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統對劉封能夠此時便將心中謀劃和盤托出深感驚訝,於劉封而言,龐統此刻尚為江東謀臣,一旦將劉封此等想法告知孫權與周瑜,那二人定然會對劉封加倍看管,到時劉封若想迴到樊口與劉備匯合,便是難上加難。
“士元先生能孤身來此與封相見,豈不是更加膽識非常,先生以真心與誠意待封,封必還以坦蕩,不然以先生驚世之才,來此豈不是要大失所望而歸?”
劉封聽罷龐統口中讚歎隻是微微一笑,反而稱讚龐統真心相待,龐統聽罷麵上笑容更甚。
劉封心中深知,值此亂世,群雄並起,想逐鹿天下者大有人在,而勢大者如曹操,孫權,雖是基業穩定,亦是求賢若渴,但卻已然是有不少頂梁之才在其麾下效命,故似龐統與諸葛亮這種鳳毛麟角之人,並不願立於朝堂群臣之中,隨他人附和,其心中必定有幾分治國理政之理想要付諸實踐。
正因如此,才有這漢末亂世之中獨有的良臣擇主,明君擇臣之景象,諸葛亮於眾多諸侯之中選定並無屬地的劉備作為其主,便是因劉備能夠使其盡情施展政治與軍事才華罷了,而龐統在江東處事懶散,也多半是因並無時機施展才華,故意所致。
似龐統這種心中藏有大智慧之人,雖現如今偏安一隅,卻必然對世間群雄心中俱有不淺認知,一旦時機成熟,定然會擇一良主,好能夠施展其胸中才華。
“聽子威將軍一席話,統心中倒是頗有些激動之情,但子威將軍可知,如今亂世之中,若想得一城池以為根本,其中磕絆極多,且不說此時劉皇叔尚未取得那荊襄九郡之地,便是與曹操大軍對壘,亦是以寡敵眾,身側又有周瑜虎視眈眈,若想取得荊州,談何容易?”
一言至此,龐統看向劉封,卻見其並無甚表情,便又是繼續言道:“縱使劉皇叔取了荊襄九郡,子威將軍若是立即便想得一郡之地以做休養生息之用,他人吾暫且不論,便是諸葛孔明,便不能讓將軍此番構想如願,劉皇叔亦是當世梟雄,半世無子,聽聞數月前剛得了幼子,吾猜想其亦是不會將子威將軍放歸一處任由發展,故將軍構想雖美,怎奈前路多艱……”
龐統這一番犀利言辭,便是已然將劉封之前所言構想幾乎粉碎了大半,在他想來,劉封實在是有些年少,雖身旁有甘寧這等勇將,但若是要以義子之身份在劉備陣營中獲取信任,實在是殊為不易,是故便想看看劉封能否直麵這諸多困難,並且心中是否已然有所打算。
劉封此時並未現出龐統心中所想那般頹廢之感,而是目光炯炯看向龐統,對於龐統的這道考題,劉封顯然是並沒有任何懼怕之意。
“士元先生所言,確是極為困難之局麵,但封雖不才,之前亦是思慮一二,是故數次在千軍萬馬之中,封舍命保父親周全,父親對封,倒是頗為看重,且在當時逃往江夏途中受困之時。封亦是曾單槍匹馬,為救父親唯一親子劉禪與糜夫人,一路自曹軍重圍之中殺出,將劉禪救迴,交於父親手中,依封之見,自那時起,父親對封之心意,便不會再有懷疑。”
隨著劉封之言,龐統亦是不由得微微頷首,劉封能有此覺悟,當真不是年歲尚且未及弱冠之人所能想到,劉備對其信任,乃是劉封以命相搏,才生生獲取,這樣的信任,取之甚難,但亦不是諸葛亮三言兩語便能夠撼動。
“至於諸葛軍師與關羽將軍對封心存疑慮,那封便無能為力,但封乃是父親之子,而諸葛亮、關羽,皆是父親之臣子,遠近親疏,父親心中自有定論,於封而言,斷然不會輕易便教其壓下了勢頭……”
此時,劉封卻是忽地麵上顯出了一絲笑容,看向龐統,龐統正聽得仔細,忽見劉封如此,自然是不知何故,亦是看向劉封,麵上一片驚訝之色。
“但若是要將其徹底壓下,以封之見,非士元先生親臨不可!若能得士元先生與封出謀劃策,封何愁大事不成,何愁被諸葛亮等人暗中算計?”
此言一出,劉封與龐統對視一眼,卻是同時哈哈大笑起來,此等言語,乍一聽乃是阿諛奉承之言,但由劉封口中說出,卻是頗有些真實之感,故龐統聽罷,亦是心中感覺有些笑意。
“子威將軍切莫給統戴了高帽,那諸葛亮人稱臥龍,才學並非是浪得虛名,平心而論,統亦是不敢直言比孔明才學更為淵博,故諸葛亮若是要暗中對子威將軍有所籌謀,便是統在身側,恐亦是會於事無補。”
龐統這樣一說,倒是讓劉封有些啞口無言,不知如何能接下龐統之言,之前姍姍數語,劉封便已然將其心意盡皆表達清晰,若是龐統再不能歸心,劉封亦是不知如何是好,且此時距劉封上山已然過去近一個時辰,若是再不能將此時敲定,迴那驛館晚了,劉封便恐引得孫權心中生疑。
但龐統言罷,目視劉封片刻,卻又言道:“統雖不敢說有驚世之才,但心中亦是不甚服輸之人,既然世人對統評價,多半弱於那諸葛亮,統自然不能坐視不理,且今日得見子威將軍,頓覺有誌趣相投之感,統之為人,並不受那士族高人重視,然吾觀子威將軍之言行,確是與統一般無二,故此番子威將軍前來,統必不能教將軍空手而歸,待將軍準備妥當,欲迴劉皇叔身側之時,便給統留一位置即可……”
“士元先生此言,便是應了封此來所請?願與封共創一番事業?”
“不錯,統既如此說來,便是認可了子威將軍心中所想,統願以這三十載所學,助子威將軍完成不世基業!”
龐統此番言罷,便站起身來,麵色極為端正,向劉封深深拜下,劉封麵對此種情形自然是受寵若驚,連忙起身將其扶起。
“士元先生能孤身來此與封相見,豈不是更加膽識非常,先生以真心與誠意待封,封必還以坦蕩,不然以先生驚世之才,來此豈不是要大失所望而歸?”
劉封聽罷龐統口中讚歎隻是微微一笑,反而稱讚龐統真心相待,龐統聽罷麵上笑容更甚。
劉封心中深知,值此亂世,群雄並起,想逐鹿天下者大有人在,而勢大者如曹操,孫權,雖是基業穩定,亦是求賢若渴,但卻已然是有不少頂梁之才在其麾下效命,故似龐統與諸葛亮這種鳳毛麟角之人,並不願立於朝堂群臣之中,隨他人附和,其心中必定有幾分治國理政之理想要付諸實踐。
正因如此,才有這漢末亂世之中獨有的良臣擇主,明君擇臣之景象,諸葛亮於眾多諸侯之中選定並無屬地的劉備作為其主,便是因劉備能夠使其盡情施展政治與軍事才華罷了,而龐統在江東處事懶散,也多半是因並無時機施展才華,故意所致。
似龐統這種心中藏有大智慧之人,雖現如今偏安一隅,卻必然對世間群雄心中俱有不淺認知,一旦時機成熟,定然會擇一良主,好能夠施展其胸中才華。
“聽子威將軍一席話,統心中倒是頗有些激動之情,但子威將軍可知,如今亂世之中,若想得一城池以為根本,其中磕絆極多,且不說此時劉皇叔尚未取得那荊襄九郡之地,便是與曹操大軍對壘,亦是以寡敵眾,身側又有周瑜虎視眈眈,若想取得荊州,談何容易?”
一言至此,龐統看向劉封,卻見其並無甚表情,便又是繼續言道:“縱使劉皇叔取了荊襄九郡,子威將軍若是立即便想得一郡之地以做休養生息之用,他人吾暫且不論,便是諸葛孔明,便不能讓將軍此番構想如願,劉皇叔亦是當世梟雄,半世無子,聽聞數月前剛得了幼子,吾猜想其亦是不會將子威將軍放歸一處任由發展,故將軍構想雖美,怎奈前路多艱……”
龐統這一番犀利言辭,便是已然將劉封之前所言構想幾乎粉碎了大半,在他想來,劉封實在是有些年少,雖身旁有甘寧這等勇將,但若是要以義子之身份在劉備陣營中獲取信任,實在是殊為不易,是故便想看看劉封能否直麵這諸多困難,並且心中是否已然有所打算。
劉封此時並未現出龐統心中所想那般頹廢之感,而是目光炯炯看向龐統,對於龐統的這道考題,劉封顯然是並沒有任何懼怕之意。
“士元先生所言,確是極為困難之局麵,但封雖不才,之前亦是思慮一二,是故數次在千軍萬馬之中,封舍命保父親周全,父親對封,倒是頗為看重,且在當時逃往江夏途中受困之時。封亦是曾單槍匹馬,為救父親唯一親子劉禪與糜夫人,一路自曹軍重圍之中殺出,將劉禪救迴,交於父親手中,依封之見,自那時起,父親對封之心意,便不會再有懷疑。”
隨著劉封之言,龐統亦是不由得微微頷首,劉封能有此覺悟,當真不是年歲尚且未及弱冠之人所能想到,劉備對其信任,乃是劉封以命相搏,才生生獲取,這樣的信任,取之甚難,但亦不是諸葛亮三言兩語便能夠撼動。
“至於諸葛軍師與關羽將軍對封心存疑慮,那封便無能為力,但封乃是父親之子,而諸葛亮、關羽,皆是父親之臣子,遠近親疏,父親心中自有定論,於封而言,斷然不會輕易便教其壓下了勢頭……”
此時,劉封卻是忽地麵上顯出了一絲笑容,看向龐統,龐統正聽得仔細,忽見劉封如此,自然是不知何故,亦是看向劉封,麵上一片驚訝之色。
“但若是要將其徹底壓下,以封之見,非士元先生親臨不可!若能得士元先生與封出謀劃策,封何愁大事不成,何愁被諸葛亮等人暗中算計?”
此言一出,劉封與龐統對視一眼,卻是同時哈哈大笑起來,此等言語,乍一聽乃是阿諛奉承之言,但由劉封口中說出,卻是頗有些真實之感,故龐統聽罷,亦是心中感覺有些笑意。
“子威將軍切莫給統戴了高帽,那諸葛亮人稱臥龍,才學並非是浪得虛名,平心而論,統亦是不敢直言比孔明才學更為淵博,故諸葛亮若是要暗中對子威將軍有所籌謀,便是統在身側,恐亦是會於事無補。”
龐統這樣一說,倒是讓劉封有些啞口無言,不知如何能接下龐統之言,之前姍姍數語,劉封便已然將其心意盡皆表達清晰,若是龐統再不能歸心,劉封亦是不知如何是好,且此時距劉封上山已然過去近一個時辰,若是再不能將此時敲定,迴那驛館晚了,劉封便恐引得孫權心中生疑。
但龐統言罷,目視劉封片刻,卻又言道:“統雖不敢說有驚世之才,但心中亦是不甚服輸之人,既然世人對統評價,多半弱於那諸葛亮,統自然不能坐視不理,且今日得見子威將軍,頓覺有誌趣相投之感,統之為人,並不受那士族高人重視,然吾觀子威將軍之言行,確是與統一般無二,故此番子威將軍前來,統必不能教將軍空手而歸,待將軍準備妥當,欲迴劉皇叔身側之時,便給統留一位置即可……”
“士元先生此言,便是應了封此來所請?願與封共創一番事業?”
“不錯,統既如此說來,便是認可了子威將軍心中所想,統願以這三十載所學,助子威將軍完成不世基業!”
龐統此番言罷,便站起身來,麵色極為端正,向劉封深深拜下,劉封麵對此種情形自然是受寵若驚,連忙起身將其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