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戶部這時已經將天啟三年京師的收成情況統計清楚了,統計資料分兩份,一份存於戶部,一份存於當地官府中,其它地方的還在統計中。


    減租首先在京師順天府進行試推行。朝廷規定以天啟三年的收成為準,每年的地租為四成,如果遇到災年,地方官府可以督促地主根據收成情況來進一步減租。


    這樣的地租看起來是比例地租,但以天啟三年的收成為標準後,就變成了定量地租。而隨著農業技術的推廣,畝產量顯然是會不斷增加的,這樣實際上地租所占的比例會持續減少,增加了佃戶的所得。


    之所以會定為四成,是因為朱由校想到了台灣的三七五減租,在這基礎上加了二點五個點,是想讓地主更容易接受一些。但他想錯了,除了部分地主外,大部分地主都不願意接受這個地租。


    原本的地租都是五成,而且災年也是一樣的按平常年景來收租的,現在一下子減少到了四成,這一成的損失地主都不願意自己承擔。而且天啟三年的收成本來就較少,這讓地主們更加不滿。


    據初步統計,願意執行朝廷的地租隻占了地主的一成多一點點,這還是有些官員做了很多工作才取得的成績。而那些不願意執行的地主,反而把已經租給佃戶的田地也揚言明年要收迴來,就是五成也不願意再租,以示與朝廷對抗的決心。


    一時朝廷與地主之間勢如水火。負責地租定額的是戶部尚書畢自嚴,監督執行的是楊漣。兩人急得嘴角都起了泡,帶著人去勸一個個地主,卻基本上沒有作用。


    兩人隻好將情況上報,朱由校下令,將順天府所有的公田以三成的地租租給佃戶耕種。順天府有大量的皇家田莊,朱由校將這些田莊一起拿出來,租給失地的佃戶,而信王也拿出自己的兩處田莊,客氏拿出兩處田莊,魏忠賢拿出兩處田莊,也象公田一樣,以三成的租率租給佃戶。


    順天府的公田及朱由校等人拿出的田莊一共有大約十八萬頃,按每戶五十畝計算,可以接納共三十六萬多戶,這消息一放出,地主才慌了神,順天府雖然是京師腹地,但一共能有多少農戶呢?如果大家都去了公田或者皇莊,哪裏還能有多少人來栽種他們的田地呢?


    其實他們的擔心有些多餘,因為耕種公田的話,很多農戶都需要搬家,而且原來的公田特別是皇莊本來就有一些人在耕種,能容納的數量其實很有限。但由於移民在不但地遷移到台灣和遼東,本來就造成了一種地將沒有人耕種的態勢,嚇住了地主們。


    而田如果不租出去,地主自己是沒辦法耕種這些田地的,而賦稅還是一樣要交,這樣的虧本生意地主當然不會去做。揚言不再租地出去不過是想要讓朝廷收迴減租令,不想卻遭遇到地真的可能無人耕種的情況。


    地主終於在這雙重打擊下服軟了,大量地主宣布按照朝廷的規定確定了地租,將田地租給佃戶耕種。這是一個皆大歡喜的局麵,朱由校的恐嚇政策取得了極好的效果,而地主則抱著隻少一成的想法避免了落入田地無人耕種的窘迫境地,而最大的受益者則是佃戶,減少了一成的地租,在災年還可以由朝廷與地主商量減租。


    而農業合作社首先在順天府開始運營。按照縣的大小,每個縣設立了數目不等的農業合作社。合作社出售農具,種子,種禽,豬仔,食鹽,並且提供低息貸款業務,並且收購農戶所有的產品包括雞蛋。


    皇帝下詔,正式廢除了開中法。鹽引不再發出,已經發出的鹽引必須在三個月內於各鹽場登記完畢,逾期不再承認。


    而鹽場按照鹽引,以一斤鹽四十個銅幣的價格批發給鹽商,並規定鹽商隻能以不高於六十個銅幣的價格零售。這已經大大降低了食鹽的價格了,因為原來的食鹽價格,在湖廣江西一帶少的時候是一分二錢銀,多的時候是三分到四分,相當於一百二十個銅幣到四百個銅幣。


    而鹽引總有用完的時候,到時不用鹽引批發食鹽的價格將是五十個銅幣,而農業合作社則是以一斤鹽二十個銅幣的價格批發得到食鹽,然後以五十個銅幣的價格賣給住戶,鹽商想賣高價也不會有人買,等到農業合作社開遍全國後,鹽商就會消失,或者隻能去開辦鹽場了。


    而天下還有很多鹽店,萬曆年統計全國約有一萬一千餘家,這些鹽店是由官府審查後有資格經營食鹽的,廢除開中法後,也是由合作社以三十個銅幣的價格賣給鹽店,規定以不高於六十個銅幣的價格賣給住戶,以補充合作社網點的不足。


    這樣農業合作社在鹽的售賣方麵,即是零售商,又是批發商,而且隻能由他們與鹽場交易,這樣也使得鹽場賣私鹽和貪汙的可能性減少到最低。


    這時的鹽場大多都是由朝廷經營的,朱由校下令,除了象長蘆鹽場這樣的大鹽場外,一般的小鹽場都發賣給鹽商經營。隻是規定鹽場隻能賣給合作社,其它途徑賣出一粒鹽,則收迴鹽場,沒收所得並照鹽場發賣價的十倍罰款。


    而鹽稅則全部由農業合作社來繳納,一斤鹽的稅款是兩個銅幣,這看起來不多,可按一年全國人用鹽十斤(實際上吃不了這麽多,這裏把醃製用鹽也算上),大明約一億人一年的鹽稅將達到四百萬塊錢,萬曆年間,鹽稅最高也不過一百萬兩銀(兩百萬塊錢)。


    而且鹽稅現在隻有兩個銅幣,是因為朱由校想先把農業合作社鋪開,需要大量的資金才定得這麽低的,他計劃在三年內將鹽稅提高到五到六個銅幣,那麽到時僅鹽稅就高達一千多萬塊錢了。


    農業合作社的貸款利率是一月三分(百分之三),這在後世算是很高的了,但與這個時代的高利貸比起來,簡直隻能算是做慈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天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訓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訓記並收藏大明天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