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夏國建立以來,每到的夏季,這裏就會成為全世界最熱鬧的地方。
而從今年開始,整個中原大地都開始風調雨順了,老百姓們收的糧食多了,心情也會變的更加喜悅,有了機會,他們一定會出門去看看,比如,去夏國。
當然,這也不全都是主觀意願,也有朝廷對百姓們的鼓勵。
按照各州縣皇榜上說的,去夏國,是學習交流,幫助自身提高產出去的。
所以,他們要去親眼看看夏國的百姓是怎麽種田的。
看夏國的百姓是怎麽蓋房子的。
看夏國的百姓是怎麽利用農閑的時間,搞生產,抓收入的。
還有,看夏國的百姓,是怎麽打掃衛生,防止疾病,以及如何保胎養胎,繁育人口的。
可別看這是些小事情,卻關係著老百姓們的生活命脈。
所以,在六月秋糧種下之後,朝廷治下各州縣的百姓們都開始往夏國這邊聚攏過來。
可別以為他們會像幾年前一樣,需要靠腿走路,或者是乘馬車,折騰十天半個月才能到夏國。
像運河沿岸和長江黃河沿岸大多數區域的百姓,隻需要去到附近的碼頭,買一張船票,就能在三四天時間內到達夏國。
至於關中百姓和洛陽這樣已經通了火車的大都市,百姓們隻需要在長安和洛陽城外的火車站買一張火車票,大家就在能在一天之內去到夏國。
所以,每天一到晚上,洺津渡步行街上的人流,都會如同潮水一般,各個戲水場更是如同下餃子一般,人滿為患,熱鬧的很,搞的於秋都不敢帶著兒子上街湊熱鬧。
“最新消息,申國公家的三郎和四郎,也就是高純行和高真行兩兄弟,已經學完了洺山書院的中學課程,被指導老師建議,外出就業。”一個涼茶店的夥計拿著一張紙條跑到店裏,朝滿座的客人喜氣洋洋的道。
“他們是什麽專業?”一個穿著看上去並不像中原人的老漢從懷裏掏出兩個夏國錢,朝夥計扔過去道。
那夥計熟練的接住兩枚銅錢,拱手朝老人家行了一禮道,“他們一個是政治特長生,一個是軍事特長生。”
聞言,涼茶店裏便有一個穿著李唐朝廷官服的官員感歎道,“申國公家有福了,膝下六子都在洺山書院讀書,三子四子居然是最緊俏的政治特長生和軍事特長生,今後的榮寵恐怕會更盛從前。”
而這時又有一人接話道,“誰說不是呢!他的長子高履行和次子高至行可是被夏王殿下挑到人造衛星研發項目組幫忙去了,據說,想要去那邊幫忙,都至少要有高中生的水平。”
“能在八年時間內學完書院高中課程的,可都是書院了不得的高材生了,可就是像這樣的高材生,也隻能去人造衛星項目組去打雜,你說,咱們夏國的大學生得有多厲害,他們是不是整天都在鼓搗那些天上飛的東西?”有一個年輕人打趣道。
“可不是,人造衛星那是能在天外飛的東西,聽說,隻要發射成功了,就可以讓咱們廣播電台裏麵的信號,傳遞到更遠的地方……”
“可不止是聽聲音,據說洺山書院已經有大學生去電器集團,研發一種叫電視機的東西去了,有了這東西,以後咱們就不是隻聽廣播裏麵的聲音了,還能看到畫麵……”
像這樣的討論,在這樣的涼茶鋪子會進行一整天,剛才那個打賞了夥計兩枚夏國錢的老漢根本沒有心情聽下去,站起身來就朝外麵走去,在路口招了一輛人力三輪車之後,就讓車夫趕緊去書院。
夏國的大學生,都是頂尖的天才,目前為止數量都還不超過三十人,作為一個小國的國主,他們是不敢想的。
就算是高中生,也不是他們這樣的小國能搶的到的,因為,像他們樣的人才,去到李唐,高句麗,也至少是六部侍郎,正四品以上級別的待遇。
隻有這種剛學完初中課程就被老師建議外出就業的,他們才有點機會。
雖然他們可能還是個半吊子,但是,如果能請到他們去到那些窮困小國去任高官,也足以給這些小國帶來很大的改變了。
因為,他們的關係網在,而且,了解,熟悉夏國的體係。
說句不怕丟人的話,他們這些自身沒有什麽文化和見識的國主們,比夏國的普通老百姓也強不了多少,頂多隻是能調動的人力和資源上比普通人多一些而已,以他們自己的認知和知識麵,就算是向學習夏國,也都不知道從哪裏學起。
很快,老漢就乘車來到了洺山書院的門口,而那個涼茶鋪子的夥計,則是再度傳遞起了這些方麵的消息。
讓老漢沒有想到的是,當他在書院的各種打聽之下,終於找到了高純行和高真行兩兄弟的時候,已經有好幾個國家的國主將他們圍住了,其中一個還是聯盟內成員國皮山國的國主,而他,居然想邀請高純行去皮山國當相國,高真行去皮山國當大將軍。
要知道,他們兩個,不過是剛剛滿十六歲的少年。
兩個剛剛拿到了老師的評語的小家夥,此時也是有點雲裏霧裏,外界或許不知道,但是身為洺山書院的學生,在初中課程學完就被老師建議外出就業,其實是說他們兩個沒有什麽讀書的天分,能學完初中課程,就是他們的極限了。
書院成績最差的廢材,一出山也能出將入相,這是他們兩兄弟做夢也想不到的。
要不是他們的父親早就對他們有言在先,他們甚至都想答應圍著自己轉的這些家夥,去過一過宰相和大將軍的癮了。
“諸位國主,實不相瞞,家父對於我們兄弟的前程,已經有所安排,諸位還是請迴吧!”兩人朝諸位國主拱手道。
“不知令尊為你等謀了什麽差事?”一個國主向他們兩人問道。
“給我謀的是中書舍人的官職,今後,也算是在朝廷中樞任職了,給四郎謀的是左領軍將軍的官職,負責操練左領軍三萬餘常備軍卒。”高純行開口答道。
聞言,眾多國主便知道了李唐對於高純行兄弟這個級別的書院畢業生,開出了什麽樣的價碼,許多人得到了答案之後,很快就轉去了它處。
因為,夏國本屆的畢業生有很多,夏國本國和李唐的畢業生是最難挖的,但是其它國家一些貴族的子弟,卻並不是那麽好得手。
比如,高句麗這邊,就有好幾個畢業生被一些小國的國主拐去當高官了,還有一些其它國家的貴族子弟,都選擇了對自身更有利的去處,或是去別國當高官,或是留在夏國,做自己專業方麵的工作。
隻有那個來遲一步的老漢,並沒有隨著人流離去,他眼珠子轉了好一陣之後,朝兩人用很是鄙夷的語氣道,“想不到書院的畢業生,也需要靠父輩餘蔭。”
“你,你說什麽?”兩兄弟很是不服氣的道。
“難道不是麽?你們看看別的畢業生,哪一個不是憑借自己一身本事,選擇自己想做的職位,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
你們兄弟二人,尊父之命,去朝廷任職,看上去是忠孝了,其實,是向所有的同學承認了自己不如他們,不敢憑借自己的本事與他們一爭高低。
像你們這樣沒有骨氣的人,我鄙視你們,難道不應該嗎?”老漢義憤填膺的道。
聞言,兩個正當年少的小子,隻覺得胸中一股熱血沸騰而起,也不知道是生氣,還是因為被鄙視之後的不服,相視一眼之後,他們兩兄弟都從對方的眼神中看到了動搖。
或許,遵照父親的意思行事,並不是他們最好的選擇。
因為,同為高士廉的兒子,親疏也是有別的,他們並非嫡長,高士廉給他們的資源,永遠不可能像高履行這樣的嫡長子多。
哪怕是今後在朝廷當官,他們也肯定不能做到頂尖,一直在高履行之下。
可是,如果他們去到了別國,情況就不一樣了,首先起點就高到了極致,如果,他們能將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家,建設到像夏國這樣強大,他們的成績和地位,就能超過高履行。
這個想法在他們心中一誕生,就像開了弓的箭,再也迴不了頭了,所以,最終,他們給自己的老爹去了一封信,跟著那位渾身裹著白布的老頭走了。
看著自己的車隊裏兩個裝著針劑的銀白色箱子,老頭感覺自己這幾天的涼茶鋪子算是泡對了,想要從洺山書院這邊弄到人才,光靠高官厚祿還不行,得跟他們講理想,上一些必要的套路。
洺山書院的孩子們學到的知識確實足夠多了,但他們有一個缺點是,太年輕,都是少年心性,社會經驗不足。
也虧得於秋給了他們三年時間適應社會,否則,夏國要是被一幫這樣的愣頭青執掌,出現的問題恐怕也不少。
於秋每天在山莊裏,都會收到一些關於這樣的消息,從明年開始,這可能會成為一種常態,在大多數的人看來,從洺山書院招攬到人才,是自己賺到了。
可是,他們卻沒有想過,這些人才被他們招攬過去之後,整個天下會有怎樣的變化。
各國當政掌權的人,都是出自洺山書院,都是在夏國的教育體係下長大的,會推動所有的國家進一步模仿,學習夏國。
而且,他們與夏國的關聯將更加緊密。
因為,這些在洺山書院長大的孩子,根本就離不開夏國。
今天,他們從夏國帶走了一些疫苗,明天,就會想要更多的疫苗。
之後,還會想要更多夏國產出的其他東西,因為,他們知道什麽是好的,什麽是必須要的。
而上行,往往就會下效。
比如,高純行和高真行兩兄弟還沒到他們所任職的巴倫國呢!就已經向忽悠自己的這位老國主提議,在全國推廣教育,普及漢語漢字,而那個老國主,居然還答應了,並且打算下大力氣執行。
而且,不光是他們兩個唐國出身的家夥,就是其它各個外籍學子們,也都對其任職國家的國主們提出了這樣的要求,並且,成功的說服他們,讓他們知道,未來要是不能與夏國有最直接順暢的溝通,是很難做到快速發展的。
“殿下,您多年布下的大局,今日重算得以實現了。”馮智戴看到了第一批,差不多三千名被洺山書院的老師建議外出務工的學生的最終去向之後,大笑著向於秋道。
“布局始終是布局,最終能夠起到怎麽樣的效果,還需要時間來醞釀,還需要咱們自身的努力,聽說李世民也來夏國了,還親自下場搶人,真是沒臉沒皮啊!”於秋取笑道。
“他不僅想要人才,還想要咱們的疫苗呢!而且,想跟咱們一樣,搞全民免費注射。”馮智戴笑著接話道。
“是麽?朝廷治下現在有多少人口了?”於秋挑起眉頭問道。
“差不多有一千六百萬了吧!今年八月,他們應該又會新增好幾個聯盟議員。”馮智戴答道。
於秋點了點頭道,“這幾年人口倒是漲了兩三成,不過,想要給一千六百萬人注射疫苗,花銷的可不是一丁點,他給的起錢嗎?”
“他現在應該是債多人不愁,不過,咱們還真得借給他,因為,不持續的借給他,他的收入很快就會把債還完,當他不欠咱們的債了,到時候又會是一個什麽樣的局麵,可就難說了。”馮智戴道。
“他不會還清債務的,除非,他想停滯發展,疫苗隻是一個借口,你猜,他和那些國主們搶完人之後,會來找我借多少錢?”於秋用考校的語氣向馮智戴等人問道。
眾人聞言,麵麵相覷,也給不出個數字,倒是在於秋的書房裏幫助整理文稿的狗兒開口道,“應該不少於十億貫吧!”
“十,十億貫?他借這麽多錢要去幹什麽?”馮智戴等人被這個數字嚇的有點結巴道。
要知道,夏國這幾年的大工程不斷,開支不小,賬麵上的所有餘額加起來,也差不多就這個數字了。
“咱們夏國有什麽,他就想要朝廷治下有什麽,你說,他得花多少錢,才能把整個朝廷治下,變的跟咱們夏國一樣呢?”於秋再度向大家問道。
“這,恐怕是沒有底的吧!因為,咱們夏國的建設,會一支持續不斷的進行下去。”馮智戴答道。
“所以,我剛才說,他是無法還清債務的,除非他想停滯發展。”
於秋的話音剛落,山莊的門房那邊就傳來了消息,唐皇李世民求見。
於秋與眾人相視一笑,揮手讓於安去領李世民進來。
“怎麽,你不是說長安那邊政務根本忙不過來,需要很多有學識的人幫你分擔麽,怎麽還有空跑到我洺京來玩耍?”於秋向李世民打趣道。
“政務忙歸忙,遲些處理也不影響,沒有錢可不行,我跟你說,這次我是來跟你們夏國銀行做一筆大業務的,十億貫,夠大吧!每年的利息都幾千萬貫呢!你必須得批給我。”
聽李世民說出十億貫這個數字的時候,大廳之內安靜了一小會,又突然爆發出了一陣哄堂大笑。
李世民看著大笑的眾人,一臉懵逼。
而從今年開始,整個中原大地都開始風調雨順了,老百姓們收的糧食多了,心情也會變的更加喜悅,有了機會,他們一定會出門去看看,比如,去夏國。
當然,這也不全都是主觀意願,也有朝廷對百姓們的鼓勵。
按照各州縣皇榜上說的,去夏國,是學習交流,幫助自身提高產出去的。
所以,他們要去親眼看看夏國的百姓是怎麽種田的。
看夏國的百姓是怎麽蓋房子的。
看夏國的百姓是怎麽利用農閑的時間,搞生產,抓收入的。
還有,看夏國的百姓,是怎麽打掃衛生,防止疾病,以及如何保胎養胎,繁育人口的。
可別看這是些小事情,卻關係著老百姓們的生活命脈。
所以,在六月秋糧種下之後,朝廷治下各州縣的百姓們都開始往夏國這邊聚攏過來。
可別以為他們會像幾年前一樣,需要靠腿走路,或者是乘馬車,折騰十天半個月才能到夏國。
像運河沿岸和長江黃河沿岸大多數區域的百姓,隻需要去到附近的碼頭,買一張船票,就能在三四天時間內到達夏國。
至於關中百姓和洛陽這樣已經通了火車的大都市,百姓們隻需要在長安和洛陽城外的火車站買一張火車票,大家就在能在一天之內去到夏國。
所以,每天一到晚上,洺津渡步行街上的人流,都會如同潮水一般,各個戲水場更是如同下餃子一般,人滿為患,熱鬧的很,搞的於秋都不敢帶著兒子上街湊熱鬧。
“最新消息,申國公家的三郎和四郎,也就是高純行和高真行兩兄弟,已經學完了洺山書院的中學課程,被指導老師建議,外出就業。”一個涼茶店的夥計拿著一張紙條跑到店裏,朝滿座的客人喜氣洋洋的道。
“他們是什麽專業?”一個穿著看上去並不像中原人的老漢從懷裏掏出兩個夏國錢,朝夥計扔過去道。
那夥計熟練的接住兩枚銅錢,拱手朝老人家行了一禮道,“他們一個是政治特長生,一個是軍事特長生。”
聞言,涼茶店裏便有一個穿著李唐朝廷官服的官員感歎道,“申國公家有福了,膝下六子都在洺山書院讀書,三子四子居然是最緊俏的政治特長生和軍事特長生,今後的榮寵恐怕會更盛從前。”
而這時又有一人接話道,“誰說不是呢!他的長子高履行和次子高至行可是被夏王殿下挑到人造衛星研發項目組幫忙去了,據說,想要去那邊幫忙,都至少要有高中生的水平。”
“能在八年時間內學完書院高中課程的,可都是書院了不得的高材生了,可就是像這樣的高材生,也隻能去人造衛星項目組去打雜,你說,咱們夏國的大學生得有多厲害,他們是不是整天都在鼓搗那些天上飛的東西?”有一個年輕人打趣道。
“可不是,人造衛星那是能在天外飛的東西,聽說,隻要發射成功了,就可以讓咱們廣播電台裏麵的信號,傳遞到更遠的地方……”
“可不止是聽聲音,據說洺山書院已經有大學生去電器集團,研發一種叫電視機的東西去了,有了這東西,以後咱們就不是隻聽廣播裏麵的聲音了,還能看到畫麵……”
像這樣的討論,在這樣的涼茶鋪子會進行一整天,剛才那個打賞了夥計兩枚夏國錢的老漢根本沒有心情聽下去,站起身來就朝外麵走去,在路口招了一輛人力三輪車之後,就讓車夫趕緊去書院。
夏國的大學生,都是頂尖的天才,目前為止數量都還不超過三十人,作為一個小國的國主,他們是不敢想的。
就算是高中生,也不是他們這樣的小國能搶的到的,因為,像他們樣的人才,去到李唐,高句麗,也至少是六部侍郎,正四品以上級別的待遇。
隻有這種剛學完初中課程就被老師建議外出就業的,他們才有點機會。
雖然他們可能還是個半吊子,但是,如果能請到他們去到那些窮困小國去任高官,也足以給這些小國帶來很大的改變了。
因為,他們的關係網在,而且,了解,熟悉夏國的體係。
說句不怕丟人的話,他們這些自身沒有什麽文化和見識的國主們,比夏國的普通老百姓也強不了多少,頂多隻是能調動的人力和資源上比普通人多一些而已,以他們自己的認知和知識麵,就算是向學習夏國,也都不知道從哪裏學起。
很快,老漢就乘車來到了洺山書院的門口,而那個涼茶鋪子的夥計,則是再度傳遞起了這些方麵的消息。
讓老漢沒有想到的是,當他在書院的各種打聽之下,終於找到了高純行和高真行兩兄弟的時候,已經有好幾個國家的國主將他們圍住了,其中一個還是聯盟內成員國皮山國的國主,而他,居然想邀請高純行去皮山國當相國,高真行去皮山國當大將軍。
要知道,他們兩個,不過是剛剛滿十六歲的少年。
兩個剛剛拿到了老師的評語的小家夥,此時也是有點雲裏霧裏,外界或許不知道,但是身為洺山書院的學生,在初中課程學完就被老師建議外出就業,其實是說他們兩個沒有什麽讀書的天分,能學完初中課程,就是他們的極限了。
書院成績最差的廢材,一出山也能出將入相,這是他們兩兄弟做夢也想不到的。
要不是他們的父親早就對他們有言在先,他們甚至都想答應圍著自己轉的這些家夥,去過一過宰相和大將軍的癮了。
“諸位國主,實不相瞞,家父對於我們兄弟的前程,已經有所安排,諸位還是請迴吧!”兩人朝諸位國主拱手道。
“不知令尊為你等謀了什麽差事?”一個國主向他們兩人問道。
“給我謀的是中書舍人的官職,今後,也算是在朝廷中樞任職了,給四郎謀的是左領軍將軍的官職,負責操練左領軍三萬餘常備軍卒。”高純行開口答道。
聞言,眾多國主便知道了李唐對於高純行兄弟這個級別的書院畢業生,開出了什麽樣的價碼,許多人得到了答案之後,很快就轉去了它處。
因為,夏國本屆的畢業生有很多,夏國本國和李唐的畢業生是最難挖的,但是其它國家一些貴族的子弟,卻並不是那麽好得手。
比如,高句麗這邊,就有好幾個畢業生被一些小國的國主拐去當高官了,還有一些其它國家的貴族子弟,都選擇了對自身更有利的去處,或是去別國當高官,或是留在夏國,做自己專業方麵的工作。
隻有那個來遲一步的老漢,並沒有隨著人流離去,他眼珠子轉了好一陣之後,朝兩人用很是鄙夷的語氣道,“想不到書院的畢業生,也需要靠父輩餘蔭。”
“你,你說什麽?”兩兄弟很是不服氣的道。
“難道不是麽?你們看看別的畢業生,哪一個不是憑借自己一身本事,選擇自己想做的職位,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
你們兄弟二人,尊父之命,去朝廷任職,看上去是忠孝了,其實,是向所有的同學承認了自己不如他們,不敢憑借自己的本事與他們一爭高低。
像你們這樣沒有骨氣的人,我鄙視你們,難道不應該嗎?”老漢義憤填膺的道。
聞言,兩個正當年少的小子,隻覺得胸中一股熱血沸騰而起,也不知道是生氣,還是因為被鄙視之後的不服,相視一眼之後,他們兩兄弟都從對方的眼神中看到了動搖。
或許,遵照父親的意思行事,並不是他們最好的選擇。
因為,同為高士廉的兒子,親疏也是有別的,他們並非嫡長,高士廉給他們的資源,永遠不可能像高履行這樣的嫡長子多。
哪怕是今後在朝廷當官,他們也肯定不能做到頂尖,一直在高履行之下。
可是,如果他們去到了別國,情況就不一樣了,首先起點就高到了極致,如果,他們能將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家,建設到像夏國這樣強大,他們的成績和地位,就能超過高履行。
這個想法在他們心中一誕生,就像開了弓的箭,再也迴不了頭了,所以,最終,他們給自己的老爹去了一封信,跟著那位渾身裹著白布的老頭走了。
看著自己的車隊裏兩個裝著針劑的銀白色箱子,老頭感覺自己這幾天的涼茶鋪子算是泡對了,想要從洺山書院這邊弄到人才,光靠高官厚祿還不行,得跟他們講理想,上一些必要的套路。
洺山書院的孩子們學到的知識確實足夠多了,但他們有一個缺點是,太年輕,都是少年心性,社會經驗不足。
也虧得於秋給了他們三年時間適應社會,否則,夏國要是被一幫這樣的愣頭青執掌,出現的問題恐怕也不少。
於秋每天在山莊裏,都會收到一些關於這樣的消息,從明年開始,這可能會成為一種常態,在大多數的人看來,從洺山書院招攬到人才,是自己賺到了。
可是,他們卻沒有想過,這些人才被他們招攬過去之後,整個天下會有怎樣的變化。
各國當政掌權的人,都是出自洺山書院,都是在夏國的教育體係下長大的,會推動所有的國家進一步模仿,學習夏國。
而且,他們與夏國的關聯將更加緊密。
因為,這些在洺山書院長大的孩子,根本就離不開夏國。
今天,他們從夏國帶走了一些疫苗,明天,就會想要更多的疫苗。
之後,還會想要更多夏國產出的其他東西,因為,他們知道什麽是好的,什麽是必須要的。
而上行,往往就會下效。
比如,高純行和高真行兩兄弟還沒到他們所任職的巴倫國呢!就已經向忽悠自己的這位老國主提議,在全國推廣教育,普及漢語漢字,而那個老國主,居然還答應了,並且打算下大力氣執行。
而且,不光是他們兩個唐國出身的家夥,就是其它各個外籍學子們,也都對其任職國家的國主們提出了這樣的要求,並且,成功的說服他們,讓他們知道,未來要是不能與夏國有最直接順暢的溝通,是很難做到快速發展的。
“殿下,您多年布下的大局,今日重算得以實現了。”馮智戴看到了第一批,差不多三千名被洺山書院的老師建議外出務工的學生的最終去向之後,大笑著向於秋道。
“布局始終是布局,最終能夠起到怎麽樣的效果,還需要時間來醞釀,還需要咱們自身的努力,聽說李世民也來夏國了,還親自下場搶人,真是沒臉沒皮啊!”於秋取笑道。
“他不僅想要人才,還想要咱們的疫苗呢!而且,想跟咱們一樣,搞全民免費注射。”馮智戴笑著接話道。
“是麽?朝廷治下現在有多少人口了?”於秋挑起眉頭問道。
“差不多有一千六百萬了吧!今年八月,他們應該又會新增好幾個聯盟議員。”馮智戴答道。
於秋點了點頭道,“這幾年人口倒是漲了兩三成,不過,想要給一千六百萬人注射疫苗,花銷的可不是一丁點,他給的起錢嗎?”
“他現在應該是債多人不愁,不過,咱們還真得借給他,因為,不持續的借給他,他的收入很快就會把債還完,當他不欠咱們的債了,到時候又會是一個什麽樣的局麵,可就難說了。”馮智戴道。
“他不會還清債務的,除非,他想停滯發展,疫苗隻是一個借口,你猜,他和那些國主們搶完人之後,會來找我借多少錢?”於秋用考校的語氣向馮智戴等人問道。
眾人聞言,麵麵相覷,也給不出個數字,倒是在於秋的書房裏幫助整理文稿的狗兒開口道,“應該不少於十億貫吧!”
“十,十億貫?他借這麽多錢要去幹什麽?”馮智戴等人被這個數字嚇的有點結巴道。
要知道,夏國這幾年的大工程不斷,開支不小,賬麵上的所有餘額加起來,也差不多就這個數字了。
“咱們夏國有什麽,他就想要朝廷治下有什麽,你說,他得花多少錢,才能把整個朝廷治下,變的跟咱們夏國一樣呢?”於秋再度向大家問道。
“這,恐怕是沒有底的吧!因為,咱們夏國的建設,會一支持續不斷的進行下去。”馮智戴答道。
“所以,我剛才說,他是無法還清債務的,除非他想停滯發展。”
於秋的話音剛落,山莊的門房那邊就傳來了消息,唐皇李世民求見。
於秋與眾人相視一笑,揮手讓於安去領李世民進來。
“怎麽,你不是說長安那邊政務根本忙不過來,需要很多有學識的人幫你分擔麽,怎麽還有空跑到我洺京來玩耍?”於秋向李世民打趣道。
“政務忙歸忙,遲些處理也不影響,沒有錢可不行,我跟你說,這次我是來跟你們夏國銀行做一筆大業務的,十億貫,夠大吧!每年的利息都幾千萬貫呢!你必須得批給我。”
聽李世民說出十億貫這個數字的時候,大廳之內安靜了一小會,又突然爆發出了一陣哄堂大笑。
李世民看著大笑的眾人,一臉懵逼。