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毅看著四個新召喚出來的四個人,他一個都不認識,“這都誰啊!”
“王彥升乃是北宋開國功臣,蜀中猛將,人稱王劍兒。而其餘三人是明末的三員忠將,被稱為嶺南三忠。”
“恕我孤陋寡聞。”張毅沒有言語了,就算有了係統備注,他還是不知道這些人。算了不想了,反正有屬性做參考。
對於係統,張毅就這一點不太滿意,總召喚一些他不知道的人出來。不過想想也是,哪能總召喚他知道的人?他知道的人哪一個召喚出來不是屬性上90的?三國時期哪有那麽多屬性上90的人啊!
就在張毅胡思亂想的時候,突然夏魯奇走了進來,“主公,曹操已經移師到了博望了。”
張毅一聽,立刻看向地圖。說實話,博望城小,根本就不是他和李靖決定的最佳防禦陣地,宛城才是。
宛城經過了數十年曆代人的建設,已經成為了南陽最堅固的一座城了。
從袁術開始,劉表、張繡、曹操都建造過宛城。現在的宛城可以輕鬆放下三五萬的守軍,加上城池高大,張毅在宛城內準備了大量的糧草,足夠五萬大軍吃上一年的了。
這還是因為拿下宛城的時間太短,要是張毅在宛城經營個幾年,宛城可能會趕上壽春了。
“給尚師徒下令,若是事不可為,便撤軍返迴宛城。”
“諾!”夏魯奇去傳令去了。
夏侯淵雖然包圍了博望,但是消息還是可以傳進去的。隻需要快馬通過了夏侯淵的封鎖,就可以將消息傳進去。
尚師徒接到命令之後,有一些不甘心,但是看到曹操大軍以到,隻能命令鄧方、劉邕兩人先行撤走。
鄧方、劉邕兩人一動,曹操就警覺了起來,他對荀攸賈詡問道:“敵人城外大營準備撤退,應是想要撤出博望。”
荀攸說道:“還要小心敵軍有詐!敵軍損失不重,主公一來便撤退,定是有計策。”
賈詡也說道:“計策是有,不過應該是撤往宛城。張毅用兵,向來求穩,博望城下不能抵抗大軍,所以必然會撤走,以免圖加傷亡。”
曹操點頭,不過他不想就這麽放走尚師徒。“傷其五指不如斷其一指,有什麽辦法將尚師徒留下來嗎?”
荀攸和賈詡對視了一眼,荀攸搖搖頭,賈詡卻點頭。
曹操見此便知道兩人都有計策,立刻問道:“是何計策?”
賈詡說道:“張毅之兵精銳,想要大勝,必定用險。主公可放敵人城外大軍離開,然後用大軍圍堵城中之兵,然後以虎豹騎衝擊!尚師徒定然成擒。”
荀攸說道:“此法過於兇險,虎豹騎雖是精銳,但是此戰之後,定然會損失慘重,想要恢複需時過長。”
曹操問道:“若是以步軍衝擊呢?”
賈詡搖頭:“以張毅軍的精銳程度,以步軍衝擊沒有個十日八日恐怕無法拿下,損傷翻倍不說,單單耗時也不是主公可以等得起的。要知道從宛城支援過來,也不過三四日罷了!”
曹操默默盤算了一下,很快就下定決心,“尚師徒乃張毅大將,不可不擒!”
曹操立刻讓於禁按照賈詡的計策進行布置,放任鄧方、劉邕撤走。
等第二天,尚師徒撤離博望之後,曹操率著自己的本部一萬人,就進駐博望。
博望城中沒有太多的平民百姓,早在尚師徒攻克這裏的時候,就將大部分的人口都遷徙到了揚州,去開發耕地去了。
而尚師徒也沒有給他們留下多少糧食,張毅軍的糧食都放在宛城,博望隻放兩萬大軍一個月的糧食,沒半個月去運一次糧。
上一次運糧進博望還是二十多天前,所以也沒有剩下多少糧食,全都被尚師徒帶走了,一點都沒有給曹操剩下。
曹操看著差不多等於空城的博望城,也是一陣無奈。人口曆來都是戰爭時期的資源,但是在人口掠奪的戰爭當中,曹操根本不是張毅的對手。
曹操對賈詡說道:“張毅此人是操見過的最可怕的對手,他總能算計到很久以後的事情。”
賈詡說道:“所謂智者多慮,可免近憂!張毅能夠發展到如今,也是一開始他就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麽。”
曹操感慨的說道:“若不是張毅背叛,吾早已平定天下了!”
賈詡默然,如果曹操說道是真的,那麽肯定平定天下了。不過很可惜,沒有如果!張毅在曹操手下的時候,也不過就是一個將校而已。
不說世家的掣肘,單單就說他兒子曹丕,張毅都不會安心的給他賣命。
別人不知道,賈詡還能不知道?張毅在曹操麾下的時候,為什麽藏拙?還不是因為殺了曹昂和典韋嘛!
很多人雖然都是猜測,但是以賈詡對張毅的了解,這件事就是他做的沒跑了。
張毅殺了曹昂,心裏肯定會不安,他又不是張繡,張繡好歹還有很多軍馬支撐。他就是一個小卒,隨便一個人都能按死他。
特別是曹丕,曹丕看張繡、張毅,甚至他賈詡的時候,都是眼神當中帶著恨意的。
這些事情賈詡也隻敢在心裏想,不敢說出來。很多敢於說真話的都不會有好下場,曹操對付那些唱反調的手段可是很毒的。
不過,自從曹丕長大一些,情況倒是好了不少,也變得更加有城府了。
但是賈詡依然不看好曹家,哪怕他為曹操獻計。
曹操的年紀大了,而且還有頭疼的疾病,近些年一直都在犯病,還能再活幾年?等曹操一死,曹操的這些後人,沒有一個能夠取代曹操。
曹丕城府足了,但是德行不夠;曹植德行夠了,才能不足;曹衝德行、才能都夠了,但是太過於年幼。
曹操本人尚且不是張毅的對手,更何況這些不如曹操的這些人呢?
尚師徒還沒有撤出十裏,就被四麵八方的曹軍圍了起來。看到如此,尚師徒立刻讓人用車馬圍成圓陣,就地防守起來。
於禁指揮四麵八方的曹兵向圓陣靠攏,不給他任何逃離的機會。
“王彥升乃是北宋開國功臣,蜀中猛將,人稱王劍兒。而其餘三人是明末的三員忠將,被稱為嶺南三忠。”
“恕我孤陋寡聞。”張毅沒有言語了,就算有了係統備注,他還是不知道這些人。算了不想了,反正有屬性做參考。
對於係統,張毅就這一點不太滿意,總召喚一些他不知道的人出來。不過想想也是,哪能總召喚他知道的人?他知道的人哪一個召喚出來不是屬性上90的?三國時期哪有那麽多屬性上90的人啊!
就在張毅胡思亂想的時候,突然夏魯奇走了進來,“主公,曹操已經移師到了博望了。”
張毅一聽,立刻看向地圖。說實話,博望城小,根本就不是他和李靖決定的最佳防禦陣地,宛城才是。
宛城經過了數十年曆代人的建設,已經成為了南陽最堅固的一座城了。
從袁術開始,劉表、張繡、曹操都建造過宛城。現在的宛城可以輕鬆放下三五萬的守軍,加上城池高大,張毅在宛城內準備了大量的糧草,足夠五萬大軍吃上一年的了。
這還是因為拿下宛城的時間太短,要是張毅在宛城經營個幾年,宛城可能會趕上壽春了。
“給尚師徒下令,若是事不可為,便撤軍返迴宛城。”
“諾!”夏魯奇去傳令去了。
夏侯淵雖然包圍了博望,但是消息還是可以傳進去的。隻需要快馬通過了夏侯淵的封鎖,就可以將消息傳進去。
尚師徒接到命令之後,有一些不甘心,但是看到曹操大軍以到,隻能命令鄧方、劉邕兩人先行撤走。
鄧方、劉邕兩人一動,曹操就警覺了起來,他對荀攸賈詡問道:“敵人城外大營準備撤退,應是想要撤出博望。”
荀攸說道:“還要小心敵軍有詐!敵軍損失不重,主公一來便撤退,定是有計策。”
賈詡也說道:“計策是有,不過應該是撤往宛城。張毅用兵,向來求穩,博望城下不能抵抗大軍,所以必然會撤走,以免圖加傷亡。”
曹操點頭,不過他不想就這麽放走尚師徒。“傷其五指不如斷其一指,有什麽辦法將尚師徒留下來嗎?”
荀攸和賈詡對視了一眼,荀攸搖搖頭,賈詡卻點頭。
曹操見此便知道兩人都有計策,立刻問道:“是何計策?”
賈詡說道:“張毅之兵精銳,想要大勝,必定用險。主公可放敵人城外大軍離開,然後用大軍圍堵城中之兵,然後以虎豹騎衝擊!尚師徒定然成擒。”
荀攸說道:“此法過於兇險,虎豹騎雖是精銳,但是此戰之後,定然會損失慘重,想要恢複需時過長。”
曹操問道:“若是以步軍衝擊呢?”
賈詡搖頭:“以張毅軍的精銳程度,以步軍衝擊沒有個十日八日恐怕無法拿下,損傷翻倍不說,單單耗時也不是主公可以等得起的。要知道從宛城支援過來,也不過三四日罷了!”
曹操默默盤算了一下,很快就下定決心,“尚師徒乃張毅大將,不可不擒!”
曹操立刻讓於禁按照賈詡的計策進行布置,放任鄧方、劉邕撤走。
等第二天,尚師徒撤離博望之後,曹操率著自己的本部一萬人,就進駐博望。
博望城中沒有太多的平民百姓,早在尚師徒攻克這裏的時候,就將大部分的人口都遷徙到了揚州,去開發耕地去了。
而尚師徒也沒有給他們留下多少糧食,張毅軍的糧食都放在宛城,博望隻放兩萬大軍一個月的糧食,沒半個月去運一次糧。
上一次運糧進博望還是二十多天前,所以也沒有剩下多少糧食,全都被尚師徒帶走了,一點都沒有給曹操剩下。
曹操看著差不多等於空城的博望城,也是一陣無奈。人口曆來都是戰爭時期的資源,但是在人口掠奪的戰爭當中,曹操根本不是張毅的對手。
曹操對賈詡說道:“張毅此人是操見過的最可怕的對手,他總能算計到很久以後的事情。”
賈詡說道:“所謂智者多慮,可免近憂!張毅能夠發展到如今,也是一開始他就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麽。”
曹操感慨的說道:“若不是張毅背叛,吾早已平定天下了!”
賈詡默然,如果曹操說道是真的,那麽肯定平定天下了。不過很可惜,沒有如果!張毅在曹操手下的時候,也不過就是一個將校而已。
不說世家的掣肘,單單就說他兒子曹丕,張毅都不會安心的給他賣命。
別人不知道,賈詡還能不知道?張毅在曹操麾下的時候,為什麽藏拙?還不是因為殺了曹昂和典韋嘛!
很多人雖然都是猜測,但是以賈詡對張毅的了解,這件事就是他做的沒跑了。
張毅殺了曹昂,心裏肯定會不安,他又不是張繡,張繡好歹還有很多軍馬支撐。他就是一個小卒,隨便一個人都能按死他。
特別是曹丕,曹丕看張繡、張毅,甚至他賈詡的時候,都是眼神當中帶著恨意的。
這些事情賈詡也隻敢在心裏想,不敢說出來。很多敢於說真話的都不會有好下場,曹操對付那些唱反調的手段可是很毒的。
不過,自從曹丕長大一些,情況倒是好了不少,也變得更加有城府了。
但是賈詡依然不看好曹家,哪怕他為曹操獻計。
曹操的年紀大了,而且還有頭疼的疾病,近些年一直都在犯病,還能再活幾年?等曹操一死,曹操的這些後人,沒有一個能夠取代曹操。
曹丕城府足了,但是德行不夠;曹植德行夠了,才能不足;曹衝德行、才能都夠了,但是太過於年幼。
曹操本人尚且不是張毅的對手,更何況這些不如曹操的這些人呢?
尚師徒還沒有撤出十裏,就被四麵八方的曹軍圍了起來。看到如此,尚師徒立刻讓人用車馬圍成圓陣,就地防守起來。
於禁指揮四麵八方的曹兵向圓陣靠攏,不給他任何逃離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