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延禧道:“這等粗詞俚語,出自閣部之口,端的是有辱斯文呀。”


    朱由校臉色變得很不好看,孫傳庭低著頭,這句話是他聽皇帝罵人時說的,所以現在朱延禧其實說的就是皇帝,孫傳庭不敢笑,隻能低頭忍著。


    徐光啟說道:“我們現在是討論把歐洲諸國當成平等關係還是藩屬國的問題,雖然孫閣部說的是俚語,但臣覺得這話糙理不糙,有些事看起來容易,但真正做起來就會比較難。在老臣想來,如果要歐洲諸國成為大明藩屬國,應該不可能。”


    朱延禧道:“沒有試過,為什麽說不可能?”


    這話就有些強詞奪理了,孫傳庭連忙道:“此事其實與禮部也有關係,既然朱尚書如此說,不如就讓禮部派人去宣他們來朝貢,讓他們成為大明的藩屬國。”


    朱延禧臉色一變,如果強辯說此事與禮部無關,其實也勉強說得過。但他終究是以君子自詡的,還是說不出把鍋甩給鴻臚寺這樣的話來,隻能沉默不語。


    徐光啟道:“我們在考慮問題時要站在對方的立場上來看問題。歐洲諸國與我們遠隔何止萬裏,憑什麽要屈服於大明之下。如若有一天他們願意來進貢,也應該是看到了進貢的好處,並不是真正想成為大明藩屬。”


    “當同僚做一件事時,也要考慮到這件事的複雜程度,而不是首先就想到指責,要想一想,如果這件事換成自己來做,是不是也會感覺很棘手,很麻煩?如果沒有仔細考慮,便一味指責,這樣就失了讓大家提建議的初衷。”


    朱延禧麵色微紅,拱了拱手也不說話。既然他都讓徐光啟和孫傳庭兩人懟了下來,其他大臣倒是不敢再多說話。


    朱由校道:“讓歐洲諸國臣服大明,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做到的。我們根本就不了解歐洲的各個方麵,真的與歐洲各國開戰,勝負不問可知。所以朕想要派人去看看,了解歐洲的政治,經濟,軍事各個方麵。如果不把他們視為平等的夥伴,就連這一點都不可能做到。”


    群臣沒有辦法,便隻好同意與歐洲諸國暫時按平等國家視之。這個暫時的意思是指如果有機會,還是要把歐洲諸國納入藩貢體係。朱由校沒有在這方麵與群臣作對,因為即使要占領歐洲,那也應該是很久很久以後的事了,反正他可沒有興趣占領歐洲,大明有亞洲就行了。


    此事底定後,便是要商量出使的人選,鴻臚寺根本沒有懂歐洲語言的人,所以在徐光啟的推薦下,王征便成為了鴻臚寺左少卿,帶領翻譯學校的一批學生去了歐洲,當然,在此之前,錦衣衛已經將所有去歐洲的學生征召成了錦衣衛小旗了。


    大明使團在葡萄牙受到了熱烈的歡迎,在亞洲葡萄牙人是與大明關係最好的國家,現在澳門大多都是葡萄牙商人,而葡萄牙人更是將在印度的果阿等地交給了大明,雙方現在的關係可以說是正處於蜜月期。


    曆史在這裏稍微發生了一些變化,大明在亞洲與西班牙人的戰爭,使得西班牙的勢力受到了一定的損失,而葡萄牙人則借此機會開展了複國運動,於天啟十五年時終於獲得了獨立,和原來的曆史相比,提前了幾年時間。


    大明使團受到了葡萄牙國王的接見,王征請求葡萄牙國王允許大明學生在這裏求學,國王慷慨地答應了王征的要求,願意負擔留在葡萄牙的五名學生的一切費用,並且賜給他們葡萄牙人身份,進入裏斯本的學校進行學習。


    短暫的停留後,大明使團進入地中海,來到了羅馬教廷。在隨行的傳教士的幫助下,王征以信徒的身份得到了教皇的接見,他把朱由校所寫的一封信交給了教皇。


    朱由校在信中以謙卑的態度表示了對教皇的尊敬,並且要求教廷派出更多的傳教士前往大明進行傳教工作,這都讓教皇非常高興。但是朱由校又提出,因為大明的情況不同,所以天主教裏的某些教義要進行一定程度的修改,比如祭祖祭孔的必要性,應該全麵允許,並且要用文字固定下來。他還要求允許大明的教職人員自行任命各級教士,當然,紅衣主教的任命權還是在教皇手上。朱由校要求將王征封為紅衣主教,成為大明教區的最高級教士。


    教皇用最大的毅力克製自己,才沒有把這封用漢語和拉丁文寫成的信當場撕掉。祭祖祭孔的事已經爭論了很長時間,最後教廷等於是默許了,所以這個倒是沒有什麽問題。但朱由校說紅衣主教的任命權在教皇手中,卻直接要求封王征為紅衣主教,其意思很明顯,教皇隻是相當於一個圖章,而且是大明說蓋你就要蓋的圖章。


    什麽時候一個國家的皇帝竟然可以對教廷的事指手劃腳了,而且這個皇帝還不是信徒。如果任其發展下去,最後大明的天主教隻怕就不會再受教廷的控製了,這是不能允許的。但是這個國家可是有一萬萬人口,而且他們中的大多數還沒有一個堅定的宗教,這對於推廣天主教是一個多麽大的誘惑呀。


    更重要的是,這個國家的皇帝權力太大,可以說完全沒有人可以製約他,如果自己真的撕掉這封信,可以預見,天主教在這個東方大國的傳播一定會被強行喝止,這絕對不是教皇願意看到的情形,一定要慎重,不要太情緒化。


    於是教皇溫言地和王征談論了很長時間,然後召集了教廷的上層開會,討論大明皇帝的來信。果不其然,祭祖祭孔的事倒是沒有激怒主教們,但可以自行任命教職人員,強迫要求封王征為紅衣主教的要求遭到了大家的一致反對。基督教經過了多次分裂,主教們可不想再一次看到這種情況發生。


    但是教皇提出的一萬萬潛在教徒確實吸引了主教們,以前的傳教士的報告寫得很清楚,大明的皇帝對於傳教並沒有明顯的歡迎或者抵觸,反而是官員們多有反對,南京教案便是一個例子。大明皇帝對於國內具有完全的控製力,這是歐洲各國的君主不能比擬的。如果交惡了大明皇帝,基督教根本沒有辦法在大明進行傳播。


    經過兩天的討論,最後教廷終於屈服了。同意大明可以任命教職人員,但紅衣主教的任命權隻能在教皇手中。至於王征,因為他本身便是大明的虔誠教徒,而且身份是大明的五品官員,所以教皇捏著鼻子任命他為大明區的紅衣主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天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訓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訓記並收藏大明天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