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元儀被皇帝叫進宮裏,見禮後皇帝說道:“朕讓你把鐵道部大部分的資源調到西北去,你覺得如何呀?”
茅元儀看了看旁邊的盧象升和孫傳庭,兩人麵色沉靜,根本不看他。他心中哀歎,隻好硬著頭皮說道:“陛下,鐵道部已經製定好了國內三條主幹線的修建計劃,如果把八成資源調到西北,國內的修築過程勢必會受到影響。”
朱由校沉著臉問道:“會受到多大影響?你們鐵道部可以自行解決這個問題嗎?”
茅元儀道:“本部的問題我們倒是可以想些辦法解決,但是為了修這三條主幹線,我們發行了債券,如果因為把資源抽調到西北而耽誤了原定的完工計劃,那債券就不能如期兌付,民間恐有物議呀。”
朱由校道:“西北為朝廷已經貢獻了一個大金礦,還有大量的土地可供開墾,朝廷把資源傾斜到西北,不是理所應當的事嗎?至於民間的物議,真的那麽重要嗎?”
茅元儀書生意氣發作了,他說道:“陛下,不能載舟,亦能覆舟。民間物議,雖然平日裏看不出什麽,卻在有些時候能夠發揮極大的作用。陛下一心想要壯大我大明的商業規模,卻在這樣重要的事情上讓商人失望,隻怕商人以後再也不敢相信朝廷了。”
盧象升看了孫傳庭一眼,孫傳庭正好看了過來,兩人目光交流:“這家夥膽子不小,不錯不錯。”
“是呀,我可沒有那麽大的膽子和皇上作對。”
“我呸,你不是沒膽子和皇上作對,你是覺得皇上做什麽都是對的。”
“你不是一樣,皇上做的事,可還沒有錯過呀。大家都差不多,大哥不笑二哥,都要成為皇上的狗腿子了。”
茅元儀說完後,隻覺得全身無力,低下頭來等著來自皇帝的暴風驟雨。即便是內閣首輔和次輔,近年來也不敢違拗皇帝的意思,自己今天公然和皇帝作對,隻怕這尚書之位,是再也坐不成了。
可是等了一會,卻沒有意料中的狂風暴雨,反而傳來皇帝輕快的笑聲。他大膽抬頭,隻見皇帝在龍椅上笑得正歡,而盧象升和孫傳庭也麵帶笑意。
孫傳庭上前一步道:“陛下聖明,茅尚書的反應均在陛下把握之中,臣佩服之至。”
這下不僅是盧象升,站在旁邊的魏忠賢也想掩麵而去。明明是四人商量,盧象升和孫傳庭都斷言茅元儀不會屈服,一定會諍言力爭,現在竟然當著當事人的麵把功勞歸結到皇上身上去了,這樣沒有原則的事也隻有自稱為陛下走狗的家夥才會做出來吧。
朱由校麵色尷尬,笑道:“你就不要給朕戴高帽子了,是你與盧卿一意擔保,止生會秉直而言的,朕當時可是不大相信的。”
茅元儀聽得一頭霧水,盧象升上前道:“茅尚書,陛下覺得朝廷之中有些死氣沉沉,每次陛下所說,眾臣均一起擁護。當然,陛下所言,當然是於國於國有益之言,但現在為了傾斜西北,竟然要將鐵道部的資源抽調大部分去,使得國內各地的建設受到極大阻礙,雖然內閣與鐵道部都覺得不應該,心裏是有抵觸情緒的。但是卻並沒有一個大臣站出來反對陛下。陛下深憂此事,所以想要找你來。”
茅元儀連忙道:“陛下,臣等不敢有抵觸情緒,隻是擔心國事會因此而出現一些變數,所以才想等陛下改變主意的。”
朱由校揮揮手道:“我知道,內閣裏麵幾乎一起都反對朕的決定,你在鐵道部召開的內部會議中也有很多人覺得朕的決定有些顧此失彼的意味。這些朕都明白,但是上次朝會上朕說了以後,幾天了並沒有大臣來見朕,提出反對意見。朕覺得這很不好,很不正常。臣下心裏有自己的想法,隻要是為了大明,為了朝廷,又有什麽不能和朕說的呢?”
魏忠賢心裏很不以為然,皇帝本來就應該是金口玉言,說是什麽就是什麽,即使是錯的也應該照皇帝的話去做。聖上倒好,大家不提反對意見,竟然覺得不正常,難道要大家每天吵吵嚷嚷才好嗎?真是奇怪呀。不過聖上這麽多年,從來沒有做錯過一件事,現在他想幹的這件事,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好的效果呢?
而盧象升則是心裏感慨良多,曆來的皇帝,唯恐自己的權力不夠大,唯恐大臣們不夠聽話,今上卻截然不同,生怕群臣隻會聽皇帝的話,竟然想要做一件和以前所有的皇帝相反的事:削自己的權柄。這要有如何寬廣的胸襟,有如何深遠的眼光,才能夠做出這種對於後世影響極大的舉動呀。
他自然明白,權力集於皇帝一人之手,如果皇帝聖明,那可能會有欣欣向榮的氣象,但一旦遇到一個昏庸的皇帝,那就是整個天下的災難。皇帝陛下顯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現在想要做的事,雖然看起來有些胡鬧,但對於後世的意義卻是如何高估都不過份的。
而孫傳庭就想得簡單一些,他當然也明白皇帝此舉的意義,但他對皇帝的勇敢佩服得無以複加。因為皇帝這樣做,實際上就是用削弱自己威信的辦法,讓大臣們認識到,皇帝也是有可能出錯的,也是要告訴後世的大明皇帝,皇帝不能任著自己的意思想做什麽就做什麽,大臣們有阻止皇帝胡作非為的權力和義務。重點就是,皇帝本身就沒有錯,而是為了給大臣們一個靶子,故意犯一個錯誤。這樣的皇帝,果然是值得我孫傳庭自視為走狗的聖明皇帝呀。
茅元儀這才反應過來,一時心裏頭卻是百味紛呈。說實話,上次皇帝命令鐵道部將資源大量抽到西北時,他心裏是很有意見的,而且他還覺得,皇帝是不是這段時間國事太順利,開始自高自大起來了,現在想來,當時的自己,實在是應該被錦衣衛抓進去關上幾天,才能夠懲罰自己的腹誹呀。
三人雖然想法各異,但都同時跪倒在地道:“皇上聖明,臣等拜服。”
茅元儀看了看旁邊的盧象升和孫傳庭,兩人麵色沉靜,根本不看他。他心中哀歎,隻好硬著頭皮說道:“陛下,鐵道部已經製定好了國內三條主幹線的修建計劃,如果把八成資源調到西北,國內的修築過程勢必會受到影響。”
朱由校沉著臉問道:“會受到多大影響?你們鐵道部可以自行解決這個問題嗎?”
茅元儀道:“本部的問題我們倒是可以想些辦法解決,但是為了修這三條主幹線,我們發行了債券,如果因為把資源抽調到西北而耽誤了原定的完工計劃,那債券就不能如期兌付,民間恐有物議呀。”
朱由校道:“西北為朝廷已經貢獻了一個大金礦,還有大量的土地可供開墾,朝廷把資源傾斜到西北,不是理所應當的事嗎?至於民間的物議,真的那麽重要嗎?”
茅元儀書生意氣發作了,他說道:“陛下,不能載舟,亦能覆舟。民間物議,雖然平日裏看不出什麽,卻在有些時候能夠發揮極大的作用。陛下一心想要壯大我大明的商業規模,卻在這樣重要的事情上讓商人失望,隻怕商人以後再也不敢相信朝廷了。”
盧象升看了孫傳庭一眼,孫傳庭正好看了過來,兩人目光交流:“這家夥膽子不小,不錯不錯。”
“是呀,我可沒有那麽大的膽子和皇上作對。”
“我呸,你不是沒膽子和皇上作對,你是覺得皇上做什麽都是對的。”
“你不是一樣,皇上做的事,可還沒有錯過呀。大家都差不多,大哥不笑二哥,都要成為皇上的狗腿子了。”
茅元儀說完後,隻覺得全身無力,低下頭來等著來自皇帝的暴風驟雨。即便是內閣首輔和次輔,近年來也不敢違拗皇帝的意思,自己今天公然和皇帝作對,隻怕這尚書之位,是再也坐不成了。
可是等了一會,卻沒有意料中的狂風暴雨,反而傳來皇帝輕快的笑聲。他大膽抬頭,隻見皇帝在龍椅上笑得正歡,而盧象升和孫傳庭也麵帶笑意。
孫傳庭上前一步道:“陛下聖明,茅尚書的反應均在陛下把握之中,臣佩服之至。”
這下不僅是盧象升,站在旁邊的魏忠賢也想掩麵而去。明明是四人商量,盧象升和孫傳庭都斷言茅元儀不會屈服,一定會諍言力爭,現在竟然當著當事人的麵把功勞歸結到皇上身上去了,這樣沒有原則的事也隻有自稱為陛下走狗的家夥才會做出來吧。
朱由校麵色尷尬,笑道:“你就不要給朕戴高帽子了,是你與盧卿一意擔保,止生會秉直而言的,朕當時可是不大相信的。”
茅元儀聽得一頭霧水,盧象升上前道:“茅尚書,陛下覺得朝廷之中有些死氣沉沉,每次陛下所說,眾臣均一起擁護。當然,陛下所言,當然是於國於國有益之言,但現在為了傾斜西北,竟然要將鐵道部的資源抽調大部分去,使得國內各地的建設受到極大阻礙,雖然內閣與鐵道部都覺得不應該,心裏是有抵觸情緒的。但是卻並沒有一個大臣站出來反對陛下。陛下深憂此事,所以想要找你來。”
茅元儀連忙道:“陛下,臣等不敢有抵觸情緒,隻是擔心國事會因此而出現一些變數,所以才想等陛下改變主意的。”
朱由校揮揮手道:“我知道,內閣裏麵幾乎一起都反對朕的決定,你在鐵道部召開的內部會議中也有很多人覺得朕的決定有些顧此失彼的意味。這些朕都明白,但是上次朝會上朕說了以後,幾天了並沒有大臣來見朕,提出反對意見。朕覺得這很不好,很不正常。臣下心裏有自己的想法,隻要是為了大明,為了朝廷,又有什麽不能和朕說的呢?”
魏忠賢心裏很不以為然,皇帝本來就應該是金口玉言,說是什麽就是什麽,即使是錯的也應該照皇帝的話去做。聖上倒好,大家不提反對意見,竟然覺得不正常,難道要大家每天吵吵嚷嚷才好嗎?真是奇怪呀。不過聖上這麽多年,從來沒有做錯過一件事,現在他想幹的這件事,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好的效果呢?
而盧象升則是心裏感慨良多,曆來的皇帝,唯恐自己的權力不夠大,唯恐大臣們不夠聽話,今上卻截然不同,生怕群臣隻會聽皇帝的話,竟然想要做一件和以前所有的皇帝相反的事:削自己的權柄。這要有如何寬廣的胸襟,有如何深遠的眼光,才能夠做出這種對於後世影響極大的舉動呀。
他自然明白,權力集於皇帝一人之手,如果皇帝聖明,那可能會有欣欣向榮的氣象,但一旦遇到一個昏庸的皇帝,那就是整個天下的災難。皇帝陛下顯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現在想要做的事,雖然看起來有些胡鬧,但對於後世的意義卻是如何高估都不過份的。
而孫傳庭就想得簡單一些,他當然也明白皇帝此舉的意義,但他對皇帝的勇敢佩服得無以複加。因為皇帝這樣做,實際上就是用削弱自己威信的辦法,讓大臣們認識到,皇帝也是有可能出錯的,也是要告訴後世的大明皇帝,皇帝不能任著自己的意思想做什麽就做什麽,大臣們有阻止皇帝胡作非為的權力和義務。重點就是,皇帝本身就沒有錯,而是為了給大臣們一個靶子,故意犯一個錯誤。這樣的皇帝,果然是值得我孫傳庭自視為走狗的聖明皇帝呀。
茅元儀這才反應過來,一時心裏頭卻是百味紛呈。說實話,上次皇帝命令鐵道部將資源大量抽到西北時,他心裏是很有意見的,而且他還覺得,皇帝是不是這段時間國事太順利,開始自高自大起來了,現在想來,當時的自己,實在是應該被錦衣衛抓進去關上幾天,才能夠懲罰自己的腹誹呀。
三人雖然想法各異,但都同時跪倒在地道:“皇上聖明,臣等拜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