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苦笑道:“奶媽,知道了。你放心,以後會有很多孩子的,你帶到煩的時候都有,至於妃子嗎,還是算了吧,不多不少,三個正好。”
雖然不用去當教授,但朱由校還是要去兵器局,他讓人去通知內閣和六部尚書,然後帶著魏忠賢去了兵器局。
兵器局又擴建了,在原來建築的旁邊劃出了一大片空地,用圍牆圍得嚴嚴實實,裏麵是長長的兩列並行鐵軌。
開平煤礦的煤沿著灤河運到遷安鋼鐵廠,遷安鐵礦的鐵礦石質量很好,而兵器局的煉鋼工藝用在這裏,很快就煉出了大量的優質鋼。
除了運用到兵器局的武器製作外,朱由校又讓孫元化造了兩條鐵軌,雖然現在鋼產量不足以製造大量的鐵軌,但先研究著,等產量增加後就可以直接上馬了。
兩條鐵軌的間距是四尺半,下麵用枕木固定。而鐵軌上的馬車變成了四輪馬車。中國曆史上之所以沒有出現四輪馬車。主要有這麽幾個原因。
一是因為兩輪馬車拉貨方麵其實並不比四輪馬車差,而且中國一直都比較缺馬,四輪馬車需要更多的馬。二是中國的道路一般都是土路,很容易出現車轍,這樣的路上四輪車其實比二輪車更不容易掌控方向,更不穩定。三是官員富人覺得坐轎子是一種更有麵子,更舒適的出行方式。
當然,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因為缺馬,至於轉向器之類的問題,其實是一件很簡單的事,至少朱由校簡單地描述了一番後,孫元化就很快造出了實物。
其實軌道在秦朝時就出現過,不過當時用的是木製的軌道,用馬拉著車在軌道在運動,可以大大減少馬的用量,增加貨物的數量,但據徐光啟說,是軌道下方另有馬道,比軌道低,這樣平穩一些。
但朱由校要求用枕木鋪墊在鐵軌下麵,這樣馬就隻能在枕木上再鋪的路上行走,不過孫元化也解決了這個問題,很簡單,一方麵把車輪做大一些,另一方麵加了一個裝置,使得力的方向偏向下方,增加了穩定性。
孫元化已經實驗了幾次,邊實驗邊修改,現在是第八次了,朱由校想親自試一下,卻被孫元化阻止了:“聖上,這種滋味還是不要試的好,很不舒服的。”
魏忠賢自告奮勇道:“聖上,奴婢來試一下吧,奴婢在老家時,什麽苦都吃過的,不怕的。”
孫元化無法,隻好讓魏忠賢坐在車夫位子上。魏忠賢拿起馬鞭子,抖了一個漂亮的鞭花,清脆的鞭聲響起,前麵的兩匹馬頓時開始起動,慢慢地越跑越快,魏忠賢不斷地試著加速減速轉彎等操作,馬車沿著鐵軌轉了一個大圈,停在了原來的地方。
朱由校笑道:“看不出來,廠臣還有一副趕車的好身手呀,原來在老家練過?”
魏忠賢跳下來道:“迴聖上,奴婢曾經幫人趕過一段時日的車。這個車比我們以前的兩輪車平穩一些,隻是跑得快了,人震得有些顛,如果是坐人走長路的話,不會很舒服。”
朱由校道:“如果讓廠臣做車夫,你能堅持多長時間?”
魏忠賢道:“如果奴婢趕車,兩個時辰休息一會後應該還可以繼續。”
孫元化道:“我們的車夫說最多一個時辰就要休息一會兒才行,廠公果然厲害。”
朱由校點了點頭道:“可以換人換馬,這樣可以提高效率,你們的鋼產量不足,可以先從京師修一條鐵路到天津港口,這樣一來,我們的漕運就可以改成海運了。”
一直沒有作聲的徐光啟道:“陛下,之所以不用海運而用漕運,其實最大的問題並不是運輸能力的問題,而是因為憐惜漕民辛苦。”
葉向高也上前說道:“漕民以運河為生,如果改為海運,則其衣食無著,請陛下三思。”
朱由校奇怪地問道:“我們用海運,不是也要用到搬運工嗎?他們依舊有事幹呀?”
方從哲道:“陛下,搬運工隻是其中的一部分,其實最多的是運河的纖夫,這些人都是失地農民,或者逃逸的軍戶,如果沒有了生計,隻怕會人心不穩呀。”
朱由校笑了:“眾卿,你們忘記了一件事吧。我們現在不是怕流民多了,是怕流民少了呀,不管是遼南,濟州還是台灣,以及我們就要打下的薩摩藩,都需要大量的漢人去開墾。”
眾臣這才恍然大悟,他們還是用原來的思維方式來考慮,如果出現流民會使得國內不穩,所以一直擔心會出現流民,而現在朝廷有大量的空地要開墾,其實正好需要流民。
鍾羽正道:“一般來說,如果不是走投無路,大家都不願意離開家鄉。而運河上的纖夫,本來就是離開了家鄉的人,讓他們移民,心裏會少許多抵觸,這樣可以快速將那些地方變成我們的地盤。萬一太多了,我們工部也需要一些人。”
朱由校讚賞地看了他一眼道:“不錯,黃河治理問題是個大問題,雖然我們有了新式施工機械,有了水泥,但民工是絕對不可缺少的,這些人也可以去治黃河。”
葉向高笑道:“如果壞了一條運河,能讓黃河不再為害,能讓台灣,濟州能成為漢家的固有領地,那也是值得的。”
徐光啟道:“不一定要壞掉運河的,運河也可以用來運輸一些其它的東西什麽的,甚至可以專門運輸旅客,總比在陸地上走要舒服得多吧。”
於是在這兵器局裏,大家就達成了一致意見,即使是鐵路沒有修到天津,也可以嚐試開始用海船運送漕糧,使得運河邊的纖夫大多數都處於無事可幹的狀態。
然後於運河沿線開始招募移民和民工,隻要條件適宜,相信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去移民。因為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有一塊自己的田地,手裏有了大量的糧食,才能做到心裏不慌呀。
而鐵路問題,現在製約的最主要的是鋼產量,遷安鐵礦的擴建和其它鐵礦的勘探,現在都要開始進行,產出更多的鋼,才能打造更多的兵器農具,修建更長的鐵路。
雖然不用去當教授,但朱由校還是要去兵器局,他讓人去通知內閣和六部尚書,然後帶著魏忠賢去了兵器局。
兵器局又擴建了,在原來建築的旁邊劃出了一大片空地,用圍牆圍得嚴嚴實實,裏麵是長長的兩列並行鐵軌。
開平煤礦的煤沿著灤河運到遷安鋼鐵廠,遷安鐵礦的鐵礦石質量很好,而兵器局的煉鋼工藝用在這裏,很快就煉出了大量的優質鋼。
除了運用到兵器局的武器製作外,朱由校又讓孫元化造了兩條鐵軌,雖然現在鋼產量不足以製造大量的鐵軌,但先研究著,等產量增加後就可以直接上馬了。
兩條鐵軌的間距是四尺半,下麵用枕木固定。而鐵軌上的馬車變成了四輪馬車。中國曆史上之所以沒有出現四輪馬車。主要有這麽幾個原因。
一是因為兩輪馬車拉貨方麵其實並不比四輪馬車差,而且中國一直都比較缺馬,四輪馬車需要更多的馬。二是中國的道路一般都是土路,很容易出現車轍,這樣的路上四輪車其實比二輪車更不容易掌控方向,更不穩定。三是官員富人覺得坐轎子是一種更有麵子,更舒適的出行方式。
當然,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因為缺馬,至於轉向器之類的問題,其實是一件很簡單的事,至少朱由校簡單地描述了一番後,孫元化就很快造出了實物。
其實軌道在秦朝時就出現過,不過當時用的是木製的軌道,用馬拉著車在軌道在運動,可以大大減少馬的用量,增加貨物的數量,但據徐光啟說,是軌道下方另有馬道,比軌道低,這樣平穩一些。
但朱由校要求用枕木鋪墊在鐵軌下麵,這樣馬就隻能在枕木上再鋪的路上行走,不過孫元化也解決了這個問題,很簡單,一方麵把車輪做大一些,另一方麵加了一個裝置,使得力的方向偏向下方,增加了穩定性。
孫元化已經實驗了幾次,邊實驗邊修改,現在是第八次了,朱由校想親自試一下,卻被孫元化阻止了:“聖上,這種滋味還是不要試的好,很不舒服的。”
魏忠賢自告奮勇道:“聖上,奴婢來試一下吧,奴婢在老家時,什麽苦都吃過的,不怕的。”
孫元化無法,隻好讓魏忠賢坐在車夫位子上。魏忠賢拿起馬鞭子,抖了一個漂亮的鞭花,清脆的鞭聲響起,前麵的兩匹馬頓時開始起動,慢慢地越跑越快,魏忠賢不斷地試著加速減速轉彎等操作,馬車沿著鐵軌轉了一個大圈,停在了原來的地方。
朱由校笑道:“看不出來,廠臣還有一副趕車的好身手呀,原來在老家練過?”
魏忠賢跳下來道:“迴聖上,奴婢曾經幫人趕過一段時日的車。這個車比我們以前的兩輪車平穩一些,隻是跑得快了,人震得有些顛,如果是坐人走長路的話,不會很舒服。”
朱由校道:“如果讓廠臣做車夫,你能堅持多長時間?”
魏忠賢道:“如果奴婢趕車,兩個時辰休息一會後應該還可以繼續。”
孫元化道:“我們的車夫說最多一個時辰就要休息一會兒才行,廠公果然厲害。”
朱由校點了點頭道:“可以換人換馬,這樣可以提高效率,你們的鋼產量不足,可以先從京師修一條鐵路到天津港口,這樣一來,我們的漕運就可以改成海運了。”
一直沒有作聲的徐光啟道:“陛下,之所以不用海運而用漕運,其實最大的問題並不是運輸能力的問題,而是因為憐惜漕民辛苦。”
葉向高也上前說道:“漕民以運河為生,如果改為海運,則其衣食無著,請陛下三思。”
朱由校奇怪地問道:“我們用海運,不是也要用到搬運工嗎?他們依舊有事幹呀?”
方從哲道:“陛下,搬運工隻是其中的一部分,其實最多的是運河的纖夫,這些人都是失地農民,或者逃逸的軍戶,如果沒有了生計,隻怕會人心不穩呀。”
朱由校笑了:“眾卿,你們忘記了一件事吧。我們現在不是怕流民多了,是怕流民少了呀,不管是遼南,濟州還是台灣,以及我們就要打下的薩摩藩,都需要大量的漢人去開墾。”
眾臣這才恍然大悟,他們還是用原來的思維方式來考慮,如果出現流民會使得國內不穩,所以一直擔心會出現流民,而現在朝廷有大量的空地要開墾,其實正好需要流民。
鍾羽正道:“一般來說,如果不是走投無路,大家都不願意離開家鄉。而運河上的纖夫,本來就是離開了家鄉的人,讓他們移民,心裏會少許多抵觸,這樣可以快速將那些地方變成我們的地盤。萬一太多了,我們工部也需要一些人。”
朱由校讚賞地看了他一眼道:“不錯,黃河治理問題是個大問題,雖然我們有了新式施工機械,有了水泥,但民工是絕對不可缺少的,這些人也可以去治黃河。”
葉向高笑道:“如果壞了一條運河,能讓黃河不再為害,能讓台灣,濟州能成為漢家的固有領地,那也是值得的。”
徐光啟道:“不一定要壞掉運河的,運河也可以用來運輸一些其它的東西什麽的,甚至可以專門運輸旅客,總比在陸地上走要舒服得多吧。”
於是在這兵器局裏,大家就達成了一致意見,即使是鐵路沒有修到天津,也可以嚐試開始用海船運送漕糧,使得運河邊的纖夫大多數都處於無事可幹的狀態。
然後於運河沿線開始招募移民和民工,隻要條件適宜,相信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去移民。因為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有一塊自己的田地,手裏有了大量的糧食,才能做到心裏不慌呀。
而鐵路問題,現在製約的最主要的是鋼產量,遷安鐵礦的擴建和其它鐵礦的勘探,現在都要開始進行,產出更多的鋼,才能打造更多的兵器農具,修建更長的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