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局的冶煉技術在收取了一定量的專利費用後,授予給了江西南昌府的進賢鐵廠,湖廣的興國鐵廠,山東濟南府的萊蕪鐵廠,廣東廣州府陽山鐵廠,陝西鞏昌鐵廠,山西平陽府富國鐵廠共六家。而兵器局自己則有遷安鐵廠、灤河鐵廠、鞍山鐵廠、山東淄川鐵廠和南直隸徐州府鐵廠。


    除了兵器局自有的五家鐵廠,其餘的官營鐵廠都已經轉賣給了民間。在永樂初年,大明一年的鐵產量是一千九百五十七萬餘斤,到了嘉靖年間則達到兩億六千九百二十三萬餘斤,約合十六萬噸。而據戶部統計,天啟八年,全國民間共出生鐵六億六千萬斤,這還是都交了稅的數量,而兵器局自有的五家鐵廠便產生鐵共五億七千萬斤,全國合計有十二億三千萬斤。


    而至於鋼產量,原本隻有兵器局的五家鐵廠加上蘇州府鐵廠能夠出產鋼,天啟四年總共產鋼兩億斤不到,就是全部用來造鐵軌也不過勉強造出兩千裏的鐵軌,何況武器製造也需要大量的鋼。而技術授權放開後,天啟八年便已經達到了三億兩千萬斤。


    這樣的速度還是讓朱由校很不滿足,後世的一個鎮辦鋼鐵廠的年產量也許都能達到這麽多,雖然技術方麵有很大差距,但後世剛剛改革開放不久,鋼產量就達到了四千萬噸,而二零一四年就有了八億多噸,相當於一萬四千多億斤,四千多倍的差距也太大了吧。


    技術方麵一時半會也沒辦法趕上來,那就隻能從其它方麵想辦法。繼鐵廠的稅率定為十五稅一後,天啟八年末,戶部將鋼廠的稅率定為二十稅一。


    商人是世界上嗅覺最靈敏的動物,是對錢最敏感的物種,朝廷的稅製變化,使得商人們知道,采礦石能夠賺錢,但是賺得少,將礦石製成鐵,便可以不用交礦石的稅錢,這樣賺得更多,而如果是將鐵煉成鋼,那就連鐵的稅也不用交了,而且手續越多,交的稅反而越少。這樣的利潤,會讓多少人動心。


    天啟九年一年,鋼產量就增長到了五億四千萬斤,而且現在單純的鐵礦廠已經很少了,技術不過關又不想花專利費的,便將鐵礦廠煉成生鐵賣給其它的大鐵廠,大鐵廠將鐵買來後,專門用來煉鋼,當然產量會大增了。


    不過有兩點讓鋼鐵廠不大爽,一個是工部的環境保護局,簡稱環保局,總是要按你廠裏的煙囟的數量和大小,收你的環境保護費。不過當他們發現收了他們錢的環保局又讓人在他們的鋼鐵廠附近種樹後,倒也不是那麽不爽了。


    第二個就是鋼鐵賣給兵器局時,必須達到兵器局的標準,檢查還非常嚴格。不過當他們連續兩年達到標準後,兵器局便會給他們鐵軌的規格,讓他們直接將鋼製成鐵軌,檢查合格之後加價收購,而稅務局會在年終時返還賣出鐵軌的三成稅款,這倒也讓他們覺得,這樣其實也挺好的。


    朱由校一直認為,官營是效率最差的選擇。根據權力不能私有,財產不能公有的原則,財產公有最後就變成了掌權者的私有,變成了經營者的私有。後世中國的油價比絕大多數發達國家都要高,而世界第一個上萬億資產的國有企業中石油竟然虧損,一公裏路要收五角甚至更多的攔路搶劫的國有企業各省的高速竟然基本上都虧損。這虧損到哪裏去了,其實大家心裏都清楚,但是,有說理的地方嗎?


    所以這一世的大明,朱由校想要盡可能進行地私有化。除了極其特殊的產業,比如銀行,交通,能源,軍事,煙草等企業,其它的能夠私有化的都要私有化。他之所以要將農業合作社加入其它人的股份,便是準備在有朝一日條件成熟後,將它變成私有化企業。


    甚至於象銀行,他也準備在國內金融氣氛形成後,會放開對銀行的限製,準許私人開設銀行,當然,到時皇家銀行便成為了類似於監管銀行的機構。而他也會在適當的時候允許民間辦報,製定《新聞檢查法》,設立管理機構。


    而朱由校的私有化進程,至少在鋼鐵方麵已經取得了極大的效果,這逐年大幅增加的鋼產量便是明證。按照這樣的發展趨勢,將鐵路修到羅刹國邊境也不過是十幾年的事。


    兵器局鋼鐵廠積累了大量的鋼軌,卻沒有足夠的人力來修建鐵路。鎮遠總督張千方派了兩艘大船,運來了第一批八千名印度人,使得極需人力的鐵路部欣喜不已。


    很快,第二批的六千人也運到了天津港,隨著一起來的還有一些印度女人,是聽說大明的日子好過,來給印度人做飯的。茅元儀對此大為歡迎,因為第一批的印度人在吃飽飯後不久,又開始嫌棄食物不合味口,用印度人來做飯,應該是個很好的辦法。


    這些印度女人帶來了大量當地的調料,主要是一種叫做咖喱的東西,還有很多其它的香料。飯菜裏有濃鬱的香氣,倒是讓鐵路部的官員都流下了口水,但看到他們用手抓飯的樣子,頓時沒有了食欲。


    很快鐵路部的官員發現,這些印度婦女不僅僅是來做飯的,還是來做皮肉生意的。官員立刻將此事上報,茅元儀第一次遇到這種問題,也不知道怎麽處理,便去請教徐光啟。


    徐光啟道:“禁止印度人進入青樓,禁止大明人光顧印度女人,這一點你要確保。其它的事是他們內部的事,沒有什麽大問題,不影響鐵路修建,便不用管它。”


    果阿的中國官員很快就發現僅僅靠果阿的人力來供應國內的鐵路修建的話,自己的治下將會沒有多少人。於是他用每十天一兩銀子的“高價”引誘果阿附近的印度人,使得大量的印度人來到果阿,然後坐船來到他們所向往的富裕國度——大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天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訓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訓記並收藏大明天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