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晚上睡得極其糟糕的朱由校被客氏叫醒後,草草用了膳後,來到了大殿中。今天要討論的主要議題是遼東戰事。
朝廷罷了熊廷弼後,要袁應泰接任遼東經略,袁應泰本來是不想幹這個經略的,隻是他推辭不掉朝廷的任命,於是隻好接任經略。到任後,他先是大力整頓遼東軍隊,上任就砍了將領何光先,又罷免了李光榮等數十人。而且上表參總兵賀世賢,認為他舉動失措,應該降級懲罰,念在曾有功勞,暫時免罰,應革職戴罪立功,又要從別的地方抽調兵將鎮守遼東,又要朝廷發餉給他,朝廷也都準了他。
朝廷這樣給麵子,袁應泰當然要投桃報李,他上奏提出要收複撫順,讓朝廷裏支持他的大臣們都很高興,朱由校記得好象大明對後金就沒有打什麽勝仗,不大相信他的話,覺得還是防守好一些,但大臣們都覺得這是好事,比熊廷弼龜縮戰術要強得多,應該鼓勵,於是也就沒有反對。
兵部上奏說:自古大將成功,必假之以不禦之權,乃得展其籌畫。請皇帝賜袁應泰尚方劍,朱由校覺得有道理,就答應了。
後來蒙古人受了災,沒有糧食吃,跑到沈陽來求食,把個袁應泰高興壞了。他拿出軍糧給蒙古人吃,想讓蒙古人幫他打建奴,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人一多了,糧食當然不夠吃,就擠占大明人的糧食,蒙古人偷盜**,袁經略也都從輕處理,這樣不知道有沒有得到蒙古人的人心,反正肯定是失了大明人的人心。還有些後金奸細也潛伏在蒙古人中,興風作浪,駱養性警告過他兩次,他也不聽,沉浸在以蒙古人打建奴的夢想中。
袁應泰準備收複撫順,努爾哈赤卻準備進攻沈陽。他采納了明朝降將李永芳的建議,先打奉集堡和虎皮驛,打亂明軍的判斷,最後出主力攻打沈陽。
他先分兵八路,攻擊奉集堡,守將李秉誠得報後不敢相信,帶三千人出來查探,見敵軍還沒擺好陣勢,就上前騷擾了一把,然後就跑迴來了,算是小勝了一陣。
努爾哈赤又派人打了虎皮驛和王大人屯,也沒有得到什麽便宜,這讓大明的軍官們覺得建奴也不怎麽樣呀,放鬆了警惕。然而在三月初十時,建奴開始攻打沈陽。因為前麵的原因,其他地方的明軍覺得沈陽守得住,所以袁應泰派出的援兵,也就慢吞吞地上路了。
三月十二日,建奴破掉了沈陽外部的機關障礙,逼近沈陽城,用激將法將城中總兵賀世賢激出城外與之作戰,結果賀身中十四箭,準備逃迴城時,蒙古人和建奴奸細鼓動城中想要投降的漢人一起打開了城門,賀世賢戰死,總兵尤世功被殺,沈陽被攻破了。
這時候,從遼陽來的援兵才趕到渾河。得知沈陽已經淪陷。這個時候總兵陳策建議班師迴去,可是參將周敦吉和秦邦屏不同意,他們認為既然來支援,現在又迴去算什麽,眾將士吵成一團,最後由周敦吉和秦邦屏率川軍兩萬餘人先度過渾河,在北岸安營紮寨。努爾哈赤立刻派出右翼四旗進攻周敦吉部隊。沒等到步兵方陣趕到,八旗護軍已經率先發起衝鋒,以為這些川軍一衝就散,卻不想明軍驍勇善戰,一番衝鋒後護軍傷亡眾多,參將一人、遊擊兩人直接為明軍擊斃。
努爾哈赤改變策略,令八旗護軍退後,又調來左翼四旗步兵,對川軍進行合圍。秦邦屏帶兵殊死抵抗,使八旗士兵傷亡三千多人,但數量上處於劣勢的川軍漸漸不支,在周敦吉和秦邦屏戰死後,部隊終於潰敗,被砍死的、落入渾河淹死的不計其數,秦邦屏弟弟秦民屏死戰得脫。
然後八旗迅速渡河來到南岸,包圍了陳策和童仲揆率領的浙江營。這時從集奉堡來援的朱萬良和薑弼率領的三萬大軍卻安營於不遠處的白塔鋪,隻派了三百騎兵象征性表示一下,看到八旗兵過來,立刻就逃走了。
浙江營用火器殺傷了大量敵軍,彈藥耗盡後,又布陣肉搏,但在陳策和童仲揆戰死後,也終於潰敗。朱萬良和薑弼聞訊立即退往遼陽。
三月十八日,努爾哈赤經過簡單的修整後繼續進攻遼陽。袁應泰派兵出城四麵列陣迎戰,本來兵就不多,還分兵迎戰,大軍殊死抵抗一晝夜,第二天西門破,八旗軍湧入城內,雙方展開肉搏戰,直至全軍覆沒,遼陽繼而淪陷。袁應泰痛哭流涕,拔劍自刎,其他戰死的將領士兵不計其數。
駱養性總算逃過一劫,於遼陽城破之後竟然找到機會逃到了廣寧。他目睹了整個過程,寫了一份詳細的報告呈在禦前。並因為自己的逃跑,自請處分。朱由校迴道:“爾為錦衣衛,身負之事與參戰無關,逃走送出材料才是正確的。切記!切記!”
這就是遼東近段的基本情況,因為袁應泰的失敗,今天朝堂上又是亂成一鍋粥,先是兵科給事中朱童蒙勘熊廷弼功罪,言:廷弼自萬曆四十七年八月內到任,至泰昌元年十月內解任,其間奴賊入犯如花嶺等山城、王大人屯及蒲河等處,被賊殺擄者共二十三處,不為無罪。至其城遼陽城、沈陽、奉集、虎皮驛,鳩工繕障,開河建閘,曾幾何時而金湯鼎峙,則不為無功。惟是廷弼因督責之太嚴,致流言之載道,言官得之風聽,遂以入告。乃廷弼勝氣相加,殊非大臣之體。
皇帝下旨:遼事會勘已明,熊廷弼力保危城,功不可泯,因言求去,情有可原,今中外多事,朝廷用人方急,仍議及時起用,以為勞臣任事者勸。
這下原來彈劾熊廷弼最厲害的馮三元、張修德、魏應嘉,以及巡查遼東的姚宗文被大家攻擊得體無完膚。方從哲等票擬將馮三元、張修德、魏應嘉連降三級,姚宗文罷職,朱由校同意了。
其實除了這幾個人,其他人也曾經攻擊過熊廷弼,隻是沒有三個人這麽厲害罷了,但大家似乎都已經忘記了,叫囂著要給熊廷弼平反,要熊廷弼重新經略遼東。
此時已經是右僉都禦史薛國用升為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禦史,經略遼東,寧前道右參議王化貞為都察院右僉都禦史,巡撫廣寧事務。
兵部尚書崔景榮言:遼沈之失,皆因內應,廣寧城小,奸細難容,如士民齊心,便能固守。建奴取得海州和蓋州,那麽天津登萊俱當堤防。朱由校覺得很有道理,問了內閣後,升太仆寺少卿畢自嚴為都察院右僉都禦史,駐紮天津,備兵防海。
這時,禦史房可壯連接上疏請朝廷啟用李三才經略遼東。朱由校又聽到了這個名字,不過他倒沒有斷然否決,將房可壯的奏疏讓廷臣集議。通政參議吳殿邦力言不可用:“其人好用機權,善籠絡朝士,大奸似忠,大詐似直,結交遍天下,而性不能持廉,貪、偽、險、橫四罪俱全,可視之為盜臣也。”
原來這老家夥風評並不是很好呀,看來魏忠賢聽來的坊間傳聞不大對呀。這時禦史劉廷宣言道:“國家既惜其才,則用之耳,又何議,然廣寧已有王化貞,不若用之山海。”詹事府詹事,刑部侍郎鄒元標、僉都禦史王德完都上奏認為應該起用李三才,卻也有邵輔忠、徐兆魁等更多官員反對任用他,兩者相持不下,於是皇帝命再議。
不料事情第二天急轉直下,王德完出列反對任用李三才,搞得朱由校莫名其妙。而反對派則是歡欣鼓舞,東林黨人自己都不同意用李三才,朱由校就命不再議李三才事。
迴到宮裏後,他叫來了魏忠賢。因為碧雲寺的事,他確實是不喜歡李三才,但今日朝上的事他感到有些奇怪,當時他問王德完為何反對用李三才時,王德完的答案是恐招致物議。這個答案不但是朱由校,就是隨便一個小太監都是不會相信的,大明朝的文官從來沒有人會恐懼物議的。所以魏忠賢來後,他讓魏忠賢仔細查一下是怎麽迴事。
魏忠賢常常吹噓東廠辦事如何如何厲害,上次讓他查個官員黨派問題,本來這事街上小販都知道一些,而魏忠賢三天查清了詳細的派別,還當成東廠厲害的證據在王承恩等人麵前得瑟了幾天,朱由校這次給他一天期限,準備戳破他的牛皮,讓他出個醜,看他以後還怎麽好意思得瑟。
不過這次倒是出乎他的意料,魏忠賢一天不到,就已經查到了原因。原來是楊漣(還是他)晚上到王德完府上去了一次,然後王德完就改變主意了。至於兩人說了些什麽,在東廠的威脅利誘下,王府仆人交待,當時楊漣將王府仆人都趕離了書房,隻隱隱聽到“幾百萬兩呀”,“就是個攪屎棍”,“他會壞了大事的”,“讓他安度晚年吧”這些零碎話語。
朝廷罷了熊廷弼後,要袁應泰接任遼東經略,袁應泰本來是不想幹這個經略的,隻是他推辭不掉朝廷的任命,於是隻好接任經略。到任後,他先是大力整頓遼東軍隊,上任就砍了將領何光先,又罷免了李光榮等數十人。而且上表參總兵賀世賢,認為他舉動失措,應該降級懲罰,念在曾有功勞,暫時免罰,應革職戴罪立功,又要從別的地方抽調兵將鎮守遼東,又要朝廷發餉給他,朝廷也都準了他。
朝廷這樣給麵子,袁應泰當然要投桃報李,他上奏提出要收複撫順,讓朝廷裏支持他的大臣們都很高興,朱由校記得好象大明對後金就沒有打什麽勝仗,不大相信他的話,覺得還是防守好一些,但大臣們都覺得這是好事,比熊廷弼龜縮戰術要強得多,應該鼓勵,於是也就沒有反對。
兵部上奏說:自古大將成功,必假之以不禦之權,乃得展其籌畫。請皇帝賜袁應泰尚方劍,朱由校覺得有道理,就答應了。
後來蒙古人受了災,沒有糧食吃,跑到沈陽來求食,把個袁應泰高興壞了。他拿出軍糧給蒙古人吃,想讓蒙古人幫他打建奴,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人一多了,糧食當然不夠吃,就擠占大明人的糧食,蒙古人偷盜**,袁經略也都從輕處理,這樣不知道有沒有得到蒙古人的人心,反正肯定是失了大明人的人心。還有些後金奸細也潛伏在蒙古人中,興風作浪,駱養性警告過他兩次,他也不聽,沉浸在以蒙古人打建奴的夢想中。
袁應泰準備收複撫順,努爾哈赤卻準備進攻沈陽。他采納了明朝降將李永芳的建議,先打奉集堡和虎皮驛,打亂明軍的判斷,最後出主力攻打沈陽。
他先分兵八路,攻擊奉集堡,守將李秉誠得報後不敢相信,帶三千人出來查探,見敵軍還沒擺好陣勢,就上前騷擾了一把,然後就跑迴來了,算是小勝了一陣。
努爾哈赤又派人打了虎皮驛和王大人屯,也沒有得到什麽便宜,這讓大明的軍官們覺得建奴也不怎麽樣呀,放鬆了警惕。然而在三月初十時,建奴開始攻打沈陽。因為前麵的原因,其他地方的明軍覺得沈陽守得住,所以袁應泰派出的援兵,也就慢吞吞地上路了。
三月十二日,建奴破掉了沈陽外部的機關障礙,逼近沈陽城,用激將法將城中總兵賀世賢激出城外與之作戰,結果賀身中十四箭,準備逃迴城時,蒙古人和建奴奸細鼓動城中想要投降的漢人一起打開了城門,賀世賢戰死,總兵尤世功被殺,沈陽被攻破了。
這時候,從遼陽來的援兵才趕到渾河。得知沈陽已經淪陷。這個時候總兵陳策建議班師迴去,可是參將周敦吉和秦邦屏不同意,他們認為既然來支援,現在又迴去算什麽,眾將士吵成一團,最後由周敦吉和秦邦屏率川軍兩萬餘人先度過渾河,在北岸安營紮寨。努爾哈赤立刻派出右翼四旗進攻周敦吉部隊。沒等到步兵方陣趕到,八旗護軍已經率先發起衝鋒,以為這些川軍一衝就散,卻不想明軍驍勇善戰,一番衝鋒後護軍傷亡眾多,參將一人、遊擊兩人直接為明軍擊斃。
努爾哈赤改變策略,令八旗護軍退後,又調來左翼四旗步兵,對川軍進行合圍。秦邦屏帶兵殊死抵抗,使八旗士兵傷亡三千多人,但數量上處於劣勢的川軍漸漸不支,在周敦吉和秦邦屏戰死後,部隊終於潰敗,被砍死的、落入渾河淹死的不計其數,秦邦屏弟弟秦民屏死戰得脫。
然後八旗迅速渡河來到南岸,包圍了陳策和童仲揆率領的浙江營。這時從集奉堡來援的朱萬良和薑弼率領的三萬大軍卻安營於不遠處的白塔鋪,隻派了三百騎兵象征性表示一下,看到八旗兵過來,立刻就逃走了。
浙江營用火器殺傷了大量敵軍,彈藥耗盡後,又布陣肉搏,但在陳策和童仲揆戰死後,也終於潰敗。朱萬良和薑弼聞訊立即退往遼陽。
三月十八日,努爾哈赤經過簡單的修整後繼續進攻遼陽。袁應泰派兵出城四麵列陣迎戰,本來兵就不多,還分兵迎戰,大軍殊死抵抗一晝夜,第二天西門破,八旗軍湧入城內,雙方展開肉搏戰,直至全軍覆沒,遼陽繼而淪陷。袁應泰痛哭流涕,拔劍自刎,其他戰死的將領士兵不計其數。
駱養性總算逃過一劫,於遼陽城破之後竟然找到機會逃到了廣寧。他目睹了整個過程,寫了一份詳細的報告呈在禦前。並因為自己的逃跑,自請處分。朱由校迴道:“爾為錦衣衛,身負之事與參戰無關,逃走送出材料才是正確的。切記!切記!”
這就是遼東近段的基本情況,因為袁應泰的失敗,今天朝堂上又是亂成一鍋粥,先是兵科給事中朱童蒙勘熊廷弼功罪,言:廷弼自萬曆四十七年八月內到任,至泰昌元年十月內解任,其間奴賊入犯如花嶺等山城、王大人屯及蒲河等處,被賊殺擄者共二十三處,不為無罪。至其城遼陽城、沈陽、奉集、虎皮驛,鳩工繕障,開河建閘,曾幾何時而金湯鼎峙,則不為無功。惟是廷弼因督責之太嚴,致流言之載道,言官得之風聽,遂以入告。乃廷弼勝氣相加,殊非大臣之體。
皇帝下旨:遼事會勘已明,熊廷弼力保危城,功不可泯,因言求去,情有可原,今中外多事,朝廷用人方急,仍議及時起用,以為勞臣任事者勸。
這下原來彈劾熊廷弼最厲害的馮三元、張修德、魏應嘉,以及巡查遼東的姚宗文被大家攻擊得體無完膚。方從哲等票擬將馮三元、張修德、魏應嘉連降三級,姚宗文罷職,朱由校同意了。
其實除了這幾個人,其他人也曾經攻擊過熊廷弼,隻是沒有三個人這麽厲害罷了,但大家似乎都已經忘記了,叫囂著要給熊廷弼平反,要熊廷弼重新經略遼東。
此時已經是右僉都禦史薛國用升為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禦史,經略遼東,寧前道右參議王化貞為都察院右僉都禦史,巡撫廣寧事務。
兵部尚書崔景榮言:遼沈之失,皆因內應,廣寧城小,奸細難容,如士民齊心,便能固守。建奴取得海州和蓋州,那麽天津登萊俱當堤防。朱由校覺得很有道理,問了內閣後,升太仆寺少卿畢自嚴為都察院右僉都禦史,駐紮天津,備兵防海。
這時,禦史房可壯連接上疏請朝廷啟用李三才經略遼東。朱由校又聽到了這個名字,不過他倒沒有斷然否決,將房可壯的奏疏讓廷臣集議。通政參議吳殿邦力言不可用:“其人好用機權,善籠絡朝士,大奸似忠,大詐似直,結交遍天下,而性不能持廉,貪、偽、險、橫四罪俱全,可視之為盜臣也。”
原來這老家夥風評並不是很好呀,看來魏忠賢聽來的坊間傳聞不大對呀。這時禦史劉廷宣言道:“國家既惜其才,則用之耳,又何議,然廣寧已有王化貞,不若用之山海。”詹事府詹事,刑部侍郎鄒元標、僉都禦史王德完都上奏認為應該起用李三才,卻也有邵輔忠、徐兆魁等更多官員反對任用他,兩者相持不下,於是皇帝命再議。
不料事情第二天急轉直下,王德完出列反對任用李三才,搞得朱由校莫名其妙。而反對派則是歡欣鼓舞,東林黨人自己都不同意用李三才,朱由校就命不再議李三才事。
迴到宮裏後,他叫來了魏忠賢。因為碧雲寺的事,他確實是不喜歡李三才,但今日朝上的事他感到有些奇怪,當時他問王德完為何反對用李三才時,王德完的答案是恐招致物議。這個答案不但是朱由校,就是隨便一個小太監都是不會相信的,大明朝的文官從來沒有人會恐懼物議的。所以魏忠賢來後,他讓魏忠賢仔細查一下是怎麽迴事。
魏忠賢常常吹噓東廠辦事如何如何厲害,上次讓他查個官員黨派問題,本來這事街上小販都知道一些,而魏忠賢三天查清了詳細的派別,還當成東廠厲害的證據在王承恩等人麵前得瑟了幾天,朱由校這次給他一天期限,準備戳破他的牛皮,讓他出個醜,看他以後還怎麽好意思得瑟。
不過這次倒是出乎他的意料,魏忠賢一天不到,就已經查到了原因。原來是楊漣(還是他)晚上到王德完府上去了一次,然後王德完就改變主意了。至於兩人說了些什麽,在東廠的威脅利誘下,王府仆人交待,當時楊漣將王府仆人都趕離了書房,隻隱隱聽到“幾百萬兩呀”,“就是個攪屎棍”,“他會壞了大事的”,“讓他安度晚年吧”這些零碎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