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舒服地坐在龍椅上,看著群臣一個個爭得麵紅耳赤,心裏樂開了花。以前大臣們一個聲音,他隻能起到一個橡皮圖章的作用,而現在眾臣有不同的看法,那他這個皇帝就是兩方都要拉攏的對象了。
內閣幾個人倒是沒有親自上陣,方從哲麵色如常,而劉一燝和韓爌則是緊張地看著爭論的場麵,自己人說出一句有力的話語,恨不得為他擊掌叫好,別派的人擺出一條確鑿的證據,則怒目而視,隻想讓他將話吞迴去才好。
因為李三才的原因,使得東林黨最大的理由礦稅是與民爭利不再成立,而認為皇帝剛剛上台就改變他父親的政策這一條也被官應震用“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高招輕易化解,所以現在東林人都在聲淚俱下地控訴礦稅使的惡行,以求能夠讓這個複礦稅之議不能成功。
朱由校示意文書官,文書官清了清嗓子,大聲叫道:“皇上有旨,朝堂喧嘩,成何體統。”他應該是練過內功的,由丹田發氣,聲音洪亮,將前麵的官員耳朵都震得亂響,眾人反應過來,連忙按順序站好。
朱由校道:“朕見你們似乎有兩種不同意見,那好,選兩個人出來,給朕說說你們的理由。”
左光鬥先出列道:“陛下聖明,當年礦稅監使動輒破家滅門,使得生靈塗炭,民不聊生,微臣等以為,為天下生民著想,不可複礦稅。”
吳亮嗣等他說完,也出列道:“天下商人得利甚多,卻於國無益。而今國用局促,遼東軍餉有斷絕之虞,故請陛下重收礦稅,以助國用。”
朱由校深默半晌,眾人都屏住唿吸等待。隻見皇上麵現糾結之色,說道:“兩位愛卿說得都有道理,不收礦稅,國用不足,收礦稅卻又會擾民,這讓朕很是為難呀,真的是很為難呀!”
這時,讓皇帝不再為難的人出現了。戶部尚書徐光啟道:“陛下心憂天下,而臣等無法解君父之憂,實乃死罪也。”說罷跪倒在地,叩頭不已。
眾臣一起跟著叩頭,連稱“臣等死罪。”
朱由校不悅道:“朕不想聽到爾等請罪,朕要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徐光啟,爾為戶部尚書,如果不能找到好辦法,要爾何用!”說罷重重地在龍椅上拍了一下。
徐光啟繼續道:“謹尊陛下諭旨。臣初到戶部,見遼東事要銀,西南事亦要銀,各地有災賑濟更是要銀,而我朝歲入有限,漸有入不敷出之象。而臣當年亦見礦稅使叫囂乎東西之張狂,民眾唿號之慘境。兩難之事,臣有一議,不可複礦稅。”
此言一出,滿堂大驚,眾人皆知徐光啟乃今上心腹,潛邸時的老師,皇帝想複礦稅已經在群臣中流傳已久,不料他竟然會持相反的意見。
東林眾人大喜,如果連徐光啟都反對複礦稅,那皇帝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堅持自己的觀點了。隻是楊漣,孫承宗幾人麵色如常,知道事情絕對不可能如此簡單。
朱由校大怒,站了起來:“你都說是兩難之事了,又說不可複礦稅,那倒是解了一難,另一難呢?你讓朕從哪裏變錢來掃平遼東,澄清西南,撫救百姓,你當的好戶部尚書,當得好呀!”
徐光啟也不慌亂請罪,隻是接著說道:“請陛下息雷霆之怒!臣曰不可複礦稅,卻認為可以另收一稅,名曰商業稅,且此稅不可再由中使收歸內帑,而是由戶部來收,收歸國庫,不知陛下以為如何?”
方從哲恰到好處地接話:“陛下,徐尚書此策,既可收稅以解國庫之不足,亦可讓商賈為國捐輸,而又無擾民之虞,臣附議。”
朱由校坐了下來,眼睛轉向劉一燝的方向,劉一燝連忙道:“徐尚書之策,實乃解兩難之妙策,臣心中隻有歡喜讚歎,臣亦附議。”
韓爌也知道今天是沒辦法扭轉局勢了,隻好跟著說道:“臣附議。”
大佬們都表明了態度,小弟們當然隻有跟著的份,於是叩頭之聲群起,“臣附議”此起彼伏,或者有些是不情不願的,但在這時候,都已無礙大局了。
朱由校道:“諸位愛卿請起!”
眾人站起來後,他繼續說道::“諸愛卿為國事操勞,卻所得卻常常不能奉養家人,朕深愧之,此次戶部商業稅收取之後,朕想要將全國官員俸祿提高一些,此事也要勞煩內閣及各部議一議,以安官員之心。”
明朝官員的俸祿是很低的,比如一個正七品官,象楊漣的都給事中就是,一年的俸祿是九十石米,明代一石是一百二十斤,一斤相當於五百九十克,那總共就是六千三百七十二公斤米,一天一個人就算隻吃半公斤,那也隻能供三十五個人食用,還要菜呀,總不能吃白飯,而這九十石隻是理論值,實際拿到的一般都隻有五十四石(六成),其餘的四成發下來的實際上是布呀甚至是寶鈔什麽的。
而後來用銀來折米,那就變成了一年十二石米,二十七兩多銀,三百六十貫鈔,而鈔法早就大壞,寶鈔根本沒有什麽購買力。所以楊漣的俸祿,隻養活家中幾個人都很窘迫。
洪武年間,宏文館學士羅複仁過得很清廉,因為沒錢租不起房子因此隻能住在郊外一座破房子裏,朱元璋有次跑到他家裏去看,看見兩間破瓦房外一個民工正在提著桶刷牆,他就問道,羅複仁在哪裏?沒想到這位民工一見皇帝大驚失色,跪下來說道:“臣就是羅複仁!”這令朱元璋也感覺到尷尬和驚訝。但是也沒有因此而增加官員俸祿。
著名的海瑞老先生,在浙江淳安當知縣的時候,窮得要靠自己種菜自給,當然更舍不得吃肉。有一次海瑞的母親過生日,海瑞買了二斤肉,這條消息居然傳到了總督胡宗憲耳朵裏。
後世認為明朝貪官多,與俸祿低是有很大關係的。朱由校是上次與徐光啟閑談時,問起他的俸祿才知道官員工資竟如此之低。想到後世的公仆們在高薪養廉的政策下都前赴後繼地貪汙,那明朝的官員俸祿如此低,那玩一些手段貼補一下家用是完全可能的。所以決定要將官員俸祿大幅度地提高。
內閣幾個人倒是沒有親自上陣,方從哲麵色如常,而劉一燝和韓爌則是緊張地看著爭論的場麵,自己人說出一句有力的話語,恨不得為他擊掌叫好,別派的人擺出一條確鑿的證據,則怒目而視,隻想讓他將話吞迴去才好。
因為李三才的原因,使得東林黨最大的理由礦稅是與民爭利不再成立,而認為皇帝剛剛上台就改變他父親的政策這一條也被官應震用“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高招輕易化解,所以現在東林人都在聲淚俱下地控訴礦稅使的惡行,以求能夠讓這個複礦稅之議不能成功。
朱由校示意文書官,文書官清了清嗓子,大聲叫道:“皇上有旨,朝堂喧嘩,成何體統。”他應該是練過內功的,由丹田發氣,聲音洪亮,將前麵的官員耳朵都震得亂響,眾人反應過來,連忙按順序站好。
朱由校道:“朕見你們似乎有兩種不同意見,那好,選兩個人出來,給朕說說你們的理由。”
左光鬥先出列道:“陛下聖明,當年礦稅監使動輒破家滅門,使得生靈塗炭,民不聊生,微臣等以為,為天下生民著想,不可複礦稅。”
吳亮嗣等他說完,也出列道:“天下商人得利甚多,卻於國無益。而今國用局促,遼東軍餉有斷絕之虞,故請陛下重收礦稅,以助國用。”
朱由校深默半晌,眾人都屏住唿吸等待。隻見皇上麵現糾結之色,說道:“兩位愛卿說得都有道理,不收礦稅,國用不足,收礦稅卻又會擾民,這讓朕很是為難呀,真的是很為難呀!”
這時,讓皇帝不再為難的人出現了。戶部尚書徐光啟道:“陛下心憂天下,而臣等無法解君父之憂,實乃死罪也。”說罷跪倒在地,叩頭不已。
眾臣一起跟著叩頭,連稱“臣等死罪。”
朱由校不悅道:“朕不想聽到爾等請罪,朕要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徐光啟,爾為戶部尚書,如果不能找到好辦法,要爾何用!”說罷重重地在龍椅上拍了一下。
徐光啟繼續道:“謹尊陛下諭旨。臣初到戶部,見遼東事要銀,西南事亦要銀,各地有災賑濟更是要銀,而我朝歲入有限,漸有入不敷出之象。而臣當年亦見礦稅使叫囂乎東西之張狂,民眾唿號之慘境。兩難之事,臣有一議,不可複礦稅。”
此言一出,滿堂大驚,眾人皆知徐光啟乃今上心腹,潛邸時的老師,皇帝想複礦稅已經在群臣中流傳已久,不料他竟然會持相反的意見。
東林眾人大喜,如果連徐光啟都反對複礦稅,那皇帝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堅持自己的觀點了。隻是楊漣,孫承宗幾人麵色如常,知道事情絕對不可能如此簡單。
朱由校大怒,站了起來:“你都說是兩難之事了,又說不可複礦稅,那倒是解了一難,另一難呢?你讓朕從哪裏變錢來掃平遼東,澄清西南,撫救百姓,你當的好戶部尚書,當得好呀!”
徐光啟也不慌亂請罪,隻是接著說道:“請陛下息雷霆之怒!臣曰不可複礦稅,卻認為可以另收一稅,名曰商業稅,且此稅不可再由中使收歸內帑,而是由戶部來收,收歸國庫,不知陛下以為如何?”
方從哲恰到好處地接話:“陛下,徐尚書此策,既可收稅以解國庫之不足,亦可讓商賈為國捐輸,而又無擾民之虞,臣附議。”
朱由校坐了下來,眼睛轉向劉一燝的方向,劉一燝連忙道:“徐尚書之策,實乃解兩難之妙策,臣心中隻有歡喜讚歎,臣亦附議。”
韓爌也知道今天是沒辦法扭轉局勢了,隻好跟著說道:“臣附議。”
大佬們都表明了態度,小弟們當然隻有跟著的份,於是叩頭之聲群起,“臣附議”此起彼伏,或者有些是不情不願的,但在這時候,都已無礙大局了。
朱由校道:“諸位愛卿請起!”
眾人站起來後,他繼續說道::“諸愛卿為國事操勞,卻所得卻常常不能奉養家人,朕深愧之,此次戶部商業稅收取之後,朕想要將全國官員俸祿提高一些,此事也要勞煩內閣及各部議一議,以安官員之心。”
明朝官員的俸祿是很低的,比如一個正七品官,象楊漣的都給事中就是,一年的俸祿是九十石米,明代一石是一百二十斤,一斤相當於五百九十克,那總共就是六千三百七十二公斤米,一天一個人就算隻吃半公斤,那也隻能供三十五個人食用,還要菜呀,總不能吃白飯,而這九十石隻是理論值,實際拿到的一般都隻有五十四石(六成),其餘的四成發下來的實際上是布呀甚至是寶鈔什麽的。
而後來用銀來折米,那就變成了一年十二石米,二十七兩多銀,三百六十貫鈔,而鈔法早就大壞,寶鈔根本沒有什麽購買力。所以楊漣的俸祿,隻養活家中幾個人都很窘迫。
洪武年間,宏文館學士羅複仁過得很清廉,因為沒錢租不起房子因此隻能住在郊外一座破房子裏,朱元璋有次跑到他家裏去看,看見兩間破瓦房外一個民工正在提著桶刷牆,他就問道,羅複仁在哪裏?沒想到這位民工一見皇帝大驚失色,跪下來說道:“臣就是羅複仁!”這令朱元璋也感覺到尷尬和驚訝。但是也沒有因此而增加官員俸祿。
著名的海瑞老先生,在浙江淳安當知縣的時候,窮得要靠自己種菜自給,當然更舍不得吃肉。有一次海瑞的母親過生日,海瑞買了二斤肉,這條消息居然傳到了總督胡宗憲耳朵裏。
後世認為明朝貪官多,與俸祿低是有很大關係的。朱由校是上次與徐光啟閑談時,問起他的俸祿才知道官員工資竟如此之低。想到後世的公仆們在高薪養廉的政策下都前赴後繼地貪汙,那明朝的官員俸祿如此低,那玩一些手段貼補一下家用是完全可能的。所以決定要將官員俸祿大幅度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