中,雙目看向趙雲,他已經不再想要說出任何其他的語言,隻想等待著趙雲做出自己的決定。
這個決定,從這一天來看,關乎著劉封是能夠得到一個上庸抑或是一個趙雲,但從長遠看,得失卻顯然不止於此,這就像是一場豪賭,趙雲和劉封都需要堅信自己才是最後的勝利者,唯有如此,他們才能夠做出讓自己絕不後悔的判斷和最終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