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遼東的問題,朱由校在接到盧象升的信和報捷後,和內閣中人及六部尚書開了一個小會,商討遼東方略。


    內閣中隻有韓爌一人認為應該迅速平定遼東,打到努爾哈赤聽話為止。而方從哲則覺得應該穩紮穩打,先在遼南立住腳了再說,葉向高和孫承宗支持方從哲的策略。


    六部中禮刑工三部沒有太多發言權,而徐光啟和戶部尚書何宗彥及兵部尚書黃克纘則讚同方從哲的觀點,他們要麽知兵,要麽知道朝廷財政的窘況,當然明白慢慢來才是最好的。


    於是朱由校派李朝欽前住遼東傳旨,並親自寫了一封信給盧象升。


    李朝欽先往蓋州宣旨,朱由校先是給近衛軍士兵發了犒賞五十萬塊,然後要求一定要守住蓋州,這是底線,如果後金增兵攻擊,則由覺華島增兵支援。


    然後李朝欽帶著劉興治來到複州,李朝欽現在貴為秉筆太監,本來傳旨是輪不到他這種級別的人的,一般隨便派個人就行了,但朱由校很重視劉興祚投誠這件事,所以派了他前去。


    劉興祚被封為遼南總兵官,主管金複蓋海四州,劉興治等人均封為參將或者遊擊,也都在劉興祚手下聽令。而李延庚則被封為兵部車駕清吏司主事,這是個正六品的文官,李延庚非常滿意,當然不是因為官職,而是因為他可以不在遼東了,也就不用和他的父親兵刃相向了。


    劉興祚原來在後金本來是三等總兵官,現在投誠後官職照舊,而且不象在後金時隨便一個牛錄額真都可以欺負他,他當然沒有什麽不滿意的。而朱由校交給他的任務是在複州以南特別是金州以南召集遼民墾荒,要求能夠滿足遼南軍隊本身的需要。


    而跟著李朝欽來的還有一大船的玉米種子和紅薯馬鈴薯,司苑局指導的老人及各種農具。隻要守住南關,那麽金州以南後金是絕對不可能派人來搶的,所以先在金州以南進行墾荒。


    最後李朝欽來到了東江鎮,朱由校命令毛文龍密切注意後金動向,一旦後金有侵擾朝鮮之意,立刻報告總參謀部。


    而後金在海州和塔山鋪受挫後,皇太極和莽古爾泰受到了努爾哈赤的訓斥和處罰。但努爾哈赤一時也沒法去進攻蓋州,隻能先命嶽托守好海州,不讓明軍北上即可。


    這樣一來,遼南一下,明金攻守之勢轉換,後金反而要擔心明軍北上攻擊。而遼東的漢民,則在楊三等人的鼓動下,不斷地從後金占據的地方向南逃去,與原來曆史不同的人,現在逃到遼南的人數遠遠超過了逃到東江鎮的人數。


    而這時王在晉的重城也基本上修築好了,重城修成,使原本就固若金湯的山海關又加上了一把金鎖。而覺華島的第二師的存在,使得後金根本不敢從遼西走廊前往山海關。


    後金從遼南遼西和朝鮮這三方都受到限製,這時候朱由校加緊給後金套上最後一道枷鎖,他派了工部員外郎施邦曜前往蒙古,與林丹汗進行商談。


    施邦曜陛辭後,先來到薊遼總督王象乾處。王象乾七十多歲,已曆經四朝。他常年與蒙古人打交道,所以施邦曜先要來請教他。


    密雲的總督府衙門,王象乾親自在門口迎接,這對於七十多歲的他來說已經是極難見的了,而對施邦曜來說更是難得的榮耀。


    施邦曜伏地見禮後起身道:”不敢勞煩王公親迎,小子慚愧呀。“施邦曜才三十多歲,在王象乾麵前確實可以稱得上小子。


    王象乾笑道:”我不是因為你是欽差才來見你的,隻是我曾經聽聞爾韜(字)可是有神助之人,所以才來門口一見。“


    施邦曜曾經被上官刁難,命令他在五天內拆掉一座至少要一月才能拆掉的大屋,結果第五天時突然刮起大風,竟然將大屋給完全吹倒,上官以為他有神助,所以不敢再刁難他。


    王象乾這樣說不過是玩笑話,其實這施邦曜為人正直,既不媚上也不欺下,又不參與拉邦結派之事,王象乾一直都很欣賞他,所以才親自在門口迎接的。


    兩人入室坐定後,施邦曜將來意說明,王象乾想了想道:”撫虜之事,其實並沒有什麽訣竅,虜貪利忘義,隻能以利驅之。“


    施邦曜道:”王公一直以來都提倡用銀來買建奴之頭,那麽如果下官欲要以虜製奴,該如何行事才好。“


    王象乾問道:”皇上是如何交代你的?“


    施邦曜迴道:”皇上說,一是不能墜了我們的威風,二是保證不能讓北虜偏向建奴,三是用最小的代價交好北虜,讓他們用人頭換銀糧。“


    王象乾點點頭道:”皇上天生聖明,先是用王在晉守山海關,然後攻占遼南,加強東江,現在又派你來聯絡北虜,這樣建奴就會被壓得死死的了,不用我們打,隻要讓他們搶不到糧物,他們就不戰自潰了。“


    施邦曜也連連點頭:”確實如此,如今建奴隻有請降一途了。“


    王象乾不屑地笑道:”請降,那也要我們準呀?有些大臣隻知道說仁義,卻沒想到仁義也是要分對象的,象建奴這種,比之蒙古又有不同,如其請降,不過是想喘上一口氣再來反判罷了。打蛇不死,反受其害,這樣的事可千萬不能做呀。“


    施邦曜道:”這個皇上說過,建奴必有徹底投降,然後接受改編才行,想象原來那樣是不可能的了。“


    王象乾笑道:”那就好,那老臣就放心了。你前去北虜處,隻要按皇上的方略就行,我找幾個曾經去過蒙古的人陪你一起去,北地苦寒,他們可以照顧一下你。“


    施邦曜自是稱謝不已,然後就帶著向導前往歡喜嶺,歡喜嶺離沈陽四百多裏地,現在是蒙古人的地盤。林丹汗的駐紮地就在這裏。


    林丹汗,明人又稱他為虎墩兔憨,是蒙古大汗,是成吉思汗之嫡係後裔、達延汗的7世孫,現年三十歲。隻是他這個大汗並不能讓所有蒙古人聽從他,因為他將蒙古人信仰多年的黃教改成了紅教,今年二月,管理左翼三萬戶的特命大臣錫爾唿納克杜棱洪台吉與林丹汗發生分歧,遂率領三千多戶,投奔遼陽城,歸順了努爾哈赤。


    他現在正在整合內部,所以對與明朝的結盟並沒有太多興趣。當施邦曜講明皇帝的意思後,他說道:”南朝止一大明皇帝,北邊止我一人,何得處處稱王?我當先處裏,後處外。所以與後金之爭,我還是不摻合了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天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訓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訓記並收藏大明天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