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子威相救,為父恐已遭不測,何罪之有?容先迴了新野,再做打算!”
對於方才發生之事,劉備此時已然想通了其中關節,對劉封用計相救甚為欣喜,忙扶起劉封,吩咐諸人全速趕往新野。
劉封將帥旗讓與關羽張飛,策馬於劉備車旁保護,心中卻是疑竇叢生。
“那諸葛孔明乃當世英傑,才智無雙,區區一蔡瑁,焉能拿得下他?然其安坐於車中,莫非……”猛然間,劉封憶起那蔡瑁與諸葛亮之間種種瓜葛,麵上露出疑慮神色。
不多時,眾人便安然抵達新野城中,劉備下車後興奮非常,顧不得沐浴更衣,便召集群臣到議事廳,隻說有要事相商。
等劉封迴府卸了鎧甲趕到議事廳,卻見劉備已然端坐於帥位之上,身旁添一長椅,椅子上亦端坐一人,身長八尺,麵如冠玉,長發束起,戴一白色綸巾,身著青色長袍,端的是儀表堂堂,劉封心中有數,此人便是劉備今後第一智囊,諸葛孔明。
劉備見眾人齊至,便站起身來,到了孔明身側,笑容滿麵言道:“孔明天縱之才,今屈身事於吾,乃吾之幸,乃新野之幸,自今日起,孔明為我軍中軍師,眾人不得不服,如有違背,軍法從事!”
劉備這番言辭過後,眾人便齊齊拜向孔明,孔明見此情形,便站起身來,一一還禮,劉封暗自觀測,隻見關羽張飛麵帶不忿之色,顯是對孔明並不信服。
見禮過後,劉備便將新野眾人一一引至孔明麵前,將其才華功績略略說與孔明,顯是為孔明用兵之時好調派眾人之用。
不多時,劉封便到了孔明近前,孔明似見他人一般,依舊目光搖曳,羽扇輕搖,劉封卻並未失禮,如今初見孔明,根基未穩之下劉封自然不想壞了與孔明關係,在其想來,待得麾下再填些許精兵強將,得了劉備器重,那是孔明再不以臣禮待之,則必教其悔不當初。
“此乃吾之義子劉封,年方十八,適才解蔡瑁之圍,便是子威之功,子威自歸新野,已是屢立奇功,軍師可重用之!”
“偏將軍,劉封,拜見軍師!”劉封略一拱手,向諸葛亮施禮道。自歸劉備以來,劉封便從未因義子之身輕視了自己,前世經曆已讓他深深知曉,不自信者,必將一事無成,劉備既收為義子,那便是劉備之子,劉備麾下之人,但凡有不以少主之位待之者,劉封都一一記在心中,日後再做打算。
“子威將軍年少有勇,日後陣中定可堪大用,待得鼎足之勢成型,便可遣其鎮守一方重鎮,以禦北方之敵。”諸葛亮依舊搖著羽扇,麵向劉備,緩緩言道。
劉備聽聞此言,手捋短須,微笑稱是,以孔明之言,劉封年方十八便有封疆之資,劉備心中自然興奮,他收劉封為義子,乃是靈光乍現之舉動,如今得諸葛亮此言,便是對其眼光極為認可,劉備豈有不喜之理。
然劉封此時卻暗自緊咬牙關,心中直問候了諸葛亮上下數代之女眷。那孔明適才言中深意,劉備並未覺察,劉封又豈能不知,此言明裏稱讚劉封之勇武帥才,暗裏則已將劉封排除繼承大統之列,若是按他所言,劉封隻可鎮守一邊疆重鎮,那便如前世之劉封一般無二,最終不會落得個因威脅劉備親子之地位,人頭落地,縱有震天之功,又與何人言說?
初次相見,諸葛亮便給劉封如此一個軟釘子去踩,劉封心中登時變怒氣翻騰,縱然心知不該如此時候便與其結怨,然倘若任憑諸葛亮於劉備跟前消磨,劉封便是有不世功勳,也不堪其數句言語。
於是便心中一橫,上前一步,到了諸葛亮身側,抱拳言道:“劉封,謝軍師謬讚,然心中有一事不明,鬥膽請軍師明示!”
對於劉封如此做法,諸葛亮顯是未明其意,他本未料到年僅十八的劉封能參透其話中含義,隻道劉封確是有事求教,便微微一笑,開口道:“小將軍但說無妨。”
“適才於朝陽縣郊,父親險被蔡瑁所獲,若是到了襄陽,則事危矣,封雖僥幸趕到,然軍師恐早有智計可保父親安然歸於新野,封惶恐,望軍師明示,封尚且年幼,尚可學習一二。”
諸葛亮聞言,雙瞳微微一縮,以其才智,隻一聽便知劉封已然參透了他話中含義,於劉備身前有此一問,分明乃是測其才智,此事事關劉備安危,況劉封早已解了此局,此事無論孔明作何解釋,劉備皆會以為不如劉封,隻會更以劉封為傲。
一念及此,諸葛亮又搖了數次羽扇,依舊笑道:“此事既已得解,小將軍之計便是上策,縱再有十計,亦為下策,待用兵時,小將軍自會知曉孔明之能。”
諸葛亮乃是自比管仲,樂毅之人,端的文治武功皆是頗為自信,此時既識破了劉封之目的,便不會再多言,其言下之意,便是若想學習一二,等下次便可。
劉備見二人對話,並未多想,隻覺劉封年少好學,急切向從孔明出問了些許計策,便也未多言。
諸葛亮本以為劉封至此便會離開,卻不想劉封忽地對自己幽幽一笑,高聲言道:“依封之見,軍師隻要下車,此事便登時可解!”
“子威,何處此言,軍師乃運籌帷幄之人,怎可親身犯險?”劉備對劉封這高聲之言頗為不解,恐惹怒了孔明,忙對劉封言道。
“父親此言差矣,封並非想讓軍師以身犯險,父親莫非不知,那蔡瑁與荊州蔡夫人之親姐,便是沔南名士黃承彥之妻,那黃承彥便是軍師之嶽父,故封看來,軍師隻消走下車,以黃老之名說之,蔡瑁自退!”
劉封此言剛落,廳中眾人便紛紛議論起來,劉備行蹤乃是絕密,卻仍為蔡瑁所知,而劉備二次前去之時,便見了那劉封口中的黃承彥,卻不知其與蔡瑁乃是那等關係。
對於方才發生之事,劉備此時已然想通了其中關節,對劉封用計相救甚為欣喜,忙扶起劉封,吩咐諸人全速趕往新野。
劉封將帥旗讓與關羽張飛,策馬於劉備車旁保護,心中卻是疑竇叢生。
“那諸葛孔明乃當世英傑,才智無雙,區區一蔡瑁,焉能拿得下他?然其安坐於車中,莫非……”猛然間,劉封憶起那蔡瑁與諸葛亮之間種種瓜葛,麵上露出疑慮神色。
不多時,眾人便安然抵達新野城中,劉備下車後興奮非常,顧不得沐浴更衣,便召集群臣到議事廳,隻說有要事相商。
等劉封迴府卸了鎧甲趕到議事廳,卻見劉備已然端坐於帥位之上,身旁添一長椅,椅子上亦端坐一人,身長八尺,麵如冠玉,長發束起,戴一白色綸巾,身著青色長袍,端的是儀表堂堂,劉封心中有數,此人便是劉備今後第一智囊,諸葛孔明。
劉備見眾人齊至,便站起身來,到了孔明身側,笑容滿麵言道:“孔明天縱之才,今屈身事於吾,乃吾之幸,乃新野之幸,自今日起,孔明為我軍中軍師,眾人不得不服,如有違背,軍法從事!”
劉備這番言辭過後,眾人便齊齊拜向孔明,孔明見此情形,便站起身來,一一還禮,劉封暗自觀測,隻見關羽張飛麵帶不忿之色,顯是對孔明並不信服。
見禮過後,劉備便將新野眾人一一引至孔明麵前,將其才華功績略略說與孔明,顯是為孔明用兵之時好調派眾人之用。
不多時,劉封便到了孔明近前,孔明似見他人一般,依舊目光搖曳,羽扇輕搖,劉封卻並未失禮,如今初見孔明,根基未穩之下劉封自然不想壞了與孔明關係,在其想來,待得麾下再填些許精兵強將,得了劉備器重,那是孔明再不以臣禮待之,則必教其悔不當初。
“此乃吾之義子劉封,年方十八,適才解蔡瑁之圍,便是子威之功,子威自歸新野,已是屢立奇功,軍師可重用之!”
“偏將軍,劉封,拜見軍師!”劉封略一拱手,向諸葛亮施禮道。自歸劉備以來,劉封便從未因義子之身輕視了自己,前世經曆已讓他深深知曉,不自信者,必將一事無成,劉備既收為義子,那便是劉備之子,劉備麾下之人,但凡有不以少主之位待之者,劉封都一一記在心中,日後再做打算。
“子威將軍年少有勇,日後陣中定可堪大用,待得鼎足之勢成型,便可遣其鎮守一方重鎮,以禦北方之敵。”諸葛亮依舊搖著羽扇,麵向劉備,緩緩言道。
劉備聽聞此言,手捋短須,微笑稱是,以孔明之言,劉封年方十八便有封疆之資,劉備心中自然興奮,他收劉封為義子,乃是靈光乍現之舉動,如今得諸葛亮此言,便是對其眼光極為認可,劉備豈有不喜之理。
然劉封此時卻暗自緊咬牙關,心中直問候了諸葛亮上下數代之女眷。那孔明適才言中深意,劉備並未覺察,劉封又豈能不知,此言明裏稱讚劉封之勇武帥才,暗裏則已將劉封排除繼承大統之列,若是按他所言,劉封隻可鎮守一邊疆重鎮,那便如前世之劉封一般無二,最終不會落得個因威脅劉備親子之地位,人頭落地,縱有震天之功,又與何人言說?
初次相見,諸葛亮便給劉封如此一個軟釘子去踩,劉封心中登時變怒氣翻騰,縱然心知不該如此時候便與其結怨,然倘若任憑諸葛亮於劉備跟前消磨,劉封便是有不世功勳,也不堪其數句言語。
於是便心中一橫,上前一步,到了諸葛亮身側,抱拳言道:“劉封,謝軍師謬讚,然心中有一事不明,鬥膽請軍師明示!”
對於劉封如此做法,諸葛亮顯是未明其意,他本未料到年僅十八的劉封能參透其話中含義,隻道劉封確是有事求教,便微微一笑,開口道:“小將軍但說無妨。”
“適才於朝陽縣郊,父親險被蔡瑁所獲,若是到了襄陽,則事危矣,封雖僥幸趕到,然軍師恐早有智計可保父親安然歸於新野,封惶恐,望軍師明示,封尚且年幼,尚可學習一二。”
諸葛亮聞言,雙瞳微微一縮,以其才智,隻一聽便知劉封已然參透了他話中含義,於劉備身前有此一問,分明乃是測其才智,此事事關劉備安危,況劉封早已解了此局,此事無論孔明作何解釋,劉備皆會以為不如劉封,隻會更以劉封為傲。
一念及此,諸葛亮又搖了數次羽扇,依舊笑道:“此事既已得解,小將軍之計便是上策,縱再有十計,亦為下策,待用兵時,小將軍自會知曉孔明之能。”
諸葛亮乃是自比管仲,樂毅之人,端的文治武功皆是頗為自信,此時既識破了劉封之目的,便不會再多言,其言下之意,便是若想學習一二,等下次便可。
劉備見二人對話,並未多想,隻覺劉封年少好學,急切向從孔明出問了些許計策,便也未多言。
諸葛亮本以為劉封至此便會離開,卻不想劉封忽地對自己幽幽一笑,高聲言道:“依封之見,軍師隻要下車,此事便登時可解!”
“子威,何處此言,軍師乃運籌帷幄之人,怎可親身犯險?”劉備對劉封這高聲之言頗為不解,恐惹怒了孔明,忙對劉封言道。
“父親此言差矣,封並非想讓軍師以身犯險,父親莫非不知,那蔡瑁與荊州蔡夫人之親姐,便是沔南名士黃承彥之妻,那黃承彥便是軍師之嶽父,故封看來,軍師隻消走下車,以黃老之名說之,蔡瑁自退!”
劉封此言剛落,廳中眾人便紛紛議論起來,劉備行蹤乃是絕密,卻仍為蔡瑁所知,而劉備二次前去之時,便見了那劉封口中的黃承彥,卻不知其與蔡瑁乃是那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