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在田是石屏土司,他作為一個傣族人,卻很喜歡漢人的文化,專門請了一個漢人當自己兒子的老師。在石屏漢人是最受人尊敬的。他聽說近衛軍想征用他的軍隊,二話不說,便親自帶了三千人來到普洱。


    這時魯欽還在昆明和吳兆元討論後繼的軍糧運輸問題,隻有馬祥麟帶著白杆兵先來到了普洱。兩人商量後,便在離南掌不遠的猛臘縣駐紮了下來。


    魯欽一直等到糧食運到後才帶兵往猛臘而來,他首先讓龍在田帶來的傣族兵給近衛兵和白杆兵講述在從林中生存的注意事項,並且帶著他們在邊境附近進行實地演練。


    三個月前,大明吏部郎中李雲昭自海路來到南越,在南越國王莫敬寬派來的向導帶領下來到了萬象。這時的南掌國王是佟康,他將李雲昭迎接到萬象城後,便詢問來意。


    李雲昭拿出一塊紅牌,上麵用金字寫著“老撾宣慰司”,又取出一件信符道:“大王還認得這是什麽嗎?”


    佟康莫名其妙地道:“使者,本王不知道這是什麽。”


    李雲昭笑道:“大王不識,本使相信南掌群臣中總會有人認得吧。”


    這是一個老臣上前仔細看了看,驚叫道:“金字紅牌!”


    李雲昭笑道:“我就說有人認識吧。這就是金字紅牌。大明皇帝有令,大明西南的三個宣撫使司和六個宣慰使司,從今日起,正式恢複,請南掌國王聽令,爾現任老撾宣慰司宣慰,並封為南掌國王,請接信符吧。”他手裏的信符上麵寫著“南掌國王。”


    佟康失笑道:“金字紅牌,六大宣慰使司,你這一說我就想起來了。隻是,你覺得本王現在還會聽從明人的號令嗎?”他旁邊的幾個臣子也一起笑了起來,也有幾個人麵有憂色。


    李雲昭道:“南掌國王,請你思考清楚,果然是不接受大明皇帝的賜封嗎?”


    佟康笑道:“你走吧,我不想殺你,南掌好不容易才擺脫東籲的統治,想讓我們聽明人的話,那是不可能的,送客。”


    李雲昭笑著拱手道:“那就謝過南掌國王了,外臣先告辭了。”他出了萬象,直接往東籲而去。


    李雲昭走後,佟康的兒子索林那旺薩道:“父王,大明武力強大,如此斷然拒絕他們,會惹來他們的報複的。”


    大臣拉牙古笑道:“王子不必擔心。明人置六宣慰使司是很多年前的事了,而金字紅牌製度嘛,其實已經沒有什麽用了。萬曆時,東籲侵擾各地,土司紛紛向明朝求助,要求明朝重新賜予金字紅牌和誥印,要求明朝按照金字紅牌製度出兵或者征調邊疆土兵進行保護。然而明朝根本理都不理,當然,也可能知道理也沒用。現在明人又想拿出金字紅牌,就讓我們屈服,哪有那麽容易的事。”


    佟康其實對金字紅牌還有些忌憚,現在聽拉牙古這麽說,才放下心來道:“憑一個使者就想讓我們臣服,大明的皇帝也想得太簡單了吧。東籲也在六宣慰之列,為什麽他們不去讓東籲歸順大明呢。”


    李雲昭幾天以後來到東籲城,東籲曾經於萬曆十年進攻雲南,被明軍大敗後,轉而向南征服,最後統一了緬甸全境,現任東籲王他隆在位。


    李雲昭拿出的金字紅牌又被東籲的君臣恥笑了一番,東籲這些年來東征西討,吞並了許多土司,甚至連南掌都一度並其滅國,靠的就是學來明朝的金字紅牌製度。現在李鬼見到了李逵,不但沒有害怕,還譏笑大明竟然在停用幾十年後拿出金字紅牌,妄想東籲歸順,真是太可笑了。


    李雲昭也不煩惱,隻是例行公事地問道是否確實不願意接受大明的金字紅牌後,收到肯定的答複後便告辭前往暹羅,暹羅現在是阿瑜陀耶王朝,又稱大城王朝。一方麵他們受到東籲國的侵略,北部屬國蘭那泰也被東籲國侵占,一方麵他們又侵略中南半島的一些小國,在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生物鏈中處於小魚的位置。


    李雲昭在這裏受到了熱烈的歡迎,他拿出寫有八百大甸宣慰使司的金字紅牌後,暹羅王沉默良久道:“如果大明願意保護我國不受東籲侵犯,我國願為大明藩屬國。”


    李雲昭心裏有些失望,便道:“此事不可以討價還價,暹羅先成為大明藩屬,然後我們才可以討論抵抗東籲的問題。”在他內心,暹羅拒絕是最好的,這樣大明才有理由對暹羅動武。


    不想暹羅王想了想後道:“暹羅願為大明藩屬。”


    其實這是李雲昭沒有弄明白暹羅國的基本情況,暹羅國內有大量的華人,華人基本上都是占有大量土地的大地主,所以暹羅國王本身對大明便有很大的好感。而暹羅苦於東籲的步步緊逼,所以寧願為大明藩屬也不願意被東籲吞並。在原來的曆史上,暹羅的都城就曾經被東籲攻破,財物被搶劫,人口被擄掠,皇室、寺院、民房和典籍文物全部焚毀殆盡,所以暹羅王的選擇是一個務實的選擇,大明終究隔得遠,又如何比得上近在咫尺的東籲威脅大呢。


    於是李雲昭的三國出使任務終於成功了一國,他帶著暹羅國王的降表南下直到北大年,然後乘船迴到了京城。


    朱由校接到降表後笑道:“先生,這應該是最好的情況吧。”


    徐光啟皺眉道:“老臣不懂軍隊裏的事,不過在老臣想來,最好的是三國都願意成為藩屬。”


    朱由校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道:“不是朕嗜殺,而是有些事朕不想留給子孫後代去做。我曾經聽說有一個朝廷,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事後,便說留給後代去做吧,後代應該比我們有智慧多了。這種說法我是極其反對的,做一件事,不僅僅是靠智慧就行了的,事情的時機非常重要。這三個國家,都是我大明六宣慰使司的故地,我們現在對付他們,是名正言順的。而如果拖下去,反而會使他們與大明更加離心,說不定會瘋狂與大明作對,東籲人在萬曆十年進攻雲南便是一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天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訓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訓記並收藏大明天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